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如果蜀汉把首都定在荆州,汉中由大将守,四川盆地作为大后方能统一南北吗?你怎么看?

liu_5684659


馆主来了,我是無月,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看到这个题目無月就笑了,再看到问题简介中写道“东可拒孙权,北可图中原”,简直啼笑皆非。

凡事都要分两面来看,你可以东可拒孙权,北可图中原”,那是不是孙权、曹操反过来也可以图刘备了呢?


荆州地理交通

荆州是个交通便利,四通八达之地。不错,此地确实是一个军事要地,为的就是荆州的交通。从这里,可以四通八达进行征伐,反过来,四面八方也可以很方便的过来攻打你。

假如刘备只有一个荆州,那定都在荆州,无可厚非,因为没的选择。

但是,现在刘备还有川蜀,相对来说,荆州就属于前线了,将主公直接置于前线,还是四通八达之地,不知刘备小命能够撑多久?

荆州势力划分

荆襄九郡,刘备占了其中四郡,孙权有两郡,曹操有三郡。

其实,三国时期,荆州本身就是一个小三国。

刘备都没有拿下完整的荆州,还把首都定在那里,这是铁了心要进行御驾亲征了吗?

出门遛个弯,就能遇到魏将曹仁提着大砍刀在那晃悠,回头还看到吕蒙在身后跟着,吓都吓死了。

东吴或许还顾及三国鼎立之势,不敢开战。北边的曹魏可不会客气,只要打破三国之势,天下就是曹家的了。现在刘备把自己放在了刀口上,只要杀了刘备就OK了,我估计魏国大军直接就把他家大门给堵了。

川蜀的稳定

刘备来了荆州,川蜀让一员大将镇守。谁可以担此重任?唯有关羽和张飞二人。川蜀是钱粮重地,刘备根基所在,万不可失。镇守此地的人一要有能力镇住各级官员。,二要深得刘备信任,可以放心交托。难道不是只有关羽和张飞二人吗?


可惜了,《三国演义》已经证明了这两人都没有这个能力,关羽太傲,张飞好酒,一个后来丢了荆州败走麦城,另一个死在了睡梦中。

川蜀交到此二人任何一人手中,川蜀必失。

川蜀自古以来都是易守难攻之地,丢失了川蜀,想要再拿回来可没那么容易了。


综上,打下川蜀后,刘备若定都在荆州,简直就是飞蛾扑火之举。有了川蜀后的刘备,也不再是家底薄的刘备了,没有必要再身先士卒,好好保住小命,延续蜀汉香火更为重要。

以上为無月个人观点,原创作品,请勿抄袭

無月文化,品读经典,品味文化


無月文化馆


我看还不如建都成都。原因有以下几点。

1、建都荆州不便于政权统治。蜀汉全盛时期,控制着荆州北部,西川(四川),东川(汉中)。这三个地区不是呈L型排开。西川居中,东川在北,荆州在东。如果刘备建都荆州,西川先不论,对东川发号施令就必须经过西川再入东川。西川还是东川有一地发生叛乱,都会让刘备鞭长莫及。

2、荆州的地理位置不适合作首都。荆州地处扬州、益州之间。北边是曹操的地盘。在当时荆州为三家所分。荆南四郡在孙吴手中(诸葛亮张飞奉命入川增援的时候,为了保证荆州的安全将四郡给了孙吴)。汉江以北从樊城到宛城土地由曹仁管辖。东边则是孙吴的扬州。也就是说刘备实际控制的荆州只有汉江到长江之间的一小块地方而且三面为敌,唯一的西面还是山险阻隔。完全没有战略纵深,一旦战败真是上天无路,下地无门。



3、益州的处理方式。益州这个地方确实是天府之国,物产丰富。即使是承平之时尚且担忧有人割据造反。刘备起于草莽,这样的人不会放心交给任何人治理。必然是只有自己管理才能放心。就怕出个孟知祥。


4、刘备坐镇荆州就一定强过关羽吗?当时的刘备率领主力坐镇汉中,牵制了曹操大量兵力。没有刘备谁能牵制曹操。而关羽将曹仁围困在樊城,击败了于禁、庞德,一度威胁许都,曹操甚至想迁都以避。可以说关羽完全做到了诸葛亮对于荆州的战略要求。

5、战略布署要求。刘备的一切军事政治活动都是遵照当年诸葛亮隆中对的战略进行。以荆州取两川,修其甲兵。待北方有变,主力出汉中取关中。再遣一上将军督荆州之兵以向宛洛,夺取两京统一天下。按照隆中对的战略荆州本就是一支偏师。荆州其实无险可守,若败则可能一溃千里。而益州则可进可退,更适合刘备率领的主力。



综上所述,我认为刘备不能建都荆州。对于刘备而言益州才是其根基,荆州只处于次要地位。


历史的拐点


这个问题给人的第一个感觉就是——荒谬。但仔细去想一下,不是不可能——因为历史上的楚国也是以荆州为基地扩展,成为连贯东西的大国的。

因此,想要探讨这个问题的可能性,就需要认真去考察楚国扩张的路线和难题。


楚国扩张的路线

关于周昭王在汉水被伏击的事情,不大可能是楚国干的,因为攻打楚国不需要渡过汉水,而且有点南辕北撤的味道——方向感迷失。

楚国明确的第一次扩张是在熊渠时,一下子设立三王。这应该是楚国享受周昭王战争成果的时期。不信,你看周厉王时西周重新崛起,熊渠就不得不乖乖去王号,让出果实。

西周也不客气,反正是先祖周昭王努力的成果,于是周宣王就分封了很多诸侯国在江汉平原,即江汉诸姬。

楚国和西周在江汉平原的争夺很有戏剧性。在楚文王定都于郢后,楚国基本一统了江汉平原,开创了以江汉平原为基础的扩张。

在春秋时期,虽然楚国疆域不断变大,向南向东发展,但这都是楚国北上之梦被晋国折断之后的无奈选择。楚国不断的扩张自己,目的只有一个,击败晋国,完成楚国入据洛阳的北上之梦。

进入战国时期,虽然楚国通过吴起变法,让自己进入强国系列,但北上之梦始终无法实现。

楚国不能击败晋国或者韩魏而北上,这就是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扩张的难点。向东,向南扩张,都是为了壮大自己、实现北上梦想的无奈选择。


若蜀汉都城在荆州

在赤壁之战后,刘备就是在公安(今荆州市公安县)。因此如果蜀汉要定都在荆州的话,公安和江陵是最好的选择。同时,蜀汉必须同时占领江夏(今武汉)、襄樊。

蜀汉和东吴的分界要在黄石市或九江市一带,江夏是蜀汉的东大门;

作为北大门的襄樊,必须牢牢控制住。只有襄樊在蜀汉手中,才能够有北上南阳、许都、洛阳的资本。

即如下图的防卫:

这样才能够守得住荆州。但这样的布局就会导致:蜀汉政权北上将会非常困难,和楚国一样,最多也只能攻占南阳的一些土地;但蜀汉顺江而下攻打东吴就会非常轻松。

即:如果蜀汉定都荆州,蜀汉将会成为第二个楚国,想统一但没有能力,最终形成北魏南蜀汉的南北对峙。

因此,最佳策略还是诸葛亮隆中对的计策:一个大将镇守荆州,北上攻打南阳、许都、洛阳等地,切断曹魏对关中的支援或者吸引曹魏兵力;刘备在汉中出击凉州,然后攻入关中。双刀直入夺关中,才能够解决如何用巴蜀和荆州完成统一的路径,也是诸葛亮隆中对的完美策划。

说句老实话,魏延的子午谷谋略,也是对诸葛亮隆中对策略的复制粘贴。

最终答案:

蜀汉若定都荆州,最大只能达到南北割据,无法一统;定都成都,只是蜀汉暂时的设置,蜀汉最终是想要定都长安,重走秦国和刘邦一统的道路。这就是诸葛亮为什么死都要北伐的原因。

每天原创,给你有价值的观点!随手关注,你的支持才是动力!

历史哨声


如果刘备定都在荆州境内,汉中、西川为后方补给,到底会怎么样?

这个假设虽然十分大胆,但题主既然问了,那我们不妨猜想一下。

如果事情真的发生了,刘备能不能定鼎天下的?

首先,诸葛亮给出的“隆重决策”,那就是先取荆襄为基,图取西川,最后待天下有变,再一举夺取天下。

如果刘备定都在南郡,或者就一直住在公安,那么与诸葛亮最初的设想就是相悖的。

因为荆襄乃四战之地,尤其是刘备手中的南郡,更是兵家必争之地。

身在南郡,无论是北伐还是东征都极为便利,疏忽极大。

所以刘备既然定都在南郡附近,那就断然不可能走休养生息的路子。就算是刘备想走这种路子,曹操和孙权也断然不能允许。

如果说,刘备只占有荆州四郡之地,那也就罢了,曹操和孙权还能容刘备一些时日。

但如果刘备占据益州全境,汉中郡全境之后,还占着荆州,那对于曹操和孙权来说,无异于达摩克利之剑。

这把剑什么时候会落下来,曹操和孙权谁也不知道。

一日不知道,便一日不能安心。

唯一的办法就是折断这把剑。

于是,三国的进程就会加快许多,各种战事会发生的更加频发。

那么,刘备集团就会面临着两种情况。

东和孙权,北伐曹操

如果刘备定都在荆州境内之后,依然能与东吴保持联盟关系,双方互不攻伐的话。

我相信

刘备所统领的蜀汉集团,是有机会进取天下的。

首先,刘备可以与孙权相约,一起进攻曹魏。

刘备率军出荆襄,孙权遣一大将攻合肥(没记错当时大都督应该是吕蒙),两路夹击,必然会让曹操首尾不能相顾。

彼时,刘备可遣马超为先锋,自领诸葛亮、法正、黄忠、赵云、张飞文武大将在前线作战,黄权魏延主政益州,李严主政汉中,关羽领一军驻守南郡,防备东吴背信弃义。

到那时,汉中和益州的军需粮草就会源源不断的送到南郡。只要关羽守住南郡,物资就会以南郡为中转站,送到刘备的北伐大军之中。

而到了这个时候,东吴的老对头张辽马上就要死了,合肥一带将出现一段时间的权力真空,正是孙权率军出发的好时机。

而且

曹操也快要死了

曹操一死,曹丕继位,曹魏政权更是混乱不堪。

曹操生前打下来的一片大好河山,必然会陆陆续续的被孙刘两家蚕食掉。

当然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刘备第一次北上荆襄,我认为至少可以收复荆州故土,拔掉曹军大将曹仁这颗钉子,紧接着北上长安,还于旧都,收复雍凉,将荆州、汉中、雍凉连城一片。

所事可成,

那天下大势,尽在刘备手中掌握了。

当然,上述情况只发生在东吴不趁机捅刀,西川腹地没有人给刘备找麻烦的基础上。

东征孙权,北伐曹操

如果孙权和曹操联合在一起,一个想要荆州的全部地盘,一个想解决掉来自南郡的威胁,于是手拉手来打刘备的话。

我感觉刘备集团就有点够呛了。

如果孙权从江夏进军,曹操从襄樊出兵的话,情况还要好一点。

因为刘备大军只要顶住南郡这一个点,就可以和孙、曹两家僵持下去。

并且一旦打赢了,刘备就可以趁势收复在孙权手里的桂阳、长沙、江夏,以及在曹操手中的襄樊地区,甚至还可以借机把南阳郡也攻下了,彻底收复荆州故地。

可一旦孙权从江夏进军,曹操从汉中进军的话,

那刘备就有些危险了

本来刘备的兵马就不多,再加上双线作战,很可能就被生生的拖垮了。

当然,如果刘备的反应足够及时,以最短的时间内,遣一上将(例如关羽)进驻汉中,借助地势,未必就不能防住曹操的进攻。

总而言之

战场上的情况瞬息万变,人心更是瞬息万变

谁也不会想到,战争的下一步走向。

就像谁也没想到,刚刚水淹七军、威震华夏的关羽,转眼见就会败走麦城

更是谁也不会想到,人心在下一秒会如何变化

就像谁也想不到,刚刚猇亭之战结下生死大仇的孙刘两家,转眼间就会握手言和。

虽然我上面说了这么多,不过就是一介书生的凭空猜想,权当供君一乐。


盗帅夜留香YE


天地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选首都,同样适用这个道理,不过定都荆州也并非不可。

一般情况下,在战乱时期,首都首选地势险要、无后顾之忧的地方,进可攻,退可守,偏向于防守,如成都、长安。而在和平时期,首都首选交通方便,可四通八达之地,如荆州、洛阳。

当然那个时候的蜀汉,可是三国纷争时期,是战乱时期,但定都荆州也未尝不可,地利不足,人和来补,至少刘备有一个非常好的团队和拥立他的百姓。



刘备在夺取益州前,在荆州待了近十年,赤壁之战前七年,刘备虽然没有地盘,但是他对笼络人心一刻也没有闲着,这期间还得到他人生中最重要的谋士徐庶和诸葛亮。

曹操南征荆州时,刘备南逃,就有数十万士人百姓跟着刘备逃亡,这些人宁愿跟着刘备逃,也不肯归顺曹操,可见刘备在荆州的确是很得人心的。

赤壁之战后,刘备乘机夺取荆州四郡,人生中第一次拥有自已稳定的地盘,后来又向孙权借来了南郡,一度占据荆州五郡之地,刘表手下很多文臣武将,皆来自荆州,刘备集团中所谓的“荆州派”占据了绝对的骨干,并且荆州派是属于统治阶层的。

刘备夺取益州后,可以把益州做为大后方,汉中还是由魏延来镇守,可以将荆州的公安定为首都,为什么是公安?



公安原名叫孱陵。当年刘备领荆州牧,立营油江口,取左公刘备安营扎寨之意,改孱陵为公安,公安县由此而得名。

公安这个地方很好,北边有长江天险,南边是洞庭湖,西边是油水,东边是湘水,水网纵横,背靠江汉平原,鱼米之乡,完全可以解决粮食问题,而且四面环水,在那个朝代,水就是天险,如果再修建防御设施,不仅曹魏攻不进来,孙权也很难打进来。

如果刘备定都公安,那么刘备必然会在荆州屯积重兵把守,将首都定在靠近前线的地方,历史上有不少朝代这样做过,如明朝定都北京,为了防范北方蒙古。至少刘备定都公安,荆州不会丢,荆州不丢,再依靠益州和汉中,刘备北伐的底气就足的多。



荆州虽为四战之地,但要想得天下,必须得有荆州,刘备要想夺取天下,可以分两步走,一是先夺取襄阳和樊城,再稳定襄阳和樊城后,打通长江和汉水。汉水从汉中流经襄阳,长江从益州流经荆州,这是刘备的两大战略通道,如果能占据,对刘备统一天下有很大的帮助。

待天下有变时,刘备可兵分两路北伐,一路从襄阳北伐,一路从汉中北伐,刘备为主帅,坐镇荆州,率关羽、张飞、黄忠等从襄阳北伐,诸葛亮坐镇益州,率魏延、赵云等从汉中出祁山北伐,如此刘备大事可成,统一天下指日可待。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


这样的话,估计刘备连皇帝都当不上就要交差了。

我们看刘备的三个大基地,益州、汉中以及荆州。在诸葛亮的隆中对里写的很明白,益州才是大本营,汉中跟荆州是两个通道,等天下有变,也就是老曹家不行的时候,我们兵分两路,挥师中原。

放下汉中那一路不说,先表一下荆州,荆州这个地方重要,但不合适做大本营,为什么呢?因为荆州是四战之地,是交通要道,是进攻型的据点,而不是一个防守型的大本营据点。

我们看荆州,他有三个方向,一个是北上的襄阳。襄阳这个地方,是三国出现率最高的地方,后面也经常在历史上露面,因为这个地方就是南北的一个关口,北边的要下来,南方要北上,往往都会经过这个口子。这个口子对北方的威胁之大,在关羽拿下襄阳之后,曹操吓得要迁都就可见一斑。

另一个是沿着长江顺流而下,可以轻易控制长江一线,也就是控制东吴一线。这是东吴最不放心的,荆州在别人手里,等于自己的命脉就握在别人的手里,这也是孙权宁肯背盟,也要夺回荆州的原因。

另外一出口就是往上经三峡到四川,这个通道是逆流,而且是峡谷,所以不好通过,对益州来说,是很容易把守的地方。

从这个也可以看出,关羽为什么死了,关羽在荆州一败,北上是曹操地盘,南下是孙权地盘,往老家跑吧,交通最不方便。

所以大家也看出来了,如果以荆州为大本营,一是对孙权的挑衅意味太大,东吴不会对他放心。

另外,离曹操阵营也太近,人家一个冲击就过来了,荆州也没什么险要。要是背腹受敌,必败无疑,而且往后方基地益州跑吧,交通不便,根本就逃不远。

所以,刘备是绝不会以荆州为大本营,荆州在他的计划里,只是一个进攻路线。失去了这个路线,固然可惜,但不至于失去根本,这也是诸葛亮执政后,宁愿荆州不要,也要跟东吴谈和的原因。


脑洞历史观


荆州四战之地,无险可守,刘备诸葛亮当时怎么想的我不知道,我也不拿历史知识去说什么,就从我玩三国战略类游戏来看,无论是《三国志》还是《三国全面战争》,还是啥的,玩刘备选择在荆州发展,虽然武有关张赵黄魏(那会马超还在西凉自成一家),文有卧龙凤雏,还有襄阳,江陵这些钱粮广进的大城做依托,但是就是无险可守,除了刘璋以外,其他的势力曹操,孙权,就连张鲁,士燮之流都来打你,四面受敌,你根本无暇发展,尤其是曹操的兵马,一波接一波,强大的要命,再加上孙权也来打,虐死你不偿命的节奏,打的你最后没兵没钱,玩的很是艰辛!但是呢,如果你鸠占鹊巢灭了刘璋入川发展,情况就大不同了,你可以守住四处险关,西面扼守西川门户秭归永安,北面关更多,白水关,葭萌关,阳平关等等,分兵遣将把守好了,然后依托成都这座大城,加上川中诸城,安心种田发展经济,前期猥亵发育,外面是拼的黑天黑地的,袁绍,曹操,孙权三方大战,还有很多小势力,你一边发展可以一边观川外诸侯如何火并!等你发展的差不多了,可以先出兵灭了孟获无后顾之忧了,再聚集兵力,调兵遣将,灭了张鲁占领汉中,指挥你的五虎将出川作战吧,一路势如破竹,攻取长安洛阳不在话下!


栖梧9


从三国的政治格局来看,刘备是不可能把首都定在荆州的。原因有二:

第一:荆州乃四战之地,防御压力大。刘备如果把首都定在荆州,整个蜀汉的兵力配置都会受影响。如此一来,关中还取不取?益州这个大后方的安定怎么保证?

第二:孙权一直想收回南郡,刘备若是定都荆州,无疑就表明了他不想归还南郡了。这样一来,孙刘联盟极有可能会破裂。如果孙权和刘备闹掰,再和曹操搞在一起,曹孙两家一起攻南郡。那么刘备如论如何也是守不住荆州的。



先说第一点,荆州的地理位置过于突出,并非最佳的立都之地。这一点,从孙权当年把南郡借给刘备就可以看出来了。

赤壁之战后,周瑜、程普、黄盖等一干东吴大将沿长江西进,连克南郡、武陵等郡,把势力范围扩大到了三峡口,大有西取益州之势。只不过就在周瑜想取益州的时时候,他突然病死了。

周瑜死后,孙权压力巨大。一方面曹操在淮南练习水军,大有直攻江东之意;另一方面是周瑜死后,荆州没有大将,而南郡又是个四战之地,只有大将才能守得住。孙权认为既然东吴暂时没有大将,曹操又在江北咄咄逼人,倒不如主动卖个人情,先把南郡借给刘备,让刘备替自己分担压力。以后再找机会要回来。

孙权愿意借南郡,刘备是很高兴的。因为他当时没有发展空间,南郡固然不好守,但好歹是一个九省通衢的交通要地。刘备当时最希望得到的就是这种交通要地,因为这样一来,他就有发展空间了——比如从南郡沿长江西进,夺取益州。



对此,诸葛亮早年就对刘备说过:荆州只是建立霸业的第一步,益州才是根基。

后来,庞统也对刘备说:荆州在经历赤壁和江陵两战后,现在已经是荒凉不堪,人口流失严重,我们现在东有孙权,北有曹操,孙刘联盟只是暂时的,如果哪天闹掰了,荆州必然会受到攻击。当今之计就是尽快向西发展,夺取益州,这才是我们的出路。

统说备曰:“荆州荒残,人物殚尽,东有吴孙,北有曹氏,鼎足之计,难以得志。今益州国富民强,户口百万,四部兵马,所出必具,宝货无求於外,今可权借以定大事。——《九州春秋》

后来刘备按照诸葛亮和庞统的建议,果然夺了益州,紧接着又发动汉中之战,将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到汉中。

此时刘备的发展方向,已经转到了西北的关中和凉州,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必然也要投到西北方向。而荆州在这时已经沦落为刘备集团向北扩张的一个据点而已了,与汉中和上庸等地的战略价值几乎相当,对蜀汉的重要程度大大降低。



因此,荆州四战之地的劣势,再加上刘备的主力集中在西北,预图谋求西北凉州和关中的大战略的双重限制下。刘备是不可能把首都定在荆州的。如果他这么干了,那么夺取凉州和关中就只能是遥遥无期,永远也拿不下来。并且刘备的主力也会被限制在荆州一带,会得不偿失。

顺带一说,我们现在之所以认为荆州在刘备夺取益州后,仍然很重要的原因,是当年关羽北伐襄阳,水淹于禁七军,打得曹操一度曾想迁都。后来只是因为孙权搞偷袭,破坏了关羽的这一次北伐。因此给人一种如果关羽的优势很大,东吴是老鼠屎的印象。

但是只要仔细想想就能发现,荆州其实是孙权的一根麻筋。刘备的势力在荆州坐大,曹操倒是无所谓的态度,孙权才是那个最不能容忍的人!

虽说我们常说东吴鼠辈是一颗老鼠屎,坏了关羽北伐这一锅好粥。但是如果站在东吴的立场来看,曹魏的势力如果被关羽赶出荆州了,那么孙权届时将会最怕谁?还是死敌曹操吗?并不是!到时候,关羽这个盟友就是孙权最大的劲敌了。

当关羽北据襄阳,南据南郡,据有顺江而下的上游优势后。他到时候再想打孙权,岂不是可以吊着打了?!



说到这里,就可以引出第二点了:真正在荆州对刘备有威胁的人,不是曹操,而是孙权!东吴对刘备的威胁,远比曹操大。

对于荆州,曹操的态度是等待时机,坐视孙刘火拼再伺机而动。主动打南郡的关羽,或是攻打江夏的鲁肃,曹操都是不会干的。因为只要曹操一动,关羽和鲁肃必然联合,一起联合抗拒曹操。而只要曹操不动,等孙刘两家自己火拼,那就有谋求荆州的机会了。

后来刘备夺汉中,关羽北伐襄阳,果然就触到了孙权的痛点。孙权是绝对不能容忍刘备在荆州拥有战略优势的!

孙权对荆州的底线是曹、刘、孙三家形成势均力敌,曹操和刘备都不能坐大。如果一家坐大了,孙权必然要攻。

因此,如果刘备把都城设在荆州,这无疑是一步险棋。抛开耽误了刘备夺取西北的大战略不提,定都荆州还会引发孙、刘两家的矛盾,主动给曹操一个可乘之机。如果孙、刘真的闹掰了,孙权再跟曹操联合揍刘备。到时候刘备别说是守荆州了,他能不能保益州都难说。



总结:荆州对于刘备集团意义很重要,刘备帐下的大量谋士、武将都来自荆州。如果荆州丢了必然会导致大量的人才流失,同时也会导致失去荆州大量的兵源。因此,荆州对于刘备来说,是一个不能丢的地方。

但是,刘备的实力弱,基本盘最小。以他的实力来说,是不可能两面兼顾,既想吃西瓜而又不想丢芝麻的。

纵然说刘备有夺取天下之志,不可能甘心于割据一方。但我们还是要实事求是的说,理想也是要有实力做基础的。刘备他想依靠汉中、上庸、南郡作为北伐的据点,一旦失去荆州,北伐成功率就会很低。但是孙权不可能让刘备在荆州坐大!这是一个让刘备在荆州非常难堪的现实制约。

刘备夺取益州后,把发展方向定在西北,其中其实也有不刺激孙权,继续维护孙刘联盟的初衷。只不过关羽的动作搞的有点大,并且还经常骂孙权是鼠辈,这就让孙权无法再忍,刺痛了他的痛点,宁可冒着被刘备、曹操围殴的风险也要打荆州。



所以说,刘备把国都定在成都,把发展方向定在西北,在荆州只是采取守势,这个部署其实是没有问题的。既保证了发展,也维护了孙刘联盟。如果定都荆州,不仅保不住荆州,反而还会提前让孙刘联盟破裂。这无疑是得不偿失的选择。


Mer86


在荆州当然是好的,但是需要很大的英雄魄力。

我玩三国志11这种模拟三国游戏的时候,一直都是把重点城市放在前线位置的,前线城市配置最优秀的文臣武将,和庞大的军事势力,然后后方的城市留作军需和兵源的供给基地。这样整,前线始终保持成一个强大的拳头👊,随时可以给对面致命一级,如果首都放在成都,对前线的战事属于千里遥控,像关羽失荆州这种大事要一两个月消息才能传到成都,根本没有反应时间,属于前线无力的配置。后期诸葛亮也是应该把汉中作为重点来发展,这样就不用每次出兵伐魏主要的精力都浪费在蜀道上了。

刘备集团没这个魄力,但是刘邦集团和刘秀集团一直把重心放在前线的。楚汉争霸时,刘邦几乎一直带着大兵和项羽对质,后面的关中由萧何来管理。试想,如果刘邦一直窝在长安遥控指挥,前线汉军肯定力量不强。刘秀集团也是,前期在河北,刘秀多有参加阵仗,后来定都洛阳,西边长安是赤眉,东面是刘永张布,南边也是反叛势力,首都敢于陷于三面环敌之中,结果拳头够硬,处处开花结果。

如果定都前线荆州,困难当然不会少,但绝对比通个信息要几个月的成都来讲,要军事强大和方便。 说什么容易被对方占领首都什么的话,本身就不属于乱世的胆小怕死的话,有这种心理,即使首都定到万里之外的美国,也是得怕的要死,乱世就应该把拳头放在第一线


归零一飞


不可能的。如果刘备集团的首都定在荆州,那益州的反刘备势力就会乘机崛起,反对刘备集团。刘备集体辛苦打下来的汉中一带,就会被曹操集团夺回。汉中一失,益州既乱,刘备集团可是连立锥之地都没有了。刘备死后,今天的我们贵州,还有云南,以及川西北地区,都起兵反叛蜀汉政权。如果没有诸葛亮的高瞻远瞩,就不会有著名的七擒孟获的故事了。设若蜀汉定都荆州,那他对今天的云贵川渝地区的统治就会鞭长莫及、无能为力。更不要说今天的汉中、天水,以及缅甸、老挝的一部分了。届时,将不会有天下三分,而是地分南北——南北朝可是要提前近两百年出现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属于图片创作者及始发媒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