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5 書中有道,一陰一陽之謂道,再讀米芾《晝錦堂記》帖有感

才無忌大夫:內科主任醫師,從事臨床工作三十多年,全科醫師,執業藥師、心理諮詢師(持證)。在《今日頭條》做一名健康知識傳播者。碼字不易,如果文章對您有用,記得點右上角↗↗+關注喲。


書中有道,一陰一陽之謂道,再讀米芾《晝錦堂記》帖有感

一,井底之見

1,拜師古人,一個子兒不花,何樂而不為?

於無言處讀出玄機。分分鐘書法就能提檔加速,這不是空談。

2,至於技法,無他,唯手熟爾。

3,汝果欲學詩,功夫在詩外。

4,信筆而法備,便是功成之時。

書中有道,一陰一陽之謂道,再讀米芾《晝錦堂記》帖有感

米芾的行書,形神兼備,筆法嫻熟,結構陰陽有序,是學書的好範本。

《晝錦堂記》帖更是可以朝夕參看,每每有所得。




斜為正先,如“嗟”,“口”之斜,“差”之正。

亂為治先,如“輿”,上亂而下治。

松為緊先,如“帰”,左松右緊。

粗為細先,如“臣”,外粗內細。

蹲為飛先,蹲於上者飛於下,蹲於左者飛於右。如“昔‘、”相“,

方為圓先,如”謂“,“田”之方,“月”之圓。

......,可舉一反三,可反之反是。


書中有道,一陰一陽之謂道,再讀米芾《晝錦堂記》帖有感

長丿有卷席之意,似席捲天下,氣貫長虹,見”庸“字長撇。


“海、得”之三點水,可以想“印”字之左,是聯想法,可以輕巧得之。


書中有道,一陰一陽之謂道,再讀米芾《晝錦堂記》帖有感


二,出方之法

方使字凜然不阿,是為底線與原則。貴在行筆慢,勢峻,立勢以制事。

以書寫習慣來看,向右向下為順勢,向左向上為逆勢。

故逆處用“推”法,見古樸;順處用“切法”見守拙

逆攻順守,做人何嘗不如此?

書中有道,一陰一陽之謂道,再讀米芾《晝錦堂記》帖有感

在右及下,用“切‘筆法。見”庸、裡、同、而“等字的橫折處,硬加一折。多此一折,厚一分味。

書中有道,一陰一陽之謂道,再讀米芾《晝錦堂記》帖有感

在左及上,用”推“筆法。見”子、見、也、時“等字的出鉤之處。




三,出圓之法

圓以通變,現靈活與變化,如兵之弔詭,人莫測也。貴在用筆快,勢潤,其道乃光。

在右及下,用”轉“筆法,轉則取實。如“為”,

在左及上,用帶筆法,帶則輕虛。如“女”、“要”

外及四角可選出方,內及中出圓,外者如山安,內者如雲譎;主筆方,次筆圓,少用方,多用圓。

書中有道,一陰一陽之謂道,再讀米芾《晝錦堂記》帖有感

四,一陰一陽謂之道

疏者為陽,密者為陰。

長撇捺,二橫,二豎,當分陰陽,一般而言,撇、右豎、下橫為陽,陽用加法,陰用減法。

撇如彎刀捺如鍘,說其形態,都在出鋒前停頓。見“夫”字。

書中有道,一陰一陽之謂道,再讀米芾《晝錦堂記》帖有感

五,何處說溫柔

溫柔連接,不斤斤計較;昧於形、明於理;多圓少方,省以神似。

如“肩”字,“易”字

兩小橫,變“3、2、s”都可以。甚至以一丿代之。

書中有道,一陰一陽之謂道,再讀米芾《晝錦堂記》帖有感

六,點點滴滴

1,回筆法

半回而出之,半渡而擊之。也可全回,在於輕。

如“庸”、“謂”。

如:“科”字長豎,長往而不復,可見“無垂不縮,無往不收”有些絕對。

書中有道,一陰一陽之謂道,再讀米芾《晝錦堂記》帖有感


2,錯位之法

拉上以為下,升下以為上,一般半個身位。

如“諮”“哲”。

3,變線之法,

壓窄筆畫使成上下一線。

如“之”“雙耳旁”等。


書中有道,一陰一陽之謂道,再讀米芾《晝錦堂記》帖有感


4,連山之法,可以說連三之法,

把三筆畫,連為一筆,化繁為簡。如”巍“之山。

5,變二之法

化簡為繁,如“而’之橫折鉤,“公”之撇。

6,飛筆在於直接,繞筆在於轉圜。轉圜多則亂。

7,“意”三點拾級而上,猶見庭堅之”然”

8,夷之戰戈,諸筆畫依附,外莫能欺。

9,陰抱於陽,其勢剛強。

如“之”,撇包於捺中。

10,左右結構容易散,上下結構容易離,用什麼方法解決?

可以用牽連,

。牽絲以伸手,擁抱可扭身。

11,女旁,馬旁,其折用方。

12,顧盼在暗,勾搭在明;上交以口,下合以足。行書最難於節奏,當於此處發力日久。




以上所言,不是定律。但一路走來,便渡了陳倉。

關注評論轉發來一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