03.07 今天的漢族人,祖先都來自哪些古代民族呢?

網絡文學作者東旭鷹


這個題目不嚴謹,混淆了“民族”概念。據《百度.民族》詞條:民族一詞是外來詞彙。是指在文化,語言,歷史與其他人群有所區分的一群人,是近代研究人類進化史及種族所形成的概念。我國最早使用民族一詞的是1837年歐州傳教士編寫的《東西洋考每月統計傳》。而廣泛使用民族一詞則晚到20世紀初。正是因為傳統漢語中沒有適合表達西語民族概念的詞彙,中外學者對於中國有沒有民族主義文化政治爭議很大,同時國內又大量出現混淆民族概念現象,一些學者也將漢民族,漢族,漢人混淆到三皇五帝,導致國際上的學術笑話。

漢族,漢民族是以楚國人為主體建立的大漢王朝歷史遺存。漢,是指天河,宇宙銀河。《詩經》雲:“維天有漢,監亦有光。”因漢王朝而得名。漢朝以前,只能稱華夏或諸華。具體而言,也只能稱夏人,商人,周人,秦人。比如短命的秦朝,是以暴力政權控制了一群人,形成新的政治體。而這群人並不是單一的族類,至少包括了六國人。所以不具備近代民族概念特徵。

漢朝建立後,採用了楚國的包容政策,首先吸納了反秦勢力和六國貴族,然後又分別吸納和處置秦人。總體來看,如《漢書》所說:“楚失半壁江山,卻一統天下”。囊括了全國各古代民族。這個時候的漢朝人還不能稱為漢民族,因為族類太多,文化尚未統一。後來,漢武帝強力推行儒教,統一文化思想,才逐漸形成民族特徵一文化,語言,歷史有別於其他人群的漢民族,得到世界公認。

那麼,有多少古代民族融入漢民族呢?民國著名史學家呂思勉的《中國民族史》將國人分為10大民族。新中國調查整理擴大到56個民族。其實,還有很多少數民族沒能計算在內。如廣西雲南的亻+孝族。


嚴家慶


0⃣️目前的漢族人主要來自於三個宗族,1⃣️一是以黃帝為核心的夏族集團,特點是仰韶文化,使用彩陶;2⃣️二是以炎帝為核心的夷族集團,特點是黑陶文化;3⃣️三是以蚩尤為主的南方梨苗集團。

但是,有多少人又瞭解我們的祖先呢?

我想這個提問能不能改一下:4⃣️【今天有哪些民族,他們的祖先來自於漢族的祖先?】

5⃣️至少有13.5億人沒搞懂“中國境內各宗族之祖先”到底是誰?我把這個說細一點,有助於大家瞭解。

1、今天的漢族的祖先,同時也是周邊很多少數民族的祖先,56個民族中至少有2/3和我們事實上是同宗同源。

2、上古時期的人口遷徙,導致各支人口的生活及文化發生了變化,而科學研究出亞洲東部各民族同出一源,國際上稱“蒙古利亞人種”。我們稱為中國人。

3、現在所說的漢族人,在遷徙過程後的各種不同宗族的組合裡,主要是【夏族、夷族、梨苗】族的聚合。具體為中原+黃河中下游+長江各地區+遼東半島+朝鮮及東北+東南沿海……

4、這裡要說的最重要的是周邊很多(很多,但不是全部)少數民族,實際上也是和現在的漢族人屬於同一祖先。比如:

朝鮮以及東北地區的少數民族是古夷族的一支;周時稱為東胡,秦漢時期稱烏桓、鮮卑、契丹、女真…為遼金滿族的祖先。

還有一支遊獵於北方,陝北和內外蒙古,殷商時期叫土方,周時稱為獫狁,春秋戰國稱為北狄,秦漢時期稱為匈奴,元代後稱為蒙古……其中分支向西北和西南的稱為氐羌族,分佈於陝甘青藏蜀;

留在西北的另一支殷商稱為羌,周秦稱為西戎犬戎,漢以後稱為鐵勒、突厥、西夏……其中分出來一支為回族的祖先。

在西南隋唐稱為吐蕃,今為藏;還有一些去了東南沿海,就是周稱百越,後稱東越、閩越;西南還有一支周稱群蠻百濮,漢以後稱為西南夷,就是今天的苗族和瑤族。

6⃣️彩陶文化和【夏族集團】,黑陶文化和【夷族集團】,【夏夷同化】而為中華民族之主幹。就是現在漢族人的主體部分。還有一個【梨苗集團】實際上蚩尤和炎帝家是一夥的,他們的首領祝融是夏族人娶了梨苗女子生出來的混血,是帝顓頊的孫子。所以,大夥都是一家人。

7⃣️漢族人的祖先主要是這三族集團。而周邊各民族的祖先也是這三族集團。所以說,天下一家。


終南高揚


李姓裡有鮮卑突厥,劉姓裡有契丹匈奴,金姓裡有女真族,肖姓郎姓裡有滿族,高姓裡有高句麗。漢族中有些學生數理化理科成績差,他們是漢化的少數民族,不是真正的漢族。同樣,少數民族裡面有些理科成績非常好的學生,是歷史上的胡化的漢族,是漢人的後代,不是真正的少數民族。劉姓裡有匈奴契丹,李姓裡有鮮卑突厥族。劉淵李克用李存勖李世民都有後代。



洛神崑崙


我想現在讀這篇文章的都是漢人,因為漢族在我國56個民族中的比例實在是太高了,別的民族與漢族根本沒有可比性,可是你知道我們的祖先是來自於哪些古代民族的嗎?下面就由我來給大家說一說吧。

我們國家歷史悠久,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漢族並不是一開始就有的,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很多部落融合而成的。一般認為漢族的祖先主體民族應該是華夏族,而華夏族中又包括東夷部落,三苗部落,古羌部落這三大部落以及數不盡的小部落,在各種部落聯姻,戰爭的情況下,逐漸形成一個統一的民族。

漢族不是一個具有純正血統的民族,在千百年來,與周邊少數民族因為戰爭或者文化兼併,使純正的漢族早已經滅種了,我們大家祖上都有過與其他民族合併的經歷,總共應該有三次大的融合:

第一次:與東夷融合 大家應該都學過炎黃與蚩尤大戰的故事,而蚩尤統領的部落就是東夷,兩族之間因為水草,土地等的矛盾,爆發了我國史上記載的最早的一次族群戰爭,最終炎黃大勝。這使得炎黃實力大增,蚩尤的部落被炎黃兼併,炎黃子孫的血統第一次與異族融合,形成一個新的華夏部落。

第二次:與西戎融合 新的華夏族不斷髮展,在周朝時期,領土繼續擴大,黃河流域已經完全被華夏族佔領,並不斷向四周擴展。因為周朝向西方逐漸延伸,於是碰到了西邊的犬戎部落,二者互有勝負,華夏族被打的最嚴重的一次就是周幽王被殺。在戰爭中,兩邊的交流逐漸加深,互相掠奪人口,這都促進了民族的融合。並且在秦朝時期,秦國多次西征,兼併了多個西戎部落,華夏的血脈進一步融合。

第三次:這是影響最大的一次融合,此次過後,漢族正式登上歷史的舞臺。這次融合是在秦國統一後到漢朝滅亡這一時間段。秦國統一六國後,50萬大軍南征百越,逐漸控制整個江南,在這場戰爭中,許多士兵都沒有回到中原了,逐漸在佔領區娶妻生子,尤其到了漢朝時期,大量華夏子民遷徙到南方,華夏族血脈又一次融合。這個時候的漢族已經形成,按照漢族的版圖來看,東到沿海,西到西域,南到南海,北到草原都是漢人的活動範圍,版圖之內的其他名族逐漸被漢族同化,繼續傳承下去。

雖然後期經歷了五胡亂華的情況,大量漢族人被屠殺,但在人數上還是處在第一的位置。大量農民也逃到西晉,與南方民族再次融合,北方雖然被少數民族如鮮卑佔領,但都被漢化。再到後來的契丹,女真,蒙古等,雖然統治過漢人,但最終都是被漢族同化,逐漸成了漢族的一部分。現在的漢族,依然在砥礪前行,不斷吸收先進文化,摒棄落後的文化,與外族結婚,不斷蛻變,不斷髮展。


歷史深度揭秘


漢族是中國的主體民族,有14億人口,佔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漢族不是一個純正血統的封閉民族,而是華夏族在數千年的發展中不斷與周圍的民族融合而形成的民族。

華夏族融合東夷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在黃河的中上游(陝西——甘肅一帶)活躍著以黃帝、炎帝為首領的華夏族,在黃河中下游(河北——山東一帶)活躍著以蚩尤為首領的東夷族。為了獲得更多的領地、水源和食物,華夏族不斷向東發展,東夷族不斷向西發展,兩大族群漸漸相遇並爆發了衝突。


5000多年前,華夏族與東夷族在涿鹿展開了一場大戰,蚩尤戰敗被殺,東夷族併入了華夏族,擁戴黃帝位共同的首領。涿鹿之戰後,華夏族的力量進一步壯大,獲得了向東方發展的空間。炎帝、黃帝和蚩尤被尊為中華三祖。

華夏族融合西戎

周朝的領地位於西邊,西戎那邊因為大旱不斷東進爭奪適合放牧的水草土地。周部落的首領古公亶父因為西戎東遷的壓力而把周部落的首都從西邊遷到南邊。周穆王時期周國勢力強大發動西征,一直打到了崑崙西域地區,並將西戎的一支犬戎遷至太原。西周末期,犬戎反攻,攻佔鎬京,殺死周幽王,嚇得周平王把都城遷到洛陽。

周國西遷後,秦國繼承了周國的土地,同時也繼承了周國的包袱——西戎。但是秦國不像周國那麼好欺負,在秦國與西戎幾十年的戰爭中,周邊的西戎部落逐漸被秦所吞併,融入秦人之中。

漢族形成

秦漢時期,融合了多個民族的華夏族開始發展成漢族。秦始皇統一六國,實行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的政策,奠定了統一的民族文化,為漢族形成打下了基礎。在秦始皇統治期間,派50萬大軍征服開發百越,對六國之間進行人口遷徙,修建靈渠溝通湘江、珠江水系,這些措施又進一步促進了民族融合。到了漢朝,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文化成了漢族的主流意識。漢族國力威震各國,漢朝人民的民族認同感和凝聚力顯著增強。周邊國家都把漢朝人叫做漢人,漢族由此而來。

漢族融合北胡

胡人指北方蒙古高原上的遊牧民族,主要包括匈奴、鮮卑、突厥、契丹、女真、蒙古等民族。戰爭和貿易都是民族融合的方式。漢朝與匈奴的戰爭持續百年之久,匈奴衰敗,一部分逃到了歐洲,一部分歸降漢朝被漢族同化。

五胡亂華期間,數十個北方遊牧民族侵入中原建立國家,北方淪於胡人的統治之下,留在北方的漢人與胡人雜居通婚混血。民族融合有個規律:落後民族征服先進民族,最終被先進民族的先進文化所征服,逐漸融合於先進民族。北方的遊牧民族憑藉著強大的軍事力量征服了漢族,但是他們沒有像漢族一樣強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先進的民族文化,最終還是被漢族所同化。之後侵入中原的突厥、契丹、女真、蒙古都是如此。

漢族融合百越

百越族不是一個民族,而是指南方的各個少數民族。秦始皇時期派50萬大軍征服開發百越,50萬秦軍就此生活在了這裡,與百越女子通婚。自五華亂華始,在蒙古高原遊牧民族數次侵擾下,原來生活在北方地區的漢族人口不斷南遷與南方的百越族融合。

漢族是一個民族大熔爐,由最初居住在黃河中上游的華夏族經過5000年,發展成了現在擁有14億人口,遍及五大洲的世界第一大族。


歷史觀


因為漢族在漢朝正式形成,信奉漢文化且是中原人血統的居民稱漢族,所以我們研究漢族的形成就看漢朝之前的歷史。

[ ps.以下我的論據是基礎歷史知識,百度百科既可查找。]

現代人類的起源的智人,現代研究表明起源自東非,然後遷移到世界各地,所以我們華夏的祖先應該是從西方而來征服了土著民族建立起了最早的原始部族,我們的神話傳說也能證明。

華夏一般代稱中國,相傳在大約五千年前,黃河流域中下游一帶的華山與夏水之間分佈著許多部落,比較重要的有後來的炎帝部落和黃帝部落等。炎、黃兩部落融合成的“華夏民族”,(蚩尤部落主體在蚩尤兵敗後也融入華夏,所謂黎民百姓,"黎民”即指他們)即為“炎黃子孫”。據《史記·五帝本紀》載,五帝中的首位是黃帝,後來的人稱黃帝為華夏族的始祖。黃帝之後,最著名的有唐堯、虞舜、夏禹等人。禹系夏后氏部落之領袖,姒姓,又稱夏禹、大禹。夏大禹治水有功,繼位於舜當了中原各部落之共主,成為中國的第一個王朝。

(苗、藏、匈奴、羌、黎、女真…都是華夏族的延伸或同源,在這期間,他們也正在形成,相關歷史不再贅述)

夏朝代表了華夏文明政權,以女媧為祖先、蛟蛇為圖騰,信仰以天地為主,政體為國王領導的貴族共和與部族聯盟結合。夏被東夷人商所亡,夏亡後夏王室北逃形成匈奴,而匈奴也就是正統華夏。

商的血統是東夷人,認其祖先為玄鳥(鳳凰),圖騰也是玄鳥,信仰鬼神占卜,巫覡文化,政體為政教合一,國王也是最大巫師,對外是其他部族納貢稱臣的體系。後被屬西戎族的周所滅,商貴族形成宋國等諸候。

周人為西戎部落(先祖是東夷),認人為祖先,神化先祖,祖先崇拜,文化上,天命、民本思想。統治對內大小宗血緣紐帶體系,對外封土建邦的地方統治。

整個周朝,特別是春秋戰國,各諸侯國致力於征戰外族,教化蠻夷,如秦人征服義渠與巴蜀,楚人、越人融合南方蠻越,齊國吞併萊夷等,到秦統一六國時,其境內,己經沒有華夷之分。秦朝又征服百越嶺南, 可以說周朝秦漢時進行了廣泛民族融合。

今天的漢文化核心思想,儒、道為核心的哲學思想、祖先信仰(信仰)、外儒內法(政治體制)、禮義廉恥(生活規範)…都形成自東周,在周人戎夷文化基礎上建立。 可以說夏亡後,到漢建立,長達1564年的時間,中國的政權無論血統還是文化上都與華夏不同,如果血統上華夏族還有點遺民在中原,參與到漢民族血統形成的合作中。那麼文化上確是華夏真的滅亡了(不算草原遊牧族的話)

所以說,漢族應該是華族,夏族,九黎,古羌人,東夷,西戎,南蠻,北狄,百越,巴蜀人,夜郎人……等秦漢領土上各民族在漫長時間廣泛土地上進行廣泛民族大融合形成的。




吡吡怪


今天的漢族人,祖先都來自哪些民族?這個問題現在很多朋友有兩個極端的認識,一是認為漢族血統非常雜,甚至可以說沒有共同的血緣,只是一個文化民族,二是認為漢族根本沒有外族血統,特別是某些地區的漢族完全沒有外族血統。但其實根據最近這些年的一系列基因研究結果,這兩種觀點都很偏頗,今天的漢族是以古代漢族為主體,同時融合了大量其它民族血統的血緣加文化民族。


漢族的共同血緣

根據近年來世界各國學者對全球不同民族進行的基因研究,對於漢族幾乎都得出了類似的結論,即漢族血統雖然存在地區差異,但整體上不同地區之間的差異卻都很小,在很多方面都和一些幾百萬甚至幾千萬的小民族的內部差異差不多。

多項基因研究得出的不同地區漢族血統以及與其它鄰近民族的比較

在整體上,全國各地的漢族的基本基因都是被視為東亞基因的O3(現在有些研究也將其歸類為O2),O3(O2)在北方漢族和南方漢族中所佔比例都達到了70%以上。而其中在史前中原地區就已經出現,最有代表性的O2-M122單倍群在50%以上的漢族男性中都可以看到。這個核心單倍群再加上其它一些在漢族中常見的單倍群,基本上各地的漢族人的“漢族”血統都可以達到70以上。當然在這方面也存在地區差異,但是不同地區之間的漢族人的差異主要是體現在其融合的其它血統,而在漢族主幹基因方面的差別卻相對比較小。

另一項劃分比較詳細的漢族與周邊民族基因研究

另外關於漢族的基因研究還發現有一個突出的特點,就是漢族人的父系基因基本都高度一致,但母系基因則相對比較多樣。而且北方漢族對南方漢族在父系基因方面貢獻很大,這顯示出歷史上北方漢族南遷的主要群體是男性,他們在南方與大量當地女性結合,成為了今天南方漢族的主要來源。

漢族與其它民族的融合

但儘管漢族的主幹基因基本都佔有絕對優勢,但現代漢人畢竟平均都還有20%多的非漢族主幹基因,而考慮到漢族巨大的人口規模,所以說漢族血統很純沒錯,但卻絕對不能等同於漢族根本沒有歷史上其它民族的血統。基因研究結果表明,漢族歷史上也確實經歷過大量的民族融合。

比如在上面這個研究結果裡可以清楚地看到,南北方漢族的東亞基因都佔到了70%以上,但北方漢族還有11%左右的新幾內亞基因,另外東北亞-澳、美洲、阿爾泰和阿拉伯的突厥的基因相加也佔到了16%左右。而南方漢族中新幾內亞基因則佔到12%,東北亞-澳基因則佔到了9.5%,其它主要基因則還有西藏基因、極北基因、阿爾泰基因和斯里蘭卡基因,加起來也有7%左右。

這其中在南北方漢族中都比較普遍的新幾內亞基因主要分佈在西亞和歐洲,是白種人中常見的基因。所以這說明現代漢族人有十分之一左右攜帶有白種人基因,而且北方漢族還有少量突厥基因,這恐怕主要來自歷史上的中亞地區,因為中亞民族大多數都是白黃混血。

而東北亞-澳基因、阿爾泰基因、極北基因和美洲基因則恐怕主要來自中國古代的北方遊牧民族和南方的百越,因為這些民族中多數都和上述地區有著或多或少的聯繫,漢族中有一定比例這些地區的基因恐怕跟歷史上和從匈奴到百越再到蒙古等南北方不同民族的融合有很大關係。而且這裡要說明一點,東北亞-澳基因在一些東北亞民族和大洋洲民族中都很常見,雖然乍一聽上去這些民族地理位置遙遠,但基因研究表明其中一些民族是有親緣關係的。另外這些基因的命名只是參考,只是說明這種基因在命名地當地人裡比例比較高,而不是說只限於當地人有,所以北亞很多民族其實都有所謂的美洲基因,這只是反映出他們和美洲一些民族血緣有類似的地方,並不代表他們是從美洲來的。

世界各民族基因研究結果,可以看出北方漢族和南方漢族非常接近,和其它民族都有顯著差別

而除此之外,北方漢族中還有少量阿拉伯基因,南方漢族則有少量西藏基因和斯里蘭卡基因,這也反映了中國北方地區歷史上通過絲綢之路和西亞地區的交往,南方地區和青藏高原的來往以及通過海上絲綢之路和南亞地區的人員交流。

同時有很多研究還發現,在不同地區的漢族人血統,都和當地的少數民族有一些接近的地方。而幾乎所有的少數民族,也基本都帶有一些與漢族類似的血統,這也反映出歷史上生活在同一地區的不同民族都發生過相互通婚的情況。


所以整體來說,漢族是一個以古漢族主幹基因為主體,同時融合了大量周邊民族以及歷史上來華的其它民族血統的血緣加文化民族。它既是從遠古到現代一脈相承的血統民族,也是融入了巨量北亞、中亞、南亞甚至是西亞民族血統的文化民族。


桃花石雜談


今天的漢族人,祖先都來自哪些古代民族呢?

我們中國也算是一個歷史久遠的國家,屬於古國之一。除了歷史文化淵源流傳之外,我國的人口也眾多,屬於世界第一人口大國。這麼多人口當中,漢族的比例是最多的。因此,現如今不少人都在好奇,漢族的祖先都是來自於哪?有哪些古代民族組合成的呢?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就要將目光對準與漢族的前身,也就是華夏族。



華夏族存在的時代是一個流傳了很多神話的時代,據說這批人就是遠古時期黃帝、炎帝的後代。華夏族主要就是包括了三個大型的部落,這些部落分別就是東夷部落,三苗部落,古羌部落。但除了這三大部落之外,還有很多大大小小的其他部落也共同組成了華夏族。所以說,真正的想要找出漢族的祖先們有哪些?血統又包含了哪些?其實也是比較麻煩的一件事情。



對於這個問題,我們其實也只能做一個大概,並不能精確到每一個小細節上面。漢族大部分人都是華夏族人的後代。除了這類人以外,還有一些少數民族,在歷史長河中,也漸漸變成了漢族。古時候,並不如現在一樣有這麼完善的戶籍制度。那時候的人們對戶籍的意識是非常淡的,古人們的戶籍上面也就記載了一個出生地,對於血統問題並沒有詳細的記載。在那個時候就已經有少數民族和漢族人們混居在一起,如此一來,肯定會有一些不是純漢人的孩子出生,但他們在記載的時候,他們就只記載自己是漢族。所以說,漢族人中也有不少人是少數民族的後代。



最初在氏族部落時期,人們大多隻關心部落裡的事情,那時候並沒有一個統一的民族觀。當封建王朝建立起來之後,人們對民族的觀念才開始逐漸的加深,在這之後,生活在中原地帶的人才開始自稱自己是漢人。而後,隨著王朝統治範圍的變化,大家又開始漸漸萌生出了少數民族的觀念。而後這些少數民族們因為來到中原生活,受到朝廷的管制,漸漸的又和漢人融為了一體。

所以綜上來看待,漢人追根溯源的話,是由無數個少數民族漸漸組成的一個統一的漢族。所以從血統上其實根本就沒辦法分辨漢族和少數民族。如今大家分辨這些民族,更多是以儒家思想,以對國家的認同感來分辨。


紫禁公子


華夏大地主要是兩大族群衝突融合的歷史。當然,夾雜了融合南方百越的過程。但是百越的融合相對比較平和,而且早在春秋戰國到秦漢就已經完成,所以主要的衝突融合就是北方兩大族群之間較量融合的歷史。

來自中原的農耕民族和來自草原和森林的漁獵遊牧民族為了資源財富和生存空間,較量了數千年,也就在殺戮和血腥中,夾雜著文化和溫情的碰撞,融合成了這個世界上最大的民族。

過程有點枯燥,甚至刨除下面的細節,你會覺得有點無聊。

中原的農耕民族逐漸累計財富,“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繁華競逐,浮生若夢;而漠北和苦寒之地的那些遊牧或者漁獵民族,或迫於生存危機,比如赫赫有名的冒頓單于第一次入侵中原,就是漠北大雪,凍死牛羊無數,而入侵中原;或覬覦中原的繁華,試圖入主中原。後者這樣的例子,不要太多。

民族融合就在這樣一而再再而三的循環往復中,慢慢的發生了。

比如最早,華夏第一女將婦好的經典一戰就是擊敗鬼方,這是有史記載的第一次草原民族的入侵,這是三千多年前的事情。隨後就是春秋戰國時期與戎狄的衝突。實際上很有意思的是,中華統一帝國的始建者秦始皇和他的秦帝國,其實就脫胎於西戎,還有戰國時期的中山國,就是一個戎狄國家。現在的很多姓易的,其實就是中山國這些戎狄的子孫。為毛?因為中山國都城坐落於易水河畔,亡國以後就以易為姓。

然後就是著名的華夏、漢朝與匈奴的衝突。比如戰國名將李牧一戰滅葷粥十萬,這就是與匈奴早期的衝突。隨後兩漢數百年與匈奴大戰,然後匈奴不斷戰敗,分裂,內遷,典型的如南匈奴部落內附,呼韓邪單于聯姻王昭君,這樣的過程持續了一直到了三國西晉,直到晉八王之亂,匈奴又一次迴光返照,隨後消失融合進了華夏,融入了漢族,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之中。

這次的迴光返照就是五胡亂華最早的匈奴五部首領劉淵。劉淵本是曹操安置於內地的匈奴五部的單于,本無野心。但晉八王之亂殺得是血流成河,記不太清了,可能是東海王司馬越看中了匈奴諸部的實力,昭令當時在其部下的劉淵召集匈奴諸部相助。不過劉淵還沒來得及為司馬越效忠,此人就已經敗亡,劉淵也就乘勢而起,以漢外甥自居(也沒錯,大多是漢和親公主的後代),建立了“趙漢”。

哦,對了,歷史記載:

劉淵自幼愛好學習,拜上黨人崔遊為師,學習《毛詩》、《京氏易》和《馬氏尚書》,他尤其喜愛《春秋左氏傳》、《孫吳兵法》……

諸位要是說劉淵是外族的話,儂能有劉淵這深厚的儒家經典學識修養麼?

但這個魔盒一旦打開,就再也蓋不上了。隨後氐、羌、碣、鮮卑諸部都加入了逐鹿的戰場,諸如苻堅的前秦,氐族;姚萇的後秦,羌族;石勒的後趙,羯族;還有就是姑蘇慕容氏念念不忘的前燕後燕南燕西燕一堆燕國。

這些國家都去哪了呢?都歸入了北魏。北魏是鮮卑拓拔氏,後世目為華夏瑰寶的“魏碑”為北魏的,花木蘭是北魏的,雲岡石窟龍門石窟是北魏的。你不承認他們嗎?

事實上,劉淵的趙漢滅國以後,匈奴就作為漢民族的淵源之一,徹底融入了漢族;拓跋鮮卑的北魏而西魏東魏北周北齊,除了高歡高氏的北齊是鮮卑化的漢人以外,都是鮮卑族。而鮮卑族在南北朝以後,也徹底融入漢族。

事實上,農耕民族和漁獵遊牧民族在中原反覆爭奪,通常的流程都是:中原富庶——遊牧民族入侵——文化融合——遊牧漁獵民族融入漢族——中原反擊,將部分遊牧民族趕回大漠草原,但大量的都融入漢族成了這個民族的一部分。

而在這個過程的反覆中,融入了的牧民漁民成了新的漢人,與原有漢人一起,面對新的入侵者,或者反擊,或者南渡。南渡的,擴展了華夏的生存空間,改變了原有的地緣結構。比如歷史上幾次有名的南渡,比如八王之亂隨後的永嘉南渡,中原士族和漢家衣冠大量進入江南,開發江南,江浙一時文風大盛,財富聚集,使得原來落後的蠻荒之地吳越成了中華最富庶的地方,一直到今天都是如此。


隨後就是安史之亂的大規模南遷,再隨後就是至今影響深遠的靖康之恥和宋室南遷,這次衣冠南渡影響深遠,徹底奠定了江南的地位,使得原來可以分庭抗禮的南北,發生了偏移。南方徹底超過了北方,並再沒

變過。

事實上,大家看到這裡,都能明白,所謂的漢族本就是一個融合的民族,一個文化意義上的國度。一味地強調漢室,有意義嗎?

兩漢四百年,隨後是三百多年的南北朝,北方都是匈奴鮮卑等民族;隨後的隋唐也都是原來鮮卑宇文氏的關隴貴族軍事集團的高官;五代十國本就有沙坨人的李存勖李克用父子的後唐;北宋立國一百多年,北方先後被契丹金國統治,西北則是党項的西夏,党項本就是融合羌、鮮卑的一個民族;後南宋金國先後被蒙古所滅,然後就是大元;朱元璋滅元,但他尊奉元為前朝;然後就是最近的滿清。

大家可以仔細看看,狹隘的皇漢是多麼可笑。這麼一列,可以說北方的少數民族統治時間一點不少於漢族,甚至更長。為什麼不開闊心胸,因為這片土地本就屬於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所有人的。我們都是炎黃子孫。

這就是我的答案


江上一峰青


不要亂吵拉,大家好好想一想,人類有幾百萬年的歷史,地球有幾十億年的歷史。人類既然生活在地球上,就要適應地球的環境而居。不管幾百萬年前人類已重生了多少,但我們現存的這一世代的前一世代,肯定絕大多數滅亡於大洪水。

但在大洪水時代,能生存下來的人,也就只有海拔最高的地方的人,也即青藏高原上的人,說準確一點,也就是西瑪拉雅山附近的人,青藏西部人。所以說這一世代人類都發源於青藏西部。

然後隨著大洪水的逐漸退去,向東邊發展下去了。所以遠古人類都是逐水草而居的原始人部落發展而來,所以叫漢族。而漢字有兩個意思,一個是水邊(形),一個是旱的意思(聲)。因為人類只能在有水草而無大洪水相對乾旱的地方才能生存。所以說所有的人類的祖先都是漢族。

而華夏的意思是繁茂美麗而適宜溫暖的意思,是人們對人類當時人類生活環境的嚮往和描述。

只有中字最能代表人類發源地和發展方向。這個中字主要意思就是五行中的土字的意思,當然還有中庸、中天、中行等意思。但主要是土的意思,也稱中土,有土的地方人類才能生活,這個土不論是神話中的大禹灑的見水而長的“息土”,還是地球原有的基質,都是人類生存的最基本依賴物質。都是從青藏高原向四周裸露和擴散的,然後在夏禹的治水大業下,大西北和長江中下游地帶慢慢形成,並有了西方等海外天地的發展和人類的四處遷移。

所以,所有的人類都是漢族,也即中華族而已。當叫中華人類。中還有一層意思,也是中天方位的意思,東西南北都是由中發展而來。所謂渾沌生天地,天地生四方。也包含了萬物都是從渾沌而生,這個渾沌也就是中,這就又牽涉到人類幾百萬年前生成的問題。這裡就不討論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