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在深圳為什麼一定要買套房子,不買不可以嗎?

其實我還有個外號


在深圳,有的人出手就是幾千萬的豪宅,有人租住在幾百元的城中村裡。更多的人選擇買房,三室的買不起、買兩室的;兩室的買不起、買一室的;一室的錢也不夠、那就買個單間。

看看房租,三室兩廳的租金應該在6500以上吧?租一年就是7萬吧?如果不漲房租30年就是210萬!但是房租是逐漸上漲的,30年的房租不會少於300萬!你花了300萬什麼都沒有剩下吧!

再說買房子,6500租金的二手房子大概是500萬左右,按照30%的首付比例,你要拿出來200萬左右(還有很多費用),你還要貸款300萬左右,每個月還貸在2萬元左右,除了租房子的6500,你每個月還貸是14000左右,30年過去了,你剩下一套房子給子女。

買不買房子,關鍵是看你的存款你的收入,還有你對後代的態度。

一樣收入的人,買房子可能犧牲的是30年的幸福生活,到老了給子女留下一點財產。租房子住的可以快樂的享受生活(每個月有14000元的“額外”生活費用)。但是到老了的時候,什麼財產都可能沒有。

還有就是通貨膨脹的因素,現在的14000元可能是一筆很大的錢,以後可能會是一個小數目!這樣,貸款的人,其實比沒有貸款的人,划算的很!

敢借錢、花銀行信貸的人,多數都是富人!賺錢後存錢在銀行的,永遠都是窮人!

別不相信,看看你的身邊吧……


Chengyumin


1.整個中國能在深圳買得起房的人真的不多,在深圳沒有500萬,基本不用想買房的事。即便有500萬,買房也是一件需要慎重和再三考慮的事,因為買了也得勒緊褲腰帶過日子;

2.如果是你的另一半要求必須買房才能結婚,我也不建議在深圳買房,因為深圳的房價不但高企,而且漲勢非常有限(深圳房價據最新消息稱,已連續18個月下跌,雖然跌幅不大,但也間接說明深圳房價乃至全國樓市都不景氣),當然如果單純只是住的話,也不在乎漲不漲的,但很不划算。如果非要買的話,我建議是深圳周邊的惠州,房價不高,而且升值空間也比較大,住在惠州,在深圳上班也方便;

3.在深圳不僅買房壓力大,生活成本壓力也大。即便咬緊牙關,東拼西湊,借了一屁股債,勉強在深圳買了房,你想過以後嗎?買了房,結了婚之後,得要小孩吧?小孩的奶粉錢,紙尿布錢,以及今後的學費、培訓費等等,都是一大筆負擔,你確定你負擔得起嗎?而且保不齊有個頭疼腦熱,急需用錢的地方,這時候你又去哪裡拿錢?

4.再來,一旦在深圳買了房,你個人的發展空間將變得極其狹小:首先你不能輕易辭職,因為一旦辭職你就沒有收入還房貸,你更不能被辭。其次你沒有機會去創業,去自己打拼一番事業出來,因為創業需要資金,更會遭遇很多挫折和失敗,但你壓根連一次失敗都失敗不起,可以說你失去了更多的人生可能性。如果不是經濟比較寬裕的情況下,在深圳買房絕對是最差的選擇。

以上。希望能幫助到你。



廣東包打聽


都在喊著“房價高不可攀,買房難”,但對於有些人來說,房子又是剛需,現在不買,以後遲早要買的。於是許多人便指望著房價下跌了再來買房。其實無論是在一線城市還是18線小縣城,買不買房都看個人。深圳房價固然是高不可攀,但再高也有人買得起。買不起的怎麼辦?租。但是深圳的租金就低了嗎?在深圳租房就沒有壓力了嗎?


根據國家統計局給出的全國70城2月份的房價數據,北京與深圳皆實現“雙降”——兩個城市的環比和同比數據都在下降,雖然降幅微小,但也足以很多在大城市買不起房的人看到希望。

他們中的大多數,買不起房,卻依然渴望在大城市實現夢想,只好退而求其次選擇租房。然而,房價跌了,房租卻漲了。

根據最近的一項調查,作為一個有大量外來人口湧入的城市的代表,深圳年後房租漲幅明顯,例如在八卦嶺片區的翠馨居小區,一套56平方米的兩房單位租金直接從去年的4500元上下提升至超過5000元。梅林的凱豐花園二期,春節前一房戶型的月租金是3366元,年後升到了3800元。

房租漲價對於租客來說絕對是一個晴天霹靂,無形中增加了生活壓力,但是75.7%的網友卻沒有因為房租漲價而另租別處的房子,因為其他地方的房租也在漲,且在深圳,不僅新房供應緊張,租房供應也不足,加之臨近畢業季,會有更多的畢業生湧入這座城來實習找工作,市場租房需求激增,想要找到合適的房子租也不是那麼容易。


所以說,在深圳這樣的大都市,買房壓力大,但是租房壓力也不小。“不想給自己壓力”,那就不租也不買吧,但是沒了落腳之處,你確定能在這座城生活下去?所以 ,想要讓自己“沒壓力”,那就逃離吧。若是買不起房但又不想遠離這個“夢想之地”,可以選擇一些臨深城市定居,開啟“上班在深圳,居住在臨深”的雙重生活。如果你想了解關於臨深買房的相關信息,歡迎關注我!


至於“為什麼一定要買房”,傳統觀念而論,你一定聽過“有房才有家”、“安居方能樂業” 等話吧,想想就知道為什麼國人那麼執著於買房了;即使拋開傳統觀念,房子不僅僅是家的載體,也是一筆固定資產,或者說一件商品,它可以換錢,可以升值,甚至是一筆風險儲備金,在重要的時刻救你於危難······


其易控股


這個命題並未有“獨特性”。不止在深圳,在中國任何一座城市,一線也好,四線也罷,你既可以選擇買房,也可以選擇不買房(租房)。取捨權掌控在自己手中。除非你的另一半以此為婚姻的“門檻”,而你又無法做到與愛情決絕。

中國人的住房情結是一個世紀話題。最初基於囊中羞澀和人口眾多。上個世紀80、90年代,一家兄弟姐妹數人,有人結婚,沒有房,就只能與兄妹共處一室,中間拉一條半透明的簾子,沒有私密空間,境況可想而知。進入新世紀,經濟社會快速發展,樓房如雨後春筍,安得廣廈千萬間,房子不愁了,愁的是高端房。

目下,國人對於購買商品房的熱情不減,主要原因有四:

一是一沉不變的房屋情結,似乎有房才有“家”。

二是人潮人海趨之若鶩的背景下,資源過於集中,農村嚮往鄉鎮,鄉鎮嚮往縣城,縣城嚮往三四線城市,三四線城市嚮往省城,省城嚮往一線城市……在三四線城市有房仍不滿足,想在省城也有套房子,方便工作與生活。當然,這種現象的背後不僅僅是房子,還有教育、醫療資源的過度集中,比方說,孩子到省城讀中學,為了吃住行,索性咬咬牙在省城也買一套,萬一以後孩子留在省城,或是自己退休後養老。

三是中國人腰包富了,錢要有流動的方向,股市不景氣,實體經濟滑鐵盧,買車是消耗品,買金器、玉器、收藏品、茶葉不等值,回顧二十年來路,也只有房子“賺”到了錢。

四是租房也是可以,但是每每住在他人的房子裡,交著高額的租金,不能按照自己的意願設計、裝修,營造想象中的小空間 ,總覺得不盡人意。

對於在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想買房又感覺吃力的朋友,筆者的建議是退而求其次,可以考慮在周邊城市的交通幹線入手,比如深圳周邊的東莞、惠州甚至中山,交通一體化是大勢所趨,地鐵、城際鐵路、高鐵等越發稠密。在日本,一條新幹線幾乎把全島相連,乘坐新幹線花一二個小時上班的大有人在,時間是長,但是準時。其次,可以在家鄉的省城買房,國人的家鄉情結難以割捨,省城買房也是為了有個轉身退守的餘地。


紙馬無韁


這個問題是個偽命題!

深圳作為中國的一線城市,聚集了全國各地優勢的產業和人才,同時房價水平也被逐漸推高,其實很多人都非常喜歡深圳這座城市,門檻低,有包容感,很多人夢想的起源地!

大部分人來到一線城市工作都是以租房的方式居住的,因為房價高壓力大很多人買房都很困難,所以租房成為了他們留守在這座城市常見的方式!在深圳買不買房按個人的收入等情況來定,並不是非要在深圳買房,也沒有誰逼著你買房,路都是自己走的。在深圳買房對於很多人來說都是遙不可及的,也沒有那座城市的工作者都能在大城市裡買的起房,有的時候我們留在一座城市並不是為了買房,而是為了實現自己收入的升值以及接受大城市的新鮮文化,說白了就是既能掙錢又能漲見識,提升自己的社會閱歷。

很多人都有大城市的工作生活經歷,很多人也曾留守大城市很多年,之後選擇了迴歸二線城市或老家買房,每個人的想法都不一樣,想在哪裡買房想在哪裡居住都是個人的想法,雖然很多人都曾想在深圳這樣的大城市擁有房子,但肯定是不可能的。

其實有時候在大城市掙到了錢迴歸二線城市又有何不可!有時候離開也是一樣幸福!


樓盤網


在深圳買不買都可以,不必要成為房奴,可以選擇租房,當然如果有家庭的話最好有套房子。這樣穩定點



廣西張大炮


且不說要不要在深圳買房這個問題,就連對於要不要買房?不買可不可以?人們急切的希望有一個簡單而明確的答案:買,或不買?這是一個神仙才能回答的問題。

1、沒有房子的人

如果可以接受長期租房,眼下的房租跟房價比,確實低。不過拿資金流來說,存著可能不比買房會保險一點。

2、沒有房,但是確實有需求買房的人

還是買吧!傳統觀念中房是家,是避風港,是安全感,現在房子房子承載的東西有很多,家庭生活等等!

3、糾結買房貸款的人

15年讓你貸款買房你,覺得政策不好,在觀望;16年讓你貸款買房,你銀行額度不夠,在等待;17年你想貸款買房,對不起 限購限貸了,一把辛酸淚。

最可怕的不是背貸款,而是你的資格不夠,人家根本不貸給你。

講真,房子是人生的一項重要規劃,有人按照自己經濟能力來預算,發現自己還買不了房,不買!另一些人則選擇把買房當做目標,來推自己該賺多少錢,我才能買得起房,箇中看法、想法、觀念都不一樣,更不要覺得有壓力,要記住:買不買房?需不需要買?這種東西完全來自於自己,壓力也是。


房盟旅居


所問問題封閉感十足,題主本人要麼是個實在人,要麼極富幽默感。買房要根據自己實際情況而定,有購買力、符合購買條件、剛需這三要素,你就可以選擇購買住房,開發商即使再無道也不可能拿著武器逼著你買房,所以不買是可以的。

深圳房價經過這麼多年的暴漲,從十幾年前的幾千塊每平,到現在的均價六七萬,目視著房價的步步高昇,早期已買了房與一直持幣觀望的群體心境應該是冰火兩重天了。還有些早期買了住房,但中途因為種種原因,幾千塊賣掉了深圳住房的群體,一定深刻體會到世界上最難買的一定是後悔藥了。


堂哥2002年均價四千左右在深圳南山區買了套80平小公寓,2006年辭去深圳玻璃廠總經理的職務跳槽去了天津一家企業當高管,破釜沉舟的他毅然選擇了賣掉深圳的房產,當時均價賣了6000元,懷踹著四十多萬的房款毅然踏上了北上的列車,有著一顆不安分天高任鳥飛的堂哥在天津的事業如魚得水,一直住在單位替他租的住房裡,從此再也沒有買過房,我在去年春節見過他一次,當提到當年賣掉深圳住房的那一瞬間,感覺到了他眼神的遊離,也許這就是後悔的眼神吧。


在深圳早期一定要買房子,如果早期買了房,不賣是可以的。


涇渭長安


井底蛙,大鄉里,深圳不斷人流流入,漲幅中國最快的


福克詩佳


想在這長期發展就必須要買!長期租房更花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