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糖尿病最有效的运动是什么?

药文化


糖尿病患者选择运动种类时要因人而异,没有适合所有人的最有效的运动。

体质较弱者,可选择散步、快步走、室内运动、床上肢体运动、太极拳等;身体较好的可以慢跑、跳绳、骑自行车、游泳、跳韵律操等。

“糖友”可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选择。

运动强度

一般建议选择低强度、中等强度运动。《中国糖尿病运动治疗指南》中也明确指出,运动强度宜采用40%~70% VO2max(最大摄氧量),身体状况欠佳者可从40%~50% VO2max起始逐渐增加。

运动时间及运动频率

对于间隔多长时间运动一次,每次运动多长时间,目前仍存在一些争议。《中国糖尿病运动治疗指南》提出,运动频率至少需3~4次/周,且每次运动时间需要20~60分钟。

有专家指出,运动停止后60小时,曾经的运动带来的一系列血糖和血脂的有利变化,包括胰岛素敏感性的改善都会消失。因此为了控制餐后血糖,最好每日运动,甚至每餐后运动(尽量选择低强度运动);每周应该运动3~5次,每次间隔不超过48小时为宜。

糖尿病患者运动的注意事项

运动对于糖尿病患者虽然有众多好处,但也有一些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糖尿病患者在运动中除了要注意一些常规运动禁忌外,还要特别注意以下两点。

一是定期全面体检。检查项目应包括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压、心电图、眼底、肾功能、心电图及心功能等,看看有无心血管、神经以及其他方面的并发症。运动前应与医生共同讨论目前的病情是否适合运动、选择哪种运动更适合、运动量该多大、运动中应该注意什么等。

二是控制好运动量。适当运动可以增加热量消耗、减轻体重、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对控制血糖有利。但是,运动量过大或过于剧烈,会刺激机体的应激反应,导致儿茶酚胺等对抗胰岛素作用的激素分泌增多,反而会使血糖升高,甚至诱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不利于控制糖尿病病情。

——追随您的心声 提供专业回答——


中老年保健杂志


我是二型糖尿病,但是不敢运动,因为两次运动后血糖都升高,停下后才正常,本来我是爱运动的,但是有事了正常生活中,走上三五里路还是正常的,昨天在北京六里桥地铁站,为了买午饭,走了三公里,饭馆统统关了门,真没少走路。

我是平时不敢运动了,以前挺爱运动的,走个十里八里一点事没有。昨天就没少走路。


京城名医张一帖


十一回家的时候,发现隔壁院子的小豆子又圆了一圈儿,小豆子今年19岁,但体型却壮硕许多。中年人的啤酒肚都上了身,一问已经快85kg了,个子还不是很高。几个月前小豆子因为经常贪睡,到医院检查时发旋血糖升高,空腹有7.5mmol/L!餐后11mmol/L!虽然还没有多次检测,虽然不能称之为糖尿病,但可以算是高血糖。

后来听小豆子奶奶说,他爱吃肉,还喜欢喝饮料不爱运动,家里独宠,也不怎么帮家里干活。这么小的年纪,代谢出现了问题。豆豆奶奶问我怎么办?减肥……



现在许多疾病越来越年轻化,很小的孩子血糖血脂都有不同程度的问题,排除先天因素外就是自身生活饮食习惯问题。

糖尿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其并发症,心脑血管疾病、眼底动脉硬化、心脏病、肾病、周围神经病等等,轻则伤身,重则伤命。



其实没有什么最好的运动,坚持就是最好的!与其制定完美的计划,不如一步一个脚印的去实施它!每周坚持有氧运动,坚持你的消耗>摄入才能达到减肥的效果。心肺功能可以的情况下游泳跑步都是没有问题的。如果有余力,无氧运动也是可以考虑的,可以增肌,增加基础代谢率。

运动是可以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胰岛素抵抗,又能减重,也能解决很多问题,还你完美体态~

除了运动还有就是需要保持饮食的健康!低盐低脂低糖饮食,千万不要轻易小看糖,糖也是万恶之源,升高血糖是一方面,而且还会影响代谢,增加体重。还要多食用蔬菜,吃白肉少吃红肉,减少油脂的摄入,管住嘴才能连同运动一起良好的控制血糖。正所谓能吃药不打针,能食疗拒绝药物。

目前,糖尿病也是无法攻克难题,运动不足及饮食不协调已经成为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且国内外各项指南已经将运动设为糖尿病的中药治疗。所以,动起来吧!


心血管王医生


运动是糖尿病治疗的重要部分,有效运动可以帮助改善血糖。只要将上面的口诀牢记于心并持之以恒,剩下的就是自己的意志力的问题了!

糖尿病运动口诀记住:一、三、五、七、九

“一”代表:餐后1小时运动;

“三”代表:运动30分钟;

“五”代表:每周至少活动5次;

“七”代表:每次运动中脉搏不超过170-年龄;

“九”代表:运动要长久,持之以恒。

运动时间是影响血糖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它包括每天运动的时间段、餐前/餐后运动起始时间,一次运动方案总的运动时间,运动方案中各项内容的执行时间(如运动的组、次、间歇时间等),这些时间的变化对血糖水平的控制和稳定都有着重要影响。

糖尿病最有效的运动是什么?

1、散步

散步一种比较悠闲的运动,所谓“练十练不如散一散”,强调的是任其自然的一种锻炼方式。一边散步,一边按摩腹部,适用于防治消化不良和肠胃道慢性疾病的患者。所以,散步不但对糖尿病有好处,对其他的疾病也有一定的好处。

2、慢跑

慢跑被称作温和的心脑血管体操,它对人体的心脏和血管会产生非常好的刺激。因为糖尿病患者体质偏酸性,动汗可使体内环境偏碱性,从而降低炎症的发生率,对伤口的愈合、皮肤的修整都会起到很好的作用。

【希望此回答能帮到您,有疑问请【私信】我们医师,将免费为您解答】


平安健康心理


最适合糖尿病患者运动方式是什么?

六种运动方式最适合糖尿病人

散步

散步简单易行,只需一双合适的运动鞋,随时随地都可散步。如果糖友之前没有参加过锻炼,可以从每天散步10—15分钟开始,之后逐渐增加到每天散步30—45分钟。或者戴一个计步器,争取实现每天步行1万步的目标。

太极拳

练习太极拳有助于缓解压力、改善平衡能力和提高身体灵活性。糖友练太极还有助于降低血糖水平。有新研究发现,糖友每周参加两次太极拳训练班,每次练习1小时,每周再在家练习三次,每次20分钟,可以使血糖水平明显降低,提高糖友生活质量。

水中运动

糖友参加游泳、水中健美操和水中漫步等强度较低的有氧运动有助于消耗热量和改善身体灵活性。水中锻炼尤其适合神经病变的糖友(手脚常出现无力、麻木、刺痛或疼痛等症状)。由于水中锻炼对关节冲击更小,因而也很适合同时患有关节炎的糖友。

间歇式运动

间歇式运动是指在正常运动过程中增加几次强度更高的运动,比如慢跑与快跑结合,散步与快走结合等。研究发现,间歇式运动有助于降低血糖水平、改善心血管健康和增强运动毅力。插入高强度运动的时间一开始可以是15—30秒,之后逐渐增加到1—2分钟。

平衡锻炼

平衡能力会随着年龄增大而逐步降低,糖友脚部感觉通常会更加迟钝,因此平衡能力会受到很大影响,糖尿病性神经病变患者更容易走路失态。平衡能力训练有助于解决这些问题。专家建议,选择桌椅附近,单脚着地,做做“金鸡独立”。能够单脚着地站立后,再练习“闭眼金鸡独立”,双脚可轮流练习。

做家务

有些人不爱运动,其实做家务也是很好的锻炼,有助于消耗热量和降低血糖。养花种菜、打扫房间、洗车、遛狗、与孩子一起玩耍等都很好。

(本文来源于 http://tangniaobing.familydoctor.com.cn/a/201701/1664150.html 供您参考)


红色收藏家姜小平


我老公糖尿病十来年了,我说这是他不良的生活习惯导致的血糖高,他不承认说是遗传。

让我们先来看看糖尿病是怎么找上门的:

1.遗传因素—糖尿病和高血压一样是会遗传的,我老公家堂兄弟七个有六个高血压,三四个糖尿病

2.环境因素—俗话说就是大鱼大肉吃多了,又不运动,那不仅仅糖尿病会找上门,其他毛病也会接踵而来

糖尿病典型症状:三多一少症状,即多尿、多饮、多食和消瘦,还伴随着头昏、乏力。如果本来是个小胖子,在很短的时间突然爆瘦,那不一定是减肥成功很可能是糖尿病


去了医院跟医生一聊,你会发现你未来的生活了无生趣了,你喜欢吃的好多好多美食不能多吃了,酒也不能喝了,医生告诉你烟最好也戒了吧。。。

总结成一句话就是:管住嘴迈开腿

适量运动也是糖尿病的基本治疗方法之一。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量力而行,循序渐进,贵在支持。运动方式、强度、频率应结合自己实际情况而定。一般推荐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打太极拳、骑车、健身操、多干 点家务也不错,嘿嘿),运动时间每周至少150分钟。当血糖>14-16mmol/L、明显的低血糖症或血糖波动较大、有糖尿病急性代谢并发症以及各种心肾等器官严重慢性并发症者暂不适宜运动。


乐享菁鲜


中医里面认为糖尿病本质上来源于肺肾阴虚,对治糖尿病的运动的方式也是从肺肾阴虚入手。现从中医角度为大家介绍一个治疗糖尿病的简单运动,这是从八段锦里简化过来的。

1、运动方法

身体保持站姿,两脚分开与肩同宽。双手按在腰部两侧。双腿伸直,缓慢弯腰向下,同时双手渐渐由腰部向下滑下,经过臀部、大腿后侧,到达脚跟。然后腰部缓慢抬起,双手转到身体前侧,自然顺着两腿上升。身体直立起来后,双手由前到后滑向腰部,再次重复以上动作。每组20次左右,每日早晚各一组。时间久了也可适当增加。



2、有效表现

一般以上动作做上3次,便会感到腰部有热感。这就是做对了的表现。



3、原理

这组动作虽然简单但是极好的刺激腿部经脉,并且起到补肾阴的效果。在临床中本人经常给糖尿病患者推荐此种运动,作为一种糖尿病的辅助治疗效果不错。



这组动作关键点在于动作要缓慢,另外对于有腰椎间盘突出以及腰部疾患的患者不可进行以上动作。


中医内科李大夫


你好,三诺讲糖很高兴为你解答!

运动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疗法,多做运动能够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起到降血糖的作用。

糖尿病人运动怎么做最好?

1、糖尿病的运动提倡的是规律的运动,以有氧运动为主,每周至少三次,每次不低于20分钟。老年人,可以适当的减少体育运动。

2、糖尿病提倡适当运动,应尽量避免剧烈运动,适合于糖尿病人运动的项目很多,如散步、快走、慢跑、太极拳、游泳、跳舞、健身操等。中老年患者主要进行轻度的运动项目,有步行、广播体操、平地踏自行车、太极拳等有氧运动。

3、不要空腹运动,以免发生低血糖,建议在餐后1小时后进行有氧运动,有利于餐后血糖的下降。运动时随身带上饼干糖果,应对低血糖,最好结伴运动。

4、一型糖友血糖稳定但血糖量高(通常超过十四个毫摩尔的时候)则不适宜运动。另外,伴有其他急性感染或者心脑血管疾病或其他并发症的糖友,可能并不适合做运动。

想要降低血糖,最大的秘诀在于坚持,而且要持续一段时间,特别是一些耐力性的运动,建议每天进行运动,每次运动30分钟以上,以微微出汗为宜。坚持一段时间,就可以看到效果。

纯手打,码字不易。若您赞同文中观点,就赏个赞、点个关注呗,如有疑问可留言或邀请“三诺讲糖”回答!


三诺讲糖


不管什么运动,只有坚持下来才不会白费。

医生总说糖尿病人:“注意饮食,坚持运动。”饮食可以注意,但是运动就很难坚持。理由各种各样的:“照顾孩子买菜烧饭都累死了,已经是运动了”或者“上班族伤不起,根本没有时间运动”又或者“我年纪大了,动不了了”。总之理由都很充分。

一、为什么要坚持运动?

运动治疗是糖尿病治疗中“五驾马车”的其中一环,重要性不用说;运动可提高肌肉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让胰岛素“升值”,增加其利用率;运动消耗能量,消耗掉血液中葡萄糖,直接降低血糖;改善骨骼肌功能,降低发病因素,改善代谢紊乱,对改善生活质量有正反馈作用;达到上述效果后,能减少降糖药剂量。

此外,坚持运动还能增强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出完汗后心情愉悦,改善新陈代谢。

正常健康人保持运动就大有裨益,糖友更加应坚持运动。

二、适合糖友的有氧运动

有氧运动可增加全身器官的供氧,有助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促进消耗脂肪,达到减重效果。运动类型如:快步走,慢跑,太极,广场舞,保健操,登山,羽毛球等中度强度运动就比较适合糖友了。对于年长糖友或很少锻炼的糖友来说,可以先从简单的快步走开始。

不一定要固定某种运动,一段时间做一样运动,变化着来,这样也更容易坚持下去。

注意:买菜烧饭等普通的家务活是不能算进运动里面去的!

三、餐后一小时运动效果最好

为什么是餐后一小时呢?因为那时血糖达到峰值,是机体最需要胰岛素的时候,这时候运动就能减轻胰岛的负担,帮助降低血糖,从而改善胰岛素抵抗。

四、运动前三大准备

运动前穿好装备,让整个人进入运动的状态;带水,零食,以防脱水和低血糖;带好糖友识别卡,如果你意识不清时,旁人能更好地帮助你。科学地来说,血糖超过5.5最适宜运动。过量运动可能导致低血糖。如果你感到饥饿、手抖、眼花出虚汗等低血糖症状,应及时停止运动,测量血糖。

五、运动多久才够?

每天30分钟的运动,每次超过10分钟是建议。糖友可以根据自我感觉来判断运动强度。 科学地来说,运动后心率:(220-年龄)×0.6~0.8就是代表运动到位了,但并没有人想去算这个。所以根据自我感觉,锻炼后出汗,肌肉有酸胀感,休息后不算,第二天精力充沛。这个程度就可以了。一周运动起码超过150分钟,每周三次或以上,尽量避免隔了2天或以上不运动,这样很容易就懈怠了。

六、特殊人群的运动处方

1、大部分人都应该坚持运动,不论是健康人还是糖尿病人。但下列糖尿病人应限制运动: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血糖波动大,经常出现低血糖者;有严重并发症视网膜病变伴视力下降、严重糖尿病肾变、严重糖尿病神经病变和糖尿病足;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合并感染,未得到控制者。

2、糖尿病合并心脏病、高血压病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者,需在运动医学或康复医师监督下进行,以耐力运动、较低强度运动为主,长期进行锻炼,循序渐进。

3、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建议行上肢和躯干肌的运动锻炼,以中等运动强度为主。

4、糖尿病合并足病患者,应仅限做无负重运动。

5、糖尿病合并妊娠者,应与围产医师共同制定,以步行、固定自行车等低强度有氧运动以及游泳为主,运动中应加强围产期医学监护。


糖大夫


糖尿病患者的运动是极低强度美体增肌训练。

经常中等强度运动如跑步,跳绳,游泳,大强度运动如hiit,tabata,波比跳,在运动早期可能会使血糖下降,但时间一长,血糖就难以控制,因为运动心率增高,会加速人体氧化衰老损伤,代谢不可逆转性损伤下降,使糖尿病难以控制。

极低强度运动可使衰老代价低,美体增肌训练可使在增肌训练的同时美化形体预防腰椎盘突出,增肌训练可使餐后血糖被肌肉利用。

运动医学硕士评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