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5 孩子對任何事都不上心,什麼都無所謂,其實問題可能出現這幾點上

文|中醫李知行

經常聽見一些家長在抱怨,說自己的孩子好像對什麼事都提不起興趣,表現出不太上心的樣子,這可愁壞了父母們。我們把根源都指向了注意力這個問題上,認為孩子無法集中精力,專注能力較差,其實,還有更為主要的問題,要從這些方面去解決。

孩子對任何事都不上心,什麼都無所謂,其實問題可能出現這幾點上

月月開學就上幼兒園大班了,這個看起來聰明伶俐的孩子,身上卻有這個問題,連媽媽也弄不明白。那就是月月好像對什麼事情都不感興趣,總表現出漫不經心的樣子,做事比別的孩子慢半拍。月月的媽媽都有點懷疑了,難道自己的孩子天生有點笨?還是哪方面沒有發育好?

後來她和幼兒園的老師溝通了一下,才恍然大悟,月月主要是沒有自信,而且平時鍛鍊的機會少。

孩子做事總比別人慢半拍,是天生笨嗎?錯了!問題出在這四個方面:

1、孩子本來就有些慢熱。

每個孩子的性格會有差異,有一部分孩子是比較慢熱的,遇到一個新鮮事物需要時間去適應,他們需要自己思考、接受,當完全認可這一切的時候,他們才能完全融入,只是時間的問題。孩子有點慢條斯理,沒有特別緊張的情緒,不用在意。

2、孩子確實不感興趣。

我們不能要求孩子對任何事情都是滿懷熱情的,即使是成年人,擅長的東西也有限,有很多自己不願意去涉及的,何況是小孩子。讓一個孩子做自己不感興趣的事,他們做事的速度自然會慢很多,看起來不上心的樣子。

孩子對任何事都不上心,什麼都無所謂,其實問題可能出現這幾點上

3、孩子沒有自信。

在一些強勢父母的面前,這一點表現得尤為明顯。有的媽媽總是喜歡吼孩子,對他們要求太多。孩子達不到要求會受到批評,所以他們考慮的問題就多了起來,就怕自己做不好,不敢深入地去嘗試,當受到家長責怪,孩子更不愛做了。

4、孩子鍛鍊的機會少。

有些孩子和小朋友玩的時間少,父母保護的太多,照顧也過於細緻,使孩子有很多事不會做,缺少熟悉的過程。這一點不用擔心,家長們要學會放手,讓孩子多去外邊玩一玩,自己完成一些事情,慢慢就會主動去做了。

小稚的女兒就有這樣的特點,在家的時候還好一些,有可能是怕媽媽吧。可在幼兒園的時候,這種表現特別明顯。

別的小朋友在玩遊戲的時候,她在那裡左顧右看,學習的時候也好像心不在焉,我不知道問題在哪裡,後來小稚也請教了很多人,自己做了調整。情況確實在一點點改善,小稚改掉了壞脾氣,不再動不動就說女兒了。後來她的女兒果真變得更加開朗,做事認真,對幼兒園的活動表現出興趣。

孩子對任何事都不上心,什麼都無所謂,其實問題可能出現這幾點上

想要改善這種情況,家長要做的很簡單:

1、幫孩子樹立信心

平時別老是說孩子,催促孩子,只會適得其反。當孩子心裡有了顧慮,遇到事情就想退縮,沒有自信心,認為自己做不好,所以也不盡力完成,感覺老是有人在阻擋他們一樣。當他完成一件事時,父母不要認為理所當然,給予孩子誇獎和鼓勵,讓他有一個清楚的認識,原來努力是這麼享受的事。

2、讓孩子學會獨立

不能因為孩子做不好就不讓他做,任何事都有一個熟悉的過程,多動手嘗試,能力一點點提高。越到後邊難度越大,如果孩子養成了獨立完成的習慣,他們便願意去鑽研,因為知道自己有能力,下次遇到類似的事情自然會很感興趣,這是孩子們的優勢。

3、給孩子一定時間去適應

不要試圖改變孩子的性格,慢性子沒有什麼不好,孩子多思考會變得更加謹慎,當他熟悉身邊的環境,可以使自己免受傷害。帶孩子就是“牽著蝸牛去散步”,要有耐性,不要操之過急。越是心平氣和,越有成績,還能順便欣賞路邊的風景。

孩子對任何事都不上心,什麼都無所謂,其實問題可能出現這幾點上

​最後,要提醒家長們,別把眼光都盯在孩子身上,也要看看自己,我們是否能夠以身作則。不左顧右看,對於任何事都認真負責,保持對事情積極和熱情的態度,將這些傳遞給孩子。在必要的時候,家長要多多幫忙,把他的注意力引過來,幫孩子充充電,讓他們有一種勝任感,動力就開始慢慢啟動了!您家孩子是否存在這樣的問題?歡迎留言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