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3 八一式马步枪我军研制的第一把制式步枪

关于八一式步枪的诞生,网上看到过一个传说,先将其搬过来,再评论其性能,当然,是用自己组织的文字概括了,原文特长学术论文似的。

1940年5月,八路军副总司令员、副总参谋长、后勤部长等人,陪同刘鼎去军工部上任部长,期间,4人4骑马,在途中议论开了。

“日本人欺负中国,就凭武器好。”、“要战胜日本,要有人有枪,有的战士枪都没有,怎么打仗?”、“靠缴械,代价太大,也不可靠,还得自己造枪。”

八一式马步枪我军研制的第一把制式步枪


军工部长刘鼎,反复琢磨着首长的话,深感肩上责任重大,唯有全力以赴,将军工搞上去,才不辜负首长们纵马送行一番情意。

刘鼎在一所视察时,刘贵福正在设计新枪,那把新枪颇具特色,是刘贵福在延安时设计,工展会上获奖的产品,最高领导人指示延安兵工厂批量生产的“无名式马步枪”。

在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时,刘鼎听刘伯承说起过步枪,有些国家单纯追求步枪的射程,把枪管搞得很长很笨重,结果射程越远,命中率越低。刘伯承认为步枪是种近战武器,只要能保证在200米以内射击准确,越轻越灵巧越好。

八一式马步枪我军研制的第一把制式步枪


刘贵福以前只是凭经验设计,不明白其中的理论依据,从刘鼎口中听说了第129师师长刘伯承对步枪的设计要求,感到获益匪浅,对新枪的最终设计定型和量产充满了信心。

于是,刘贵福夜以继日地开动脑筋,加紧新型步枪的设计工作,刘鼎部长建议,与中正、三八、汉阳造等步枪进行仔细比对,从中再挖掘其他步枪的优点,并特地送来上述样枪,供刘贵福作为参考,并特别指出,刺刀很重要,肉搏时易操控。

刘贵福就设计了双翘形不易碰撞刀刃的加长三菱刺刀,增加了步枪的保险装置,简化了工艺,减少了零部件,且缩小了零部件尺寸,减轻了全枪重量,保证了步枪性能优越,轻巧可靠。

八一式马步枪我军研制的第一把制式步枪


8月1日,建军节那天,在射击场上,新枪连续打了200发子弹,全枪没有发现任何问题,副总司令员接过枪,拉枪栓比划刺杀动作,连说是把好枪,由于准星可以调结射击偏差,副总司令就脱口而出:“天下第一准星”。

八一式马步枪,诞生在太行山,从此人民军队有了自己的第一把制式步枪,采用了7.9毫米口径,枪长尚不足1米,比一般步枪短100-200毫米,枪重3.36公斤,近似马步枪,射击时后坐力较小。

但枪身加上军刺时,长度却超过了三八式步枪,有利于我军拼刺刀展开白刃战。枪托用核桃木制作,表面涂清漆,崭新美观。

八一式马步枪我军研制的第一把制式步枪


枪托内可以存放小型修理工具,有通条插在枪身内,金属零件经过烤蓝处理油黑铮亮,且准星可以调结射击偏差。

此枪共量产7918支,对于八路军来说可谓杯水车薪,但对于我军军工领域来说,却是历史性的进步。因此,八一式马步枪,在我军步兵枪械装备史上,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综上,八一式马步枪,是旋转后拉式枪机5发栓动步枪,由于八路军自用为主,因此在设计时就强调实用,不存在理论上的缺陷,轻巧灵便。

八一式马步枪我军研制的第一把制式步枪


加长的三菱军刺非常有特色,装上军刺时枪长不足1米的八一式马步枪,长度竟然超过了上军刺的三八式步枪,有利于八路军与日军展开白刃战。

在艰难困苦的岁月,缺军工人才、缺机械设备、缺原辅材料、缺优质钢材,且面领日军扫荡的背景下,八路军军械所竟然能设计并制造了7918支八一式马步枪,真的非常不容易,感动了国内军迷,可谓可歌可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