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十年后的农村老人怎么养老?

岭上孤桐


目前,农村养老问题十分突出,农村养老需要国家的支持、社会的参与和广大农村居民的配合。用发展的眼光看,10年后农村养老将会呈现以子女养老为主、其他养老方式为辅的多元发展的格局。



小编认为大致有以下四种养老方式 : 一、子女养老。子女养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也粮食农村养老的主要方式,就是老人同子女生活在一起,由子女负责老人的生活起居。这种养老方式的好处是,老人能享受到天伦之乐,晚年生活比较幸福。至于题主说的老人随子女进城感觉不好的问题,可以帮助老人参加一些城里的各类老年组织,比如歌舞协会、书法协会、老年登山的物质,丰富老年人生活。



二、社会养老。就是由社会资金投入,建设各类农村养老服务机构,比如老年公寓、养老院、托老所等,为一些子女不在身边,生活自理不便的农村老人提供养老服务,作为子女养老的补充。



三、居家养老。这是针对子女不在身边,生活能基本自理的空巢老人的一种养老方式,由养老服务公司、农村社区工作人员、养老服务志愿者等定期进入老人家庭,帮助解决生活难题或做些洗衣、打扫卫生等工作。



四、国家养老。国家对于60岁以上农民,都会发放养老金,现已经有开始的每人每月60元,提升到每人每月124元标准,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还会持续提高,解决农民养老的资金问题。国家还在各地投资建立了公立敬老院,对农村鳏、寡、孤、独人员免费提供养老服务,作为农村养老兜底,确保农村老人个个都能老有所养。



以上是小编对10年后的养老事业的展望,不妥之处,欢迎交流。了解更多三农资讯,请点击文章上方“关注”!谢谢大家!


三农广讯


在农村,传统的靠儿养老的方式受到了严峻的挑战。

像我村里的那些老人不少已经意识到靠儿养老,不怎么行得通了,都开始了自救。

第一种自救的方法:学一些不怎么需要体力的手艺和技能。


很难想象,或者说出来你们也不信。14年,有1个50多岁的老人到镇政府向懂兽医的小浩学习。

那个50多岁的老人家我叫四爷,他居然自己买书自学,隔几天就上小浩家去请教,还认真做笔记。学了半年理论知识后,天天骑着自行车到各个村里,问谁家有家禽病了,然后免费给治疗。

从今年开始,他已经收费治疗了。因为技术好,名声在外,镇外一些养殖户都会开车来接他去看病。


村里其他的老人,有些跟别人学风水,学算命,学捕鱼,学中医。差不多有七分之一的老人,已经走在了自救的路上。

这里特别要说的是,学医的那个老人家。他2000年开始学的,是跟他当医生的儿子学的。现在他儿子在外面买房定居了,经常叫他搬过去住。老人家就说,村里没个医生是不行的。现在他已经76了。一些常见的疾病,村里人都是找他的,外面的,也有人过来找他。

还真别说,那些老人家们的学习干劲,让我们年轻的都感到汗颜。

我爸已经退休了,他也从去年年底开始学上网,学拍视频。有时他也会打趣说,现在年轻人压力那么大,靠儿养老就像看母猪上树。


第二种自救的办法,就说买养老保险。村里有4个老人已经补办了农村社保,一次性补缴15年那种,现在每个月领1000左右。有的人少点。

买了商业养老保险的也有些老人。

不过这些都是有钱老人家们的自救办法。在村里,比较少。

第三种自救办法,就说趁现在才50多,还能工作,就使劲工作,然后存钱养老。

这样的人很多。他们有的跟村里的建筑队工作,有的到县镇的工厂去上班。或者,到县镇里给人家看孩子做保姆。反正,各有各的办法吧。

而那些已经没办法自救,或者不愿意自救的老人家,只能自己种地,靠儿女寄钱回家了。


村哥小凡


农村老人养老问题越来越严峻,是一个补课忽视的社会问题。十年后,会是怎么个情况呢?



一、最贴心最舒适的还是子女养老。农村老人和子女生活在一起仍然是最好的养老方式,儿女是自己的,爹娘是儿女的,爹娘与子女的那种血缘、养育情感是任何感情无法比拟的。爹娘老了,由子女照顾也就最贴心的。没有其他人比儿女最好的照顾了,既就是发生口角,谁也都不往心里去。这是天性,无法改变。当然也有逆子,不孝顺父母的,但总体上,子女是农村老人最贴心的养老方式。



二是国家养老是无奈的选择。国家养老就是完善养老院,老人住进养老院实现养老。农村老人大多不愿意去养老院,无子女逼迫无奈的情况下才会选择养老院养老。一方面是养老院管理确实不怎么好,老人住进去后受气看眼色,另一方面农村人心底里对养老院养老的老师鄙视,看不起,说闲话,甚至揭短,让老人心里自卑伤心。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养老院养老会慢慢被人接受。



三是多元化养老。今后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养老方式,逐步完善,被人接受。保姆养老,搭伴养老,协议养老等等,也需还会出现预想不到的养老方式,当人,这些养老方式是需用经济坐后盾。



总之,十年后,养老方式多元化,但最贴心最舒适的养老还是子女养老。


阿福有约


我可以谈谈我们那里老人是怎么过的,在我们潮汕地区每一个村都有老人组,平时没事老人在一起喝茶、打麻将、下象棋。有些多才多艺的老人还会一起演奏民乐。每一年村里面都会有许多祭祀活动,都是由老人组安排策划的。



甚至每两个月还会搞一些慈善活动,帮助村里面那些贫困人口,募集资金。老年人生活过得有滋有味的,有的老人甚至一年中几个月在城市里住几个月在农村住。俗话说:养儿防老,是我国千百年来的传统,年复一年的辛勤耕作,换取子孙环绕和稍有盈余的晚年生活,靠土地和子女养老,似乎是千百年来农民的共同指望。



今年,农民只需要缴纳少量的金额就可以购买到新农保,并且满60岁之后,每个月就能领取1000多元的养老金。养老贷款:在2017年农村养老政策调整后,部分地区的贫困农民不交钱也可以领取养老金,针对的主要是失地农民。



失地农民本身只需负担20%的养老金,剩余80%由政府和集体进行缴纳,其中20%通过养老贷款来缴纳,这个贷款也不需要农民还。等到领养老金的时候会从其中按月扣除,因此养老贷款是失地农民不需缴纳养老保险就可享受养老金的一项新福利。



相信国家会为我们农村人排忧解难的,农村发展起来了中国才真正的富裕了。农村老年人的生活养老就是未来国家最重视的问题之一,所以你现在只要努力工作未来不用太过担心。想要了解更多有关广东农村有趣的生活故事记得关注潮汕晓东!


潮汕晓东


十年后当老的干不动了,只能歇着养老又没有退休金的时候,该怎么生存呢?

一:千百年来传承下来的模式--养儿防老。有几个儿子的家庭,那就是轮流养。像我家,我奶奶轮流在我家和我大伯家住一个月。



二:五保户家庭。这样的一是靠国家政策,超过60岁每个月有100元养老金,还有针对五保户家庭的补贴,以及贫困户补贴。另外村里也会有照顾,邻居也会伸出援手。

三:靠存款。很多老人为了不拖累孩子,以及老年生活过的体面,会在年轻的时候多挣点钱攒起来。还有的老人会干到干不动为止。我们村里的很多老人都70多了还在下地给别人干活挣钱。有个奶奶都80了还做手工活,每天挣10几块钱。




四:死。几个别的觉得生活很绝望,选择自杀。我知道的我们村有两个。一个是五保户,平时有侄女一早去送饭,结果有天想不开上吊自杀了。还有一个是跟儿子媳妇关系不好,也自杀了。这种结局是很悲惨的。

在农村几乎没有买养老保险的概念,敬老院也只是存在在电视里的地方。所以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还是希望国家政策能越来越好吧!


笑靥如花的女子


十年后的农村老人怎么养老?

今年是2018年伊始,十年后就是2028年后,十年的时间,转眼之间就到了。按照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计算,十年后的农村肯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美丽乡村,乡村振兴,农民的生活安逸。到那时中国已经步入老龄化国家,养老事业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另一个主题,养老机构基本完善。那么,那时的农村老人怎么养老?宗元三农堂个人看法如下:


一、养老保险养老保障。

目前,农村老人都在享受新农保,每人每月一百多块钱,也够农村老人一个月的零花钱,称盐买火的基本生活需求,这需要感谢我们伟大的祖国,是祖国对农民的厚爱。随着国家惠农政策加大力度,十年后农村养老保险必定提高,而且是飞速提高,这也是农村老人主要的养老方式和保障。


二、子女赡养老人。

“养儿防老”,现在男女平等,子女养老天经地义,这也是法律所规定的子女赡养老人的义务,无可厚非。

三、社会养老机构养老。

随着国家步入老龄化国家,社会养老机构逐步增加和完善,养老体制的健全,社会养老机构也是农村老人不错的选择,毕竟子女少,尤其是独生子女家庭,至少赡养四位老人,负担大,压力大,老人进入社会养老机构养老,减轻了子女赡养的压力。



总之,十年后的农村老人养老肯定有保障,比现在老人养老更幸福,也一定是“老有所依,老有所养”!最后祝愿天下老人“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敬请关注点赞【宗元三农堂】谢谢!


宗元三农堂


十年后我的父辈都近七十岁了,世代为农的他们没了劳动能力,地不能种了力活也不能干了,养老成了头等大事。

爸妈要在农村养老,他们在他们熟悉的环境生活当然好,岳父母要是也这样的话,他们有个头疼脑热的我们夫妻二人就忙开了。我们有自己的小家在顾着老家的爸妈还有远在两千多里外的陕西岳父母家,别说照顾老人了,这来去远途的奔波就把我们整散了。

要是把爸妈和岳父母都接到一起生活,一家八口这是多大的家庭,天长日久的在一起还能不出现摩擦,这杂七琐碎的事情还不得把我弄疯了。还有这吃喝用度也是一难题,饮食习惯不一样,一顿弄上八样饭食还有饿肚子的。

我的理想是建一个养老社区,每一户一个小院占地一百多平米,有独立的厨房和卫生间,还有一个几十平米的菜地。50平米砖墙瓦顶的主房,内设客厅卧室和卫生间。偏房有20平米就够了,设厨房餐厅和储藏室。在房前弄一小菜园,种一些老人习惯吃的蔬菜。

再就是养老社区的医疗保障和家庭医生要做好,要让老人养病在家治病不出区。在生活方面要给予老人最大的自由度,不要设定过多的条条框框。

养老社区的住房只租不售,不需要设定门槛。让更多的老人以之前的社群入住,更熟悉的邻里关系让他们活的更惬意。在原有的社群关系上建立起抱团养老机制,让老人互帮互助,年轻一点的可以照顾大一点的,身体好一点的可以帮帮身体差一点的。吵个几句嘴、呕个几天气、东家长来西家短都是他们的生活,这样才有滋有味。谁家要是有个大事小情的,大家都伸手忙忙。

看过窝头会馆才知道,那才是老人想要的日子!酸甜苦辣咸,五味齐备调和出美味;柴米油盐酱醋茶,事无大小都需多磨!


有更多解决方案请评论区发表高见


岭上孤桐


现在农村养老问题特别严重,儿女外面打工生存,留老人在家独守空房,一些辅助政策,老人大多数不认字,没办法享受。

1.利用土地养老:老人可以利用土地,出租给别人种,收取出租费。

2.储蓄养老:平时积蓄钱,用来防老。一些农民对养儿防老已经丧失信心,因而尽可能吃俭用,节约。

3.养老保险:工作时候公司代缴一半,自己要交一半,达到退休年龄每年可以拿钱,本人没有能力,儿女可以代缴。

4.集体养老:农村常见的养老方式,集体组织对一些年老多病,无依无靠的老人进行赡养,这政策只解决一小部分养老问题,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5.家庭养老:这是农村最主要、最普通的养老方式,也是传统文化中“孝”的集中体现。但是经历一些因素,质量大幅度下降。家庭养老能够促进家庭稳定、社会和谐和经济发展。发扬“孝”的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6.政府补贴:地方政府会根据农民的情况,给予不同金额的补助。

天秤珺以为,农村的养老政策会越来越完善。


天秤珺


农村养老本身就是一个敏感话题,随着越来越多“空巢老人”的出现,这一问题尤为沉重和备受关切。诚然,我们都讲“养儿防老”,可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儿子”也不可能成天守在家中伺候老人。正如题目中所说的情况那样。

其实,对于如何养老的问题,我们应该解放原来的观念,实行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也是必然趋势。

当前,农村家庭养老资源的减少与老年人各方面需求的增加已成为一种矛盾,单一的家庭养老已经不能够满足老年人各方面的需求,而我国目前的经济状况并不能完全依靠社会养老来解决这个问题。因此,这就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相结合的道路。

这种方式依据我国当前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情况而定的,可以由民政部门牵头,由所在的街道办事处或村庄安排大龄下岗女工以家庭养护员,使她们进入到有困难的老人家中来照顾老人的生活起居,“以家庭养老院”的形式使老年人度过一个健康安乐的晚年生活。

当然,走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相结合的道路,还必须重视家庭养老的主导地位,以此来更好地满足老年人各方面的需要,使他们的老年生活快乐,温馨。


难忘槐香


我是农村人,对农村的事还是很关心的,对于十年后农村老人该怎么养老一事。我想说说,千百年来,都是养儿防老。可现在物价上涨太快,医疗治病太贵,人老毛病多,看病看不起,老人生活却是难提。农民的压力越来越大。工厂都是智能机械化,代替人工。农民挣钱更难。如何养老,是现实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让儿子养老可行吗?现在天价财礼,要车要房,娶个媳妇,又回到解放前。他拿什么来养你。

我们只得靠社会,靠政府,靠自己想办法,每当看到村里老人八十多了,还是一个人生活着。就觉得太可怜,她们的儿子为娶儿媳,欠很多外债要还。必须出去打工,老人自然就没人照顾,这种情况的老人很多,有的生病死了都不知道。

因此我建议国家土地确权后,把村里多余的宅基地让出来,建个公立养老院,让农村老人在那养老,有专人照顾,医疗设施配套服务都跟上。让老人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费用国家担一部分,儿子拿一部分,村里六十至七十岁的人可以到养老院工作,搞卫生,照顾老人,还能得到收入。不知我的想法能不能实现,希望我的梦想成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