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2 黑龍江肇州:國標校車“屯屯通”

【解說】黑龍江省肇州縣有104個行政村,716個自然屯。每天清晨,137輛標準校車奔走於這些村屯之間,把一萬兩千多名農村學生送到12個鄉鎮的中心校上學。在許多地方還苦於“校車國標”執行難、許多家長還在為孩子擠“送子麵包車”擔憂的時候,肇州縣卻精打細算實現了“國標校車屯屯通”。

黑龍江省肇州縣共有104個行政村、716個自然屯。居住分散、上學路途遠一直都是黑龍江農村的共性難題。過去,肇州縣接送農村學生的車輛共400多臺,大多數都是“車況差、安全係數低、超員現象嚴重”的麵包車。

2012年4月,國務院頒佈了《校車安全管理條例》。肇州縣政府著手研究解決農村學生乘車問題,但在調查中發現,校車投資較大、日常運行費用高,政府買單或者學校買單的校車運營模式都難以在肇州縣施行。而當時朝陽鄉幾戶村民集資買客車接送孩子的行為,讓縣政府受到了啟發。“私家”校車能夠開起來,說明儘快解決校車安全問題是群眾所盼,只要運營科學,標準校車也可以引入民間資本,學生家長和校車車主都會買賬。

2013年9月新學期伊始,肇州縣原有不合規格的“送子車”全部停用,137輛標準校車正式上路。這些校車座位數從19座到51座不等,車輛均價在21萬元左右,總價值近3000萬元,車輛駕駛人員都是持有A1、A2駕駛證的“資深師傅”。

【同期】肇州縣教育局局長 孫宜亮

咱們在實際運作過程中,堅持這麼個原則,原來經營校車的車主優先,你先報名。如果你要幹不了,我們面向社會,誰能幹誰幹。現在這種辦法就解決了平穩過渡,原來的車主能順利過渡到新的標準校車上來,沒有產生波動,沒有上訪,沒有產生新的矛盾,就非常平穩。

【解說】記者隨機跟隨一輛校車來到朝陽溝中心小學,副校長楊永利向記者演示,只要通過簡單的電腦操作,就可以通過GPS系統定位每輛校車的位置和行駛速度。

【同期】朝陽溝中心小學副校長 揚永利

我們通過抓拍畫面,我們可以實時看到車內的運營情況,比如現在可以抓圖抓拍。現在我們抓拍就是這個車停泊的位置,大家可以看清楚就可以非常明顯看出來。每個車輛運營當中隨時就可以抓拍這種畫面,可以觀察車內是否有超員現象。這是一目瞭然的,非常清晰的。

【解說】據介紹,這樣的GPS系統,每所中心校、鄉鎮派出所、縣教育局和縣長辦公室都能隨時監控。這樣既保證了校車遵章駕駛,維護乘車學生安全,同時也規範了每輛校車的運營行為,保護每輛校車的利益。

在縣教育局校車安全辦公室,全縣的校車檔案擺滿了兩個文件櫃。隨便打開一份檔案夾,這輛校車的基本信息、各類准入憑證、保險單、駕駛司機以及學生家長的委託協議書等一應俱全。

肇州縣校車“屯屯通”工作運行以來,整體平穩,但也遇到了一些實際困難。肇州縣副縣長孫立傑表示,目前肇州縣校車是在“微利運營”。除了《校車安全管理條例》這樣比較寬泛的規章之外,運營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問題還需要“摸著石頭過河”。

【同期】肇州縣副縣長 孫立傑

民間資本是自主經營、自負盈虧。他們在物價局測算的時候,也基本都是微利。這樣的話能不能國家出臺一些相應的扶持校車運營的相關的政策。比如說,能不能參照運營車的油補,這樣給校車這塊能給一定油料的補助,這樣能減輕校車車主和學生家長的雙方的負擔。

新華社記者何山、馬迪黑龍江肇州報道。(完)(編輯:李國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