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你有没有学过奥数?奥数对现在读初中、高中有帮助吗?

科学怪蜀黍爱露营


有。我小学没学过奥数,初中开始有一点点接触,主要是当时老师找些数学比较好的同学组织个兴趣小组,其实里面介绍的题都是数学竞赛的题。高中就稳定上了学校的奥数小组。

怎么说呢?我觉得说帮助还是有的。就是你如果认真听了,你的思路就会比没接触过的同学要开阔些。毕竟见多识广一点。奥数里面也有一些扩展的知识,相当于学得更超前和深入一点吧。但是如果说奥数的学习会不会对平时学校考试有多大影响,其实基本没有。大家考的不是一个层次,也不是一个范畴。打个比方,学校教你教到75分的层次,那么考试的程度可能就是80分的。你要是在75分这个基础上自己总结一下,理解深刻一点,考试你可以考到不错的成绩。但是奥数学习的很多时候是95分程度的,非常可能你花大力气学的那些,考试不太会考。而且,真正去到竞赛级别的奥数训练,你要是没有兴趣根本听不进去。我当年周末上奥数课,是全市组织的,各个学校挑选学生去听课。课堂上也是一大堆睡觉聊天做作业不知所云的。都已经是各个学校选过的了,不说多牛逼吧,基础至少还是比较好的。听不懂啊!听不懂还要坐在那里听,真的痛苦。

所以,真的奥数需要有天分且有兴趣的孩子。这些孩子本身应付考试是没有问题的了。一般人没多大兴趣天分也不是特别突出的,还不如省下点精力做点自己喜欢的呢。


Dan44850483


自学过:20多年前,老师看我数学上吃不饱的样子,给了我几本书,看得很入迷,对我来说,打开了一扇大门。然后得了一个全国数学竞赛一等奖。


第二问是说小学学了奥数,对初中、高中是不是有帮助吧。

我虽然小学没有学奥数,但是我女儿正在上小学啊,或多或少,接触了小学奥数。

我观察之后,买了很多数学科普书和小学奥数书,也买了很多小学教育方面的图书。结合自己学数学的经验。我的答案是:小学学奥数,对大多数孩子来说,对初中高中的学习,不是很有直接的帮助。处理不得当,甚至有副作用。

但小学奥数中的一些好东西,对孩子的思维训练,是很有帮助的。

我家孩子1-4年级,坚决没有让她接触一点点奥数,但我们选了其中一些题目和数学游戏,给她做过不少数学思维训练。4年级暑假,发现她的数学思维基本到位,奥数课程,对她这样的孩子,可以有帮助了,我们才去给她报班的,也是报适合她的,级别很低的班开始的……主要也是为了训练她的数学思维,而不是为了升学。两年前,奥数和升学脱钩,已经很明显了。

我自己学奥数,也没有觉得和初高中课程有直接关系,但是,让我大学课程变得轻松了,特别是学计算机专业,玩编程,感觉……这就是数学家玩剩下的啊!


顺便说一下,我按照今日头条的答题规范,每次回答这类问题先说明我得过全国数学竞赛一等奖的事实,但时常会有读者说,你是不是炫耀啊。

这里解释一下,其实这件事对我来说,这是黑历史。用我清华毕业同事的话来说就是:你得过数学一等奖,你怎么没考上清华啊?真实愧对中学母校老师的期待。

要不是十多年前,这几个名校同事嘻嘻哈哈间的调侃让我走出了这个心理阴影。我一般从不在公开场合说这个成年旧事。

而且也没有什么可炫耀的,一等奖之上有省集训队,省队之上有国家集训队,国家集训队比赛几轮后才会生成国家队。你算算我差多远?


今日头条让亮明自身的经验再答题,是为了节约大家的时间,让各位读者更准确的判断这个答案是不是有价值。——往大家体会这一点,在网上阅读之时,节约自己的时间。


爱编程的魏校长


我辅导过奥数,也了解我的学生,所以对于这个问题我比较了解,下面说说我的观点。

奥数对于学有余力的孩子可以参与,对于学习吃力的孩子建议不要上。奥数主要培养的是学生的思维能力,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等多种数学能力。学好奥数会把这种能力变为一种习惯,在初中,高中就会显现。我有一个学生,就是特别聪明,一点就透的那种,跟我学了三年奥数,小学毕业后一直成绩很好,去年考上了西安交大,有次和我聊天就聊到奥数,他说但高中才真正体会到奥数的魅力,当初的那些数学习惯,思维的培养太重要了。


例如小学课本中出现的“鸡兔同笼”问题教学。课本上只讲了列表法。那是因为基础教育面对的是整体学生,注重的是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而奥数里面讲讲假设法,抬腿法等其他方法,旨在培养孩子不同的思维方式,到了初中可能孩子没学习了二元一次方程,但是当时奥数解题的数学能力渗透到孩子习惯中了,这种习惯会伴随孩子终生。

而相对于学习成绩一般或者学习吃力的孩子,就是说他连课本上的基础知识都掌握不透彻,学习奥数,对孩子就是一种摧残,会降低孩子对数学的兴趣。所以我建议家长们不要人云亦云,要结合自己孩子基础,特点来决定孩子是否需要上。


桃子老师tz


我学过奥数,也参加过奥数的竞赛,不过竞赛时初赛能勉强通过,决赛成绩一般,但不影响我数学成绩好啊。

初中考高中,数学150的满分,我142,最高分是145。我觉得奥数对初高中的数学学习帮助不大。

奥数和基础数学已经是两个概念了。

  1. 多年前的奥数和基础数学还是一脉相承的,只是在原有的数学基础上增加了难度和深度。
  2. 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发展,奥数已经脱离了本来的含义,变成了一些私立中学区分小学生数学成绩,选拔学生的工具。
  3. 现在奥数教的内容,变成了基础数学之外的一种套路,这个套路你学会了,这道题你就会算,没有学过,你压根不知道怎么入手。对基础数学的学习思路已经帮助不大了。
  4. 奥数还有一部分内容是把中学的内容提前了,我对超前教育一直持反对态度。发达国家都是立法禁止超前教育的,这对孩子有很大的伤害,国家教育部也是明令禁止的。超前教育一般会过早透支孩子的兴趣,有相当多的在幼儿园和小学表现的很好,让人觉得很聪明的孩子,到了中学就提不起学习的兴趣,跟不上节奏,最终掉队。这一点家长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切不可为孩子一时的良好表现而沾沾自喜。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场马拉松,是贯穿一个人终身的。父母应该把眼光放长远,不要过分纠结在小学会不会几道奥数题上。
  5. 我也会让自己的孩子去尝试接触奥数,因为现在很多学校小升初都会考,如果不考我不打算让她接触。这个接触我也会让她越晚越好,我计划是五年级后期。如果她兴趣不大,我也不打算逼迫。
  6. 如果你的孩子学有余力,又对数学兴趣非常有兴趣,也不是不能考虑。
  7. 以后高考数学会越来越简单,语文难度会越来越高,我觉得我们的重点应该放在语文。

超人爸爸说教育


本人:文科毕业生一枚。

高考成绩:语文137分,数学79分。(总分150分)

数学79分什么概念?

150分的总成绩,90分及格,79分,相当于50多分吧。

够“数学白痴”吧?

但我小学奥数曾经考取过全县第三名的好成绩。

讽刺吧?

我自己总结过自己的原因:

第一、女生,早慧,只要努力学习,小学成绩都不差,包括奥数。

第二、自己不努力,再好的基础都白搭。

第三、奥数对初中学习有帮助,当时初一数学学起来非常轻松,是我自己不努力,白白浪费了良好的数学基础。

总结:

对于勤奋努力的孩子来说,学奥数肯定是有用的;

对于自甘堕落的学生来说,奥数再好也是没用的。


人鱼妈妈


我的孩子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学奥数,算是学的比较晚了。当初学奥数完全就是为了小升初,因为牛小的dz考试以奥数为主。

孩子的奥数成绩并不是很好,杯赛的最好成绩是二等奖。当时有朋友建议我们让孩子刷题冲一等,于是也尝试让孩子刷了几天题,发现对孩子来说比较残忍,就没再刷题,也不做dz只想了。

但是,我发现奥数的学习对于我家孩子来说是比较能帮她打开思维方式的。孩子三年级以前是语文和英语强,数学稍弱一点,但三年级后她的数学和语文是很强的,反倒是英语偏弱了一点。

孩子的小学毕业考试考了三科满分,是全校唯一一个。升入初中后,她的奥数也一直在学。如今初二了,数学成绩也一直是年级前十。

我也不知道是否是得益于奥数,作为一个数学不好的文科生老妈,我只是觉得数学好的人是很牛的,而且学了这么久的数学,现在放弃也比较可惜。

孩子的小学同学里有一个拿了杯赛小奥组一等奖的孩子。升入初中后停了一年的奥数学习,因为他们学校的学习是分层级学习,孩子想上数4,但分数达不到,于是他妈今年又给报了奥数。

后来我和拿孩子的妈妈聊天,她说当时学小奥就是为了dz,也没想将来走自找路子,因为自招的集训是很苦也很费时间。但后来孩子数4一直上不去,也就只能在报课了。

个人也觉得,初高中还在学的孩子依然很多r,但大部分的家长都是站在“保持校内成绩”的角度上继续学习的,很少有人以自招为目标。毕竟自招的这条路不是普通孩子能走的。


芝麻辰小七


奥数,记得当年在上学的时候奥数是比较风行的。但是学生和学校交奥数的很少,除非孩子自己来学。我们当时上学的时候是跟同学一起,自己我们买一些个参考资料来,自己自学奥数,因为初中学的那些个课程相对于来说那太简单了,嗯,基本上看一下课本,做做作业就完事了,所以也有时间和精力学一习一下奥数,但是没有经过正规的老师的讲解,只是自己摸索着来学,所以一方面是吃力,另一方面学的不是那么太透。

因为小学没有学过奥数,但是初中学的奥数,我觉得拓展数学思维是非常有用的,我们家孩子今年上小学一年级,我前几天也给他买了一个举一反三的教材,准备给孩子讲,包括有一个是数学拓展的练习,因为数学这门学科,学好了的学生他觉得非常简单,学不好的学生,他觉得数学这课太难了,其实数学说最简单一点就是10个数字的游戏,包括几种空间组合图形的变换,也就是学数学,如果我们把数学的基本内容,核心知识点,学透了,有一个数学的思维能够灵活的运用,那么数学就没有问题了。

奥数这块我一直认为奥数是拓展数学思维的最好方式,但是这个的因人而异,比如有的小孩他数学思维就非常好,所以我们就不能用简单的奥数来让他练习,而是要更难度一点的,比如说有的小孩数学思维很差,或者是说一般,我们为了提高他学习数学的兴趣,可以用简单的奥数来拓展他的思维,让他对树有概念有助于他学习。

因为奥数不是我们基础教学的学习内容,所以奥数的有些个题,要的是技巧,仅考察的是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还考察的是你数学思维以及在这个思维上的熟练灵活应用。而有些个确实就是一个死记硬背的东西,但是我想出奥数的题,如果出了一些死记硬背的内容,那么出题的那个人他脑袋也是笨的。


陪着孩子一起学


我上学那会,有数学竞赛。但是因为在农村的缘故,所以没有系统的培训。记得从三年级开始,我就有机会参加一些数学竞赛。因为没有参考书,也没有任何老师教过我竞赛的题,我几乎是凭着自己的感觉在做题。因为悟性较好,当时基本上都能拿到一些市级的奖,一二三等奖都有。

后来接触到的一些重点高中、重点大学的同学,有一部分学过奥数,也有很多没有学过奥数的。记得我大学的一个室友,是参加了竞赛保送的,那时候班上大约有十几个保送的同学。


奥数对平时的学习有没有好处?我个人的感觉是影响不大。因为我上学时没有学过奥数,平时的学习也几乎不会遇到什么太大的麻烦。也就是在理解我们考试范围内的知识,基本上跟奥数没有太大关系。可能你会说,现在的知识比你上学的时候难多了!

事实上,我的感觉恰好相反,现在的知识实际上比当年我们上学的时候要简单。这意味着,实际上一个智力开发充分的孩子,理解现在的知识是不难的。


奥数适合什么样的学生学?数学能力出众,课内知识已经熟练掌握,并且超前学习了很多知识。这类学生需要一些数学上的挑战,一方面找到乐趣,一方面开拓眼界和思维。

对于这类学生,其实有两种路线:一种是继续超前自学,另外一种就是系统学习奥数课程。我个人的感觉是小学的奥数价值不是很大,中学之后的奥数才比较有价值。所以如果让我来规划的话,小学阶段如果实在感兴趣的孩子,可以适当参与,通过学习和参加比赛获得成就感。

如果不是很感兴趣的优秀孩子,完全可以采取提前学习的方式,快速学完小学内容,尽快进入初中数学的学习。


目前实际上超前学习的方式已经在很多家庭中进行,主要的做法就是快速进入初中数学的学习。回头一看,你会发现很多小学的奥数实际上可以用以后的知识解决。

另外一方面,真正有天分的同学,完全可以在中学之后再学。


为什么小学很多孩子在学奥数课程?原因有三:

1、孩子有数学天赋

这种孩子确实是存在的,理解数学非常轻松,能够快速地吸收数学知识。而且,这些孩子很愿意去挑战一些不一样的题,那么奥数题无疑能够满足孩子这方面的渴望。这类似于一种极限的挑战,这些孩子完成一个题目之后,眼神中会流露出的满足感。


一般这部分有天赋的孩子,家长也有一个很好的规划。ta们不是盲目学习,有目标,同时也有乐趣,属于主动学习的那一类。

2、考试有附加题或者思维拓展题

这部分题目课上老师无法全面讲到,需要孩子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分析能力才能做出来,所以注定大部分孩子是做不出来的。家长为了让孩子考取好成绩,只能让孩子学习难度较大的奥数。

3、不少初中录取的选拔需要有奥数相应的能力

尽管现在已经禁止这样做,但是为了选拔优秀的考生,很多学校依然会在入学笔试的时候考察相应难度的内容。所以很多家长为了给孩子一个好的学校,就会让孩子早早学习奥数。


不得不说,当奥数跟平时的考试和升学有关联之后,奥数的学习已经变味了。各种套路式的教学,就像是打激素一样,确实短期内见到了效果。但是这种学习方式就像是空中楼阁,没有扎实的基础。特别是不少孩子本身课内知识都还很弱的情况下,学习奥数的后果就是对数学更加畏惧,最后变得厌恶数学。

抛开升学的要求,如果我们目光放长远一些,那么大部分孩子实际上都不应该学习奥数。不管是初中数学还是高中数学,真正用到奥数思想来解题的机会都是少之又少。


对于大部分孩子来说,我建议是以课本为主,学好了可以超前学习。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但能够保持孩子的新鲜感,而且还能提高孩子的自学能力。另外,孩子也可以了解一些数学发展史方面的资料,对于提高孩子的数学学习兴趣有帮助。当然,这需要到高年级甚至是初中之后了。

家长在孩子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孩子学习的状态。如果孩子学了奥数之后状态很差,那么就不要强逼着孩子去学,课内的知识用好了,一样可以发展孩子的智力。如果孩子希望挑战,学习做奥数题,那么参加培训也是适合的,这部分孩子可以通过学习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对未来的学习也有很大的好处。


翼翔老师的儿童教育


我在初中的时候,参加过数学竞赛,通过了初赛,复赛就比较一般了,我不知道我参加的竞赛是不是奥数。

这么讲吧,存在即合理,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适当的接触一下未尝不可。压力有时候是动力,有时候就会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棵稻草。学奥数也好,学珠心算也好 ,参加数学竞赛也好,当做是一种历练,不要与加分啊,评三好学生啊等挂钩。从内心爱上学习才会成为真正的学霸,而且是学一辈子的,学的东西也不仅仅是书本知识,还有社会知识等。


多元视角


我从一个初中数学教师的角度,说说我的观点。

基础教育中的数学和奥数,对于学生培养方向和基本要求,是有很大差别的。

遇到过几个学奥数的学生,听他们发言感觉很聪明,可是考试常常只是中等,我就关注了一下。

我发现,奥数主要培养的是,学生的思维能力。它学习的内容是,一个题目哪个方法做起来最快。可能读者看到这个介绍会想,这岂不是很好?应该对学生很有用啊!

如果你这样想,说明你对基础教育,不太了解。既然是基础教育,填面对的是整体学生,注重的是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说人话就是:它注重的是基本的知识、方法和格式。为什么学奥数的孩子,不一定能考高分呢?

一方面是:有时候,学校试卷出题,考察你某个知识点是否掌握了,结果你用其他方法,甚至列几个算术式子,是把问题解决了,可是没有用到所学的知识点,这是不给分的。

比如鸡兔同笼问题:鸡兔同笼,上有32头,下有90足,请问鸡兔各有几只?
大家都知道一个,简单而且有趣的方法:假设每个动物都抬起两条腿,那么会抬起64条腿,剩下的腿是90-64=26只。抬起两条腿后,只有每只兔子还剩两条腿,所以兔子的数量是26/2=13只,鸡就是32-13=19只。

如果在初中阶段,你这样回答是一分都没有的,必须用方程来做才会给分。


另一方面是:有的同学没有注意表达,题目你会,可是写在答卷上,写得乱七八糟,阅卷老师看不明白,自然就不会给你分了。我还要提醒学奥数的同学,如果你做题用的不是很常规,特别是你的方法中,思路很跳跃的时候,不是所有老师,都能立即明白你的跳跃,一定要简单说明一下你的思路,以免误扣你的分数。

基础教育中的数学和奥数,就是基础教育和优才教育的区别。大家可以扬长避短,如果你的思维不错,那日常要注意,题目的考察意图、应该怎么表述思路。如果你学习扎实,但是思路比较狭窄,可以通过学习奥数,拓展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