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还有两年退休了,社保交最高档的合适吗,个人交社保?

缘236937661


退休养老金有2部分组成,一是和当地去年的社平工资有关,也就是说这一部分和个人交费的基数有关,但它是个平均数,公式里的算法比较麻烦,咱们普通人就算个大约数就行,就是你交了10年0.6,10年0.8,5年3倍,(0.6*10)+(0.8*10)+5*3/25,大约是1.2 这个数还要套公式里打个折,最终是1.06,有具体数字就清晰了,最后几年多交也会有提高,但不显著,有单位帮着承担还好些(今年约1800),灵活交费的负担太大(今年3.5万)就按今年的标准算,5年16.5万,里面16%是算到统筹里,所以划不划算一眼就看到了。

第二部分是个人账户的累计余额,除以退休对应的月份,50岁是195 ,60岁是139.按三倍交,个人余额里也会增加。个人交费完全是领自己的钱,这一部分不难理解,多交多领。直至领完后国家再补贴。

总体来说,还是要好好活着,只要活着领的时间长,就领的多。

楼主的题目,建议还是根据自己的时间情况量力而行。



小雪无色1


楼主你好,还有两年就退休了,社保交最高档次的合适吗?个人缴纳社保。我认为你还有两年就退休了,那么这个时候提高自己的缴费档次已经是没有任何必要了,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在计算退休金的过程中,它取决于的是平均缴费指数,所以说你在最后这两年的时间之内提高自己的社保缴费档次,并不会有效的增长自己养老金的待遇有多少钱。

相反在这两年当中,如果说你提高到最高档次,实际上你交的钱还不少,对于自身来讲所得到的回报其实并不见得有这么多,所以我认为你以往按着多少的一个缴费档次来缴纳社保待遇,那么最后这两年期间也应该按着什么样的缴费档次来缴纳自己的社保待遇,那么这样的话对于自己将来退休金的待遇都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

如果你确实是想提高自己的缴费档次,当然也是完全可以的,为什么呢?因为在距离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两年,并且是按照灵活就业的方式来缴纳自己社保待遇的个人,那么是可以享受到社保补贴的,当然你交纳的费用越多,可能在某些地区享受到的社保补贴待遇也越高,所以说对自己来说有这样的一个好处。


社保小达人


其实,很多人对养老金的计算方法并不了解。总认为退休时缴纳最高档次的社保能够很划算,结果是不是这样呢?我们可以通过投资收益比来计算一下。

退休前两年按照最高档次缴纳社保需要多少钱?

近年来我们的社会平均工资不断提高,缴费基数也是不停的水涨船高的。近几年,全国的平均缴费基数普遍在5000元~8000元之间。假设社平缴费基数第1年是6000元,第2年是6500元。如果我们按照最高档次缴费的话,缴费基数分别是18,000元和19,500元。

我们以灵活就业人员参保方式缴费,缴费基数可以根据自己需要灵活选择,缴费的比例也还低一些,全国多数地区按照20%比例缴纳。

这种情况下,我们每月需要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3600元和3900元,一年需要缴纳的费用是43,200元和46,800元。两者合计,恰好是9万元。

如果按照最低缴费基数缴费的话,缴费基数分别是3600元和3900元,每月缴纳的钱数是720元和780元,一年缴纳的费用8640元和9360元,两年合计是1.8万元。其实60%基数缴费恰好是300%基数缴费钱数的1/5。

养老保险多缴这两年能够产生多少养老金待遇呢?

养老金计算公式目前是全国统一的,主要包括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


基础养老金是跟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相挂钩,实际上也就是当年的平均缴费基数了,假设退休时的社平缴费基数是7000元。按照基础养老金的计算公式,60%基数缴费一年,可以领取0.8%的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300%基数缴费,一年可以领取2%的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可以简单计算出,如果多缴费两年,分别可以多领取每月112元和280元的基础养老金,基础养老金的差额是多出了每月168元。

个人账户养老金,等于退休时个人账户的余额除以退休年龄确定的计发月数。如果不考虑个人账户记账利率,两年分别进入个人账户的钱数是个人缴费的40%,也就是6400元和3.6万元。如果60岁退休,个人账户计发月数是139个月,每月可以多领取个人账户养老金46元和259元,这种情况下个人账户养老金差额是213元。


结论评判

最后两年按照60%基数缴费和300%基数缴费,共需要缴费1.8万元和9万元,能够增加的养老金分别是158元和539元,两种缴费产生的养老金待遇差是381元。

每月多出381元,确实是一笔不小的收入呢。可是对于多投入的7.2万元,需要189个月才能回本。不过,由于退休后每年也会增加养老金,可能回本的月份能在180个月左右。不过,我们也要知道个人账户里的多余的钱是属于自己的,也并不算太吃亏。但是,很多人认为这也是15年的时间,觉得没有必要了。

养老保险基本的原则还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最后两年按照最高基数缴费,养老金确实会增加,但是回本的时间你做好准备没有?如果有经济实力,当然是高基数缴费更好一些。毕竟养老金是关系一辈子的事情,万一活到100岁呢?


暖心人社


影响养老待遇的因素基本为四个,缴费年限、缴费比率、退休时的社平工资,退休时的年龄。缴费的比率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档,一般来说个人参保缴费的比率区间为社平工资的60%至300%,参保人员可以在其中的档任选,退休时,所有参保年限的缴费比率统一计算,得出平均缴费指数。

假设女性55岁退休,退休时社平6000,缴费15年,其中13年缴费按60%,2年按300%,那么平均缴费指数为92%,社保缴费社平工资假设也为6000的话,2年300%社保养老缴费就要多(6000*300%*20%*12*2-6000*60%*20%*12*2)=69120,根据养老保险待遇计算方法,这种缴费方法基础性养老金比全部按60%缴费多144元;个账养老金多(6000*300%*8%*12*2-6000*60%*8%*12*2)/170=163元,所以多交的养老保险费大约需要69120/(144+163)/12=18.8年回本。

所以,没有什么合不合适的,根据自己的需求情况合理选择缴费比率。


社保早知道


楼主你好,还有两年退休了,社保交最高档的合适吗?并且是个人以灵活就业的方式来参保,我认为你还有两年退休,那么适当的提高自己的缴费档次,这样的想法是好的。但是如果说你之前的缴费档次并不是很高,都是按照最低标准60%来缴费的,那么今后这两年没有必要提高自己的缴费档次。

因为我们最终在计算退休金的过程中计算的是我们的平均缴费指数,那么只要能够保证我们的平均缴费指数比较高,才能够获得一个更高养老金的待遇,但是因为你之前若干年缴费标准都是比较低的,所以说将来所享受养老金的待遇水平也是比较低的,那么即便是这两年按照最高标准去缴费,也提高不了多少的平均缴费指数,所以是没有必要的。

而且个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实际上按照最高档次来缴费,一年基本上都是在3万块钱左右,所以是非常高的一个水平,那么我认为是没有必要提高这样的一个水平,甚至你每年多交2万块钱,那么这两年的话就接近于5万块钱的一个水平,所以说提高这样的一个缴费水平,对于自己的回报其实并不是很高,所以是不值得的。


懂社保


其实,这个问题呢?根据我的社会经验和职业经验,我觉得交个人养老保险,我们要交最高档的那一款养老保险。为什么呢?因为,在我看来,如果我们在职时,如果能交更多的社会养老保险,那无非是给自己的后半生买了一份收益率比较高的商业保险。

那么,首先,为什么说:我们大多数的人在求职时,会问到企业一个问题,那就是:你们企业是否能够解决我的社会养老保险?

也就是说,我们通常所说的五险一金。

001:

那么,为什么说:我们大家在找工作的时候,很多人会看重自己的五险一金呢?

其实,不难理解。

我们大家都知道:我们一个人的工资是由好几个部分构成的。大多数人的薪酬都是由基础性的工资、月度奖励、年度奖励,还有各种福利构成的。

那我们大家都知道:如果我们一个人在退休之后,如果他在工作期间没有交一分钱的社会养老保险,那么也就是说,他退休之后,只有一份工资,而这一份工资的组成只有一个组成部分,那就是基础性工资。

我们大家也都知道:我国现在的基础性工资很低,无论是国企央企,还是私人企业,还是互联网科技企业,大企业员工的基本工资都是在¥1800元到¥2500元之间,那么如果一个人在工作期间不能及时地交自己的社会养老保险。

那么,待到他退休之后,只有基础性的工资,那么基础性的工资在现在的,当下社会中,一个月给你¥2500元能够干什么?

可以说¥2500元,在一个五线城市都生活不下去,那么何况一线城市、二线城市?

故而,我个人觉得我们在工作期间要尽可能的多交社会养老保险。

也就是说,我们要以最小的投入来换取自己后半生一个最大的生活保障。也就是说为自己以后的生活买一份商业保险,买一份保障。

那么,有人在面对交了社会养老保险是可能会选择不交或是交低档的,而中档的,高档的没人交?

002:

但是,在我看来,我们在工作期间,应该选择交高档的社会养老保险。

为什么呢?

因为我们大家都知道:你交的多。那么,在退休之后,肯定会给你返得多。

这就是经济学中讲的“复利”。

假如说这里有两份社会养老保险:

  • 一份一份社会养老保险每月交了¥1000
  • 另一份商业保险每月交了¥2000元。

你是选¥1000还是选¥2000?

可能有的人会说:我的经济条件不是很好,每个月领的工资可能只够家庭生活,就这个工资水平,我都不能保证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不能让父母享受更好的晚年,那么我只能选社保中的最低档。

其实,我觉得对于这类人而言,鉴于自己经济条件的不好,鉴于家庭因素的不好,那么你只能选择交最低档的社会养老保险,但是我个人觉得你即使交最低的社会养老保险也比你不交强。

因为,现在有的人为了省钱,会做出一些比较“小聪明”似的做法。

也就是说,不缴纳社会养老保险。

那么,不缴纳社会养老保险的结果是什么呢?

我想我们大家都知道。

不然,我们在生活中,要学会随大流,随大家,都缴纳社会养老保险,那么就有他缴纳社会养老保险的道理和一定的内在逻辑性,而我们跟着社会的大流走就是了,切勿在职场上做出“小聪明”似的做法。

那么,这样的“小聪明”可能会害了你的后半生。

故而,在面对不同的两份商业保险时,我个人觉得:如果你有较好的家庭背景和经济条件,那么我建议你选择最高档的社会养老保险来进行交,因为我刚才也讲到了“复利”思维。

经济学中的“复利”。即:你现在每个月交¥2000元,看似让自己的生活很紧张,但是这¥2000如果你能够坚持交10年15年,甚至20年,那么到你退休之后,你就会发现自己竟然变成了众多同事中的一个“小富翁”,生活水平也得到了不断的提升。

003:

那么,相比其他人,你的生活可能会在自己退休以后,美滋滋或者说过得比较惬意。

故而,我们在交社保这样一类的能够保障我们退休之后生活保障的这样的钱时,我们一定要交,而且根据我们当下的经济情况和家庭因素,我们要考虑尽量的交了最高档的那一类,而不应该是我们现在穷,退休之后还是穷,那么我们穷了一辈子,活着的意义,是什么呢?

我个人觉得我们在职场上,如果在工作期间我们穷,但是,请不要让自己在退休以后穷?

那么,我们该穷到什么时候呢?

故而,在交了社会养老保险上,我觉得即使是个人交或是企业交,我们尽量的还是要选择最高的那一类社保。

如果你不相信我所说的话,那等你退休之后,你就会发现你身边那些在职期间交了最高档社保的人,他们在退休之后,生活基本不成任何问题。

因为他们仅用自己的社会养老保险就可以抚养一大家子人。

也就是说缴纳10年,15年,20年,并且坚持每个月都交了¥2000元的社会养老保险。

那么,如果20年下来,在经济学上的“复利”思维,那就可能会产生几百万的一个这样的金额。

故而,在职场上,像交了社会养老保险这类的事,我觉得如果家庭条件允许,如果自己个人经济条件允许。

那么,我们就交了金额最高的那一类吧!没有坏处,只有好处,只有等你退休之后,你才会发现你每个月¥2000元所缴纳的社会养老保险,再坚持交了15年或者20年之后,你会发现它对你产生的经济收益大过于你在任何领域的投资。

以上建议,仅供参考。

在下国华


题主的这种想法,其实没啥意义和作用!

为了让题主更好的理解这个问题,我将把退休养老金的的构成与计算拿出来,让题主能够更清楚明白。

养老金计算公式:每月到手的养老金=月基础养老金+月个人账户养老金,其中:

  月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所有职工的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的余额÷计发月数

1、最后两年社保缴纳最高档,对月基础养老金几乎没啥影响。

为了让题主好理解,举例说明一下,假如题主社保最后两年都交最高的,每年比原来多交几千,它对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增加不大。从月基础养老金的计算公司可以看出来,这点增加被除2再×1%,几乎也就没啥变化了。

为了进一步让题主理解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举例说明一下!

2010年当地月平均为3000元,2011年你月交纳基数为6000元,那么那一年的指数是2。如果你一直这么交,每年的指数都是2,最后退休的时候,平均指数也是2,那么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就是2×退休时当地月平均工资。

指数——每年的缴费基数与前年的当地月平均工资的比值全部加起来求平均。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上面求得那个值乘以退休时的当地月平均工资。

2、缴纳比例越高,但进入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却并不多。

我们都知道所有社保真正能够进入个人账户的只有8%。尤其是像题主这种个人缴纳社保的,绝大部分都进入了社保统筹账户。

为此的举例说明一下。假如题主现在每月的社保缴的是1300元,那么进入个人社保账户的,只有104元。如果题主现在每月交3000元,那么进入提取个人账户的你只有240元,每年也就只有多1000多块,两年下来也就只有多2000多块。

根据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算公式,很容易计算出来,每月也就多十几二十块钱而已。

所以,题主只在最后两年缴纳最高标准,其实意义不大,尤其是以个人缴纳来说,其实也是不太划算了。

好了,我就简单的分析到这里,希望我的回答能够给你帮助。

以上分析,仅供参考,希望我的回答能够给你一点帮助。若有兴趣,可以关注【视职场】,将会带给你更多的职场知识,帮助你解决职场困惑。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发表你的看法与观点!

【视职场】青云计划获奖者,优质职场创作者,一个有着20年职场生涯的老司机,专注分享职场知识,解决职场困惑,建构职场关系。

~~~分享职场知识,快乐职场人生,感谢你点、评、分、转、收!


视职场


影响退休金的三要素是:交费年限(工龄),退休时当地社会平均工资,个人账户余额。你退休前两年交300%只有40%打入个人账户,对退休金的计算影响很小,明白了吗?


梦幻110


目前基本养老保险是以投资理财的观点,个人缴费是缴的越多得的越多,即“多缴多得”。但是,企业、机关事业单位、自由职业者等等的缴费是不一致的,没有标准。同样,(基本)养老保险的待遇也是不一样的,使用各种计算、调整方法,所以造成基本养老保险的各种,繁多的不合理的现象。例如,“个人交社保”的缴费基数和其他人都不一样。限制最高缴费比例300%,还要说“多缴多得”,已经说明不合理问题的所在,矛盾都在其中了。

基本养老保险的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混合,基本养老金的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不分是基本养老保险不公平的原因。

基本养老保险要全面深化改革,消除不合理,不公平的现象。

再回复:

按目前基本养老保险个人缴费“多缴多得”,只要个人缴费高就“合适”,因为个人缴费始终归个人所有,领取个人账户养老金时就把自己的个人缴费部分又领取走了。基本养老金的计算与社会统筹的多少没有关系,但确是小头吃大头(小偷吃大头)。

但是,有一点,按照目前的基本养老金支付解释是:先用个人缴费支付基本养老金,然后再用社会统筹资金和国家的财政补贴支付基本养老金(这也是造成“个人账户空账”的原因),这就看个人的寿命长短了。因为领取个人账户养老金过了计发月数后还可以继续领取。

上述是什么逻辑呢?《中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全方案设计》认为上述的情况都做的不好,不是“按劳分配”,是按缴(费)分配,不是均等化分配,更不是按照个人参加社会劳动年限均等分配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的混账管理,国家的财政补贴也不是对劳动的均等补贴。我们的基本养老保险碰上了这样一个以个人缴费为中心的“混账”理财的,统筹(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混合在一起发放,没的办法。

只有建议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的基本养老保险,“科学立法”,“全面依法治国”。


伟大的长征


倒退8~10年前,这种办法很奏效。临近退休两年按最高工资标准交保险,退休后比同工种同工龄同事的养老保险金要高不少。

自从新的养老金计算办法实行以后,再耍这样的小聪明不管用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