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水稻有稻纵卷叶螟,该怎样防治?

做自已想做


安徽省水稻主产区主要以沿江、沿淮区域为主,近期集中粳糯稻区域反应水稻稻纵卷叶螟爆发且没有好的药剂可以防治下去?那么针对这个现象,小编通过近2年在的田间调查和农民朋友不断交流探讨;也发现稻纵卷叶螟效果不佳的原因很多;小编总结以下几点:

1/水稻生育期紊乱

随着种植结构的不断调整,沿江流域从双季稻向单季稻转变;沿淮从移栽向直播稻转变,而近些年来单季晚稻面积逐渐扩大,为早期迁入的稻种卷叶螟提供食料,有利于产卵繁殖;促进了种群的上升;为后代发生提供了充足本地虫源,从而导致发生频率增加!另外一个方面就是今年前期天气的高温干旱导致水稻生长期紊乱,导致田块与田块之间、植株与植株之间生长胡乱,这对病虫预测和防治施药时间节点把握不准,导致稻纵卷叶螟防治难度大。

解决方案:根据自家田块水稻生育期精准施药,不盲目跟风施药

2/世代重叠和发生

稻纵卷叶螟属于两迁性害虫,每年在安徽发生主害代是五(3)代、六(4)代,但是2017年由于前期高温影响稻纵的影响了五(3)代稻纵的发生,但是这让农民朋友的防治意识下降,导致本地虫源增加!同时外地虫源继续入侵,延续到六(4)代稻纵世代重叠和发生量增加,发生峰次不齐、峰次增加,给我们药剂的使用和防治时间的把握带来的巨大难度

解决方案:多下田观察抓住主害代,学会以田间赶蛾子推断虫子危害前施药

3/施药技术及防治时间

在水稻种植主产区我们的施药时间一般都依据植保站的虫害测报,但是这个测报是依据正常年份的依据,同时我们每个区域的种植结构不同生育期不同,也就导致水稻虫害发生不同,会出现重发区域轻发田块、轻发区域重发田块,往往这个时候农民朋友防治时间有差异,就会出现防治“马前炮”和“马后炮”的问题,那么对于稻纵防治的时机很重要,对于我们的施药也很难把握,一般要控制在卵孵高峰到低龄幼虫时施药!但是农民朋友都是看叶片卷白后才施药!

解决方案:依据病虫情报,不依赖病害情报,依靠田间实际情况进行防治

4/药剂复配及选择

药剂选择不当,害虫抗性增加,造成防效下降。市场上用于防治稻纵卷叶螟的药剂很多,可以说是五花八门,目前市场很多是含隐形成分的药剂,可能仅适宜防治低龄幼虫。也有许多农民朋友贪图便宜,购买有效成份含量偏低的复配药剂进行防治,结果防治效果差,在购买高含量药剂进行防治时,虫龄已进入高龄,便难以防治了。有些农户喜欢使用老品牌药剂多次使用,这样稻纵卷叶螟对这类药剂已产生抗性,也致使防治效果下降。对近几年农民朋友单一的使用酰胺类药剂,今年部分区域也出现药效下降问题,那么这时候我们应该注意选择以酰胺类药剂复配制剂施药!也可以选择新型类无交互抗性药剂防治。(斯品诺)

解决方案:正确选择药剂,合理复配药剂,以酰胺类为代表的复配制剂(稻腾、亮戈、稻惠),其他药剂:解决抗性大龄虫:9080+甲维盐

5/虫子抗性问题

对于稻纵卷叶螟1龄:在叶鞘处;2龄:在叶尖;3~4龄:在叶片中部,离叶尖4~6厘米,暴食危害,出现白叶;5龄:白叶,后期处于化蛹期;但幼虫进入大龄期即三龄以后已经形成白苞并开始转苞为害时才予以重视,此时幼虫已进入高龄,抗药明显增强,喷药就好比是为其“洗澡”,作用不大,这是“打不死虫”的主要原因。同时农民朋友单一的多次使用一种药剂,不能做到轮换用药,也导致稻纵卷叶螟的抗性增加!

解决方案:合理轮换施药,正确判断虫龄,精准施药,提高药效!


农作物农技110


稻纵卷叶螟主要取食水稻叶片,初孵幼虫取食心叶,出现针头状小点,也有先在叶鞘内危害2,随着虫龄增大,水稻叶片上出现长短不一的条状白斑,由叶缘开始向正面纵卷成筒状。严重时“虫苞累累,白叶满田”。

水稻稻纵卷叶螟该怎样防治?

首先,药剂防治,可选用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四氯虫酰胺、甲维盐·茚虫威、甲维盐·虫螨腈、阿维·氯虫苯甲酰胺、虱螨脲等药剂防治,抗虫卷叶螟建议选用甲维盐·茚虫威、甲维·氯虫、甲维·虱螨脲。

第二,见虫打虫是被动杀虫,应主动提前预防。见虫打虫是很难把握好防治的适期,例如稻纵卷叶螟2-3龄时用药成本较低,而且容易防治;一旦稻纵卷叶螟到了4龄或5龄,则防治的难度加大。近年来,虫害大生多出现世代重叠,加之种水稻受人力、天气等因素影响较大,若不能及时打药防治,很容易造成损失,特别是穗期,没防好可能就要减产了。因此,根据水稻分蘖期和穗期易受稻纵卷叶螟危害,掌握狠治穗期受害代,不放松分蘖期危害严重代别的原则,施药时期应根据不同农药持效长短有所变化。

第三,做好田间管理,要合理施肥,避免偏施氮肥导致稻叶嫩绿、田间郁闭,因为雌蛾有趋嫩绿选择产卵的特性;科学管水,适当调节晒田时间,降低幼虫孵化期田间湿度,或在化蛹高峰期灌深水2-3天,杀死虫蛹。

从实践来看,要想低成本防好稻纵卷叶螟,要注重提前预防,做到“治早、治小,压前控后”的防治策略,提前用药预防看起来花了成本,有可能造成用药浪费,但实际上比见虫打虫保险很多,规模化种植水稻还是以提前预防比较好!

云众地服务宗旨:帮助农民科普种植技术知识,解决农民种植的难题。更多种植技术知识,欢迎关注【云众地】


云众地


水稻有纵卷叶螟的防治方法:纵卷叶螟又叫刮青虫,主要寄生为害水稻。为害特点以幼虫缀丝卷水稻叶片成虫苞,幼虫匿居在其禾叶中。仅留表皮,形成白色条班至水稻干粒重降低,秕精增加,造成减产。


要合施肥,加强田间管理,促进水稻生长建壮,以减轻受虫害。选用抗耐虫害的水稻品种,合理管水,

适当调节田间搁水时间,降低幼虫孵化期问湿度或在化蛹高峰期灌深水1至5天左右,杀死虫蛹,掌握幼决盛期或新叶苞多个时,使用每亩3%用阿维菌素200毫升,或15%阿维毒死蜱200毫升,或40%辛硫磷100至15o克,或3o%乙酰甲胺磷150至230亳升对4o一6o公斤水喷雾,注意要及时防治,施药要准确,不要等到虫子卷叶后再防治,那样效果很差。以上是我知的,谨供参考。


农村老阳


水稻上的稻纵卷叶螟,俗称卷叶虫,是水稻上常见的主要害虫之一。一般发生在水稻小苗移栽后半个月左右,以及到水稻齐穗时期。水稻叶茂盛的时候,就开始出现卷叶虫,第一次防治卷叶虫,一般打药用量不大,比较容易防治。施氮肥过多,也是容易引起卷叶虫虫害发生快,因为氮肥过多,水稻叶片过于茂盛嫩绿,特别适合卷叶虫吃食叶片上的营养,也利于卷叶虫躲藏。卷叶虫防治的最佳时间一般在虫害发生轻微的时候,不然就要加大用药量,得不偿失,水稻的正常生长也会受到影响。每次打药最佳时间根据稻田发生虫害的轻重决定,也可以根据植物保护部门农技站发布的病虫情报结合自己稻田实际情况决定打药时间。

每一季水稻,一般打药四次五次左右,这个一般也可以根据病虫害实际情况而定。一般间隔十天或者半个月不等。如果水稻叶片青绿的稻田,在水稻齐穗后,还要防治一次卷叶虫。

卷叶虫发生情况严重的,会出现大量的水稻叶片卷起来,卷叶虫躲在里面吸食叶片营养,使水稻叶片显得一片枯白和条斑,影响水稻的光合作用,严重影响水稻的生长,造成减产。

一般防治卷叶虫的农药品种有毒死蜱,甲维盐,阿维菌素,乙酰甲胺磷,康宽等。阿维菌素一类使用的年份已经有十多年了,卷叶虫对它的抗药性很强了,要加大用药量,为了防止害虫的抗药性,要经常变换搭配农药使用。

还有就是少用氮肥尿素多用复合肥,使水稻叶片不再显得宽大长厚嫩绿,使叶片显得稀,水稻叶片之间的距离空间便于空气流通,色片亮,加大水稻自身对卷叶虫虫害抵抗力。


村野辉哥


大家好我是专注三农问题的85后新农民罗老实。水稻稻叶螟是水稻种植过程中非常普遍的一种害虫。我们西南地区叫它卷叶虫或者“钻心虫”。

这种虫躲在水稻叶片内吐丝将叶片包裹成卷。受灾的水稻叶片会出现白色条纹。如果不能在水稻起苞时及时治理,到出穗后会导致稻穗空壳率增高。受灾水稻饱满度下降千粒重减轻。此虫害的危害性仅次于稻瘟病。种植户在孕穗期前就要积极巡田,及时发现虫害及时处理。可以采用的灭虫减灾方法有以下几点。

  1. 在选种时就要选择抗虫性高的品种。要根据当地近期虫害爆发史来选择稻种。

  2. 化学灭虫。市面上的灭虫农药非常多,常用的如康宽,毒死蜱等都有不错的效果。但记住各种农药一定要交替使用,常用的农药品种极易使害虫产生抗药性。如果出穗后还有虫害建议谨慎用药,俗话说得好“谷出苞,四十朝”。农药残留对人体危害相当大,出穗后不建议用药。

  3. 生物灭虫,稻叶螟的天敌叫“赤眼蜂”。如果在刚进入孕苞期就发现了虫害可购买赤眼蜂虫卵。虫卵可网上购买,将虫卵贴按一定密度挂在稻田内,用不了几天就可孵化出赤眼蜂幼虫。这种方法环保又健康高效值得推广。

  4. 稻田养鱼。稻田内适当套养鲤鱼鲫鱼草鱼。草鱼除了吃掉水稻田内的杂草外还可以剔除水稻脚叶。水稻行间透气性透光性更好虫害发生的概率更低。而鲫鱼和鲤鱼是杂食性鱼类,只要有虫爬出藏身之处就可能被他们吃掉。一般来讲稻田养鱼的田块虫害发病率比普通稻田低得多。

好了我能想到的防治稻叶螟的方法就是这些了,都是在实际生产中总结出来的干货。全程手打原创,如果您觉得有用别忘了给个关注哦!

农村罗老实


在我们农村水稻是一种常见的农作物,几乎每家每户都有种植,毕竟它是我们的主食。但种植水稻的过程中很容易长一些害虫,比如稻纵卷叶螟,这种害虫对水稻来说是很常见的一种,如不及时防治的话,对水稻的产量影响很大,那么该怎么防治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1、合理施肥

在种植水稻的过程中要合理施肥,如果施肥不当的话就很容易产生稻纵卷叶螟,必须氮肥施得过多,或是氮肥施的时间太长,这些都是产生稻纵卷叶螟的因素。其次在施肥的过程中要结合水稻田间管理,比如可以在幼虫孵化的时候对稻田进行烤水处理,在化蛹的旺盛期进行灌水处理,这样都可以减轻稻纵卷叶螟的产生。

2、物理防治

在水稻田里安装频振式杀虫灯杀虫,其次还也可以在水稻田里养一些青蛙,这样都可以防治稻纵卷叶螟,可以有效的抑制下代的虫源。

3、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稻纵卷叶螟也是一种不错的方法,一亩稻田可以用杀螟杆菌,或是青虫菌等,比如150到200克的菌粉,用60到75千克的水兑在一起,然后进行喷雾。其次还可以在其产卵的旺盛期放赤眼蜂,一亩稻田可以放3到4万头蜂,3天放一次,连续放个3天,效果显著。

4、药剂防治

在稻纵卷叶螟的分蘖期有效虫量大约为40头每百丛,在稻子穗期20头每百丛以上这些都是可以防治的,但针对的幼虫的旺盛孵期。其次一亩稻田还可以用5%氟虫腈胶悬剂20到30ml,或是用25%杀虫双水剂200ml左右的药剂,然后一亩稻田用水大概为50到60千克,但在喷这些药物的青提是水稻田里的水要保证1到2寸左右,如果打药后在六小时内下了大雨,那么大雨过后要再补施一次,这样才有效果。

以上就是梅子的个人观点,如表达有误朋友们可以在下方留下您的宝贵意见,梅子将会积极参与讨论。乡辣梅子每天都会分享一些个人观点,再次感谢您的支持。


乡辣梅子


稻纵卷叶螟预测及防治方法。

稻纵卷叶螟在我国分布广阔。危害水稻相当严重。造成减产,应高度引起重视。

一,消灭越冬虫蛹,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采取冬田,翻耕后用水浸泡,这样可以消灭稻庄上的虫蛹,产除田边杂草,尽量减少越冬害虫基数。

二,准确进行虫情预报, 稻纵卷叶螟每年有几代,分布在哪些时候?能准确的预测出来,这样可以减轻害虫的危害程度,减少成本,一般在营生长期,生殖生长期,要严格重视,深入田间调查,稻纵卷叶螟的飞蛾,高峰期出现在什么时候?产卵。一般在水稻叶片的背面。当飞蛾出现高峰时就能决定防治的时间。

三,怎样防治效果最好?防止卷叶虫。从卵块孵化出来那时,很小的幼虫,还没卷叶,还没有对水稻造成危害。在时候将它消灭最容易。他的防治时间,也就是稻纵卷叶螟飞蛾发生高峰的时候,(4一6〉天,打药最理想。可用杀虫双,阿维菌素,这样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做自已想做


稻纵卷叶螟属于食叶性害虫,完全变态昆虫,初孵幼虫一般先爬入水稻心叶,或附近的叶先鞘或者旧虫苞中,虫量大时亦可几头幼虫聚集在叶尖,叶片一侧边缘小虫苞,危害严重的时候田间虫苞累累,甚至植株枯死,一片枯白,使得水稻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因为受到稻纵卷叶螟的危害,产量减少就不说了,而且品质也不好,收益直接降低。

可以从水肥管理要跟上,目的是增加水稻自身的抗性,让水稻生长健壮,有条件的也可以放赤眼蜂,因为赤眼蜂是稻纵卷叶螟的天敌,效果还是很好的,选择用抗虫性比较强的品种,也可以用化学药剂进行预防,防治稻纵卷叶螟的药剂,现在市面还是有很多卖的。






如古涵今


稻纵卷叶螟是水稻上重要害虫,属于迁飞性害虫,由于越南等地也在大量施用双酰胺类杀虫剂,这几年稻纵卷叶螟只是在局部比较严重,下面我推荐几种当前在防治稻纵卷叶螟上药剂:

阿维菌素、甲维盐

阿维菌素在防治水稻稻纵卷叶螟上已经有十多年历史,抗性在增加,用量越来越大,由于阿维菌素没有内吸性,所以阿维菌素对于卷叶螟防效较短,在卷叶螟世代重叠时,阿维菌素保护时间较短,实际应用中建议加入氯虫苯甲酰胺等一起使用。甲维盐是阿维菌素的衍生物,活性比阿维菌素高,且抗性较小,但同样保护时间太短,目前阿维菌素和甲维盐主要用来防治大龄稻纵卷叶螟。

双酰胺类杀虫剂

双酰胺类杀虫剂包括氯虫苯甲酰胺、氟苯虫酰胺、四氯虫酰胺等,这一类杀虫剂对于卷叶螟管控时间较长,属于长效型杀虫剂,但速效性方面欠缺,目前一般和阿维菌素、甲维盐等复配使用,氟苯虫酰胺将在今年10月后禁止在水稻上使用。

茚虫威等其他杀虫剂

在我们的实践中,对于阿维菌素抗性较大的卷叶螟,可以使用阿维·茚虫威来防治,效果还是较好的,市场上也有人使用虫酰肼等产品来防治卷叶螟,推广得不愠不火,效果差强人意,不是市场主流。

结束语

在现在农资市场上,也有人使用毒死蜱等来防治卷叶螟,毒死蜱在后期使用还是有些风险的,有可能造成谷壳变褐色,也不建议去使用所谓“锐劲特”药剂,这些药剂都是被禁止使用很多年了。





闷声发大财小哥


在水稻种植过程中,稻丛卷叶螟可以说是很常见的一种害虫了,危害水稻严重,每年防治它,都会下一番功夫,它是一种迁飞性的害虫,躲在水稻叶片内为食,受害后的水稻,叶片会形成白色的条斑,如果是特别严重的,从地头看,田间一片枯白,特别是在孕穗期、抽穗期的时候,本来想着高产,结果因稻丛卷叶螟的危害,产量减少不说,品质还不好,收益直线降低。

稻丛卷叶螟是怎么发生的呢?首先它具有迁飞习性,可以从其他地方慢慢迁徙过来,危害当地的水稻,其次,它会在田间越冬繁殖,等到来年进行危害,它的越冬场所,一般在地边的杂草、田间掉落的稻苗等地,所以,清理田间杂草、杂物,显得尤为必要。

稻丛卷叶螟防治的话,在实际生产中,一般是采用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办法,农业防治常用的有:

1、水肥管理要跟上,目的是增加水稻自身的抗性,让水稻生长健壮。

2、有条件的,可以释放赤眼蜂,赤眼蜂作为稻丛卷叶螟的天敌,效果还是不错的。

3、选用抗虫性较强的品种,从根本上进行预防。

以上3点估计大家关心的不多,化学药剂可能很多人会感兴趣,目前,防治稻丛卷叶螟的药剂,市面上卖的有很多,常用的有甲维·毒死蜱、\t锐劲特、康宽、氟虫双酰胺等等,当然除此之外,还有其他药剂,根据当地稻丛的抗性程度选择,如果某个药剂在当地抗性已经很大,建议换药喷打,一次不行,间隔10-15天左右,可喷施多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