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如何提高英語聽力能力?

冰晶鳳翎


我是英語萬能王,我來回答問題。

對於你提出怎樣提高英語聽力水平的問題,給予你一些分析建議供你參考。

英語聽力與口語對於中國大多數學生來說都算是弱項,那麼如何快速地提高英語口語和聽力,顯得尤為重要了。英語口語和英語聽力有些密不可分的關係,英語聽力的好壞直接會影響到英語口語的輸出。對於任何一門語言來說,我們最先接觸到的就是語言的聽力,只有你聽得懂對方在說什麼,你才能更好地與對方進行有效高質量的溝通。

那麼,對於廣大學生來說,如何快速高效的來提高英語聽力水平呢?

給予你如何提高英語聽力的學習建議:

1.平時儘量多背誦一些英語單詞,使自己的詞彙量提到一定的高度,當你的英語詞彙量越多時,也就意味著你能夠聽懂更多的英語內容。同時,在背誦單詞時,一定要注意背誦方法,不是死記硬背,而是要理解意思的去背誦,並且要運用聽聽力來背誦單詞,把聽到的單詞默寫出來背誦,而不是看著單詞來背誦。長期堅持聽聽力背誦單詞,不僅可以有效地擴充詞彙量,而且可以更好地提升自己的英語聽力能力。

2.平時可以多聽一些英語新聞或是英語廣播節目,都可以達到提高英語聽力水平的目的。例如:VOA、BBC、CNN等電臺的英語播音或是新聞視頻,都是用來練習英語聽力的絕佳素材,因為這些節目裡無論是主持人還是被採訪的嘉賓,他們的英語發音都是非常純正地道的,學生可以進行有規律的模仿。其次,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英語水平來選擇適合於自己的新聞或是廣播節目來聽,通常有慢速英語和快速英語供學生來選擇。

3.平時也可以選擇一些名人的英語演講稿來練習聽力,最好是挑選來自於英國人或是美國人的演講稿來練習,因為英式英語和美式英語都算是世界主流的英語,不管哪一種,掌握好其中一種就可以了。

例如:很多學生會選擇美國曆任總統的就職或競選演講稿來練習英語聽力,也是一種相當值得學習的方法。美國總統的演講稿不僅用詞上很講究,而且內容都十分的豐富,用來練習英語聽力就不會是特別的枯燥。

可能這樣的英語演講稿對於部分學生來說,可能會有點難,但是也沒關係,可以把一篇演講稿分成幾個部分來進行練習,當聽懂一部分內容,然後再進行下一個部分。

總而言之,英語聽力的提升也是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練習過程。只要學生按照以上的學習建議每天進行有效的聽力練習,長期堅持下去,英語聽力水平必然會提高一個等級。

最後,希望以上對於你提出怎樣提高英語聽力水平的問題,給予你的分析建議可以幫到你。謝謝!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今日頭條“英語萬能王”老師!




{!-- PGC_COMMODITY:{"commodity_id": "3344243220594083144"} --}

英語萬能王


怎樣提高英語聽力能力?

我自己原本,也是英語聽力菜鳥,但是經過老師的指點以後,我的聽力水平,有了一定幅度的提升。

在這裡,我把經驗分享給大家:

練習聽力的誤區以及解決辦法:

本學期由於要準備英語4級考試,我很早就開始練習聽力了,每天都會聽至少15分鐘,長的也有一個多小時。六、七十天下來,我的模擬考試,聽力25個也只能對6~10個左右,這樣的分數,真的讓我很抓狂。

於是我就去問我的英語老師。

我告訴他:“自己每天都在聽聽力,已經堅持了兩個月多了,每天都有固定練習時間,然而我的水平未見提高,這到底是什麼緣故?”

老師問我:“你聽聽力的時候看原文嗎?是坐在凳子上靜心聽嗎?”

我回答道:“偶爾看看,一般都是戴著耳機聽,有的時候會做其他事情。”

老師說:“這便是我的癥結所在,我練習聽力不是針對性練習,而是採取隨意的態度,能聽懂一句算一句,聽不懂就拉倒,這樣學習,不會有效果。因為你沒聽懂的,就直接放過去了,下一次聽到,還是聽不懂。同時做聽力又不認真,手頭還在幹其他事情,想其他東西,要想有提高是不太現實的。”



我又告訴老師:“每次聽聽力,上一句的意思還沒有想明白,下一句就放完了,即使我很快翻譯了上一句的意思,下一句也有部分內容,沒有聽到,這應該如何解決?”

老師對我說:“應該把聽力,當成平常交流,而不要把它當成翻譯句子。我對你說I'm a teacher ;You are a student,你可以不用翻譯,立刻知道什麼意思。

這是為什麼?因為你已經聽的很熟練了,這幾個單詞,在那麼多年的學習當中,被反覆使用,你完全可以聽聲音判別含義,而沒有翻譯的過程。

之所以大部分句子,你都要全部聽懂,才能翻譯出來,導致下一句,都聽不到,主要是因為,你對單詞的發音還不夠熟練,對句子也不敏感。只有當你把英語聽力,說出的句子,當成平常交流,那麼自然就能反應過來,句子是什麼意思了。”



我聽懂了老師的話,英語也是一種語言,當你練到不需要翻譯,而能直接明白意思的時候,考試聽力拿高分並不難。

另外,老師告訴我,練習聽力,不要再做其他事情了,要麼不聽,要麼好好聽,把聽不懂的句子反覆聽,直到熟悉為止;如果能夠看聽力原文跟讀,趕上聽力的速度,不僅僅你的聽力水平會提高,連口語能力,也會跟著提高。

我照著老師的意思做,每天都有固定的單詞背誦量,以及聽力時間,我不再依靠翻譯,去理解句子,而是直接在大腦中,明白整個句子的含義。如果沒聽懂,退回去重新聽,還是不行,就看原文,跟著聽力一起讀。


沒過多久,我的水平就有了一定得提高,我相信只要能夠堅持下去,拿下聽力指日可待。

結語: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要想有高水平的聽力能力,必須要長期堅持,不斷練習。做聽力不要隨心所欲,必須要有方法,如果只憑主觀臆想,胡亂聽,會有進步,但是效率就大大折扣了。


菜鳥微成長


作為一個練習了兩年,基本上能聽懂美劇百分之八十的人來講,練習聽力需要做到兩點。

第一,精聽。精聽要選擇你喜歡的題材。我個人來講,喜歡ted演講和美劇。我使用的是一款叫作可可英語的軟件。我平時會下載一些喜歡的內容,以前是美劇,現在改成ted了。首先用耳朵盲聽一句,接著腦海中翻譯一次意思,然後再看這一句中英文內容,接著背下這句話,最後再聽一遍。如此反覆。每天我會堅持背一篇ted演講,每篇大概20分鐘。我從一年前背一篇要三天時間,到現在背一篇需要2小時,整個過程是又漫長又艱辛,因為最開始的詞彙量太低。但是以現在的成效來看,我的進步非常大,因為我現在聽老外講話是基本上沒有障礙,這正是達到了練習聽力的重要目標。

等二,耐心。這點相當重要。練習英語是一個耗費精力和時間,但是不能馬上給你反饋的事情,所以,練習聽力多巴胺是沒有滴,但是後期能得到的成就感是巨大滴。如果沒有持之以恆的信念,很容易半途而廢。我們要享受進步的過程,慢慢培養好習慣,學英語,練聽力,一定是有意義又能感受到幸福的事。




無知才有畏


我在參加工作之前沒出過國,但是第一次去澳洲的時候,房東老太太說我的口語很自然。我雖然有專業八級口語證書,但是口語的好壞全在交流只中體現,而不是僅僅看證書。

給你分享一下我的經驗。

1. 看美劇。

上大學的時候我特別喜歡看美劇,當時看的是《緋聞女孩》《絕望的主婦》《吸血鬼日記》每天花在看美劇上的時間應該有2個小時以上。

因為看美劇就是娛樂嘛,一點也不會覺得是在學習口語,所以很心態就輕鬆。我也沒有刻意的整理筆記,就是看情節,遇到特別感人的場景會多看幾遍,把裡面的句子發到QQ空間和別人分享。

2.去英語角練習。

在英語角你會遇到口語比你好的,也會遇到口語比你差的,只要開口說就行,不會有人笑話你。

不要太在意語音,更要在意流利度和表達方式是否地道,也就是鍛鍊英語思維。

印度人說英語口音很重,但是他們和美國人溝通的效果要比很多亞洲人好,就是因為他們更具備英語思維。

3. 精聽新聞,做聽寫練習。

聽是說的前提。只有大量的聽,大量的模仿,才能進行高質量的輸出。我每天基本都會做聽寫,滬江英語網上有專門的聽寫練習,你也可以聽voa ,bbc,並且把聽到的內容全部寫下來,堅持一個月,不僅聽力會有明顯提高,口語也會更加地道。

提高口語,語言環境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自己的刻意練習。現在這個時代,不出國門的情況下,自己創造語言環境並不是很困難的事。


阿穎Julie


我不知道你指的是發音還是說流利度或者別的。

但我覺得最重要的還是交流

很多人的發音可能不是那麼標準

但是他們能和老外交流自如

我覺得這是非常重要的

多聽多說多用

在要用英語的場合待久了

你自己都會跟著學 不斷用

我也不是特別好哈哈

反正四六級大一高分過啦

口語課98 沒上過校外培訓

一開始很沒有自信 不敢開口說英語

後面有外教的鼓勵加上同學每天一小時的英文尬聊

暑假在國際青旅做義工 全是老外

天天跟他們聊天非常開心

也開始明白只要人家能聽懂 不會笑你的口音的

也開始真正喜歡英語 並不是因為它比數學簡單

我感受到了英語給我帶來的快樂

我想學好它

目前在學校留學生那邊當助理

現在每天都有背單詞打卡和背新概念

我也幫不了你太多

總之要用心 要喜歡 加油呀

畢竟都是愛英語的可愛ớ ₃ờ

我的空間有好多照片 相冊裡頭佔內存刪啦好多

就說這麼一點吧 溜了





Reality


聽力——聽說你最害怕的就是這個能力

小夥伴們在四六級考試中,最害怕的版塊是聽力(listening comprehension),聽不懂,題目也做不對。如果沒有考前大量的聽讀訓練和題目模擬以及技巧訓練的話,這個題目真的像是永遠翻不過去的坎兒。

在寒假期間,大家可以三件事情:

第一,可以每天泛聽和精聽往年聽力真題,泛聽也即泛泛而聽,聽到這個聲音,保持對英語頻率的熟悉就可以了;精聽的要求比較高,比如大家拿到一個對話或者一篇短文,你要邊聽邊把它寫出來,聽寫的過程最磨人,但是效果最明顯。我在讀大學的時候,就規定自己,每天必須聽寫一張A4紙正反內容,聽寫之後,把這張紙就貼在櫃牆上,以做自我鼓勵。印象非常深刻的是,聽寫出來的第一個英文句子叫做 At no time will China be the first one to use nuclear weapons. (中國在任何時候都不會首先使用核武器)。第一次把這個句子聽出來,寫在紙上的時候,那種滿足感和成就感,真的是一種持續學英語的巨大動力。聽寫的效果很明顯,那年的六級考試印象中聽力的分數很高,總分得到了603分(十幾年前上大學讀的是工商管理專業)。

第二,大家可以通過看美劇和英劇來提升語言的敏感度。看的過程中也是泛精結合:大部分情節,大家只要看過去,瞭解語言使用的環境和文化背景、語音語調等就可以了。如果遇到一些經典表達,類似的“金句”,大家可以把這個句子抄寫下來,反覆模仿誦讀直到背誦最後脫口而出。比如,美劇《紙牌屋》裡一個非常經典的句子:if you love the power,the you are likely to lose the power of love. (如果你熱衷權利,那你有可能會失去愛的力量)。這樣的句子,背誦下來,以後用到作文裡面,無疑是一種加分金句。推薦的美劇大家可以看看《廢柴聯盟》(Community)、《破產姐妹》(Broke girls) 和《摩登家庭》(Modern Family),當然,智商高到不怕劇情燒腦的親們,也可以看《紙牌屋》(House of Cards) 和《神盾局特工》(Agents of S.H.I.E.L.D.)這樣的霸屏美劇。英劇,發音講究,優雅脫俗,文化深厚,也是不錯的選擇,我個人非常喜歡的一部“小眾”的英劇是關於商業和人性的,叫做《塞爾福裡奇先生》(Selfridges),劇情曲折,語言優美,小夥伴們可以去看看。

第三,大家也可以養成聽新聞的習慣,手機上的包含BBC, VOA等新聞的APP隨處可見,而且現在的新聞都是英漢雙語可以同步顯示,非常方便。我也推薦大家一個自己用的不錯的應用,就叫“聽新聞學英語”,我也會每天早上起床後,或者在開車上班路上聽一段或者幾段,保持對英文的感覺和狀態。

相關推薦:

【獨家乾貨】四六級聽力場景600詞

口語—— 啞巴英語到脫口而出缺的不是練

從大的環境和政策氛圍來說,口語在四六級考試當中的地位愈發不可小覷了:2016年11月12日在浙江大學紫金港校區召開的“第二節語言測試與評價國際研討會”上,教育部明確表示目前正在組織研製中國英語能力等級量表,以及,與之匹配的國家英語能力等級考試。一個新的、更為統一的外語測評體系呼之欲出。而在這個測評體系中,聽說讀寫譯的全面重視是毋庸置疑的,聽和說的更高地位也是可以預測的;再加上2016年12月的四六級考試已經增加了口語測試,並且將成績顯示在成績報告單上。種種跡象表明,大學生開口說英語正在從興趣轉變為硬性要求,至少,逐漸在轉變吧。

金老師本科階段就讀工商管理專業,但是在大二就有幸戰勝了來自外國語學院的十幾名高人,獲得了CCTV杯英語演講大賽華南區冠軍。其實非英語專業的同學,也能通過自學和練習,說一口漂亮地道的口語。當然,老師在這裡強調,其實說口語,雖然一般人認為 practice makes perfect,其實是不正確的,練習不能鑄造完美,鑄造完美的只能是完美的科學的練習,也就是 perfect practice makes perfect.

那麼,到底應該如何練習,如何完美的練習口語,才能從啞巴英語到脫口而出呢?

老師認為,口語練習應該按照PPTC四步法來進行。何為PPTC呢?

PPTC是口語學習的四個層次進階,真正做到了從張不開口說的啞巴英語狀態,達到和外國友人自由交流,乃至談笑風生。這四個層次進階分別是:P-pronunciation發音,P-pattern句型模板,T-topic交流話題以及C-culture 文化內涵。具體說來,如下精解:

Pronunciation 發音,發音作為英語口語的門面,直接影響了說話這的自信以及信息收取者的印象。一口蹩腳的發音或者帶有濃重口音的發音都很難給人留下良好而深刻的印象。發音在塑造和糾正的過程當中,應該從1.音標正確拼讀(比如雙元音ai,ei等要飽滿)、2.音素的正確連讀和略讀(比如 work on it 的連讀現象)以及3.語言本身的節奏(rhythm)和語調這三個方面入手。通過大量的模仿、刻意練習和科學的指導,應該會有顯著進步。

Pattern句型,如果說作文有文章的模板,模板固定,往裡面填充論據就可以的話,那麼口語的句子,也是有模板的:給你一個句子固定的版塊,其他單詞往裡填充,就變成了不同語境下含有不同意思的句子,這就是句型。舉一個例子,有個固定的句子結構叫做“您介意我做某事嗎?”would you mind (my) doing sth?。積累和背誦這個句型之後,你就可以脫口而出的造句了,比如 你介意我抽菸嗎? Would mind my smoking here?或者 你介意和我們一起玩這個遊戲嗎? Would you mind playing this game with me ? 這樣的句型如果能夠脫口而出背誦300句,基本上就已經能說英語張開嘴了。

Topic話題,話題也就是在交流的不同場景,都能夠使用這個場景所需要的固定表達和詞彙。比如在機場、在旅途、在教室、在醫院這樣的場景下,寬泛的發音和句子模型已經無法再讓你自如的表達想表達的某些意思了,那這個時候,就應該去準備不同場景下的不同話題。比如大家出國旅遊,到了酒店,在酒店前臺辦理入住(check-in)的時候,一定會和前臺小妹或者前臺小哥有很多的交流和詢問,比如 Can I reserve a hotel room here?我能預訂一個房間嗎? Do you have a hotel guide?你有酒店指南嗎? How much is the room charge? 這間房間收費多少? I’d like a twin room我想要一個雙人間 I’d like to stay for 2 nights.我要住兩晚 Does it include tax and service charge?這包括稅和服務費嗎? Is breakfast included?包括早餐嗎? Do you need a deposit?需要押金嗎?

Culture 文化,這是口語交流的最高境界。如果說簡單的發音、簡單的打招呼和對話以及場景的交流都沒有問題,那要和外國人有深度的交流,就必須對西方的文明和文化有所認知和了解了,否則,交流起來總會感覺隔靴搔癢,不痛快,不淋漓盡致。老師在英國倫敦訪學的時候,誤入一間酒吧,和英國佬搭訕聊天,結果幾個回合下來,就有點詞窮。幸虧平時有一些積累,於是隨口和英國人聊了一個話題 what is your zodiac(star sign)? 你的星座是?未曾想,西方人對星座什麼的都很感興趣,這就好比中國人信命理或者說信十二生肖一樣。那位歪果仁說自己屬於 Libra 天秤座,於是我們開始暢聊天秤座的性格,那一晚過的挺美。

當然,如果有小夥伴在寒假期間就想“不務正業”地學點和考試無關的英語,或者練習口語,金老師也向大家推薦喜馬拉雅App上的一檔節目《今夜陪眠英文詩》,主播凌虹老師將莎士比亞、葉芝、拜倫和濟慈等著名詩人的經典詩作,用純正的英式倫敦腔朗讀,並對詩歌創作背景、創作故事等精細講解,確實是各位小夥伴提升英文感覺、塑造人文情懷的不錯選擇。比如,你聽過莫文蔚演唱的《當你老了》原來是愛爾蘭詩人、追妞兒狂魔、曠世大情種威廉.巴特勒.葉芝的原作When you are old嗎?當然,這些“不務正業”的內容,其實也豐富了大家英美文化的底蘊。

通過PPTC口語四步學習法,大家可以明確口語提升的路徑和步驟。星火英語App上也有專門的英語口語錄播課程以及未來上線的直播課程,大家有興趣可以多關注。

這個寒假,不要虛度,相信有心點開這篇文章的你,也不會虛度。整個英語學習過程中“詞彙領先,專項提升,能力進階,全面開花”是大家想要達成的最終目標。也建議各位鎖定星火英語App和公眾號平臺等英語學習渠道,每天收穫一點信息和新知,保持英語學習的狀態和營造持久的英語學習氛圍,才是征服英語的不二選擇。最後祝大家寒假快樂,新年快樂,學習進步,生活愉快。


星火英語


英語是很多人的噩夢,而英語聽力更是噩夢中的大魔王,讓那些英語弱科生頭疼不已。我記得當時聽英語真跟聽天書一樣,當時就一個感覺:英語聽力就是傳說中的“鳥語”。但我們身邊的同學卻把英語說得溜溜的,讓人羨慕不已,後來我向他請教過如何學好英語,如何提高英語聽力,現在我把秘籍分享給大家!

學英語講究的是一個體系,聽說讀寫相輔相成。

上學時,我們經常聽英語老師說,聽說讀寫哪一個也不能落下;就業後,我們在招聘信息上看到,要求掌握聽說讀寫的能力。可見,聽說讀寫哪一個也不能少,只有掌握了這幾項技能,才算是掌握了英語體系。

而聽說讀寫中,聽又是最基本的要求,聽不懂就沒有交流的基礎。而聽懂的前提就是會讀,所以平時一定要加強讀,讀得多了就聽得多了。光讀還不行,還要多寫,通過寫來加強認識。另外還要多說,多和別人用英語交流,說的過程是一個反饋的過程,可以強化之前的讀寫。

我同學就是聽說讀寫全面發展,尤其是在課堂上練習聽力時,幾乎每個答案都能聽出來,當時又是羨慕又是嫉妒,他站起來自信的用口語回答問題時,吸引了不少女同學的目光。

把英語當成音樂去欣賞,發現英語的美。

學習的過程是枯燥的,我們很多時候很難堅持下來,所以我們要注重方式方法,才能事半功倍。

我們要培養英語的學習興趣,把英語聽力當音樂去聽。我當時晚上睡覺前,打開隨身聽帶上耳機,聽著英語入眠。慢慢的發現英語的腔調還是很優美的,那種流暢感,那種抑揚頓挫的語調讓人感到舒服。就在這個過程中,能聽懂的單詞越來越多,慢慢的能聽懂的句子也多了起來。所以當聽不懂的時候,試著強迫自己多聽,聽多了你的耳朵就變得神奇了。可以聽的內容很多:

  • 聽英語歌,大部分都是連讀,不易辨認,但可以培養興趣

  • 聽bbc類的英語新聞,既能瞭解國內外大事兒,又能練習聽力。而新聞內容涵蓋面廣,語句精煉、簡短,適合欣賞。

  • 聽新概念英語,涵蓋了常用詞彙,最能練習聽力和語法。

  • 看老友記式的情景劇,既能娛樂又能學習。

  • 看英語類的電影大片,感受視聽刺激。

練習、練習、還是練習,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其他都是虛的,打鐵還需自身硬,堅實的基礎才是資本,所以要不斷的練習,才能徹底的掌握聽力。

一練字詞句,要掌握單詞、詞組和常用句子,這是英語學習的基礎。

二練語法,要掌握時態、語態、語氣等語法,這是能聽懂的重要支撐。

三練語法結構,要掌握句子成分和句子結構,這是聽懂英語的關鍵。

百說不如一練,接下來能做的就是不斷的練習、練習、再練習。之前有個叫李陽的老師,他創立的英語學習法就是瘋狂的練習,所以叫瘋狂英語。他就是憑藉著不斷的練習,掌握了英語的聽說讀寫。所以,對於學習有時候最笨的辦法反而是最好的辦法!

結束語

英語其實沒那麼難,只不過我們說的太少,所以覺得它像鳥語一樣難以理解。其實比起我們漢語的博大精深,英語真是小巫見大巫了。因此我們要克服恐懼心理,試著去享受英語,感受它的魅力,多聽多說自然就會提高聽力水平了。


碼農撩科技


關於如何提升英語聽力



自從寫公號後,我發生的一個積極變化是,我會主動思考反省英語學習的過程,主動去提煉學習方法。要知道英語專業學習四年並且日常工作環境也是英語近六年時間,不再能敏感的感知英語學習過程遇到的問題,共情能力變弱,而公眾號觸發了我的共情感知力。

聽力一直是我的短板,看了不知多少帖子,也收藏了不少。 結合自己實操經驗,慢慢發現那些鼓吹"練聽力就要拿BBC,VOA新聞聽寫"就是扯淡,讀都讀不懂的聽力文本怎麼可能聽寫出來。網上信息很多,不是拿來主義直接套用,要有自己的思考結合自己當前階段的水平。關於聽力訓練,我認同魏劍鋒老師的觀點:

聽力訓練中有一條最淺顯但也最容易被人忽略的原則是:你最多隻能聽懂你讀得懂的東西。

1.提高聽力最關鍵的地方並不在於你聽了多少東西,而是在於你的閱讀基礎(包括詞彙量,語法基礎),閱讀基礎越好,能看得懂的東西越多,聽力過程也會越順暢。

2.聽力訓練的目標是努力聽懂能讀得懂的東西,聽懂該聽懂的,對於讀不懂的東西,只能通過提高詞彙量來解決。

3.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水平(可以大致等同於詞彙量水平)選擇合適的聽力材料

下面我們從以下兩個維度說說:

用什麼材料練習聽力?

我每天怎麼訓練聽力?



一. 用什麼材料練習聽力?

互聯網時代,材料不是多少問題而是如何選擇。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水平(可以大致等同於詞彙量水平)選擇合適的聽力材料。我查閱了大量資料,比較普遍的對聽力材料的難度劃分如下:

初級:內容緩慢清晰簡單,能夠聽懂日常情境對話,如新概念1-2冊,VOA慢速

中級:廣播、演講或新聞,如新聞類CNN sudent news,中級有聲書,播客

高級:如Ellen Show 脫口秀節目,VOA常速,BBC,經濟學人等

還有之前在我們公號推薦的Englishpod播客,介於初級和中級之間,也是很好的聽力材料,後臺回覆englishpod獲取全部聽力和文本資料。聽力的提高是循序漸進的過程,不是一蹴而就,每個階段的提升都需要數月累年的時間。想明白了這點,你就不會因為聽不懂脫口秀節目而沮喪,聽力的提高是循序漸進的過程,從當前的水平出發去練習,這是逐步提升的過程。



二.我每天怎麼訓練聽力?

具體操作方法:

1.弄清楚自己當前的水平,選擇合適的材料

根據目前的聽力水平,我選擇的聽力材料有科技類的播客,BBC learning English系列和有聲書,而不會選擇脫口秀節目。

2.零碎時間進行大量泛聽訓練

泛聽:即對聽力原文作通篇大意聽取,不求甚解

關於泛聽,說說我的兩點體會:

1)現在回看,泛聽的確幫助我提升聽力,這兩年聽力提升全靠大量泛聽訓練。現在聽All Ears English 這類的語言教育類播客節目基本沒有問題。而我犯的錯誤是僅有泛聽訓練,缺乏精聽訓練,所以聽力提升緩慢。還有一個常見的關於泛聽的錯誤認知是,認為只要每天把英語作為背景音,不用刻意聽,也不用聽懂大概,聽力就會自然而然提高,然而這是無效訓練,沒有實際作用。

2)結合我自己的經驗來看,比較有效的是在一段時間聽某一類別的材料。今天新聞類聽不懂,明天就換美劇,東一榔頭西一棒槌,效率堪憂。而聽同一類別,相近的語言材料出現重複的頻次就會提升,重複次數高,自然掌握的速度和效率就會高。經過幾個月訓練後,再換另一類別的材料。說到類別,最容易入手的就是英語教學類播客節目。

拿我自己為例,在YouTube和播客上訂閱了英語教學類的頻道,現在聽此類節目已經沒有問題,但是要聽科技技術類的播客就跟不上,所以要提高我的聽力能力,我會選擇比目前水平稍難一些的科技類播客。

如何選擇類別,我遵循原則是實用+興趣。比方說你在互聯網公司做開發,那麼像Under the Radar此類獨立運用開發類的播客就是你的菜;又或者你在外企工作,那麼像Business English Pod就是你的首選,聽到學到就可以在日常工作場合使用,這就是實用。興趣就是選擇自己喜歡的領域,我是果粉,也會聽Mac Power Users之類的技術播客。

3.規定固定時間進行精聽練習(如每天半小時以上)

精聽:針對某個句群或者段落,做具體信息的甄別與記錄。

精聽的材料選擇範圍相對泛聽要小,推薦帶完整的聽力文本的政治經濟類新聞材料,用聽寫方式訓練精聽,暫不細表,後期實踐一段時間後再做詳細分享。據我瞭解有一些英語APP和網站有專門練聽寫的版塊,自動斷句,調整變速,非常方便。

總結一下:

1.聽力提升是循序漸進過程,階段性目標一定明確且動力充足,自身驅動力不足的,拿錢來推動,報個雅思或劍橋商務英語考試,每個都是上千的報名費。

2.聽力材料選擇不要貪多,一個一個類別的逐個練習;類別選擇根據你的需求和興趣而定。

3.聽力提高這個話題很大, 不是一篇文章就能窮盡,咱們邊實踐邊總結

以上給到大家的不是很成熟的,個人學習的比較粗糙的分享,歡迎相互探討。

公眾號:英以致用(yingyizhiyong)


Lynda胡


英語聽力差,那就是讀的少了,聽的也少了。英語是一門語言課,跟語文是一樣的,需要長期的一些積累,英語沒有什麼好方法,只有多讀多背多記。

我目前帶著小學英語,什麼好方法都沒有,我每天要求孩子就是背課文,背單詞,背課文背單詞,而且是不斷的背,不斷的重複,將單詞和句型,牢牢地刻在孩子們的腦子裡,學習萬變不離其宗,緊扣著課本,只要把課文都背了,單詞都背了,做什麼題都沒有問題的,英語成績自然就高了。學英語不要題海戰術,音標是基礎,一定要學會了,對背誦單詞有很大的幫助。


風雲煙4


你好,我大學是德語專業的,高考英語也有140多分,從小就非常注重英語口語。到了大學自然也非常注重德語口語。

我看了非常多外文電影,電視劇,歌曲。各種模仿也很到位,所以,發音也很牛,可以說牛,牛到大學幫老師錄德語聽力考試原文,學弟學妹聽出了老師,卻以為我是外教。

為了練口語和聽力,我天天和外教混在一起,一天聽說訓練達到十多個小時。

但是,自從我工作以後,我就發現這些都是沒用的!

注意,我說的是: 沒用的!

學校裡頭能用到的一切資源和方法,可以訓練你的發音,可以提高你的聽力,但是無法真正提高你說的能力以及對母語者的口語理解能力。

我的德語口語和聽力真正突飛猛進是在工作以後。

大學畢業後的正式工作是: 德語導遊



當了德語導遊才知道什麼是真正的挑戰口語和聽力,德國人不會因為你是中國人,遷就你,他們的語速非常快。我的同行英語,法語,日語的導遊都一樣。

別以為外語導遊和中國導遊一樣對著一大幫子人講講講,只要背稿子就行。外國人的“團”大部分就兩個人,他們才不聽你的大段講解。他們感興趣什麼,就問什麼。

聽不懂?你的小費就呵呵了,收入就呵呵了,說不定還要被投訴賠錢。聽不懂,多丟人,為了不丟人,在你丟了幾次人以後,也會不恥下問,邊幹邊學。

有時候客人還會故意刁難你,問出一些非常刁鑽的問題,你必須能夠自圓其說,什麼都要能夠答得上來。這樣客人才會滿意,對你刮目相看。也許你可以說一兩次不知道,但是為了讓自己能夠知道,下次能夠答得上來,你也會去查各種資料,不斷的學習。

所以口語流不流利,並不是說你的發音準不準確,或者讀文章讀得順不順溜,而是有沒有那種隨機應變的反應力,客人說什麼你都知道,能夠像母語一樣的就回答他。

所以我最後得出的結論要想要口語好,但半年外語導遊口語絕對好。就算是口語帶有很濃重的口音,說著陝北德語,東北英語,廣東法語,能夠流利的表達出自己要說的內容,能夠隨機應變的對答如流,那都是非常流利的外語。老外不會因為你有口音和說你的口語差,相反,如果你的口音非常的純正,但是根本不懂要怎麼樣回答別人的問題。那麼這樣的外語也就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是沒有內涵的。

有時候旅遊旺季我們會找不到足夠的導遊,就會到大學裡面請一些教授或者退休的老師來做臨時的導遊,結果我們發現:

一個大學教授的外語水平,並不一定能夠比一個自學成才當了三年外語導遊的普通人更好。學術上一個外語導遊,基本上是不大可能比得過那些教授的,但是論口語的流利能力,隨機應變能力,做過外語導遊的人真的會非常的不一樣。

即使我不說外語導遊,如果你們有機會去桂林的陽朔旅遊一下,你們就會發現街上那些農民他們天天靠聽和模仿都能夠跟老外很好的交流,最起碼能夠成功的賣出東西賺到飯吃。

做外語導遊跟交一個外國朋友還不太一樣。和外國朋友聊天的時候,他的話題是沒有限定的。經常就是圍繞著吃吃喝喝,他的話題是沒有目的性的。但是做外語導遊的時候,他要不斷的推送話題,推送每天的熱點,然後來達到自己的目的,還要結合銷售結合市場,結合旅行社的業績,再結合客人的背景和興趣。

因此他的話題就不可能千篇一律,會說到非常多的各種各樣甚至是奇葩的話題。所以以前我在接待客人的時候,如果客人喜歡聊靈異,我就用德語跟他聊靈異。如果客人喜歡聊機械,我就用德語跟他聊機械。如果客人喜歡聊中國的農民,我就跟他聊聊中國的農村生活以及中國的農業制度。如果客人對少數民族感興趣,那我就會長篇的講一講中國的民主制度。總之那個時候我在做德語導遊的時候,每天差不多跟客人聊八個小時。自己講五個小時,聽客人說三個小時。今天有什麼有趣的新聞,也會跟客人聊一聊。

在這樣高強度的聽說訓練下,口語能力自然就跟母語一樣了。可以這麼說在國外留學三年,和老外說的話比不上在國內當外語導遊三個月。

在國外三年可能就跟那麼幾個朋友隨隨便便說說話,在國內當一年導遊,可以遇到1000個外國人,聽1000種口音聊1000種話題。

我一共當了七年的德語導遊,現在如果外國的YouTube節目讓我去做一個採訪,我都可以很輕鬆的對答如流。德語對我來說就跟半個母語一樣。

你如果真的想去訓練自己的口語,有機會可以去北京,西安,上海桂林這些有外國人的地方,去找機會當外語導遊。既可以掙非常多的錢,又可以到處玩,還可以真真正正的提高自己的口語水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