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9 這位低調的唐代楷書高手,米芾都羨慕

唐代是中國歷史上偉大的朝代,國力強盛,文化繁榮,上至帝王大臣,下到普通文士,皆能詩善書。楷書和草書代表了唐代書法的重要成就,尤其是楷書,為後世立下楷則,澤被深遠。


唐代湧現了一批楷書大師,因高峰林立,而遮蔽了許多楷書高手的光芒。裴休是其中一位名家,並不耀眼卻書藝精湛。


這位低調的唐代楷書高手,米芾都羨慕


《舊唐書》載,“裴休,字公美,河內濟源人也”。據考證,裴休只是生於河南濟源,而祖籍是山西運城聞喜縣。

他在唐代晚期位極人臣,勤於政事,心繫社稷,而受皇帝及眾多文士的推重。


他也喜好翰墨之事,詩書皆有可觀之處。此外,他還和佛教,尤其是禪宗關係密切,是虔誠的佛教徒。




這位低調的唐代楷書高手,米芾都羨慕


裴休篤信佛教,和不少名僧大德交往頗深。他曾送子出家,就是民間津津樂道的“法海和尚”。


在唐代,裴休的書法就已聞名一時。《舊唐書》和《新唐書》都強調他“長於書翰,自成筆法”或“書楷遒媚,有體法”。


這位低調的唐代楷書高手,米芾都羨慕

《圭峰定慧禪師碑》


裴休書跡傳世極少,僅存《圭峰定慧禪師碑》。它是裴休和高僧交往的見證,也是其傑出書藝的一次展現。


《圭峰定慧禪師碑》全稱“唐故圭峰定慧禪師傳法碑”,簡稱《圭峰碑》。公元855年立,唐代裴休撰並書,柳公權篆額,碑現存陝西戶縣草堂寺。碑高208cm,寬93cm,楷書,36行,每行65字。


碑文記載圭峰禪師生平,陳述其佛學思想歷程。圭峰禪師,號宗密,俗姓伺,為華嚴宗第五代宗師,他為傳承佛學以身作則,嘔心瀝血,實為一代高僧。裴休在文章中予以充分首肯。

這位低調的唐代楷書高手,米芾都羨慕

《圭峰定慧禪師碑》


就文章本身而言,歐陽修評價並不太高,認為“其文辭事蹟無足採”,但卻推崇其書法,說“其字法世所重”。


從書寫風格而言,此碑是典型的唐楷風格,法度森嚴精謹,不能增損一筆,筆意在歐柳楷書之間。裴休的筆力整飭雄健,但又古淡清勁。


這位低調的唐代楷書高手,米芾都羨慕

《圭峰定慧禪師碑》


裴休和柳公權是同僚,也是某種意義上的合作者。柳公權的名跡《玄秘塔碑》是由裴休撰文,二人關係可見一斑。

柳公權要年長於裴休,二者書風會存在相互影響的一面,裴書多取法柳書,已歷歷可見。也正因為此,裴柳書風的異同,常引來爭議。


清葉昌熾《語石》卷七載:“《圭峰和尚碑》尚存,其書遒緊而無蘊藉,學之易滋流弊。細參之,其運筆之操縱,結體之疏密,與誠懸聽合無間。大達法師裴撰文,而柳書之。此碑則柳題額而裴書之。


這位低調的唐代楷書高手,米芾都羨慕

裴休《心經》(傳)


葉昌熾因裴柳書風近似,而懷疑《圭峰定慧禪師碑》是柳作,而託名為裴休所書寫。也許,這樣的懷疑符合常理,卻並未接受嚴格的風格分析檢驗,而只憑直覺就下斷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