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為什麼提到明朝皇帝的時候,評價多是無賴兒郎?

野水荒灣


當時我們說明朝皇帝多是“無賴兒郎”的時候,其實我們在說的是兩個方面。首先,我們可能是指這位皇帝做事很“無賴”,不講道理;其次,這位皇帝本身就是“無賴”,沒有出息。

朱元璋就是“無賴”的祖宗,為所欲為

我們要講明朝皇帝,那就肯定繞不開他們的老祖宗,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

朱元璋本名朱重八,出生在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因為老爹沒讀過書,農村人起名字都是一二三四五六七八這樣子下來的,他排行老八,於是就叫重八。

朱重八當過乞丐,做過和尚,搞過叛亂,九死一生終於打下了大明王朝,這都要歸功於自己家裡窮,吃得了苦,這才能忍下這種苦日子,可是奈何家裡窮,從小沒讀過書,沒能接受高等教育,於是當上皇帝之後就開始為所欲為,靠著自己總結的經驗來管天下。

朱元璋認為自己拼了老命打下來的天下, 應該將天下大權都收集到老朱家的手裡,他琢磨許久,決定模仿趙匡胤發動杯酒釋兵權,讓自己的老兄弟們自動上繳權力。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同樣是即興表演,趙匡胤能夠杯酒釋兵權,朱元璋的兄弟們拍拍胸,表示他們可以幫忙守天下,《杯酒釋兵權·明朝版》尷尬收場。

朱元璋為了權力做了啥?設立錦衣衛,設置詔獄,繞過了國家司法機關,直接對不滿意的官員下毒手。

朱元璋將天下安排妥當後,就廢除了詔獄,規定子孫後代都不可以用這玩意,太毒了。

老朱家後來的子孫們,做事無賴都是祖傳的,畢竟老祖宗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為所欲為,還下令以後的皇帝不能效仿,但能當皇帝的又有哪個是聽話的主,大多都跟著朱元璋的步伐亂來。

明朝皇帝是無賴,畢竟沒讀過多少書

我們評論明朝皇帝多是無賴,還有一個層面,就是說明朝皇帝的素質低,這事還真不能賴皇帝們,他們接受的教育不足只能怪太子時期老爹不重視他們的教育,而老爹之所以不重視他們的教育,那是因為老爹的老爹不重視他的教育,最終該怪誰,那還是朱元璋。

朱元璋收攏了國家的權力,將權力都集中到皇帝的手裡,這樣皇權高度集中,老朱家就絕不會破敗,而且皇帝只要夠勤勞,朝廷就亂不了。您發現沒有,朝廷不亂前提是皇帝足夠勤勞,但朱元璋萬萬沒能想到的是,子孫們都不把他打下來的天下當回事,一個個都是甩手掌櫃,這種情況下權力就到皇帝親近的人身邊去了,宦官專政,因為這,我們才說皇帝是無賴。

明朝皇帝是無賴,您還不能怪他,因為他沒讀過多少書。明朝的東宮教育有缺陷,太子出閣講學的時間都是由皇帝說了算,朱元璋什麼都準備好了,就是把這給漏了,許多皇帝登基的時候還沒讀過兩年書,甚至還有明熹宗這種文盲皇帝,這種情況下皇帝的素質跟不上,名副其實的無賴,被人唾棄也就很正常了。


明朝皇帝多被評價為“無賴兒郎”,其實就是說皇帝的做事風格,太過無賴,另一方面則是指,皇帝本身就是個無賴,沒出息。這兩個方面,都離不開朱元璋的影響,究其根本,還是制度上存在問題,沒有一個權力的制約。

從三皇五帝開始,華夏文明的第一張多米諾骨牌倒下,沒有劇本的故事就此開始,永不落幕。我是水杯,希望我的文字為您帶來歡樂,那就是我最大的幸運。

水杯喝歷史


最早評價明朝皇帝多為無賴兒郎的,是魯迅先生。我想根本原因在於明朝時期另類皇帝多的緣故吧。如正德皇帝貪玩,嘉靖皇帝好煉丹,好聲色的隆慶皇帝,不上朝的萬曆帝,尋歡作樂的泰昌帝,木匠皇帝天啟帝,沒有他們做不到的,只有人們想不到的。

表面上看,這些朱家的皇帝不務正業,荒廢政事,但是事關社稷安危的時候,他們也是很有擔當的。例如:

明武宗朱厚照(1491年10月27日-1521年4月20日),《明史》把他說的一無是處,嗜酒如命,沉迷遊玩,親近小人,自貶身份,好勇鬥狠。總之不像一個皇帝,更像流氓。

事實上,他玩起來很嗨,事關國家安危的時候也能衝鋒在前。正德時期,蒙古開始了對明朝北邊的大規模侵擾,面對外虜的威脅,從正德12年開始,他開始巡視邊境,這是土木之變後首位明朝皇帝親臨抵禦蒙古的前線,也是最後一位對蒙古作戰時親臨戰陣的皇帝。

1517年御駕親征,指揮應州大捷,雙方大戰6次,最長的一次從早上戰鬥到晚上,擊退來勢洶洶的蒙古王子伯顏。有意思的是這次的戰果,明史記載,朱厚照親自指揮的這場戰鬥,取得了殺敵16名,己方傷563人、死亡25人的戰績。我認為這是被黑的最慘的一個皇帝了,雙方數萬人從早上交戰到晚上,12個時辰僅僅殺了16個人,還包括武宗朱厚照自己殺的一個人。輪到皇帝動手殺敵,可見戰事有多麼的兇險。如此殘酷的戰鬥殺敵這麼少合乎常理嗎?

史書這麼黑武宗朱厚照,原因有多種,首先他的言行舉止不符合文臣心中皇帝的形象。其行為在受程朱理學毒害的文人心中是離經叛道的。其次武宗朱厚照的這次大捷是在文臣反對的情況下獨自取得的,如果讓世人知道了真相,文臣的臉面沒處放啊。

從這一個例子就可以看出,說明朝皇帝多是無賴兒郎的評價,是戴上了有色眼鏡的結果,只看到了他們的缺點,沒有看到他們的優點。評價一個人要全面,不要選邊站,否則會犯以偏概全的錯誤。


閔不克


明朝皇帝不說是歷朝歷代最好的,但是我認為算得上是最硬氣的。而且很多人認為明朝皇帝大多數是昏君,然而事實上並非如此,那些所謂的蟋蟀皇帝,木匠皇帝……其實那只是個人愛好而已,這些皇帝並沒有因此而荒廢政務。

就拿萬曆皇帝明神宗朱翊鈞來說,他在位48年,是明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很多人說他20多年不上朝,但是他並沒有因此荒廢政務啊,反而把權利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尤其是在萬曆皇帝繼位初期十餘年,他重用張居正進行改革,社會發展穩定繁榮,呈現出了“萬曆中興”的盛世局面,扭轉了正德、嘉靖兩朝以來形成的頹勢。

另外,萬曆皇帝主持三大徵,先後在明王朝西北、西南邊疆和朝鮮展開的三次大規模軍事行動,全部獲勝,鞏固了漢家疆土。

萬曆皇帝之所以不上朝,主要還是還有因為立太子之事與內閣產生了爭執。

當時有兩派分別擁護皇長子朱常洛與福王朱常洵(鄭貴妃所生),萬曆皇帝並不喜歡朱常洛,想要立朱常洵為太子。但是群臣堅決反對,前後爭吵達15年,無數大臣被斥被貶被杖打,明神宗身心交瘁。他感到自己雖貴為天子,卻被群臣所制,最終和大臣鬧掰了,這才導致了不上朝,不與這些大臣面對面。

事實證明,朱常洛即位後沉迷酒色,縱慾淫樂,導致身體日益羸弱,做了幾個月皇帝就去世了。

而萬曆皇帝雖然不上朝,但是不上朝之後並沒有宦官之亂,也沒有外戚干政,也沒有嚴嵩這樣的奸臣,朝內黨爭也有所控制,所有的權利依然在皇帝的手裡。雖然沒上朝,但是他通過了另外的方式處理政務。所以說,其實萬曆皇帝是真正的大智若愚的明君。

另外,還有一個原因也導致他不願意上朝,那就是他的腳部殘疾,這是根據最新的考古成果才發現的。走路不方便,加上一幫無賴迂腐的臣子,換做我,我也不想上朝啊。


歷史評說


明朝皇帝多無賴,那說的一點都沒錯。首先第一位皇帝朱元璋就是從無賴爬上來的。他小時候窮的沒飯吃,都是給有錢人家放牛換吃的,就是個放牛娃。有小夥伴給他要吃的,他竟然把有錢人家的牛給殺吃啦。給別人家放牛打長工竟把牛吃啦,不是無賴是什麼!這長大後去當兵,遇見小時候跟他屁股後面的傢伙成了他的上司,他這心裡不平衡,想方設法幹倒這上司。當上皇帝后,對當初給這他打天下的功臣打壓。他的義子朱棣,第二位皇帝更是個無賴,大家都知道朱棣謀權奪位的,而朱棣的爸爸朱元璋是一個農民出生的人,其短視和對中國不完整的認識也會影響到朱棣。但是歷史選擇了他沒辦法。小農意識和自然經濟的薰陶是其思想的主要來源。

朱棣十一歲就被父親朱元璋封為燕王,並於二十一歲就藩北京,當時元朝的勢力雖然已經被趕到了大草原上,但還具有相當強的軍事實力,並不斷騷擾明朝的北部邊境。因此北京並不安寧,他是作為一個軍事重鎮而存在的。朱元璋將朱棣分封在北京,就是希望自己的兒子能代替功臣宿將掌握兵權,從而使明朝的政權更加穩固。可誰知就是這個四皇子,竟利用手中的兵權最終奪取了皇帝的位子,這是當初朱元璋無法預料到了。

朱棣在北京期間,在眾多有作戰經驗的猛將的指導下,迅速成長為了一位合格的軍事指揮家,在洪武末年已經成為北方最強的一鎮諸侯。朱元璋去世後,皇太孫朱允炆即位,年號建文。

但是,朱棣是不願意服從這個年輕的皇上,更不願在他的皇位下稱臣的,他從建文帝即位開始,便秘密在燕王府中打造兵器,招攬兵勇,等待時機。為了矇蔽朝廷,他還真的豁出來了,裝瘋賣傻,竟然到燕京的大街上搶吃的,還臥於街頭酣睡。大夏天的守著火爐子,披著棉衣。這些舉動確實矇蔽了建文帝,使建文帝開始“削藩”的矛頭並沒有指向他,直到朱棣有一位家人將他的造反計劃報告了朝廷,他才開始在臺面幹。所以說列祖列宗都是這樣的所以後代皇帝也不足為奇了






開心影視集結號


其實要是說執政,明朝也有不少優秀的皇帝,倒是也談不到多是無賴兒郎。而無賴兒郎裡的無賴其實和辛棄疾一首詞的無賴意思差不多,在他的《清平樂·村居》中,有這麼一句“最喜小兒無賴”意思是什麼呢?就是我最喜歡我小兒子頑皮,而這裡的無賴,我覺得跟頑皮應該是對等的。確實,明朝的很多皇帝,的確頑皮。

咱們先說一個皇帝,這個人在明朝算的上是明君,其實他就算是在中國歷史上都算是明君了,這個人就是蟋蟀皇帝朱瞻基。作為皇帝,朱瞻基這個人可以說的上是勤政,要說他最大的一個毛病也就是玩蟋蟀了。如果說他玩蟋蟀只是一般的玩,或許也沒什麼太大的影響,可是這位老哥玩的有點過了,明人呂毖《明朝小史》裡載:帝酷好促織之戲,遣取之江南,其價騰貴,至十數金。時楓橋一糧長,以郡督遣,覓得其最良者,用所乘駿馬易之。妻妾以為駿馬易蟲,必異,竊視之,乃躍去。妻懼,自經死,夫歸,傷其妻,且畏法,亦經焉。可見朱瞻基時代,玩蟋蟀確實帶來了極大的負面影響。而且在清代蒲松齡所著的《聊齋志異》中也有《促織》一篇就是諷刺朱瞻基玩蟋蟀的。這麼看來,朱瞻基的確是有些“無賴”。皇帝玩蟋蟀,而且玩到勞民傷財的地步,那就不是一般的頑皮了。

接著咱們再聊一個皇帝,他在明朝那可是大大的有名,他就是嘉靖皇帝。我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西遊記》就是諷刺他尊道的。其實要是說起來,嘉靖皇帝繼位初期還是有不少英明舉動的。但是他到了中期,由於國家承平日久,逐步喪失進取精神,日益腐化,濫用民力大事興建,而且迷信方士、尊崇道教,好長生不老之術,方士、道士們利用嘉靖帝夢想長生不死和靈瑞現象的迷信,屢行詐騙之術,愚弄嘉靖帝,使每年不斷修設齋醮,造成巨大的靡費。嘉靖二十一年十月,爆發“壬寅宮變”,幾死於宮女之手,嘉靖帝移居西苑修玄。而他的無賴之處,則體現在他剛繼位的時候:正德十六年,朱厚熜正式即皇帝位,次年改元嘉靖。即位不久,嘉靖帝與楊廷和、毛澄為首的武宗舊臣們之間關於以誰為嘉靖帝皇考(即宗法意義上的父親),以及嘉靖帝生父尊號的皇統問題發生了長達三年半的大禮議之爭。嘉靖帝不顧朝臣反對,追尊生父為興獻帝后又加封為獻皇帝、生母為興國皇太后,改稱明孝宗敬皇帝曰“皇伯考”。嘉靖十七年(1538年)九月,興獻帝被追尊為“睿宗知天守道洪德淵仁寬穆純聖恭簡敬文獻皇帝”,並將興獻帝的牌位升袝太廟,排序在明武宗之上,改興獻王墓為顯陵,大禮議事件至此以嘉靖帝的勝利最終結束。確切的說這個行為的確是很無賴,從古以來,沒有人像他這麼做的,以侄子的身份繼承皇位的人,但死乞白賴的非要把自己的父親追為皇帝的只有嘉靖一個。

但要是說頑皮,二十個嘉靖捆起來都趕不上他的堂兄,明武宗朱厚照。如果給皇帝們做個大排行,那麼頑皮第一絕對是朱厚照。咱們看看這位老哥有多頑皮。正德十二年十月,蒙古小王子部來襲,武宗得知後非常高興,親自佈置,希望同小王子大戰一場。這場戰鬥十分激烈,明軍一度被蒙古軍分割包圍。武宗見狀親自率領一軍援救,才使得明軍解圍。雙方大小百餘戰,期間武宗與普通士兵同吃同住,甚至還親手殺敵一人,極大地鼓舞了明軍士氣。最後,小王子自度難以取勝,引兵西去,明軍取得了一場難得的勝利,史稱“應州大捷”。他在這場戰爭中還給自己搞了個將軍封號,也改了個名叫朱壽。這還不算完,寧王叛亂,王陽明平定叛亂後把寧王押到了南京,苦求朱厚照受俘,朱厚照一概不準。最後王陽明終於福至心靈,重新報捷說所有功勞全是大將軍朱壽先生的,靠他老人家的威德和方略,以及他身邊的一干功臣,才能迅速平亂,自己親冒矢石、大戰鄱陽的事蹟自然一字不提。這一本遞進去,旋即准奏。受俘之後,朱厚照總算勉強同意北返。走了一陣子,又突發奇想:要把寧王放回去再作亂,由自己親手擒回。臣下聞之如五雷轟頂,勸諫的話都不知道該說什麼好。而且民間關於朱厚照的游龍戲鳳的故事,各種民間愛情故事,俠義故事根本沒聽過,這麼一位皇帝,你讓人怎麼說。說他無賴頑皮,我覺得沒人會反對。

有這麼三個不要說在明朝,在歷史上都具有各自無賴代表的皇帝,人們要是不把明朝皇帝,稱之為無賴兒郎,我感覺都有點說不過去了。


隨意言之


只能說這樣評價的人太不瞭解明朝,太小看明朝皇帝了!說無賴的不過是膚淺的只看朱元璋的出身罷了,真正瞭解朱元璋的人都知道朱元璋是多的麼重情重義!明朝的皇帝又是多麼的血性!不信?你接著看!


首先、小編認為明朝在歷史地位上有點特殊,有的小夥伴問了特殊啥子?再特殊能有大唐盛世厲害?小編說的特殊並不是指綜合國力,而是從民族情感上來說,首先明朝之前是元朝,也就是蒙古人佔領中原奪取江山,大家都知道元朝建立之前有很多小國家,南宋、金、大理、等等。但是在小編看來,對於當時的百姓來說,只有宋才能代表中國,蒙古人建立元朝,等同於侵佔他們的國家,也就是說相當於被滅國了,但是礙於蒙古大軍的強大又無力反抗。漢族在元朝也只是三等公民。相對來說算是被殖民了。而明太祖朱元璋滅掉元朝,將江山從蒙古人手中重新奪回來,可以想象,對當時的整個漢族來說,那得是民族英雄般的存在。他所建立的大明朝自然更受人愛戴。


其次、民族氣節。歷朝歷代,第一無二。當然也要歸功於明太祖朱元璋,明朝歷代皇帝一直奉行不和親、不賠款、不納貢、不割地、天子御國門,君王死社稷!也就簡單理解就是:我大明可以戰敗,但決不投降!翻閱各種史料記載,你會發現,哪怕是國都被圍,皇帝被俘,大明朝皇室和將領也沒有一個投降的。英宗土木之變被俘,被瓦刺當人質威脅明朝,明朝皇室果斷拒絕了各種要求,並且馬上立英宗的弟弟朱祁鈺為皇帝,(生在帝王家,也不容易啊)繼續對抗瓦刺繼續打仗,打退後,最後瓦刺看這招沒用,就當做順水人情又把英宗放了。


哪怕是亡國之君崇禎皇帝。登基之後大力剷除閹黨,勤於政事,生活節儉,切六下罪己詔哦,在歷朝歷代可以說算是年輕有為的皇帝了,唯一的毛病可能就是生性多疑了,但貴為皇帝,凡事又沒有個商量的,孤孤單單的,多疑也很正常。

但當時的大明朝早已千瘡百孔,崇禎皇帝實在是內憂外患,難以挽回了,內有農民起義,關外後金政權又虎視眈眈。你就是換成秦始皇那也不行啊,人家秦始皇祖輩多給力,秦穆公。秦孝公,那多給力,崇禎的祖輩呢,唉,估計崇禎想起來也得嘆口氣。以至於最後被李自成攻破北京。終年34歲,但哪怕是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禎也沒有逃跑,沒有投降,而是選擇殉國!“天子御國門、君王死社稷。可以說直到最後一刻大明朝滅亡,大明朝也不失血性!


你還說明朝的皇帝無賴嗎?不管你怎麼想,事實就是這樣,怎麼想是每個人的自由,不過,老闆點個贊再走啊。


穿棉背心的新青年


其實明朝皇帝並不是表面看上去那樣無能荒誕,其實能當皇帝的肯定不能是無能之輩,畢竟皇位只有一個,太無能早晚會被幹掉,但縱觀整個明朝,也只有靖難之役朱棣把自己侄子整下皇位了,崇禎帝吊死煤山之外其餘皇帝也都是正常死在皇位上,這裡面有幾個原因。

第一個,明朝的內閣制度十分完善,這也就保證了即使皇帝不上朝,不理政,整個帝國也能正常運轉,比較典型的例子就是明神宗20多年不上朝,明朝還能大贏萬曆三大徵的原因。

第二個,重用宦官,宦官在中國五千年曆史上,可能也就是明朝最輝煌了,宦官在中國歷史上的定位就不在這裡多談了,總歸就是宦官是離皇帝最近,且最依靠皇帝的存在,沒有後顧自憂,皇帝在位一天,他便富貴一天。

明朝重用宦官,創立東廠,西廠,他們在直接聽命於皇帝,他們於文官集團對立,保證了皇權的穩固,典型的例子就算明熹宗了,魏忠賢這九千歲也是十分忠於皇帝的。

第三個,也就是明朝皇帝對於帝王平衡馭人之術的高超運用,這方面明世宗是高手,表面問道求長生,其實對於嚴嵩集團的貪汙腐敗瞭如指掌,同時支持對徐階張居正等與嚴嵩對立,但並不同意他們扳倒嚴嵩,在整個官僚體系中大搞平衡之術,使得各方勢力都依附在皇權之下。

因此,說明朝皇帝都是無賴郎也是有失偏頗的,以上觀點僅代表我個人看法,歡迎朋友討論!


瀋陽上班族


明太祖朱元璋,年號洪武:明太祖,朱元璋,大明王朝立國基。先放牛,後出家,小名叫做朱重八。朱重八,兩個八,二八正好一十六,從洪武,到崇禎,明朝正好十六帝。

朱允炆,年號建文:朱允炆,太祖孫,年號取名叫建文。建文帝,鬧革新,書生意氣不實際。削藩王,燕王反,建文下落成謎團。

明成祖朱棣,年號永樂:太祖四子建文叔,燕王朱棣守北平。造反奪權明成祖,遷都北平變北京。徵蒙古,定安南,永樂大典已失傳。信真武,修武當,三寶太監下西洋。

明仁宗朱高熾,年號洪熙:明仁宗,朱高熾,腳有殘疾大胖子。繼位登基十個月,歷史卻說好皇帝。勤政愛民卻好色,突然猝死千古謎。

明宣宗朱瞻基,年號宣德:明宣宗,了不起,仁宣之治有名氣。萬國來朝有威望,最後一次下西洋。親賢臣,遠小人,宣德皇帝善用人。可惜野史傳得快,太平天子鬥蟋蟀。

明英宗朱祁鎮,年號正統、天順;明景帝朱祁鈺,年號景泰:明英宗,很苦逼,先後兩次當皇帝。御駕親征土木堡,反被瓦剌捉了跑。瓦剌綁票要贖金,明朝不給換新君。弟弟景帝來稱帝,世間流行景泰藍。一年之後回家鄉,皇帝變成太上皇。被鎖南宮整七年,發動政變重掌權。殺了于謙廢景帝,取消殉葬顯仁義。

明憲宗朱見深,年號成化:成化帝,大不同,不愛皇后愛保姆。終身受寵萬貴妃,大了皇帝十七歲。

明孝宗朱佑樘,年號弘治:萬貴妃,不容他,東躲西藏才長大。繼位成少見仁君,創大明弘治中興。一生只娶一個妻,帝王中他是唯一。

明武宗朱厚照,年號正德:正德帝實在荒唐,不住皇宮住豹房。豢養猛獸搶民女,游龍戲鳳廣流傳。誅劉瑾、用賢才,正德大事不胡來。不當皇帝做將軍,陣前斬將立功勳。


明世宗朱厚熜,年號嘉靖:明武宗,沒兒子,堂弟進宮做皇帝。施政前期二十年,嘉靖中興用人賢。後二十年不臨朝,崇尚道教學煉丹。四十六年掌政權,一半時間做神仙。

明穆宗朱載垕,年號隆慶:明穆宗,朱載垕,隆慶新政算明主。愛好春藥不節制,六年皇帝離人世。

明神宗朱翊鈞,年號萬曆:萬曆稱帝48年,30餘年不臨朝。躲進後宮不出戶,未見江山有傾覆。因為皇帝懶得管,明朝黨爭鬧得歡。

明光宗朱常洛,年號泰昌:寵幸幾位小美人,服了兩粒小藥丸。國本爭了十五年,皇帝做了一個月。

明熹宗朱由校,年號天啟:寧遠之戰不容易,天啟爆炸很神奇。皇帝當得很業餘,木匠才是專業滴。

明思宗(毅宗)朱由檢,年號崇禎:應該是個好萬歲,怎奈大勢難挽回。清算閹黨魏忠賢,日日勤政尚廉潔。天災瘟疫李自成,山海關外難抗爭。277年盡氣數,自掛煤山歪脖樹。


天香引


《明史》是清朝人寫的,而清朝是後金滅明以後建立的。為了顯示自己滅明是正義之舉,清朝在《明史》中,有意突出了明朝的腐敗無能,當然,對明朝皇帝刀是加以貶低了。

在《明史》,明朝中後期的皇帝普通腐敗荒淫,而且死法離奇。建文帝朱允炆下落不明;仁宗朱高熾因為過於肥胖而猝死;明代宗朱祁鈺、明仁宗朱高熾都是死因不明。

另外,明武宗朱厚照死於溺水;明世宗朱厚熜曾差點被宮女掐死,後吃丹藥中毒而死;萬曆帝更是三十幾年不上朝,創下了歷史紀錄;而崇禎是上吊而死的……。

如此種種離奇的事蹟,考驗了讀者們的智商!這都是拜《明史》所賜!


揚生解史


  因為歷史是後朝皇帝寫的。把大明皇帝寫得智慧、愛民、果敢、強悍,解釋明朝失國的命運呢。因此只能妖魔化明朝的皇帝。

  令人弔詭的一點是明朝的文官集團也不買賬他們的皇帝。因為大明是文官體制,以首輔為代表的內閣制架空了皇帝的權利。武宗平定北莽,萬曆立“賢”不立長,均與文官集團產生劇烈的衝突。他們死後是由文官集團蓋棺定論的,當然不會有什麼好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