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1 我省首批“教育强县”已公布,有你家乡吗?

近日,省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公布了福建省首批

“教育强县(市、区)”名单:

福州鼓楼区,厦门思明区、集美区、湖里区,泉州鲤城区、丰泽区等6个县(市、区)被授予“教育强县(市、区)”牌匾。

而梅列区、城厢区、福鼎市、永安市、福安市、荔城区等6个县(市、区)作为重点发展对象,经一年培育后将再经过专项督导评估,视提升情况适时认定。

省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同时公布的名单还有2017年“两项督导”督导评估结果:

鼓楼区、思明区、集美区、湖里区、鲤城区、丰泽区、梅列区、城厢区、福鼎市、永安市、福安市、荔城区、福清市、上杭县等14个县(市、区)“对县督导”“党政主要领导干部抓教育工作督导考核”为“优秀”等级,被授予“2017年度福建省教育工作先进县(市、区)”牌匾。

据了解,2017年“两项督导”和“教育强县(市、区)”督导评估结果是省政府教育督导办公室根据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在县级自评、市级核查的基础上,于2017年12月至2018年1月,对19个县(市、区)组织开展省级督导评估,其中12个县(市、区)结合开展“教育强县(市、区)”督导评估,经省教育厅厅长办公会议研究、社会公示无异议、省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2018年全体会议审定的,具有很高的权威性。

省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要求,各市、县(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切实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全面提升县域教育现代化水平,努力办好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对教育改革发展的获得感,并在全省范围内充分发挥好示范引领作用,为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福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相关链接

我省首批“教育强县”已公布,有你家乡吗?
我省首批“教育强县”已公布,有你家乡吗?

(一)“两项督导”:包括“对县督导”和“督导考核”。其中,“对县督导”是省政府办公厅于2006年建立的对县级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制度,五年一轮;“督导考核”是2006年省委组织部、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联合建立的县(市、区)党政主要领导干部抓教育工作督导考核制度,主要考核县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干部依法履行教育工作职责、完善教育治理体系、优化教育发展机制、提升教育发展质量的情况和效果。“两项督导”作为我省常规综合督政项目,通过十多年来的实施,我省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取得了明显效果,“两项督导”已成为我省教育督导工作的优势和品牌。

(二)“教育强县(市、区)”:聚焦县域教育现代化建设进程,侧重评估县域教育整体水平和综合实力在全省的领先程度,即办学条件强、学校管理强、师资力量强、公平程度高、教育质量高、社会认可度高等“三强三高”。2017年首批申报的12个县(市、区)总体上经济社会、文化教育较为发达。

(三)“教育强县(市、区)”部分核心指标

1.小学、初中、普通高中、中职学校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分别达到2000元、2500元、3000元、3000元以上。

2.“义务教育管理标准化学校”占比超过全省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

3.普通高中全部通过省三级以上达标高中认定,其中省一级达标高中不少于总数的三分之一。

4.县级教师进修学校达到省定“标准化建设”要求

5.实施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发展计划,至少有1所省级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基地校。

6.特色学校总校数占比达到全省平均水平以上。

7.“全国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县”通过市级核查和省级评估。

8.中小学体育、艺术、小学科学专任教师占教师总数的比率,分别达到全省平均水平以上。

9.市级以上中小学名教师、名校长、学科带头人及特级教师占比达到全省平均水平以上。

10.每所中小学每百名学生拥有县级及以上骨干教师数:小学、初中、普通高中均达到1人以上。

11.国家《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办法》中的7项资源配置指标的校际差异系数,小学均小于或等于0.50,初中均小于或等于0.45。

12.在国家及省级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中,相关科目学生学业水平均达到Ⅲ级以上,且校际差异率低于0.15。

13.中考单科及格率、全科及格率达到全省平均水平以上。

14.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合格率、高三毕业班学生高考总分的平均分达到全省平均水平以上。

15.近三年中小学生参加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学生体育竞赛、学生艺术展演、评比的获奖数量占比均达到全省平均水平以上。

16.形成师生惠及面广、公认度高、效益显著、符合教育发展方向、有积极影响的教育教学改革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