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5 “金谷穗”鼓起錢袋子,200餘畝小米大豐收!即墨區段泊嵐鎮產業興旺扶持小米種植,帶動鄉村振興農戶增收

“金谷穗”鼓起錢袋子,200餘畝小米大豐收!即墨區段泊嵐鎮產業興旺扶持小米種植,帶動鄉村振興農戶增收

畝產有500多斤,依託合作社銷路也不愁,就等著在家數錢了。”捧著沉甸甸的穀穗,即墨區段泊嵐鎮毛埠村村民李明欣笑得合不攏嘴。作為經濟薄弱村,毛埠村在即墨區派段泊嵐鎮鄉村振興工作隊的扶持下,以市場消費為導向,以種植特色作物小米為產業,建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訂單生產基地,帶動了村莊發展和村民增收。目前全鎮200餘畝小米已經全部進入收穫季。

“金谷穗”鼓起钱袋子,200余亩小米大丰收!即墨区段泊岚镇产业兴旺扶持小米种植,带动乡村振兴农户增收
“金谷穗”鼓起钱袋子,200余亩小米大丰收!即墨区段泊岚镇产业兴旺扶持小米种植,带动乡村振兴农户增收

小米豐收,種植戶的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離離暑雲散,嫋嫋涼風起。”秋天不知不覺已悄然而至,即墨區段泊嵐鎮200餘畝小米也迎來了收穫季。9月8日,記者來到段泊嵐鎮毛埠村探訪,只見在村莊一望無垠的田野裡,沉甸甸的穀穗壓彎了腰,農民們忙著收割穀穗,田地裡一片豐收的喜悅景象。“今年的小米真是大豐收,而且不愁銷路,合作社直接地裡收購,省了我們種植戶很多事,明年我還要種,並且擴大種植面積。”種植戶李明欣捧著沉甸甸的穀穗笑著說。

記者瞭解到,毛埠村原來以傳統種植農業為主,主要種植小麥和玉米,農民一年收入並不樂觀。自從即墨區派段泊嵐鎮鄉村振興工作隊駐村以後,駐毛埠村第一書記楊健考慮村莊綜合情況,建議種植特色農作物小米,在楊健第一書記和相關技術人員的指導下,毛埠村小米種植前期試種取得了成功。“原來種小麥和玉米,收成好的情況下,一年總收入也就能有1萬多塊錢。”李明欣告訴記者,現在他家裡改種了6畝小米,今年畝產達到500多斤,一斤價格在8塊錢左右,光是這一季小米毛收入就能達到2萬多塊錢,“真是要感謝工作隊和第一書記啊,沒有他們的幫扶,哪有我們今天的好收成啊!”

“金谷穗”鼓起钱袋子,200余亩小米大丰收!即墨区段泊岚镇产业兴旺扶持小米种植,带动乡村振兴农户增收

種植戶們在地裡人工收割小米

採訪中,記者發現谷地裡全部都罩著一層紗網,並用長棍支撐,離穀穗大約有40公分。“這層紗網主要是為了防止鳥蟲吃穀穗,我們小米全部是旱田春播,在種植過程中不施肥打藥,因此小米品質更好,口感更香糯。”看到記者的疑惑,段泊嵐鎮毛埠村黨支部書記李可波告訴記者,他們引進的新型種植小米技術,具有產量高、抗病蟲害、抗旱的特點,而且毛埠村臨近五沽河支流,水質好,土質肥沃,土壤中含有大量的鈣、鉀、硒等元素,尤其是硒含量豐富,所以種植的小米品質高、口感好,是小米適宜種植區。

“我們村種植的小米具有色澤金黃、風味醇香、營養豐富的特點,以前村民也種過,但是因為種植分散、規模小,銷售渠道少,價格上不去,村民種植積極性不高。”李可波說,去年即墨區派段泊嵐鎮鄉村振興工作隊來到村莊幫扶,駐毛埠村第一書記楊健為了加大產業幫扶力度,通過與鎮、村兩級幹部座談溝通與調研,商討到戶增收項目,決定引導村民發展小米種植。目前,全村發展小米種植面積30餘畝,明年將繼續擴大種植面積,爭取打造小米種植特色村。

“以市場消費為導向,依據今年小米小規模試種基礎,我們積極培育和打造高附加值的產品,提高市場佔有率,按照‘產業做大、品牌做響’的總體要求,加快小米等作物規模化種植產業。”楊健告訴記者,為了加快毛埠村小米種植標準化植基地建設,大力推廣優良小米種植品種,推廣標準化生產管理技術,他們建設了“合作社+基地+農戶”的訂單生產基地,並全力打造小米區域品牌,開展小米特色產品無公害農產品、綠色農產品認證工作,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此外,加強與專家團隊的產學研結合,採用先進適用品種和技術,加大技術創新力度,推動農產品生產加工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並發展電商平臺,拓寬銷售渠道,來帶動村莊和農民增收致富。

半島都市報《墨城新聞》

優質線索一經採用給予重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