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當前羊病流行特點與防控


當前羊病流行特點與防控

農民經濟發展過程中養殖經濟佔據著重要地位,是提高農民生活質量水平的主要形式,做好動物養殖過程中的疾病防控有助於保證養殖效益最大化,是一項利國利民的工作,需要各界加以重視和廣泛參與其中。目前,我國山羊養殖過程中還存在著諸多疾病的發病風險,包括傳染性膿皰、傳染性胸膜肺炎、山羊痘等常見疫病,極大威脅著養殖效益和規模化養殖發展。因此,需要基層動物疾病防疫部門和羊養殖人員充分掌握當前羊病流行特點,全方位開展防控措施,才能夠最大程度避免羊病發生。

一、當前羊病流行特點分析

首先,寄生蟲病感染率相對較高。由於羊是草食動物,無論是放牧還是舍飼,在吃的草料中過多過少都可能含有各種蟲卵,可以說羊的一生接觸感染寄生蟲的機會非常容易,也相對較高。一旦飼料內存在寄生蟲卵,就會加大羊蠕蟲病、反芻獸絛蟲病、肝片形吸蟲病等的發病幾率,寄生蟲病已經成為現代規模養羊常見的疫病類型。

其次,規模化養殖發病機率高,危害更大。相較於農戶的羊養殖,規模化養羊場羊群數量更多,出現羊病後不僅容易傳播感染,也很難及時有效的控制疫情,帶來的危害顯著,有時還會引起地方性流行和疫病區域性爆發的嚴重後果。

最後,混合感染、繼發、併發的現象逐漸增加。近年來,我國養殖羊產業發展過程中,由於羊病混合感染、繼發、併發出現的疫情呈現明顯增多趨勢,其中由於環境性病原微生物以及條件性病原微生物多引起的羊病頻繁出現,病情較為嚴重,防止難度更大。

二、羊病流行趨勢及防控措施

1、傳染性膿皰

羊感染傳染性膿皰病以後,常見口唇周邊形成水皰、丘疹,多伴有程度不同的結痂和破潰,患羊病情不嚴重的情況下,仍舊可以採食,而病情嚴重的情況下則會喪失食慾。3-4月齡的羔羊發病最多,病情也最為嚴重,哺乳母羊和乳羊通過乳房可相互傳染,羊群一旦感染此病,數年不絕。

針對此病的治療,可以採取以下三種方法:其一患羊內服10g清瘟敗毒散;其二將冰硼散加聚維酮碘一起噴於患病部位,頻率為每天噴兩次即可;其三給患羊進行肌肉注射藥物,用藥及用量為每千克體重10mg頭孢噻呋、0.2ml黃芪多糖、0.2ml穿心蓮(天王大敗毒)。

針對此病的預防,要注意對羊群組織粘膜和皮膚的保護措施,降低由於外傷引起傳染性膿皰感染幾率。

當前羊病流行特點與防控

2、傳染性胸膜肺炎

羊感染染性胸膜肺炎以後,常見帶血鼻液或者漿液性鼻液流出表現,一經感染很短時間就會發生咳嗽、呼吸困難現象,患羊身體溫度出現升高變化,一般升高至42℃左右,食慾快速降低,精神萎靡不振,通常病情發展2天左右便會出現臥地不起情況,發展到5天左右則會轉變成痛苦、由溼變乾的咳嗽症狀,此時有鐵鏽色膿性粘液鼻涕出現在患羊上唇或者鼻孔周邊。

針對此病的治療,可以採取以下三種方法:其一病情嚴重的種羊或成年羊可以實施輸液療法,用藥用量為每天混合靜注20ml安乃近、5mg地塞米松、規格為0.1.Og的四環素、250ml0.9%氯化鈉。其二可通過混合另側肌肉注射法進行治療,一個療程在4天左右,用藥用量為每日注射一次10ml替米考星或者氟苯尼考、10ml林可黴素、規格為0.1.Og的強效頭孢、10ml天王大敗毒。其三個患羊內服60g麻杏石甘散,配合開胃促使針注射能夠獲取更好療效。

針對此病的預防,要注意採用隔離飼養方式做好新引進羊的管理,及時接種該病病毒滅活疫苗,定期對羊生活環境進行清潔與消毒,注意通風流暢,可以將黃芪多糖粉加入到羊飲用水或者飼料中,一方面能夠起到提升羊群整體免疫抵抗力的作用,另一方面也能夠間接預防該病發生。

3、山羊痘

羊感染山羊痘以後,常見損傷皮膚黏膜與血腥循環兩種類型病原引發疾病的臨床表現。患羊身體出現有規律性的紅斑、丘疹、水泡、膿皰、結痂症狀,臨床檢查病變部位多發生於頭面部、腹胸部、會陰及肛門周圍、乳房和陰囊等少無或無毛部位。有一定的流行和群發性。

針對此病的治療,可以採取以下四種方法:其一患羊角膜炎以及結膜炎嚴重情況下,可以每日兩次點眼治療,常見藥物為油劑普魯卡因青黴素;其二給患羊內服40g(±10g)的清瘟敗毒散;其三給患羊按照每千克體重混合注射10ml頭孢噻呋鈉、0.2ml黃芪多糖、0.2ml複方板藍根,注射頻率為每次一次;其四以抗生素藥物為山羊痘治療的輔助藥,以清熱解毒的抗病毒藥為山羊痘治療的主要藥,科學合理的防控混合與繼發感染出現。

針對此病的預防,首先要及時接種山羊痘滅活疫苗,在這一過程中嚴格按照頭份疫苗接種的規格及操作要求進行,如果養殖場當地為山羊痘發病嚴重的地區,則要適當的將每年免疫注射一次調整為每半年接種免疫一次,避免重點疫區環境和條件對山羊痘發病的影響。其次,採用分群飼養管理模式,避免出現疑似山羊痘病羊、不同年齡羊混養情況發生,最後加強消毒工作,這一過程適當的帶羊消毒,以便更好提升消毒效果和羊機體抗體水平。

當前羊病流行特點與防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