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雲南怒江有哪些意想不到的美食?

矯瑞


雲南怒江,即怒江僳僳族自治州。共有傈僳、獨龍、怒、普米、白、藏、漢等22種民族,其中傈僳族佔48%。

怒江傈僳族美食還是很多的。其中手抓飯是怒江大峽谷傈僳族最具傳統風味和地方特色的一種美食。其選料的方法是:以當地的大米煮飯,倒在一個洗滌乾淨的簸箕內,在米飯上放上切成小塊的黃燜小豬肉、火燒雞、熟火腿和油煎土豆、涼拌魚腥草、清煮南瓜等。左手當碗,右手當筷,抓吃簸箕裡自己喜歡的米飯菜餚,然後放到左手裡捏在一起成團,送入嘴中。吃手抓飯,喝同心酒,享受傈僳族的饕餮大餐,體會怒江的豪放。


杵酒

杵酒是傈僳人自釀的一種糧食酒。這種酒的酒精度為17%、18%,味道醇正,淡淡的甜味,而且營養豐富。

傈僳人家的杵酒是待客的佳釀。俗話說:沒有杵酒,傈僳人家就沒有歌聲。傈僳人有喝同心酒的習慣,兩個喝酒人臉貼著臉,一起喝下一筒酒,還要喝得平均,以一滴不漏為佳。




烤乳豬

烤乳豬是一道當地的傳統美食。肉皮焦黃,肉塊香脆,十分可口。


grass青梅


石板粑粑

這個出現在《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開頭的美食,因為其特殊的製作器皿而受到關注。石板粑粑中所用到的石板是貢山縣丙中洛地區的一種特殊的石板,可用刀削,石板呈青色,經火烤之後堅硬不裂,並有一層油亮光澤。當地怒族群眾從石洞裡挖出石頭後用刀剝開,削成圓狀當鍋用。烤粑粑時只要將蕎麵、包穀面、麥面調成糊狀後倒在燒燙的石板上,反覆翻烤5分鐘之後即可食用,不需加任何佐料,這樣烤出來的粑粑,香甜酥脆,保持麵粉的原汁原味,是貢山怒族待客的一種簡易食品。

老窩火腿

老窩火腿因產在瀘水縣老窩鄉而得名,是怒江遠近聞名的原生態特色產品。生活在海拔3000米以上勤勞、淳樸的老窩鄉白族群眾把野外放養的本地土豬,用玉米和野外雜草育肥後,在每年春節前將其屠宰,採用其後腿加鹽風乾後製成,不添加任何防腐劑和其他化學制劑,肉色呈桃紅色,肉質鮮嫩,無傳統火腿鹹澀感,肥而不膩,口感獨特,純正。老窩火腿不僅是一種色香味俱全的食品,更是一種營養豐富的綠色食品。

烤乳豬

烤乳豬是一道當地土著民族的傳統美食。其製作過程是:選用二至三月體重在15斤至30斤的乳豬,殺死後褪去內臟肚雜之後塗上香油,整個架在慄炭火上面慢烤,邊烤邊撒鹽巴、辣椒麵、草果面、花椒麵等佐料,直至烤熟。烤熟後便切塊蘸醬醋吃,肉皮焦黃,肉塊香脆,十分可口。家有貴客時,才以烤乳豬相招待。現在只要遊客喜歡,在特色餐飲館中就可以品嚐到。

手抓飯

“手抓飯”,是富有傈僳族地方風味特色的小吃。其選料的方法是:以本地特產香米煮熟後倒在洗滌乾淨的簸箕內,在米飯上面放切成小塊的黃燜小豬肉、火燒雞肉、熟火腿、油煎土豆、涼拌魚腥草、清煮南瓜及特色佐料,然後盛一碗鮮雞湯放在每一位客人面前。客人在吃“手抓飯”前必須先洗手,然後大家圍著簸箕坐在一起,以左手當碗,右手當筷,抓吃簸箕裡自己喜歡的米飯菜餚,然後放到左手裡捏在一起成團,送入嘴中,故稱“手抓飯”。主客邊吃“手抓飯”,邊喝自釀的杵酒,席間主人唱著動人的祝酒歌,依次向來賓一一敬“同心酒”,直到客人酒足飯飽才結束。

俠拉

俠拉,怒族語言即用酒煮肉之意,一般用土雞肉和上好的燒酒作原料。做俠拉時,先將肉剁成小塊或剁碎,然後放在鍋裡用漆油(地方上的一種植物食用油)煎炒,炒至脆黃時,稍退火再倒入燒酒,蓋上鍋蓋煮至酒漲,即可食用。經過這種特殊烹調加工出來的肉酒,味道鮮美,香氣撲鼻,甜中帶辣,特別可口,據說怒江峽谷中婦女生完孩子,只要吃了俠拉,三天就能下地幹活哦。


時報傳媒


有少數民族的地方就會有吃不完的美食,到雲南怒江一定要品嚐一下怒江的特色美食,保證讓你去過一次還想去第二次,去了怒江一定要吃這五種美食。

老窩火腿

老窩火腿因產在瀘水縣老窩鄉而出名,是怒江遠近聞名的原生態特色產品。

烤乳豬



烤乳豬是一道當地土著民族的傳統美食。家有貴客時,才以烤乳豬相招待。現在只要遊客喜歡,在特色餐飲店就能吃到。

手抓飯


“手抓飯”是富有僳僳族地方風味特色的小吃。

俠拉

俠拉,怒族語言既用酒煮

肉之意,一般用土雞和上好的燒酒做為原料,有機會你一定要品嚐,因為怒江峽谷中的“俠拉”真正印正了“肉補三天,湯補十天十夜”的民間俗語。

石板粑粑


在貢山縣丙中洛地區有一種特殊的石板,可用刀削,石板呈青色,經火烤之後堅硬不裂,並有一層油亮光澤。在丙中洛的“農家樂”中,你就可以現場看到“石板粑粑”的做法,並親口嚐嚐熱氣騰騰的“石板粑粑”。


芸豆豆


包穀稀飯、特色民族舂辣子、漆油雞、烤飛鼠、烤小豬肉、手抓飯、涼粉、卷粉等等,其實只要會找地方好吃的東西挺多的,有些飯店打著特色菜的名義做的味道簡直一言難盡……只要東西買得正宗,雞啊豬啊隨便裝鹽巴炒一下都比那些放了幾調羹調味料的菜香得多得多🤗🤗🤗


嘣嘣香


抱歉,這個問題我真不清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