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0 中國畫裡的桌子為什麼“近小遠大”?“不工不俗”才是高級趣味!

大一統的唐朝終究分崩離析,接下來的五代十國時期非常動盪,王朝更迭頻繁,經濟的發展相比唐朝自然是大大不如。

但很詭異的是,五代的文化藝術並沒有停滯不前,尤其是“詞”的發展突飛猛進,留下了許多千古佳句;文化上的另一個突出成就,就是繪畫。

南唐畫院

南唐後主李煜就是在這個戰亂年代走出的非凡藝術家,他是一個多才多藝的皇帝,工書善畫,能詩擅詞,通曉音律,尤以詞的成就為最大。

這位著名的皇帝藝術家,他的《虞美人》可謂千古傳誦不衰。

李煜《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時了? 往事知多少。 小樓昨夜又東風, 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 只是朱顏改。 問君能有幾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後人常常評價李煜是一個“失敗的皇帝、成功的藝術家”。比起宋徽宗,李煜更倒黴一些,他繼承皇位時,國家已經走向衰敗了。

之前,後蜀主孟昶在成都創立了翰林圖畫院,這是中國歷史上首個正式的宮廷畫院。

隨後,南唐也建立起自己的畫院,聚集了一批著名的畫家。

南唐是十國中版圖最大的政權,經濟相對發達,文化也比較繁榮。尤其是在中主李璟和後主李煜時期,湧現出大量繪畫名家。

南唐畫院裡,有大畫師周文矩、顧閎中、趙幹、董源等人,他們經常被召集去描繪皇室的宴飲或民間生活場景。

宮廷大畫師周文矩

我們先從周文矩開始講起。

周文矩,江蘇句容人,五代南唐宮廷畫家。後主時任翰林待詔。

古時候,在文學、書畫、琴棋等方面有特長的人,會在翰林院擔任官職,聽候君主召見,稱“翰林待詔”

周文矩擅長畫佛道、人物、車馬、山水。尤其擅長畫仕女,多以宮廷貴族生活為題材。

周文矩的代表作品有《宮中圖》,殘存四段,現分藏於美國克里夫蘭藝術博物館、哈佛大學福格博物館,以及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另一幅《重屏會棋圖》,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宮中圖》

《宮中圖》,描繪了宮廷婦女生活。

有人在撫琴奏樂,旁邊還有人在欣賞聆聽。

中國畫裡的桌子為什麼“近小遠大”?“不工不俗”才是高級趣味!

繼續往左看,兩個丫鬟抬著小轎子,一個小女孩坐在上面特別的開心,旁邊一位聽樂的婦人還回過頭來看著小女孩笑。

中國畫裡的桌子為什麼“近小遠大”?“不工不俗”才是高級趣味!

再往左,有三個婦女圍著一個剛會走路的嬰孩,小孩子伸出手來要抱抱。

中國畫裡的桌子為什麼“近小遠大”?“不工不俗”才是高級趣味!

還有一群小孩子在和小狗玩追逐遊戲。多麼生動的畫面啊,兒童活潑天真,宮女悠閒自在!

中國畫裡的桌子為什麼“近小遠大”?“不工不俗”才是高級趣味!

仔細看《宮中圖》人物衣服上的線條。這就是周文矩獨創的,用顫動的線條來表現衣紋,後人稱為“戰筆水紋描”,看上去彷彿水紋波動。

中國畫裡的桌子為什麼“近小遠大”?“不工不俗”才是高級趣味!

再看《宮中圖》中彈琴宮女的這塊坐墊。咦,大家發現了什麼?是的,近處的坐墊比遠處的要窄。

中國畫裡的桌子為什麼“近小遠大”?“不工不俗”才是高級趣味!

常識告訴我們“近大遠小”,周文矩的“近小遠大”,是什麼技法呢?

這就是周文矩的獨特構圖法:反透視

在西方繪畫裡,畫面根據“焦點透視”原理,形成“近大遠小”的畫法。

達芬奇的《最後的晚餐》,是焦點透視的經典之作,畫面中所有的線條,焦點都指向一個地方。沒有焦點透視法,也就沒有西方的寫實性繪畫。

中國畫裡的桌子為什麼“近小遠大”?“不工不俗”才是高級趣味!

與焦點透視相反,反透視就是不符合人眼真實看到的景象,表現在中國畫裡,就是近小遠大,近窄遠寬。

《重屏會棋圖》

我們再來看周文矩的另一幅名畫《重屏會棋圖》。這幅作品尺幅不大,畫心部分僅有40*70釐米,但是就在這麼小小的畫面上,卻藏著很多有趣的故事。

描繪南唐中主李璟與兄弟們在屏風前對弈的場面。四人身後屏風上畫白居易“偶眠”詩意,其間又有一扇山水小屏風,故畫名日“重屏”。

中國畫裡的桌子為什麼“近小遠大”?“不工不俗”才是高級趣味!

白居易《偶眠》

放杯書案上,枕臂火爐前。老愛尋思事,慵多取次眠。

妻教卸烏帽,婢與展青氈。便是屏風樣,何勞畫古賢?

畫面的主體部分,在一個佈置精美的房間裡,有四位貴族男子正圍坐在一起下圍棋。

中國畫裡的桌子為什麼“近小遠大”?“不工不俗”才是高級趣味!

周文矩沒有在畫中標出四位男子的姓名,因此後人只能去猜測他們究竟是誰。直到南宋時,一個名叫王明清的學者看到了這幅圖,想起家中收藏了一幅南唐中主李璟的畫像,拿來一對比,果然十分相像,因此認為這是李璟與他的三個弟弟對弈、觀棋的娛樂場景。

那麼,畫中哪個是中主李璟呢?

中國畫裡的桌子為什麼“近小遠大”?“不工不俗”才是高級趣味!

想想我們在閻立本的《歷代帝王圖》和《步輦圖》中說過的“主大從小”規律,李璟當然是中間那個頭戴高帽、身材高大的男子了!

四個人的衣紋細挺而帶有轉折,正是前面說到的周文矩的“戰筆水紋描”特色。

《重屏會棋圖》中的床榻樣式再次呈現出近處的窄、遠處的寬的特點。

中國畫裡的桌子為什麼“近小遠大”?“不工不俗”才是高級趣味!

中國畫裡的桌子為什麼“近小遠大”?“不工不俗”才是高級趣味!

為什麼出現“反透視”?

為什麼中國畫的器具中會出現“反透視”的視覺效果?

我認為《芥子園畫傳》中的一段話,道出了其中的秘密:

“既畫亭榭,安得使之空洞無物?必須几席可憑可藉。畫此等物,固不可太工,工則俗……”

也就是說,中國古代的畫家們認為,如果要畫茶几、席子、屏風、床榻這些器具,如果“太工”,像透視法那樣過於寫實工整,就顯得有點俗了,缺少雅趣。

第二,從實用的角度來說,“反透視”可以便於桌子後面(寬的那邊)佈置更多的人與物。

中國畫裡的桌子為什麼“近小遠大”?“不工不俗”才是高級趣味!

宋《槐蔭消夏圖》

在中國畫家的藝術觀念裡,忠於主觀感覺最重要!忠於視覺(客觀)的寫實,可以讓位於忠於感覺(主觀)的寫意。

中國畫裡的桌子為什麼“近小遠大”?“不工不俗”才是高級趣味!

明·仇英《竹院品古圖》

而西方直到現代藝術興起,藝術家才自覺忠於內心的情感,不再追求畫得像照片那樣真實。

周文矩之後,很多畫作都出現了“近小遠大”的情況,不勝枚舉,已經成為中國畫的經典樣式。

綜上,繪畫藝術不同於科學技術,不是拍照片、做研究,中國古代畫家對“透視法”懂與不懂,理科思維比西方畫家差與不差,都不是賞析一幅畫、評判一個畫家的重要標準。


曾孜榮,中信美術館執行館長,有20年藝術普及工作經驗,語言生動易懂,他的講解可以說是欣賞中國畫的入門捷徑。

中國畫裡的桌子為什麼“近小遠大”?“不工不俗”才是高級趣味!

精彩視頻

曾老師受邀參加今日頭條的“海綿演講”,獲得《2018年度氣質演講》獎,歡迎大家收看。

http://www.365yg.com/i6615468478902043144/#mid=1600160169939981

中國畫裡的桌子為什麼“近小遠大”?“不工不俗”才是高級趣味!

《洛神賦圖》裡的中國美學“源代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