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8 凝固胜利瞬间——位于汉口中山公园的受降堂石刻碑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伟大的卫国战争,也是中国近代以来抗击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而九省通衢的武汉地处我国腹地,一直是中日双方必争的战略要地,抗战时期一度成为国民政府所在地和全国抗战的指挥决策中心。因此,武汉也保留了许多重要的抗战文物和抗战遗迹。

凝固胜利瞬间——位于汉口中山公园的受降堂石刻碑

曾经的汉口中山公园


在武汉市中山公园内西北角,有一座平顶厅堂式的横列建筑,该建筑长34米,宽12米,面积约400平方米。每天,来这里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大门的匾额上题写着三个刚劲有力的大字:受降堂。

凝固胜利瞬间——位于汉口中山公园的受降堂石刻碑

位于汉口中山公园的受降堂


受降堂原为“张公祠”,旧址建于1942年,原系日伪武汉市市长张仁蠡(张之洞的第十三个儿子)主持兴建,祠内供有张之洞的牌位和张姓家谱。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18日,第六战区司令长官孙蔚如上将在重新布置后的“张公祠”里举行了受降仪式。2001年9月18日,按原貌修复一新国民政府第六战区受降堂旧址正式对外开放;2002年11月7日,列入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凝固胜利瞬间——位于汉口中山公园的受降堂石刻碑

受降堂内


受降堂内布展简洁,陈列有军旗、文件、老旧照片、军用武器装备以及日军签降的场景复原等,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陈列在展厅正中间的一块刻有碑文的汉白玉石碑。该石碑通长120厘米,宽40厘米,厚约6厘米,重约150斤,碑文内容为:“中华民国卅四年九月十八日,蔚如奉命接受日本第六方面军司令官冈部直三郎大将率属廿一万签降于此。第六战区司令长官孙蔚如题。”该碑在江汉区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中被认定为文物,并被定名为:1945年第六战区受降堂石刻碑。

凝固胜利瞬间——位于汉口中山公园的受降堂石刻碑

1945年第六战区受降堂时刻碑

自1938年10月武汉沦陷,武汉人民在日寇的铁蹄下度过了7年的艰苦岁月。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18日,中国第六战区司令官孙蔚如将军,接受侵华日军第六方面军司令冈部直三郎大将率部21万投降。据史料记载,冈部直三郎投降时,他一身戎装,左手拿着军刀,强作镇定。但当他走向受降堂的时候,守卫在受降堂台阶前的中国第六战区司令长官部少将副官处长蒋虎杰快步上前,一把将他的佩刀夺下。签署投降命令时,冈部直三郎的脸上不住流汗。这个双手沾满中国人民鲜血的战犯,在武汉人民的欢呼声和爆竹声中,耷拉下曾经不可一世的脑袋。投降后不久,他被中国军队逮捕,1946年在战犯医院毙命。

受降碑凝固了抗战胜利瞬间。74年前,它见证了取得抗战胜利时武汉人民的巨大喜悦;今天,它所代表的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仍应代代相传。(文/余培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