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9 美媒算了一笔账:收复克里米亚这五年,俄损失了1500亿美元

美媒算了一笔账:收复克里米亚这五年,俄损失了1500亿美元

克里米亚半岛

2019年3月18日是克里米亚“入俄”五周年的纪念日。5年前的2014年3月18日,普京与克里米亚和塞瓦斯托波尔行政长官签署条约,正式接纳上述两地为新的联邦主体。

普京在乌克兰政权变色的背景下,果断出手收复克里米亚,是英明决策,还是战略失误?这个问题一直存在较大争议。如今5年时间过去了,可以做一个阶段性的盘点与评估了。

“彭博经济”(Bloomberg Economics)近日替俄罗斯人算了一笔账:俄罗斯接收克里米亚这五年来,俄罗斯经济总量下降幅度超过10%,损失了1500亿美元。

彭博经济比较的是2018年底和2013年底俄罗斯的经济数据。但是,俄经济的大幅衰退,不能让克里米亚问题背所有的锅。近年来,石油价格的持续低迷,也让俄罗斯这个能源出口大国很受伤。

美媒算了一笔账:收复克里米亚这五年,俄损失了1500亿美元

普京参加克里米亚入俄五周年庆祝活动,给在解放克岛战争中牺牲的烈士献花

不过,毋容置疑的是,俄罗斯得到克里米亚的同时,也失去了很多——在国际社会上遭遇空前孤立,美欧一轮接一轮的经济制裁,让俄罗斯难有喘息的机会。周边安全形势持续恶化,乌克兰彻底走到俄罗斯的对立面,成为美欧遏俄的马前卒。兔死狐悲,铁杆盟友白俄罗斯对俄罗斯的离心力也在增强。

更要命的是,克里米亚问题已经成为美西方制服“北极熊”的紧箍咒,动辄就拿出来念一下。美国已明确表态,克里米亚和乌克兰问题一日不解决,美国一日不会解除对俄制裁。实际上,就在3月15日(克里米亚公投入俄五周年前夕),美国、加拿大和欧盟又对俄多个个人和实体实施了制裁。

但凡事都有两面性。克里米亚问题给俄罗斯也带来了难得的益处:俄罗斯民族凝聚力和抗压能力显著增加,自主工业生产能力有所提高,并被迫加速了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升级。

“全俄舆情研究中心”的最新民调显示,仍有高达88%的人对俄收复克里米亚持认可态度。70%的受访者认为,克里米亚“入俄”未对其个人生活产生任何不良影响,18%的受访者表示,他们的生活过得更好了,只有9%的受访者表示,日子变得更差了。这表明,普京当年收复克里米亚,是顺应民意之举。

美媒算了一笔账:收复克里米亚这五年,俄损失了1500亿美元

普京与克里米亚民众举行座谈

对于普京,他在去年大选前夕接受俄电视台主持人采访时,就克里米亚问题有过一段耐人寻味的表态:

“我们的对手采取了正确的战术,众所周知,达到了自己的所有战术目标。但看长远看,我们还是赢了。”

普京这段话,翻译过来的大概意思就是:美西方抓住克里米亚大做文章,取得了对俄罗斯的战术优势。但从长远上看,收复克里米亚是个战略性胜利。

3月18日,普京在参加克里米亚入俄五周年庆祝活动时明确表示:“‘克里米亚之春’,是新的里程碑,因为它向全世界表明,俄罗斯能够捍卫自身的利益。”

或许,对于收复岛屿这样重大事件的历史性评估,5年时间还是太短。再过数十年之后,对于其功过是非,我们将有一个更加明晰的判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