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7 事业单位改革,基层工作人员待遇将不断提高!

中小学老师、医生评高职须有基层工作经历

推广中小学教师、卫生等重点领域专业技术人才晋升高级职称须有1年以上农村基层工作服务经历的做法。

提高基层中高级职称比例

意见提出,营造有利于高校毕业生发展的制度环境。认真落实县以下机关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建立事业单位管理岗位职员等级晋升制度。优化基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适当提高基层中、高级专业技术岗位比例。对到条件特别艰苦乡镇事业单位工作的高校毕业生,要统筹做好交流工作。

事业单位改革,基层工作人员待遇将不断提高!

论文、科研、外语、计算机不硬性要求

完善基层职称评审制度。建立体现基层一线特别是脱贫攻坚一线专业技术人才工作实际特点的职称评价标准,合理设置评审条件,对论文、科研、外语、计算机应用等不作硬性要求。

长期基层工作可破格晋升职称

对长期在基层一线工作或作出重要贡献的基层专业技术人才,可破格晋升职称等级。

申报高级职称单独分组

有条件的地区可试行基层专业技术人才申报高级职称单独分组、单独评审、单独确定通过率。2017黑龙江政法干警

逐步提高基层工作人员工资待遇

对到中西部地区、东北地区或艰苦边远地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县以下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高校毕业生,新录用为公务员的,试用期工资可直接按试用期满后工资确定,试用期满考核合格后的级别工资,在未列入艰苦边远地区或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高定一档,在三类及以下艰苦边远地区或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高定两档,在四类及以上艰苦边远地区的高定三档;

招聘为事业单位正式工作人员的,可提前转正定级,转正定级时的薪级工资,在未列入艰苦边远地区或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高定一级,在三类及以下艰苦边远地区或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高定两级,在四类及以上艰苦边远地区的高定三级。

乡镇工作补贴不低于月人均200元

落实对乡镇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实行的工作补贴政策,当前补贴水平不低于月人均200元,并向条件艰苦的偏远乡镇和长期在乡镇工作的人员倾斜。落实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增长机制。

学费补偿还有安家费

更好实施高校毕业生赴基层就业学费补偿和助学贷款代偿政策。对到农村基层急需紧缺专业(行业)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可给予专项安家费。

实施高校毕业生基层项目

继续组织实施大学生村官、农村教师特岗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和农技特岗计划等专门项目,每年选派一批高校毕业生到基层服务。

进一步加大服务基层项目统筹实施力度,促进项目间政策协调平衡,有条件的地区可探索基层服务项目统一征集岗位、统一发布公告、统一组织考试、统一服务管理。

提高项目人员工作生活补贴标准

完善基层服务项目政策措施。适时提高基层服务项目人员工作生活补贴标准,落实社会保险、人员培训等相关政策。基层服务项目人员服务满1年且考核合格后,可按规定参加职称评定。

参加基层服务项目前无工作经历的人员服务期满且考核合格后2年内,在参加机关事业单位考录(招聘)、各类企业吸纳就业、自主创业、落户、升学等方面可同等享受应届高校毕业生的相关政策。

落实机关事业单位定向考录(招聘)、升学扶持等政策,组织开展专场招聘,加强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促进服务期满人员就业。

最低工资是一种保障制度。它确保了职工在劳动过程中至少领取最低的劳动报酬,维持劳动者个人及其家庭成员的基本生活,最低工资保障制度确立了将劳动者因探亲、结婚、直系亲属死亡按规定休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国家和社会活动,视为提供了正常劳动的规定,从法律上排除了企业以非劳动者本人原因没有提供正常劳动为由拒付工资的可能性。最低工资制度是法定最低标准条款,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对违反最低工资保障制度的企业,劳动者本人可以按照有关规定,要求有关部门进行处理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干部选拔任用强化基层经历导向

注重拓展在基层工作的高校毕业生职业发展渠道。在干部人才选拔任用机制上,进一步强化基层工作经历的政策导向,向在基层工作的优秀高校毕业生倾斜。

省级以上公务员考录需有2年以上基层经历

省级以上机关录用公务员,除特殊职位外,按照有关规定一律从具有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人员中考录。

市地级以上机关应拿出一定数量职位面向具有基层工作经历的公务员进行公开遴选。

省、市级所属事业单位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时,应拿出一定数量岗位公开招聘有基层事业单位工作经历的人员。有条件的地区,可明确具体公开遴选或招聘的比例。鼓励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健全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将在基层生产和管理一线表现优秀的高校毕业生纳入后备人才队伍,加大从基层一线选拔任用中层干部的力度。

2018北京公务员考试行测大纲解读

2018北京市公务员考试公共科目考试大纲已如期公布,从内容来看,与2017年的大纲并无分别,这从侧面反映出北京市公务员考试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下面,中公教育专家就对2018北京公务员考试行测大纲进行深入解读,为大家备战2018北京公考指明方向。

一、常识判断——重视积累与应用

常识判断主要测查报考者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重点测查对国情、市情、社情的了解程度以及综合管理等基本素质,涉及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地理、环境、自然、管理、科技等方面。

近年来,北京市考常识判断的考查题型有两种,一是单项选择题,一种是多项选择题;考查内容主要围绕时政考查最新的法律、人文、经济、科技、管理等内容,涉及学科广泛。但不管是何种考查形式,均离不开基础知识的掌握。对此,大家一方面要加强日常积累,夯实基础;另一方面,还需要关注最新的时事动态,将学习到的基础知识与时政结合起来进行分析。

二、言语理解与表达——片段阅读或继续考查,但不影响整体稳定性

言语理解与表达着重测查报考者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驾驭能力。这种能力包括:对词、句子、篇章一般意思和特定意义的理解;对比较复杂的概念和观点的准确理解;对语句隐含信息的合理推断;根据上下文,恰当选用词语;准确地辨明句义,筛选信息。2018年大纲仍未明确给出此部分的具体考查题型,但结合近几年的真题来看,预计2018年此部分仍以文章阅读为主要考查题型,片段阅读仍有出现的可能性。

1.文章阅读:文章阅读的材料阅读量较大,对大家的综合分析能力与细节分析能力要求较高,对此大家在备考过程中要有一定的策略。比如,研究历年真题,了解命题思路;平时多加练习,掌握阅读文章的技巧和解题方法,提高解题效率;多读文章,培养语感,提高阅读和理解的能力。

2.片段阅读:片段阅读在近几年北京市考中时有出现,并不稳定,但鉴于其题量占比并不大,大家不必过度在意,正常备考即可。在备考试时,大家重点掌握片段阅读中的主旨观点题,同时熟悉细节判断题与标题添加题等其他考点。

三、数量关系——以能力为基础,强调技巧与方法

数量关系着重测查报考者对规律的发现、把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主要涉及数据关系的分析、推理、判断、运算等。大纲虽然给出了两种考查题型——数字推理和数学运算,但从近几年的考试情况来看,2018年此部分仍只考查数学运算题目的可能性很大,大家在备考时要将重点放在数学运算上。

数学运算:侧重方法技巧的应用,具体考查以经典考点为主,包括行程问题、工程问题、计算问题、排列组合问题、概率问题、几何问题等。对此,大家在掌握这些重要考点的基础知识外,还需要掌握相应的解题方法和技巧,注意题型与方法的结合,以提升解题速度和效率。

四、判断推理——考点多样,强调逻辑思维

判断推理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事物关系的分析推理能力,涉及对图形、语词概念、事物关系和文字材料的理解、比较、组合、演绎和归纳等。本部分的常见题型有图形推理、演绎推理、定义判断。近两年的大纲虽然都给出了事件排序这一题型,但其并未出现在北京市考的历年行测科目中,预计其2018年出现的可能性仍不大。

1.图形推理:北京公务员考试图形推理题的考点比较多,还会出现多考点综合考查的情况,但万变不离其宗,只要大家具备灵活运用知识点的能力即可。对此,大家在掌握常规题型和考点的基础上,还要学会举一反三,注意创新型题目的考查方式和考点。此外,在备考过程中大家还要有意识地培养观察能力、辨别能力、推理能力和想象能力,做到能对所给图形进行快速深入地理解和分析。

2.演绎推理:演绎推理题难度较大,要求大家能对文字材料进行理解、比较、演绎和归纳。通过近几年的考情来看,2018北京市考演绎推理题仍主要考查必然性推理和可能性推理。其中,必然性推理的三段论、直言命题、复言命题,可能性推理的削弱型、加强型题目考查概率较大。针对必然性推理、可能性推理两大题型的重要考点,大家应熟练掌握各自的解题技巧。

3.定义判断:定义判断考查形式有单定义和多定义,以单定义为主,要求大家能对所给定义进行理解、比较和归纳。命题人会增加个别定义判断的难度,在题干中会给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似定义,增加迷惑性,让大家分析选型和各个定义之间的对应关系。为此大家应掌握定义判断的要点分析法和关键信息归纳法,快速将选项与题干定义进行分析比较,快速找出正确答案。

4.事件排序:一般是给几个句子,要求大家根据事理逻辑对句子进行排序。这类题目的难度并不大,只要大家能用日常事理逻辑对句子进行排序即可。同时,鉴于其一直未出现在北京市考行测科目中,大家不必过多关注这一题型。

五、资料分析——题型多,考点多,稳中求新

资料分析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形式的文字、图表等资料的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能力,这部分内容通常由统计性的图表、数字及文字材料构成。

从大纲信息可以看到,资料分析材料的选取较为多样,且这些材料均需要较高的查找与计算能力。资料分析难在信息量大、计算量大、耗时长,而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掌握一定的估算技巧,化繁为简;同时加强对材料的理解与分析能力的训练。

我们相信,成功总是留给准备最充分的人。中公教育全体成员将始终站在广大考生的身后,做大家强有力的后盾,帮助大家实现人生理想。祝你们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