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0 懲罰男孩最有效的方法:只需1招,比打罵效果好100倍!

期末到了,每次到小小費的幼兒園參加期末家長會,總會有很多收穫。這次,幼兒園老師分享了一些和小朋友打交道的方式,尤其是如何和那些調皮搗蛋的小男孩打交道。

懲罰男孩最有效的方法:只需1招,比打罵效果好100倍!

用“後果體驗法”讓最搗蛋的男孩乖乖聽話

4歲左右的小男孩,有自己的獨立意識,行為開始叛逆,時刻刷“存在感”。老師說:每一個班級都會有個別男孩很搗蛋。當群體都在遵循同一個規則時,他們卻成為不合群的一小撮讓人頭疼的分子。

比如說班上有幾個小男孩,上午加餐,需要用杯子喝豆漿。他們不好好喝,就往杯子裡面吐口水,還總是把豆漿灑在桌子上。老師是怎麼處理的呢?生活老師李老師說:“看到孩子這樣調皮搗蛋,為會發出口頭警告,你再這樣我要把你的杯子拿走哦。警告第一次以後,有的孩子當然不以為然。他們還在試探老師的底線,繼續往杯子裡吐口水。於是,我就把杯子拿走,放到他們夠不著的地方。”

生活老師說,既沒有訓斥孩子,也沒有懲罰他們,但就是要讓他們看到了這個後果。要讓孩子們明白——如果你打破了規則,就會有懲罰。這個懲罰即是讓你體驗壞行為帶來的後果。

有了前車之鑑以後,孩子們更好地理解了老師的規則。要放學時,這幾個“調皮鬼”試圖偷懶,不幫助其他小朋友一起收拾玩具。老師沒有大聲呵斥他們,只是溫柔而嚴肅地告訴他,“如果你們不收拾玩具,明天的遊戲時間也許就沒有你們參與的機會嘍。”由於小男孩清楚老師的規則底線在哪裡,很快手忙腳亂參與起來。

這個世界的規則對小男孩來說變得無比清晰。男孩明白,如果他不收玩具,這個行為將直接影響到他下次玩耍的機會。

懲罰男孩最有效的方法:只需1招,比打罵效果好100倍!

家長制定規則,要嚴格遵守

在我們家庭的教育當中,家長雖然制定了規則,但並沒有明確執行它。有一次,小小費吃飯,把碗裡的肉倒在桌子上。我告訴他,如果你不想好好吃飯,這頓飯媽媽就拿走碗,你下一頓再吃。

原本我是打算嚴格執行這個計劃,畢竟餓一頓也沒事。But!姥姥卻走過來,繼續拿著碗追問孩子:“吃吧吃吧,沒事!”這樣一來,孩子沒有體驗到後果,雖然他聽到了規則,但沒有正確進行。對男孩子來說,教養問題的關鍵在於家長的制度執行必須前後一致。如果要想教育好男孩,先在家裡和老人溝通好。否則,頻繁打破規則對教育男孩並不是一件好事。

智慧的懲罰孩子,比打罵管用100倍

孩子成長過程中,沒有誰不犯錯。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犯錯怎麼辦?打還是罵管用?其實都不對。聰明的父母,懂得讓孩子在犯錯時,體驗到錯誤的後果。只有體驗,才是最好的老師。

為什麼不要打罵孩子?因為心理學家曾經做過研究,發現那些經常被打罵的孩子,其行為也容易遷移到男孩自己身上。比如,一個孩子被父親打過,內心充盈著憤怒、生氣,此時要是旁邊有別的孩子,他很可能通過打別人宣洩自己的挫折和憤怒。

可憐的其他孩子被打後,這個打人的男孩心裡得到發洩,他發現:打人的感覺很好,於是攻擊性行為得到強化,如果他以後再被打,還將出現打別人來轉移自己情感的現象。

心理學中有一個名詞叫做“試誤法”:指的是如果重複練習某一件事,發生錯誤的機會會變小。同理,對男孩的教育也大同小異,讓男孩不斷體驗錯誤所帶來的後果,以此不斷學習和進步。比懲罰他、責罵他,效果好得多,也有利於培養孩子對行為的責任感。

懲罰男孩最有效的方法:只需1招,比打罵效果好100倍!

世界上沒有相同的葉子,對男孩來說,個性、承受力、能力各不相同。對孩子進行懲罰,前提是充分尊重他們,冷靜、客觀地看待犯錯。不要打罵孩子,如果你的憤怒催促著你揚起巴掌,那麼真的只能說明,你太欠缺教育的智慧了。不妨用“後果體驗法”試試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