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俄罗斯为什么不允许摩尔多瓦与罗马尼亚合并?

香堂风子


分而治之。

比萨拉比亚是一个地理名词,他还有一个你应该知道的名字——摩尔多瓦。距离黑海沿岸只有几百米的摩尔多瓦,1991年从苏联脱离出来。

比萨拉比亚不但和摩尔多瓦有关系,和摩尔多瓦的“亲哥哥”罗马尼亚更有扯不清的关系。

比萨拉比亚是罗马尼亚人(族名)的地盘,六百多年前,他们就在多瑙河附近活动。罗马尼亚人在这里建立了三个公国,匈牙利吞并了特兰西瓦尼亚,剩下摩尔多瓦和瓦拉几亚并存。瓦拉几亚,就是现在的罗马尼亚。1859年,二者合并,称罗马尼亚。

两兄弟碰到一个可怕的敌人——对土地有强烈欲望的沙俄。1810年,沙俄战胜奥斯曼土耳其,两年后,土耳其把比萨拉比亚割让给了沙俄。沙俄设立比萨拉比亚省,由沙俄直接统治。

土耳其人打败了,却把自己卖给了沙俄,罗马尼亚当然不愿意,各种反抗。

罗马尼亚的福音,敲响于1917年,沙俄发生了改变人类进程的重大事件,一夜之间变了天。苏联认为沙俄统治的各国有权利自立,罗马尼亚当然开心。1918年1月,摩尔达维亚成立,不久就和罗马尼亚合并。

这本是好事,却被罗马尼亚办砸了。

罗马尼亚还没有完全控制比萨拉比亚,境内还有反苏势力。罗马尼亚太心急,勾结反苏势力,损害了不少苏联的利益。苏联极为恼火,认定罗马尼亚要扑灭苏联刚刚燃烧起来的正义火焰。

苏军已拿下乌克兰,这下轮到罗马尼亚着急了,他们自知打不过苏联。罗马尼亚只好低三下四向苏联求和,罗马尼亚愿意撤出。没想到罗马尼亚吃记不吃打,看到德军向西进攻乌克兰,认为苏联快完了,根本不提撤军的事了。

苏联一怒,罗马尼亚又怕了,又来谈判。可是还没谈出结果,罗马尼亚管理层就下课了,换上来的阿维雷斯库比之前的管理者更强硬,谈都不愿意谈。苏联刚成立,需要稳固周边国家的关系,一圈都签完了,就剩下罗马尼亚拖着不与苏联签和约。

罗马尼亚始终不把苏联当盘菜,甚至还找英国、法国、日本等国,请他们承认比萨拉比亚是罗马尼亚的,与苏联没关系。苏联大怒,这给两国关系投下了浓重阴影。

苏联撑过了最为艰难的几年,手上有筹码了。1924年,双方又谈判,但罗马尼亚自恃有西方国家支持,半步不让。苏联针锋相对地成立了摩尔达维亚自治国,以此为借口,与罗马尼亚争夺比萨拉比亚。

图-摩尔多瓦街头

罗马尼亚呢,坚信西方朋友能他们撑腰,不理睬苏联。可笑的是,罗马尼亚认英法当靠山,可德国崛起后,英法和苏联建立反德战线。法国为争取苏联支持,强迫罗马尼亚和苏联谈判。罗马尼亚不得不谈,没想到苏联在谈判中没有提比萨拉比亚问题,罗马尼亚当然开心。

更让罗马尼亚没想到的是,罗马尼亚的新江湖大哥德国又坑了罗马尼亚一把。1939年8月,苏德做了互不侵犯的交易。苏联的条件之一,就是德国同意苏联“收回”比萨拉比亚。

二战中,德军横扫欧陆,英国进行战略收缩,法国直接亡国了。罗马尼亚连个像样的江湖朋友都没有,成了任苏联宰割的鱼肉。1940年6月,苏联要求罗马尼亚必须“归还”比萨拉比亚。如果罗马尼亚不给,苏军不会闲着。

大难临头的罗马尼亚这才明白,身边有个强大的邻居是多么倒霉的事情。慑于苏军实力,罗马尼亚只好把比萨拉比亚,以及北布科维那送给了苏联。苏联把这些地盘与之前的摩尔达维亚自治国合并,成立摩尔达维亚加盟国,为苏联15个加盟国之一。

二战结束,苏联是胜利者,自然不可能给罗马尼亚让出半寸地盘。从此,罗马尼亚和苏联以普鲁特河界,河东就是罗马尼亚的亲兄弟摩尔达维亚,却兄弟分离四十多年。

等到苏联驾崩时,已改名为摩尔多瓦的摩尔达维亚也没有像东德与西德那样,和亲兄弟罗马尼亚合并,而是单独闯荡江湖。虽然罗马尼亚经济好,人均九千多美元,摩尔多瓦只有两千多美元,工业还集中在俄族聚居的德涅斯特河左岸。俄罗斯恢复元气后,更不允许摩尔多瓦与已加入西方的罗马尼亚合并。

图-摩尔多瓦街头

罗马尼亚叫苦不迭,早知毛熊下手这么狠,当初又何必把毛熊往墙角逼呢?


地图帝


摩尔多瓦和罗马尼亚历史上分分合合,而目前的情况是摩尔多瓦与罗马尼亚合并意愿强烈。根据2018年12月摩尔多瓦社会研究局的民意调查结果,多达74%的摩尔多瓦民众希望与罗马尼亚合并。但无论摩尔多瓦与罗马尼亚合并的呼声有多高,俄罗斯始终是个迈不过去的坎。

而之所以俄罗斯拒绝摩尔多瓦与罗马尼亚合并,原因有四:第一,历史上摩尔多瓦曾经是苏联的加盟共和国,在苏联解体之后摩尔多瓦属于独联体,俄罗斯仍然对其拥有一定的控制力。若摩尔多瓦与罗马尼亚合并,将进一步削弱俄罗斯在中东欧的影响力。

第二,罗马尼亚是北约和欧盟成员国,近些年来在两个组织框架下与西方国家合作密切,毋庸置疑摩尔多瓦与罗马尼亚合并会让西方势力进一步向中东欧渗透,不利于俄罗斯的国家安全。

第三,摩尔多瓦是黑海沿岸国家、且恰好卡在俄罗斯从黑海进入地中海和大西洋的咽喉,失去对这一地带的控制对俄罗斯造成的损失可想而知。

第四,目前乌克兰与俄罗斯关系处于低谷、同时却与西方密切往来,如果失去摩尔多瓦这个夹在乌克兰与北约之间的楔子,乌克兰可能会出现彻底被欧盟和北约控制的局面,这等于让西方将与俄罗斯之前的安全边界推进到了俄罗斯家门口。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摩尔多瓦与罗马尼亚合并对俄罗斯来说都有百害而无一利,因此俄罗斯阻挠摩尔多瓦与罗马尼亚合并实属正常。


军机图


摩尔多瓦和罗马尼亚属于同文同种,在历史上两国也是分分合合,他们之间的关系比俄罗斯与白罗斯、乌克兰的关系还要亲近。近年来,摩尔多瓦和罗马尼亚合并的呼声也很高,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和现实原因,导致两国合并一事搁浅。

摩尔多瓦和罗马尼亚同属达契亚人后裔,大约在公元前70年第一个统一的达契亚国建立,公元106年被罗马帝国征服,成为罗马帝国的一个省。由此,达契亚人和罗马人混居融合,形成了罗马尼亚民族。在罗马帝国灭亡以后,罗马尼亚地区被匈人、西哥特人、日耳曼人、阿瓦尔人、斯拉夫人等多个外来势力占领,直到14世纪,罗马尼亚地区形成了瓦拉几亚、摩尔多瓦和特兰西瓦尼亚3个公国。

(摩尔多瓦人)

15世纪中叶后,瓦拉几亚和摩尔多瓦成为奥斯曼帝国辖下的自治公国,特兰西瓦尼亚则长期处于匈牙利和奥地利统治之下。16世纪后成为奥斯曼帝国的附属国。17世纪时瓦拉几亚、摩尔多瓦和特兰西瓦尼亚三个公国曾短暂统一过。

19世纪初,随着沙皇俄国的对外扩张,同奥斯曼帝国爆发了数次战争,这也导致摩尔多瓦的比萨拉比亚地区数度易手。1812年5月沙皇俄国战胜奥斯曼帝国,迫使奥斯曼帝国签署《布加勒斯特和约》,将摩尔多瓦的比萨拉比亚地区(普鲁特河与德涅斯特河之间的领土)划入俄国版图。1856年俄国在克里木战争中战败,被迫将比萨拉比亚南部三县归还摩尔多瓦。1859年摩尔多瓦和瓦拉几亚合并,称罗马尼亚,作为奥斯曼帝国的附属国。1878年沙皇俄国战胜奥斯曼帝国,迫使奥斯曼帝国签订《圣斯特凡诺条约》,再次将比萨拉比亚南部三县划给俄国。

1918年1月,摩尔多瓦趁着俄国爆发革命之际宣布独立,根据民族自决的原则,与罗马尼亚合并。而原来长期处于奥匈帝国统治下的特兰西瓦尼亚在奥匈帝国解体以后宣布加入罗马尼亚,由此分离了数个多世纪的达契亚人终于统一到罗马尼亚名下。

1940年,苏联为了应对德国的威胁,借建立东方战线的机会,强行将摩尔多瓦从罗马尼亚划入苏联版图。其中,将摩尔多瓦大部分领土与德涅斯特河左岸的摩尔达维亚自治共和国合并,建立摩尔达维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成为苏联15个加盟共和国之一;将摩尔多瓦南、北部的部分地区被划入乌克兰。

二战中,罗马尼亚为了报苏联强占摩尔多瓦之仇,加入德国、意大利轴心国。德国入侵苏联以后,将摩尔多瓦领土重新划归罗马尼亚。但是在德国战败以后,苏联攻入罗马尼亚,根据苏罗停战协定又恢复了1940年的苏罗边界。也就是说,摩尔多瓦重新回到苏联手中。在苏联解体以后,摩尔多瓦宣布独立。

摩尔多瓦跟罗马尼亚可谓是同文同种,历史上也曾为一个国家,因此两国存在天然的亲近关系。近年来,经常有摩尔多瓦的民众集会游行,呼吁摩尔多瓦再次加入罗马尼亚,但是摩尔多瓦试图加入罗马尼亚遭到了俄罗斯的反对。

那么,俄罗斯为何会反对摩尔多瓦与罗马尼亚再次合并呢?铭苏先生认为主要有以下原因:

第一、摩尔多瓦是俄罗斯与欧洲国家之间的缓冲区。

摩尔多瓦位于罗马尼亚和乌克兰之间,随着欧盟和北约的不断扩容,目前罗马尼亚已经加入欧盟和北约。如果摩尔多瓦再与罗马尼亚合并,那么北约的东部边界将继续向俄罗斯推进,俄罗斯西部就只剩下白罗斯和乌克兰了,俄罗斯的战略空间将被大大压缩。而目前摩尔多瓦作为一个独立国家存在,至少在乌克兰和欧洲之间做一个缓冲,这有利于阻止北约继续东扩。

摩尔多瓦从苏联独立以后,也把融入欧洲作为国家的政策的重要方向,国家政治、外交、经济、文化等各领域都围绕这个目标推进。2014年摩尔多瓦同欧盟正式签署包含深度广泛的自由贸易协定在内的联系国协定,向着加入欧盟迈出重要一步,该协议被摩尔多瓦议会批准以后,引起了摩尔多瓦与俄罗斯关系的恶化。

俄罗斯于是对摩尔多瓦采取制裁措施,限制摩尔多瓦的农产品出口俄罗斯。而摩尔多瓦的能源供应严重依赖俄罗斯,如果俄罗斯对其采取停止供应天然气,摩尔多瓦将会陷入能源危机,所以摩尔多瓦也无法像乌克兰那样彻底跟俄罗斯闹翻。

第二、摩尔多瓦存在德左问题,俄罗斯不允许摩尔多瓦与罗马尼亚合并。

德涅斯特河左岸共和国,简称德左,德左问题的产生与俄罗斯(苏联)脱不了关系。德涅斯特河左岸共和国位于德涅斯特河的东岸,这里有大量的俄罗斯人,在苏联解体以后,这一地区的人并不认可加入摩尔多瓦,而是想加入俄罗斯,所以他们建立了德涅斯特河左岸共和国。

那么为何摩尔多瓦会出现大量的俄罗斯人呢?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是苏联时期为了惩罚当地人连同罗马尼亚一起进攻苏联,苏联将当地大量的居民迁往西伯利亚和中亚地区,然后将一些俄罗斯人迁往这一地区,导致当地的俄罗斯人增多。

二是由于该地区气候温和适宜,不像俄罗斯那么寒冷,很适合生活疗养,所以苏联时期在此地建了很多的疗养院。所以很多俄罗斯退休人员及那些被苏联优待的人前来该地进行疗养,长期下去,这一地区的俄罗斯也大大增加。

(摩尔多瓦人)

苏联时期迁入的俄罗斯人对苏联比较认同,在苏联解体以后,这些人并不认可摩尔多瓦,希望加入俄罗斯。于是他们一直谋求独立,为此建立了德涅斯特河左岸共和国。在苏联解体以后,摩尔多瓦和德左民众爆发了内战,后来在摩尔多瓦民众的抗议下和苏联第14集团军的帮助下内战才得以平息。苏联第14集团军之所以会出现在这一地区,就是苏联当初用来防止摩尔多瓦和罗马尼亚合并的,苏联解体以后第14集团军被俄罗斯接管。摩尔多瓦内战以后,德左地区成立了维和部队,俄罗斯虽然将第14集团军大部分都撤走了,但是保留了500人参与当地的维和部队,直到今天都没有撤出。

虽然该地区名义上属于摩尔多瓦,但是实际上摩尔多瓦并没有实际控制这一地区,这就有点类似于格鲁吉亚的阿布哈兹地区。如果摩尔多瓦跟罗马尼亚合并了,那么这一些将会成为罗马尼亚的一部分,很显然这些人不会同意加入罗马尼亚,俄罗斯也不会允许将这一地区并入罗马尼亚。


铭苏先生


摩尔多瓦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属于巴尔干半岛上的一个小国家。虽说是一个独立的国家,但却一直在为摆脱苏联时代残余势力的掌控而斗争。


一、摩尔多瓦历史

摩尔多瓦也叫摩尔达维亚公国,15世纪时,该国是奥斯曼帝国的一个支流国家,但保留了内部自治权。

1812年,布加勒斯特条约将奥斯曼帝国割让给俄罗斯公国的东部地区,并将其改名为摩尔达维亚州和比萨拉比亚州。

该州最初获得了很大程度的自治权,但在俄罗斯接管以后,这个地区受到越来越多来自俄的掌控和制约。


二、与俄罗斯的纠葛

19世纪,俄罗斯鼓励哥萨克人,乌克兰人和其他国民进行殖民统治。就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数以万计的摩尔多瓦公民被选入俄罗斯军队,此时摩尔达维亚民主共和国成了俄罗斯政府的一部分。

仅一年后,罗马尼亚便联合法国宣布独立,并加入了罗马尼亚。俄罗斯当然拒绝这一变化,于1924年再次夺取政权,形成了1930年纳粹德国承认的摩尔多瓦自治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到1990年,民主选举正在进行,并签署了“主权宣言”,1991年苏联解体后,摩尔多瓦最终宣布独立,一年后被联合国承认。


三、俄罗斯反对合并的原因有三

1、 俄罗斯的野心

俄罗斯时刻想要恢复苏联时代的全球军事部署,黑海也可以说俄罗斯在海外战略部属的一个及其重要的核心。而单靠自己国家那少的可怜的一小段黑海海岸线,是完全不可能确保海上优势的。

所以,为了自己不被封堵在黑海,也是为了不让黑海舰队失去出海口,俄罗斯不惜出兵叙利亚。

其实俄罗斯的这以系列动作,也充分说明了黑海区域是俄海军唯一的海外基地与俄罗斯国家利益息息相关。

2、摩尔多瓦是俄罗斯的筹码

摩尔多瓦其实就是限制乌克兰的一个筹码。它的地理位置比较特殊,位于乌克兰西部,正好位于乌克兰和罗马尼亚的中间地带,虽说它自己并没有海岸线,但却可以凭借国际性河流随意出入黑海。


此外,摩尔多瓦近400百万人口中有超过5%的人都属于俄罗斯族,并在当地建立里自己的势力。

这样细算下来,它也是制约摩尔多瓦政府加入北约的一股力量,可以很好的帮助俄罗斯掌控至关重要的乌克兰。

3、摩尔多瓦地理位置重要

罗马尼亚在黑海地区可以说是一个比较强大的国家,现在的罗马尼亚共和国,分别是由摩尔多瓦、罗马尼亚、特兰西瓦尼亚这三部分组成,其实在14世纪初都属于达契亚人的掌控范围。


一战时罗马尼亚失去了另外两个国家的掌控权,实力大减,而1918年一战结束后摩尔多瓦便宣布独立并入了罗马尼亚。

但就在1940年,摩尔多瓦又被苏联以压倒性的势力迫使罗马尼亚吐了出去。紧接着为了达到让摩尔多瓦永远从罗马尼亚分离出去的目的,不仅把比萨拉比亚南部海岸线并入了乌克兰,还在摩尔多瓦迁入了大量乌克兰和俄罗斯人。

由此可见,摩尔多瓦对于俄罗斯来说的确是一个不能小觑的存在。


夏目历史君


史上长期身处罗马尼亚“怀抱”,近现代两次被俄国(苏联)夺走。

摩尔多瓦西邻罗马尼亚,北、东、南被乌克兰簇拥,国土面积3.38万平方公里,人口355.6万(2014,不含闹独立的德尼斯特沿岸共和国50多万人)。摩尔多瓦为内陆国,东南可沿注入黑海的德涅斯特河经乌克兰出海,世纪之交,摩在南部与乌接壤处获得多瑙河支流部分土地,2007年,距离黑海134公里的朱朱列什蒂国家自由港正式通航,摩尔多瓦结束没有出海口的历史。

摩属族裔异质性国家,民族构成如下:摩尔多瓦人占76%,乌克兰人8%,俄罗斯人6%,加告兹人(土耳其族的分支,信东正教)占4%,罗马尼亚人占2%,保加利亚人近2%,再有吉普赛人等。而在面积4163平方公里的德涅斯特河沿岸地区,摩尔多瓦人、俄罗斯人和乌克兰人各占30%左右。

摩尔多瓦语为官方语言,多数居民懂俄语,近1/3的人讲俄语。摩尔多瓦语同罗马尼亚语几乎完全一致,摩语在苏联时期用斯拉夫的基里尔字母拼写,现改为与罗相同的拉丁字母拼写法。98%的居民信奉东正教。2010年初调查显示,该国农村人口占58.6%,城市人口41.4%。

摩尔多瓦人与罗马尼亚人同宗同族同文,祖先可追溯到盖托—达契亚人,史上先后与罗马人等融合,皈依东正教已逾千年。该地史称摩尔多瓦和比萨拉比亚,摩尔多瓦得名罗境内河流,比萨拉比亚来自7世纪当地的部族或酋长,从14世纪起属摩尔多瓦公国(即今天的罗马尼亚东部);从地形看,它像趴在罗马尼亚巨岩上的一只蜗牛,成为罗马尼亚与奥斯曼、沙俄的争夺对象。

俄罗斯与乌克兰人多聚居于德涅斯特河沿岸(或称东岸、左岸),该地区轮廓像条蚯蚓,呈西北/东南走向蜿蜒于摩尔多瓦和乌克兰边境。二战后摩尔达维亚成为苏联面积最小的加盟共和国,为限制它与罗马尼亚的联系,苏联曾关闭边界,将数千摩尔多瓦人迁至中亚和西伯利亚,同时鼓励俄罗斯人移民摩尔达维亚,使用俄语的同时限制摩语。1990年沿岸地区议会决议成立“共和国”,并要求以新身份加入苏联,遭到拒绝后宣布独立,迄今没有得到任何国家或国际组织承认。2006年,沿岸地区公决中97%赞成加入俄罗斯,2014年随克里米亚再起加入呼声,但该地民族构成和地理位置比克里米亚更复杂,俄罗斯除在沿岸地区驻扎2000人左右的军队外,并无其他实质行动。

摩尔多瓦独立后曾经历严重的族际冲突,尤以1992年内战为甚,造成1500多人丧生。冲突的焦点是摩尔多瓦民族主义情绪的高涨,表现为以拉丁字母取代西里尔字母拼写文字,确定摩尔多瓦语(罗马尼亚语)为国语,要求所有居民使用,德河沿岸地区和加告兹更担心摩尔多瓦与罗马尼亚合并,声称将以“独立”应对“合并”。1994年,全民表决否决与罗马尼亚统一的可能性,政府对外交好俄罗斯,对内给予各少数民族平等自由,族际关系趋于平和,但德河沿岸游离于中央政府控制之外的情形依然。

摩尔多瓦古代与中世纪与罗马尼亚紧密相连,地理上它是罗的边陲,文化传统上长期高度一致,它史上就是包括罗东部地区的大摩尔多瓦的一部分,后称“比萨拉比亚”。公元前1世纪,现罗境内出现达契亚人奴隶制国家,公元1世纪,达契亚被罗马帝国征服,达契亚人与罗马人融合产生罗马尼亚人。4—12世纪,西哥特人、匈奴人、斯拉夫人等先后染指该地。1359年,以现今罗马尼亚东部地区为中心的摩尔多瓦公国建立,它包括比萨拉比亚。15世纪后期,摩尔多瓦成为奥斯曼的附属国。1774年俄土战争后,俄国取得对摩尔多瓦和另一公国瓦拉几亚的保护权。1812年,俄从土耳其人手中得到比萨拉比亚,摩尔多瓦仍属奥斯曼。1856年,比萨拉比亚南部划归摩尔多瓦(1859年摩尔多瓦与瓦拉几亚合并,1862年起称罗马尼亚)。1879年,俄国根据柏林会议决议占领比萨拉比亚全境。

1918年3月,罗马尼亚趁沙俄覆灭和十月革命后的乱局出兵占领比萨拉比亚,随后该地公决与罗马尼亚合并,1920年巴黎会议予以承认,但苏俄不接受“归并”。1940年6月,苏联重新占领比萨拉比亚,8月初成立摩尔达维亚苏维埃共和国。1941年纳粹德国入侵苏联,罗马尼亚再夺回比萨拉比亚。1944年,苏军解放摩尔达维亚,同年9月与罗马尼亚恢复1940年的苏罗边界。1991年8月27日,摩尔多瓦脱离苏联宣告独立。

根据1994年宪法,摩尔多瓦为中立国,不允许外国军队驻扎。新国家经济和商业离不开俄罗斯,文化上倾向罗马尼亚,逐渐将融入欧洲作为各项政策的重中之重,现实却迫使它只能在俄与西方之间找平衡。相对于俄罗斯,罗马尼亚更迫切希望摩尔多瓦“回归”,政坛要员曾发出希望“百年之日统一”(2018年是上次统一百年纪念)、“同时拥有两国国籍”强音,2009年,罗出台法律简化摩尔多瓦人入籍,只要能证明罗马尼亚血缘即可,数万人递交申请,摩尔多瓦承认双重国籍,持有欧盟成员国罗马尼亚护照可免签畅行欧洲。摩还连接与罗马尼亚的天然气管道,以摆脱对俄罗斯的依赖。

1/4世纪过去,东、西两面的“秋波”仍未使弱不禁风的摩尔多瓦起“化学反应”,其经济一直以农业生产为主,葡萄种植和酿酒是主导产业,财政严重依赖葡酒出口和百万境外打工者侨汇,酒类的3/4销往俄罗斯,年侨汇额8亿美元。世行数据显示,2014年摩尔多瓦实现GDP仅79.44亿美元,贫困率12.7%,预期寿命69岁,一直属欧洲最穷国之一。


ruixuezhaofeng


俄罗斯是苏联解体后的嫡传长子,更是自认为继承沙俄衣钵的嫡传身份,因此俄罗斯对沙俄/苏联的一切遗产都自认为具有继承权,摩尔多瓦是沙俄与苏联经过长期的浴血奋战夺取的战利品,也是俄罗斯自认为理所应当继承的历史财产!



因此即便罗马尼亚与摩尔多瓦怎么有相同的渊源,怎么有相同的历史背景,都必须面临一个无法回避和解决的现实问题,那就是摩尔多瓦已经纳入苏联/沙俄境内多年!因此俄罗斯会坚决的维护这个地方的宗主权!



而摩尔多瓦对俄罗斯还有别的战略意义,摩尔多瓦是巴尔干半岛与东欧中欧和西欧的过度地带,具备非常重要的战略价值,历史上巴尔干地区就是欧洲大国必争的战略位置,很显然当年一直向这个地区扩张的沙俄也意识到这个地区的地缘战略的重要程度!



所以俄罗斯也同样拥有这样的考虑,虽然苏联解体后摩尔多瓦从苏联独立出来,但其地缘位置的重要,让俄罗斯一直没有放弃对这里的控制,俄罗斯控制这里对俄罗斯的国家利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有摩尔多瓦的地缘支撑,俄罗斯可以扼控巴尔干半岛甚至可以前出地中海地区,向北可以威慑中欧,在乌克兰倒向西方的趋势明显的情况下,也可以从西面牵制乌克兰!



当然即便乌克兰大部分倒向西方,有摩尔多瓦这个深入西方阵营的战略位置,也对西方拥有一定的威慑作用!


泾水书生


摩尔多瓦与罗马尼亚同源,其实摩尔多瓦语就是罗马尼亚语,如果有差别,也就是个别词汇差别。那同源,又挨着,合并得了呗。但是俄罗斯可不乐意,究其原因,既有历史的,还有现实的。

历史上,摩尔多瓦这片地方在罗马尼亚和俄罗斯之间数次易手,此地原为奥斯曼帝国的属地,于1812年归于俄罗斯治下,1856年俄罗斯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大败,其后几年,这地成了罗马尼亚之一部分,到了1878年,第十次俄土战争中俄罗斯大胜,又一次拿回来这一地区,此后多少年都没变过,直到一战。一战后期,沙俄崩溃,原沙俄领土上很多地方都成立了独立国家,摩尔多瓦遂于1918年1月官宣独立,仅仅两个月之后,就与罗马尼亚合并。苏俄当时没办法,忍了,到了1940年,苏联实力增强,对了对付德国,增大缓冲,大搞东方战线,其中南线就又强行将这一地区从罗马尼亚那里要了回来。这一下也得罪了罗马尼亚,然后苏德战争爆发,东方战线并没丝毫作用,憎恶苏联的罗马尼亚也加入了德国阵营对苏联使劲撕咬。德国则是投桃报李,占领摩尔多瓦地区之后送给了罗马尼亚。到了二战末期,罗马尼亚内部变天,向苏联认怂,又吐出了这片地区,此后几十年,摩尔多瓦一直就是苏联加盟共和国。梳理下来,可以看到,这一地区在俄罗斯与罗马尼亚之间几易其手,是双方必争之地。那俄罗斯当然现在也不会支持这地儿与罗马尼亚合并。

现实原因方面,第一点,罗马尼亚加入了北约,北约又是针对俄罗斯的军事同盟。若摩尔多瓦加入罗马尼亚,那就等于北约进一步东扩,俄罗斯战略空间又进一步压缩,安全环境进一步恶化。关键是,如果摩尔多瓦成了北约之一部分,那会对邻国乌克兰造成强烈的暗示,乌克兰加入北约的积极性会进一步提高,一旦加入,那北约在乌克兰方向也将直达俄罗斯国门,俄罗斯在西部的战略空间,除了白俄罗斯,基本都丢了,到那时,岂一个惨字了得。如果摩尔多瓦作为独立国家存在,则在北约和乌克兰之间打入了一个“楔子”,既阻止了北约继续扩大,又让乌克兰日子没那么好多,俄罗斯在安全上更加占据主动。

第二点,那就是德涅斯特沿岸共和国(简称“德左”)问题会更加复杂化,德左是摩尔多瓦东部一个地区,这个地区,有大量的俄罗斯人,苏联独立后,根本不认摩尔多瓦,一直想加入俄罗斯联邦。这些俄罗斯人怎么到了摩尔多瓦人的地盘呢?一方面是二战后,苏联为了惩罚当地跟着德国和罗马尼亚攻击苏联的当地人,将大量土著流放到西伯利亚吃雪,另一方面当地气候温和,比起俄罗斯大部分地区舒服多了,所以这一地区被苏联建成了“疗养院”,大量的俄罗斯退休人员和家人以及受优待的“劳动人民”就被苏联政府“奖励”来此过舒服日子,于是这一迁走,一迁入,造成了当地大量俄罗斯人的局面。这些人,是苏联时代的“舒服阶层”,非常认同苏联,奈何苏联解体,那就认同了同民族的俄罗斯,对于摩尔多瓦,当然是看不上的,一直在闹独立,现在也是,摩尔多瓦只是名义上拥有这里,权力并未真正到达这里,而真正在当地有影响力的,那就是俄罗斯。如果摩尔多瓦加入罗马尼亚,那德左也就名义上属于了罗马尼亚,瞬间成为了罗马尼亚与俄罗斯之间的争端,加上罗马尼亚是北约成员国,最终德左可能成为俄罗斯北约之间冲突的爆点。


北玄武


第一,俄罗斯要保持大国影响力,在已经全球撤军的前提下不可能再放弃前苏联加盟国的摩尔多瓦。

请不要忘记,俄罗斯时刻想要恢复苏联时代的全球军事部署,早在2016年俄国防部就宣布考虑重建驻扎在金兰湾的太平洋分舰队,2017年俄罗斯卫星通讯社等主流媒体大肆渲染太平洋舰队访问东南亚,以太平洋舰队旗舰瓦良格号导弹巡洋舰为首的编队,先后访问了菲律宾马尼拉港、韩国釜山港和泰国梭桃邑港,大有恢复海外部署的企图。


在远东不消停,在欧洲地中海也同样如此。为了不让黑海舰队失去在黑海的出海口,持续掌握黑海舰队的前进基地塞瓦斯托波尔港,俄罗斯不惜挑战国际法强吞克里米亚,因为仅靠俄罗斯的那一小段黑海海岸线,是不可能确保海上优势的。为了不至于被封堵在黑海,俄罗斯顶住重重压力出兵叙利亚,因为这里的拉塔基亚和塔尔图斯是俄海军唯一的海外基地、是确保黑海安全的战略需要。最后还有摩尔多瓦共和国,同样是与俄罗斯国家利益息息相关的海外基地。


第二,摩尔多瓦是俄罗斯限制乌克兰,或者降低乌克兰加入北约带给自己损失的战略要地。

摩尔多瓦位于乌克兰西部,是夹在罗马尼亚和乌克兰之间的狭长区域,虽然没有海岸线,但可以凭借国际性河流出入黑海,尤其是亲俄势力占优势的德涅斯特河地区,这里的俄罗斯驻军随时可以夺取乌克兰至关重要的敖德萨,并威胁北约在中欧和巴尔干的盟友,其战略意义不亚于俄罗斯的飞地加里宁格勒,在这里部署伊斯坎德尔弹道导弹更让北约寝食难安,一旦乌克兰成功加入北约,摩尔多瓦就是乌克兰北约驻军背后的牵制性力量,可以大大弥补失去乌克兰的损失。


此外,摩尔多瓦的国情很方便俄罗斯施加影响力,这里360多万人口中有将近6%属于俄罗斯族,而且集中分布在德涅斯特河左岸地区,并在当地建立亲俄武装与亲罗马尼亚的摩尔多瓦政府分庭抗礼,这导致它加入北约的可能性更小,因此可以作为乌克兰背后的一颗钉子,帮助俄罗斯掌控至关重要的乌克兰,如果让它加入罗马尼亚那么乌克兰的亲西方势力将会更加明目张胆,这将是俄罗斯的地缘政治灾难。

第三,摩尔多瓦历来都是战略要地,它就是罗马尼亚的山海关,俄罗斯不愿意让它并入罗马尼亚,就是不希望黑海地区再出现一个强国。

今天的罗马尼亚共和国可分为两部分,分别是罗马尼亚和特兰西瓦尼亚,这两部分与摩尔多瓦共同组成了14世纪达契亚人的势力范围,所以平心而论今天的摩尔多瓦确实应该并入罗马尼亚。一战前失去特兰西瓦尼亚和摩尔多瓦的罗马尼亚实力贫弱,1918年一战结束前夕摩尔多瓦独立,全民公投的结果毫无疑问的同意并入罗马尼亚,三个板块统一后罗马尼亚成为巴尔干强国。

但是1940年苏联的压倒性优势又让罗马尼亚吐出了摩尔多瓦,为了让这一地区永远从罗马尼亚分离,苏联把比萨拉比亚南部海岸线并入乌克兰,并迁入大量乌克兰和俄罗斯人,等到二战结束的1945年再次全民公投之时,公投结果以压倒性优势拒绝并入罗马尼亚,选择成为一个独立的苏联加盟国,1994年苏联垮台后当地第三次公投的结果显示它更不愿意并入罗马尼亚了。由此可见,苏联时代就把摩尔多瓦认定为介入巴尔干、控制黑海的战略要地,既不允许它加入罗马尼亚使后者更强大,也不愿意它并入乌克兰,而选择使其独立并俄罗斯化。



一个强大的罗马尼亚不符合俄罗斯在黑海的利益,这一地区有个强大的土耳其已经很让俄罗斯烦心了,普京甚至要出口给土耳其S-400防空导弹,并允许它在叙利亚圈地来安抚它不要跟随西方。同理,作为北约的重要成员,罗马尼亚还是弱小一点对俄罗斯有利,绝对不能允许这快资源丰富的战略要地并入罗马尼亚。


兵器世界


摩尔多瓦为什么想和罗马尼亚合并呢?原来摩尔多瓦和罗马尼亚祖上同宗同源——都起源于达契亚人。达契亚是喀尔巴阡山与多瑙河之间的一个古代王国,其领地主要在今天的罗马尼亚境内,被视为是如今的罗马尼亚人和摩尔多瓦人的共同祖先。公元101年罗马皇帝图拉真发动了征服达契亚人的战争:在这场战争中图拉真投入了包括辅助部队在内的15万兵力,迫使达契亚人的首领德西巴卢斯割地、称臣,此后达契亚人被迫允许罗马在自己境内驻军并每年向罗马纳贡,事实上达契亚已成为罗马的藩属国。然而达契亚人此举不过是缓兵之计,实际上德西巴卢斯一直在暗中策划反对罗马的行动。公元104年图拉真以三路大军分进合击达西亚首都萨米泽杰图萨,在经过一场围歼战后攻陷该城,德西巴卢斯出逃后被罗马军队赶上,被迫自杀身亡,达契亚从此成为罗马帝国的一个行省。罗马帝国统治时期达契亚地区的居民开始自称“罗马尼人”,他们常用的拉丁方言则被称为“罗曼内斯卡语”——即“罗马人的语言”。 公元3世纪以后罗马帝国日渐衰落,与此同时日耳曼人和斯拉夫人在东方新兴的匈奴等游牧民族的挤压之下如潮水般涌入罗马帝国境内:这一时期达契亚地区先后遭到西哥特人、匈奴人、阿瓦尔人、斯拉夫人的入侵。到了公元8世纪斯拉夫人已在达契亚地区取得优势地位,9世纪保加利亚人一度征服达契亚地区,10世纪匈牙利人也进入到达契亚地区。到了14世纪由达契亚人、罗马人、斯拉夫人融合而成的罗马尼亚人建立了瓦拉几亚、摩尔多瓦和特兰西瓦尼亚3个公国,而这三国自诞生之日起就处于周边各方势力的争夺之中。1360年奥斯曼土耳其君主穆拉德一世继位后大举向东南欧地区扩张,保加利亚和塞尔维亚等国都被迫臣服于他,拜占庭帝国也在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威胁下如履薄冰,这时匈牙利成为欧洲各国反抗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旗帜,也正是在这时罗马尼亚人建立的特兰西瓦尼亚公国加入了以匈牙利为核心的反奥斯曼联盟。16世纪后罗马尼亚人建立的瓦拉几亚和摩尔多瓦两大公国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征服,特兰西瓦尼亚则在匈牙利的庇护下日渐同匈牙利王国同化。1526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君主苏莱曼一世亲征匈牙利,击溃波希米亚—匈牙利联军,占领匈牙利大部,并于1529年和1532年两次率军围攻维也纳。然而正是维也纳之战终结了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相对于欧洲各国的战略优势,此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日渐转攻为守。由于在维也纳之战中匈牙利国王战死,奥地利哈布斯堡家族的查理五世加冕为匈牙利国王,至此匈牙利及其治下的特兰西瓦尼亚成为奥地利领土。就这样罗马尼亚人建立的特兰西瓦尼亚、瓦拉几亚、摩尔多瓦3个公国走上了各自不同的道路:特兰西瓦尼亚成为了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领土,而瓦拉几亚和摩尔多瓦则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所统治。

1806年-1812年的俄土战争结束后沙皇俄国迫使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缔结了《布加勒斯特条约》: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将自己统治下的德涅斯特河西岸的比萨拉比亚地区割让给俄国,而这一地区在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征服前是隶属于罗马尼亚人建立的摩尔多瓦公国的。俄国对这一地区的吞并是打着保护当地的斯拉夫人和东正教徒的旗号,以此煽动当地人反对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民族情绪。1848年瓦拉几亚和摩尔多瓦两地均爆发了反土耳其起义。1862年1月瓦拉几亚和摩尔多瓦宣布合并组成一个承认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宗主权的自治藩属国并正式确定国名为罗马尼亚。1877年5月9日罗马尼亚彻底断绝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隶属关系,至此罗马尼亚成为一个独立国家。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罗马尼亚作为协约国的成员之一跻身战胜国行列,而从奥匈帝国分化出来的匈牙利则被视为战败国予以处置:在1920年协约国和匈牙利签订的《特里亚农条约》中将特兰西瓦尼亚划归罗马尼亚。在此之前罗马尼亚已利用俄国革命后新生的苏维埃政权虚弱之际收复了1812年后被俄国占领的比萨拉比亚地区。因此在1920年后罗马尼亚已恢复对历史上罗马尼亚人祖先建立的特兰西瓦尼亚、瓦拉几亚、摩尔多瓦3个公国的统治权。1940年3月29日苏联外长莫洛托夫发表讲话指出:“苏联对罗马尼亚夺取的比萨拉比亚从未承认。这个问题是个未解决的争议问题,尽管苏联从没提出通过军事途径收回它”。6月26日苏联照会罗马尼亚政府:要求将比萨拉比亚归还苏联并将北布科维纳移交给苏联。对此苏联方面声称:比萨拉比亚是1918年罗马尼亚利用俄国战后的虚弱状态强行夺取的,现在苏联的战后虚弱已成为过去式,至于北布科维纳则是作为罗马尼亚对其在比萨拉比亚22年统治期间带给苏联巨大损失的微不足道的赔偿。6月30日苏联出兵占领了比萨拉比亚和北布科维纳。8月2日苏联最高苏维埃通过决议:将比萨拉比亚并入摩尔达维亚加盟共和国(今摩尔多瓦),将北布科维纳并入乌克兰加盟共和国。苏联对比萨拉比亚和北布科维纳两地的占领直接导致罗马尼亚在苏德战争中加入了德国一方。1944年9月12日苏、美、英同罗马尼亚签署了停战协定:恢复1940年的苏罗边界——即仍把比萨拉比亚和北布科维纳给苏联。1947年2月10日同盟国对罗马尼亚的和约对此再次进行确认。1948年2月4日苏联与罗马尼亚签订友好合作互助条约以及关于确定两国边界线的议定书,至此苏联占领比萨拉比亚和北布科维纳的既成事实得到完全的法律确认。

现在我们回过头来捋一捋罗马尼亚和摩尔多瓦的历史关系:事实上罗马尼亚和摩尔多瓦同宗同源——罗马尼亚人的祖先建立了特兰西瓦尼亚、瓦拉几亚、摩尔多瓦3个国家。在后来的历史变迁中特兰西瓦尼亚被并入奥匈帝国,瓦拉几亚和摩尔多瓦则被并入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如今的罗马尼亚国家是由瓦拉几亚和摩尔多瓦合并后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独立而成,一战后罗马尼亚从匈牙利手中收复了特兰西瓦尼亚、从俄国手中收复了原属摩尔多瓦的比萨拉比亚地区。二战后苏联重新占领了比萨拉比亚地区并将其设置成为自己的摩尔达维亚加盟共和国,后将其改为摩尔多瓦加盟共和国。苏联解体后摩尔多瓦成为独立的主权国家,也就是说如今的摩尔多瓦正是由苏联的摩尔多瓦加盟共和国发展而来。在历史上摩尔多瓦曾是罗马尼亚的一部分,事实上摩尔多瓦语在一定程度上是被视为罗马尼亚语的一种方言的。独立后的摩尔多瓦几乎是欧洲最穷的国家之一:全国55%的人口处于欧洲贫困县以下。相比之下罗马尼亚尽管在富国扎堆的欧洲也属于一个经济相对欠发达的国家,但和摩尔多瓦比起来就好得多了:罗马尼亚的人均GDP接近于摩尔多瓦的4倍左右。在这样的情况下摩尔多瓦希望和自己同宗同源的罗马尼亚合并也就不足为奇了,同时罗马尼亚也一直有恢复历史上所有罗马尼亚人领土的“大罗马尼亚”梦想。按说既然双方都有合并的想法应该会顺理成章合并吧?然而俄罗斯却不愿看到摩尔多瓦和罗马尼亚的合并。这事表面上看起来挺让人困惑的:俄罗斯和摩尔多瓦的唯一关系似乎就是曾同为苏联加盟共和国,然而摩尔多瓦早已成为独立国家,况且俄罗斯和摩尔多瓦都不接壤,这样一个远离自己的弹丸小国和谁合并会对俄罗斯的国家利益有何影响呢?为什么俄罗斯会执着于反对摩尔多瓦同罗马尼亚合并呢?

我们知道俄罗斯一直以来都将前苏联加盟共和国视为自己的战略空间和市场范围,而北约和欧盟的持续东扩已然使俄罗斯感觉自己传统的战略空间和市场范围受到了威胁。事实上俄罗斯今年同格鲁吉亚、乌克兰的冲突正是在俄罗斯与北约、欧盟博弈的大背景下产生的。摩尔多瓦尽管不和俄罗斯接壤,却紧邻乌克兰。要知道眼下乌克兰正是俄罗斯同北约、欧盟博弈的焦点所在:俄罗斯为避免乌克兰倒向西方国家后引起自己战略空间的进一步缩水而介入了克里米亚问题和乌东内战。罗马尼亚在冷战时期也曾是苏联阵营的国家,然而自从1989年罗马尼亚政坛剧变以来就开始致力于改善同西方国家的关系。2004年3月29日罗马尼亚加入了北约。2007年1月1日罗马尼亚又加入了欧盟。如今的罗马尼亚早就是北约和欧盟的成员国之一了。如今摩尔多瓦的存在相当于在身为北约和欧盟成员国的罗马尼亚和乌克兰之间构筑了一个缓冲地带,而一旦摩尔多瓦同罗马尼亚合并就意味着北约和欧盟的势力进一步东扩——这道理其实很简单:摩尔多瓦同罗马尼亚的合并其实只有一种结果就是领土面积更大、人口更多、经济更发达的罗马尼亚吞并摩尔多瓦,罗马尼亚之前与北约、欧盟达成的一切协议都同样适用于摩尔多瓦地区。一旦摩尔多瓦被纳入北约和欧盟的势力范围,那么北约、欧盟势力同乌克兰之间就再无任何缓冲区了,同时作为前苏联加盟共和国之一的摩尔多瓦被纳入北约、欧盟势力范围将对乌克兰造成极强的心理暗示。目前乌克兰和俄罗斯的关系本就已很紧张,乌克兰已表现出越来越明显的向西方靠拢的迹象,一旦摩尔多瓦被纳入北约、欧盟的势力范围之内无疑会进一步刺激乌克兰加入北约、欧盟的积极性,而一旦乌克兰加入北约、欧盟就意味着对俄罗斯战略空间的进一步挤压——届时北约、欧盟的势力真要全面推进到俄罗斯的家门口了。

德涅斯特沿岸共和国(简称“德左”)问题的存在也成为制约罗马尼亚和摩尔多瓦合并的因素之一:苏联解体后几乎所有加盟共和国都在不同程度上出现了处理国内俄罗斯族的关系问题,这是因为苏联解体后几乎在各加盟共和国都留下了大量俄罗斯族人口。乌克兰就因为没处理好国内俄罗斯族居民的问题而导致了克里米亚入俄和乌东内战,导致国家实际上处于分裂状态。摩尔多瓦独立时境内同样生活着相当数量的俄罗斯族裔,这些人在心理认同上更倾向于俄罗斯而非摩尔多瓦。1989年还是苏联加盟共和国之一的摩尔多瓦决定将摩尔多瓦语作为官方语言,由此引起了摩尔多瓦境内的俄罗斯族裔的强烈反对。1990年9月2日生活着德涅斯特河东岸的俄罗斯族人宣布成立“德涅斯特河东岸苏维埃共和国“。1992年德涅斯特河沿岸共和国同摩尔多瓦政府军爆发战争并导致大约1500人丧生。战后至今尽管国际社会普遍认为德涅斯特河沿岸地区属于摩尔多瓦领土,可实际上摩尔多瓦对此地只有名义上的管辖权,德涅斯特河沿岸共和国实际上已成为像乌克兰内战中的顿涅茨克、卢甘斯克一样事实上独立的政治实体。1992年的冲突结束后这里驻有一支1510人的维和部队——这支部队由500名俄罗斯人、10名乌克兰人以及500名摩尔多瓦人、500名德左当局的人组成。如今名义上拥有德左主权的摩尔多瓦在当地的实际影响力其实还不如俄罗斯。2014年04月17日德涅斯特河沿岸共和国最高委员会议员一致请求俄罗斯领导层承认其独立。2006年该共和国举行的全民公投结果显示:当时97%以上全民公投参与者赞成独立并让德涅斯特河沿岸共和国下一步加入俄罗斯。德左地区尽管是一个实际上独立的政治实体,然而毕竟是国际社会所认可的摩尔多瓦领土。一旦摩尔多瓦同罗马尼亚合并,那就意味着至少在名义上德左地区也将成为罗马尼亚名义上的领土。届时在作为北约、欧盟成员的罗马尼亚境内存在这么一块事实上的俄罗斯飞地可能会成为俄罗斯同北约、欧盟新的矛盾焦点。


鸿鹄高飞一举万里


也不是不允许合并了,是分久了就不想合了,摩尔多瓦大部分领土都是苏联侵略罗马尼亚形成的,并且向摩尔多瓦移民,再并入一部分周边地区的土地形成共和国,经过长期的分治,摩尔多瓦也并不想再并入罗马尼亚了,现在的形势是国家越小越合算,合并不是潮流了(指垃圾国家和地区),不仅摩不想并入罗马尼亚,摩本国的德左地区还想分裂出去独立或者并入俄罗斯,德左都是俄移民,留在摩都不愿意更合况并入罗马尼亚了。主要是罗马尼亚也是个垃圾国家,摩并入没有好处,象东德并入西德沾光不小,所以就愿意了。东欧国家分家是潮流,最好就是一个村一个国,谁也不想当少数民族,同一民族的也都想当总统,摩和罗合并了谁当总统是个大问题,一个国家分成十个就能有十个人当总统,所以国家越来越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