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为什么300年前的努尔哈赤成功了,而100年前的张作霖失败了?

The炎黄子孙


这个问题如果要对比的话有两个可能性。

一个是古代与现代的区别,这是近代政治与古代政治的差羿

二个是个人对比的问题,这是个人成就之间的对比!

我们先做个人对比的问题说一下。这里也有两种可能性。

第一个努尔哈赤与张作霖个人对比,张的成就明显大于努尔哈赤

如果说努尔哈赤成功了,他也只是建立了后金,而不是统一全国,真正统一全国的是皇太极、多尔衮、顺治,最终到康熙,可以说先后四代人。

而张作霖,本身入主北京之后,任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代表中华民国行使统治权,成为国家最高统治者,就是国家领导人,

从这个层面上讲张作霖没有什么比不上努尔哈赤的。张作霖也曾入关,并成为名义上的最高领导人。他至少接近达到多尔衮的水平。皇太极也只是在关外称帝。多尔衮在世时,也有江南半壁、东南沿海还没有真正平定。

第二部分:

如果是努尔哈赤家族与张作霖家族对比是近代与古代政治的截然不同。

我们如果暂且理解为努尔哈赤这一支吧,包括其子孙三四代,一个是张作霖这一次包括其父子。

那么努尔哈赤家庭明显占据上风,这是因为有时间和外部条件的关系。


核心竞争力:近代政治与古代政治的建立条件完全不同

满清一支能够建立领先时代的竞争力,而张作霖却不具备这个条件。

1627年皇太极登基大汗:主要核心政策就是在满州实行满汉和解,提升国力。

满汉和解:对于归来的汉人不再编入为奴,而是采取了汉八旗制度。如扬威大将军岳托提议"一品汉人来归,即许以一品满官之女。二品汉人来归,即许二品满官之女。"岳托自已率先与额驸汉官佟养性结成姻亲


后在1635年皇太极称帝,建立清朝时,实行满汉和解,文化普及,全面学习中原文化。由此思想引导下,满清开展了一系列的变革。

1、开创了满蒙汉三个八旗,这就是满清入主中原的核心力量的构成。

  1. 满蒙八旗:主要负责骑、步兵野战攻击。

  2. 汉八旗:主要负责火炮、火铳、步兵及工程、水师等兵种。如尚可喜、耿仲明的炮兵部队的组成,使得满清具备了多兵种、冷热兵器作战的时代。

1631年——1642年,把汉军扩为八旗。至此,八旗汉军正式成型。陆续达到6万人部队。

汉八旗的作用,在入关后更起较大的作用,对于投降、抵抗的汉人进行说服与沟通工作。同时汉人对于关内的情况更为了解,攻击明军也是效果明显。

如佟养性与李成栋就在攻击两广的战役中起到很大作用,后期如吴三桂等军队在平灭南明之战中起到了较大的作用。这明显是满汉政策作用的体现。


2、鼓励境内满汉人等屯田自耕,读书习文

八旗子弟无论满汉均需耕种屯田,奖励耕织,并适当交纳赋税。

派人丈量土地,将“各处余地”归公,发给民户耕种,不许旗主、贵族再立庄田。又把原来每13名壮丁编为一庄改为每8名壮丁编为一庄,其余汉人编为民户,发展农业生产。这样在入关之前,满清能够具有良好的战略物质储备和较好的经济能力。

  • 皇太极同时规定八旗子弟必须读书。

皇太极下令,文教对治理国家的重要性,说不能认为不读书不会误事。

规定从1632年起,凡贝勒大臣子弟年十五以下,八岁以上,俱令读书。

1636年,皇太极要求诸皇子贝勒必须经筵讲席,就是现在的上历史课,加强探讨与学术交流。


并由此对于八旗教育制度化。清皇室及八旗的文化水平至入关前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

这些机制的变化使得当时的满清具备了入主中原的核心竞争力。


张作霖家族,如果要在当时的情况下建立核心竞争力的话

需要有三个条件:

第一,外部环境

当时日本虎视东北,这个国力强大的对手如芒刺在背,很难给到张作霖以机会,如果张作霖要坐大,必须以卖国为代价,这是张作霖这种以忠义为宗旨的旧式军人所无法接受的。

这也是张作霖后来死于皇姑屯的原因。

同时俄国当时也逐渐兴起,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张作霖。


第二、近代政权的兴起条件需要政党政治

政党政治在近代所具备的能量极大的超越了以努尔哈赤这种家庭政治。

无论是俄国的布尔什维克党,还是国内的国共两党,都是因为有着强大的政治理想,政党主张:如三民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等,

代表先进的政党理想:如实现共和、实现共产主义

代表先进的阶级:如资产阶段,如无产阶段,如地主阶段。

代表性的先进政策:反帝爱国,争取民族资产阶级、打土豪分田地,争取自由,等具备号召力的政策。

第三、缺乏国际视野或是外部援助

如辛亥革命,就是同盟会与海外华侨的联系。

如北伐,是国共两党,共产国际和苏联的大力支持。

如二次北代,国民党取得了江浙资本家与英美的支持

没有这些条件,在近代中国是很难取得政权的成功。

象张学良一样,作为一个新生代的领导,视野开阔,但仍无法意识到这个问题,最后也只能归附于国民党。代表力量的差异。


时间性不足:

从1615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到皇太极称帝确定满清国策基本已到了1843年,这期间有近25年时间。而张作霖真正权利实际上也是到1918年任东三省巡阅使,而最终事业结束就在1928年,期间才10年时间。时间上不具备充足性。

从孙中山的国民党在广州起家算起1922年-1937年15年还未能统一全国。能控制的主要地方也仅限于东南四省或是五省。

近代政权,首先是要有政党政治,政党主张、政策,这些是张作霖这种老式军阀不具备的。

所以,以家族来比的话,无论是时间性、政治性、外部环境这几种要素。

努尔哈赤家族与张作霖家庭所处的时代不同,其建立核心竞争力的条件完全不一样。难度来说,张作霖面临的对手与时代环境的难度要大很多。


张作霖面对的是近代政治的复杂性与各派势力多样性都是满清当时所不可比拟的。


秋草独寻


张作霖在能力上是绝对不输努尔哈赤的,张作霖生前取得的成就也是高于努尔哈赤的,张作霖是输在了寿命上

张作霖的本事完全不逊于努尔哈赤,并且张作霖发迹的过程比努尔哈赤还要艰难!相比于努尔哈赤的官二代身份,张作霖是完全的白手起家,如同当年朱元璋一样,或者仅比朱元璋强一点点。

(张作霖)

张作霖祖籍河北,出生于奉天省海城县驾掌寺乡马家房村西小洼屯,早年间因为甲午战争导致奉天地区一片混乱,张作霖便投身绿林谋生。后来到义和团时期,他保境安民,开始声名鹊起,很快被清廷招抚。

日俄战争爆发后,清廷在东北的统治再度崩溃,奉天成为日俄的主战场,而张作霖则游走于日俄之间,与日本人建立了联系。

日俄战争结束后,清廷废除东北八旗将军辖区,改设黑龙江、吉林、奉天三省,张作霖被任命为奉天巡访营前路统领。

清廷灭亡之后,张作霖迅速投靠袁世凯,他被袁世凯任命为第二十七师中将师长,而他的把兄弟冯德麟则被任命为第二十八师中将师长。不过袁世凯对于张作霖并不放心,1915年张作霖任命段芝贵为奉天将军兼署巡按使,凌驾于张、冯二人之上。

正当张、冯琢磨着怎样赶走段芝贵时,袁世凯悍然称帝,遭到全国声讨,而张作霖和冯德麟则利用袁世凯称帝失败的机会将段芝贵挤走,此后张作霖的主要对手就剩下了冯德麟一人。

1917年张勋复辟,冯德麟作出错误选择,他亲自前往北京表示支持清廷。而张作霖则敏锐的感觉到张勋没有前途,因此没有一起前往。结果复辟之举果然是昙花一现,张勋被段祺瑞轻易击败,冯德麟也在天津被段祺瑞的军队逮捕。张作霖作为冯德麟的把兄弟,亲自出面斡旋,把他赎了回来,但冯德麟自此丧失了权力,东北开始由张作霖一家独大。

1918年张作霖被段祺瑞任命为东三省巡阅使,意味着北洋政府承认了他在东北的地位。

张作霖在掌控东北期间积极发展教育和工商业,东北地区工产业迅速发展,汽车、飞机、轮船都造了出来,这是很了不起的成就,也使得奉系成为北洋时代最具实力的军阀。

之后张作霖还曾入关争天下,自任北洋军政府陆海军大元帅,势力一度远波到上海。虽然后来他被北伐军击败退回关外,但其成就已经很高了。(张作霖曾经当过北洋政府的国家元首)

说实话张作霖崛起的时候周围环境并不好,当时南满是日本的势力范围,驻扎在关东军,北满则俄国人的地盘。虽然俄国在爆发革命后曾短暂放弃了北满地区,但苏联稳定局势后,苏军又控制了中东路。这两个国家别说张作霖了,当时整个北洋军阀加起来也打不过,而张作霖能在这样的情况下慢慢成长,实属不易。

相比之下,努尔哈赤的父亲就是建州女真的酋长,在其父死后他被明廷授予龙虎将军,继承了建州部,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官二代,他起兵反明是资本的。(努尔哈赤)

而且在努尔哈赤统一女真时,他周围的对手都是一波废柴,外加辽东总兵李成梁灯下黑,没有对努尔哈赤引起足够的重视,致使努尔哈赤在没有外界干扰的情况下统一了女真诸部。

到他公开反明之前,女真族只有海西女真叶赫部未降,此时努尔哈赤手上已经有了六万人,虽然八旗此时还没有正式形成,但女真骑兵的战斗力已经被唤醒,努尔哈赤已经完全有实力和明军一战。而在之后的萨尔浒之战中,努尔哈赤率领后金一举击败的明军,然后迅速席卷辽宁东部地区,稳住了脚跟。

总的来看,努尔哈赤的资源要比张作霖好上很多,他俩人都很厉害,但对于奉系而言,张作霖死的太早了。

1928年6月4日,张作霖乘火车回沈阳时在途径皇姑屯处遭日本炸弹袭击,张作霖被炸成重伤,当日送回沈阳官邸后即逝世,享年53岁,史称“皇姑屯事件”。

说实话,张作霖走得太早了,这对于奉系非常不利,因为他还没有来得及解决苏联和日本在东北的势力就被暗杀了。而努尔哈赤死的时候是67岁,虽然努尔哈赤也是死于意外,但努尔哈赤要比张作霖多活了14年,期间努尔哈赤平定了整个女真内部,到皇太极继位时,后金的后方是稳定的。

张作霖当年是靠着日本人起家的,但张作霖不想当卖国贼,他对日本人一直忽近忽远,始终不肯把东北出卖给日本,这让日本人很恼火。

但日本政府也不敢动张作霖,毕竟老张手下还有着几十万人马,枪炮武器充足,真打起来关东军不一定罩得住。于是日本人就企图暗杀张作霖,然后浑水摸鱼,趁乱拿下东北。

对于日本的想法,张作霖并非一无所知,但终究百密一疏,被日本人暗算了。

纵观张作霖一生,审时度势,很果断很务实。可以说是入则周公、召公,出则方叔、召虎。如果老张能再多活十年,其成就必然更高。要知道终努尔哈赤一生,他连山海关的大门都没摸到,而张作霖则是率领奉军数次入关,论本事,老张不输!


千佛山车神



原因没那么复杂,张作霖失败的原因就在于奉军战斗力真的不行。

张作霖一手创建的奉军战斗力真的很差,别说老奉军,就是郭松龄和张学良呕心沥血建立起来的新奉军战斗力也非常差。

郭松龄反奉作战,最重要的巨流河之战,奉军与反奉军鏖战一整天,甚至在反奉军高层已经集体商量同意“反正“情况下,依然有部分反奉军的部队在进行抵抗,直到被奉军击溃。

光看上面的表述,是不是觉得这场战争非常惨烈?

然而根据事后奉军统计的伤员名单,是的,很遗憾,这场巨流河之战,奉军竟然没有统计阵亡人数,只统计了伤员名单。

根据奉军统计的伤员名单,巨流河之战,奉军伤员人数1500人,反奉军不足900人,即使算上奉军没有救治的反奉军伤员,反奉军伤员总数也不会超过2000人。

而根据伤亡3:1的粗糙估算,巨流河之战,奉军阵亡人数应该不会超过500人,而反奉军最多600人的样子。

那么,巨流河之战,双方总兵力是多少呢?奉军45000人,反奉军40000人。总共85000人“猛烈交火”一整天,死亡人数不超过1500人。

而1904年,日俄战争时乃木希典为了攻击俄军204高地,第一次攻击,一天之内日军阵亡15000人。

更令人惊讶的是作为反奉军首领的郭松龄,一直到反奉军高级军官已经集体同意“反正”之后,才姗姗来迟到达反奉军驻地新民。

难怪观察了郭松龄反奉全过程的日本关东军得出评价是奉军全是一些“为了发财”、“为了自己利益”作战的军人。


好,这可以解释为奉军与反奉军不愿意“自相残杀”,那么在随后奉军与苏军冲突中,奉军再次丢人,而且是严重丢人。

我这里随手举几个冲突时例子大家就知道奉军战斗力有多差。

同江防御战,3000奉军依托坚固的工事和火炮抵抗了苏军多久?不足三小时,就把同江防线拱手让给了苏军,攻坚的苏军只阵亡了5人,而奉军阵亡250人。

在满洲里的决战中,奉军不但人数是苏军两倍,有20000人,而且有完善的半永久工事、用108门迫击炮、80门野战炮,可以说在火力上不逊色于苏军,在人数上是苏军2倍,还有半永久工事。

结果,还是惨败,苏军此役只战死123人。就俘虏了8000奉军,打死了1500奉军。


顺便说一句,若干年后诺门坎战役,苏军在火力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伤亡人数超过了日军。

好吧,苏军打不过情有可原,那么奉军对石友三怎么样呢?

在石友三叛乱过程中,奉军表现的依旧很不堪,差点被石友三冲过保定,是奉系中的客军于学忠部(吴佩孚部下)在保定坚决顶住了石友三的攻击,这才让奉军整个战线转危为安,事实上石友三本人对奉军战斗力评价也很低,石友三在于奉军交战后得出结论“外强中干,各部均有慌乱之色。”

综上所述,张作霖之所以不能学努尔哈赤统一天下,最本质的原因就是奉军战斗力太差,根本支撑不起张作霖统一天下的野心。


兰台


同是东北王,相隔200年努尔哈赤和张作霖谁更成功?看儿子就知道

有网友问,为什么300年前的努尔哈赤成功了,而100年前的张作霖失败了?

不得不说,努尔哈赤和张作霖这两个东北王有很多共同点:

1,两人出身都比较低。

努尔哈赤虽然是建州女真的小酋长,却因为明朝东北的民族矛盾,并没有过上养尊处优的生活,反而长期和弟弟舒尔哈齐自力更生,过着野人般的生活。野史中说努尔哈赤是李成梁的家奴,那是胡说八道。

张作霖出身更惨,爸爸是赌徒,妈妈在老爸死后嫁了木匠。张作霖青少年时期认了数十个干爹干妈,这些人从经济上、技术上给他提供了很多帮助。张作霖才能够活到成年,并且逐渐打出自己的事业。要不是这40多个干爹干妈,张作霖哪有后来的事情。

2,两人都是"马上皇帝"。

努尔哈赤以十三副铠甲起兵,一刀一枪打下了大半个东北。最为厉害的是,努尔哈赤面对的是极盛时期的明朝,这样的军功,着实罕见。努尔哈赤,戎马生涯长达44年,到病死时,后金政权已经得到了明朝东北的大部分土地,甚至蒙古都开始臣服于后金。

张作霖以一个村的保险队起家,短短十几年时间成为中国的东北王。张作霖势力极盛时期扩展到了华北华东地区,掌握了大半个中国和北洋政权。从某种程度上说,张作霖的功绩,相当于顺治年间的状态。

3,两人都面临着极其复杂的内外环境。

努尔哈赤面对的内外环境,相当复杂。女真内部,建州女真、野人女真争斗不休,建州女真内部互相还有世仇。女真之外,西面的蒙古,南面的朝鲜都是不可忽视的大敌,当然最可怕的是庞然大物明朝。

张作霖面对的环境比努尔哈赤有过之而无不及。东北军阀内部,26师和27师斗争由来已久,胡子出身的老派和军校出身的新派,主张取天下的激进派和主张守东北的保守派,外部的俄罗斯和日本,中央的直系和皖系,甚至包括图谋不轨的清朝残余势力和蒙古复辟势力,都让张作霖万分头疼。

面对复杂的局势,努尔哈赤只有一条——一力降十会!用战争征服他们!女真各部统一战争让努尔哈赤在东北站稳了脚跟。皇太极时期对蒙古和朝鲜完成征服和和亲,顺治时期又基本完成入主中原的统一战争。

面对更加复杂的局势,张作霖长袖善舞,利用日本人的势力壮大起来,出卖部分国家主权经济利权,张作霖建立起全国最强的地方经济和地方军事系统。国外的俄罗斯、日本、英美,国内的直系皖系和国民党,再加上满蒙独立运动,甚至郭松龄的反叛,最后都成了张作霖发展壮大的有利条件。

不得不说,张作霖用仅仅28年时间,就从东北的小土匪变成全国的大元帅,各方之间找平衡,借力打力的功夫炉火纯青,但这种发展方式本身就是饮鸩止渴。当张作霖无法满足侵略者的胃口时,侵略者会灭了他寻求新的代理人。

反观努尔哈赤,一刀一枪地干,内部势力和外部势力不断整合,虽然慢,却因基础坚固成就了268年的清王朝。

当然,张作霖和努尔哈赤最大的区别是,努尔哈赤留下了十几个儿子,尤其是皇太极、代善等人,是当时世界的一流军事政治人才;而张作霖,意外被炸死后,少帅实在没能力继续那种长袖善舞左右逢源的发展方式,必然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


历史知事


据说努尔哈赤是阵前中了明军的炮火而亡,张作霖是被日本人炸死,两个人在死法上可说是难兄难弟。但若比较生前的成就,反而是张大帅占优,老张已成为中华民国海陆空大元帅,实际上的国家元首,手握几十万雄兵,掌控整个东北以及大半个华北。而努尔哈赤不过是占了关外一小片地,是个刚刚统一了整个女真部落的首领。


但是,努尔哈赤及其子孙命好,赶上了蒙古式微,朝鲜积弱,明朝衰落的好时代,他们的成功基本就是武力征服,与其他封建王朝建国相比,没什么特别之处。

相比努尔哈赤及其子孙,张作霖跟他的儿子们就苦逼多了!

生存环境复杂与生存时代巨变是张作霖失败的外因作用。

晚清至民国,俄罗斯推出“黄俄罗斯”计划,是决心在占领中国外东北以后继续占领中国东北!而日本在吞并中国属国朝鲜之后,也是决心继续吞并中国东北!因此在中国东北形成了日俄两国的冲突、争斗和角力的局面。中国满清及北洋政府利用日俄冲突,利用世界其他列强干预,才没有进一步丢失东北,但东北却乱得复杂、乱得微妙。

张作霖就是在这种局面下在东北崛起的,他实际上一方面是日俄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一方面又是日俄侵占中国东北的绊脚石。一方面依附中央政府,保持千丝万缕的联系;一方面又高度独立,有着实际上的对抗。一方面自身保持着浓重的封建思想,一方面又与清朝皇帝及政府进行了切割,对袁世凯也同样阳奉阴违。一方面表面接受国民革命、三民主义的新思想,顺应革命的大势;一方面又奉行反革命、反统一的策略,逆革命的潮流。

相对于苏联或者日本,张作霖在东北的力量都是弱小的,没有全国的支持,只要这两个帝国主义任何一个出兵东北,张作霖都会分分钟被灭亡。而在国内反割据、打军阀的斗争中,张作霖跟其他任何一个军阀也都没有本质差别,他的幸运只是离北伐的国民革命军远一些而已。

张作霖势力的封建性、非革命性、地域性、买办性等几个特点,是张作霖必将最终失败的内因。这些特性决定:

  • 张作霖势力在全国、在革命的大势面前没有号召力,缺乏影响力。
  • 张作霖势力无法广泛吸收人才,没有代表性。

  • 张作霖势力无法建立有效组织,从而对新旧地盘都没有多少统治能力。
  • 张作霖势力内部没有多少凝聚力和向心力。张作霖死了就分崩离析,出现内斗,很快衰落了。即使张作霖没那么早死,其内部也是派系林立,各方势力的利益冲突同样不断。

所以,在内因、外因的共同作用下,张作霖势力最终失败是必然的。


东水西原


其实,两人结局不同的核心原因还是因为政治环境不同。



两个人的能力不用质疑,甚至个人认为张作霖能力更胜。

我们可以看看张作霖在东北做的事就能明白,日本人始终没有前进一步,所以才如此恨张作霖,从而暗杀了他。

说说具体原因

先说努尔哈赤时代,也是底层出身,凭借自己一点点的奋斗,统一了女真各部,实现了东北地区的统一。

但是努尔哈赤终其一生也没能入关,但是他的后代入关了,这就是努尔哈赤成功的地方。

因为当时多尔衮面对的大明朝摇摇欲坠,后来被几个农民起义团队给消灭了。

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打仗毫无章法,全凭人多,怎么可能胜得过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八旗军队和吴三桂的部队。

多尔衮能够入关,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对手太弱,而且,敌对政权很单一。


来看张作霖

张作霖的本事可以说是比努尔哈赤要大的多,毕竟张作霖拿下了北京城,控制了偌大的地盘。

但是张作霖面对的对手可就不一样了,强敌太多,内有强敌,外有猛虎,可以说是时局为艰。

张作霖面对的强敌太多,哪一个不是割据一方的大军阀,一个一个打下来,太不容易了。

而且,外边更有日本人的虎视眈眈,时刻准备抢夺东北地盘。

最终,千防万防,张作霖还是死在了日本人的手里。

另外一点,继任者能力问题。

努尔哈赤的儿子皇太极,不仅打仗勇猛,还把后金改为大清,奠定了国本。

可是张大帅的儿子呢?一枪未开,把东三省拱手让人,还是让给了日本人。你说可气不可气,自己的老爹死在了日本人手里,还把地盘让给了日本人,哪怕把东北军拼光了,国人也会支持。

所以,并不是张作霖能力不行,而是当时的政治环境,已经不是张作霖能够左右的了。再加上后来者太软弱,导致了东北军的全面失败。


观复一鉴


明末清初,努尔哈赤从东北起兵,先是统一女真各部,接着举兵往关内进攻,最终占领中原,统一全国。

清末民初,张作霖也在东三省强势崛起。虽然东三省开始不只是张作霖一股势力,但是经过张作霖的多方打压拉拢,整个东三省最终实际上已经被张作霖完全掌控。而且张作霖还带着整个奉军,发动了与直系军队的两次大战。这两次大战,虽然第一次直奉大战张作霖输了,但是第二次直奉大战张作霖却赢了,而且还入驻北京,问鼎中原。那么,为什么最终张作霖却并没有成功呢?

(张作霖剧照)

我认为,张作霖没有成功,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其一,时代不同。

努尔哈赤所处的是帝制时代。帝制时代的主题,就是打江山当皇帝。这一点,在所有人的心中,都是没有疑虑的。

虽说努尔哈赤是后金,在中原民族看来,是异族。努尔哈赤进攻中原,属于是异族入侵。但是,由于曾经有蒙古统一中国的先例,而且后金属于金国的后代,而金国也在很长一段时间入主中原。因此,努尔哈赤及其后代打进中原并统一全国,慢慢地大家还是可以接受的。

但张作霖所处的时代不一样。张作霖并不是处在帝制时代。虽然当时的中国,帝制时代结束后,想要建立的共和时代,并没有建成。虽然没有建成,但如果你想依靠帝制时代的那一套来行事,显然是不行的。比如袁世凯称帝,大家都不答应。张勋复辟,也就12天时间,大家都把他撵出北京城。

但是,若按照完全共和的方式,在当时显然又不能成功。曹锟贿选,就是当时冒出来的极大的丑闻。

张作霖当时虽然没有称帝,但是他的作风,却是帝制的作风。这种作风,让他在当时被当作是反动的军阀。而反动军阀,只能搞军阀混战,显然是不可能实现全国统一的,这就是张作霖思想和行为上的局限。

(努尔哈赤剧照)

其二,后院不同。

努尔哈赤以及他的后人在往关内打的时候,他们先做过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交好与蒙古的关系。而且他们这种交好,是以联姻的方式,和蒙古结成了牢不可破的血亲联盟。

努尔哈赤及其后人这样做,有一个优势,就是毫不违和。在那一片土地上,本来是蒙古人的天下。不过,蒙古人已经没落了,后金崛起。后金虽然崛起,但是没有往蒙古的纵深里发展,没有想过试图取而代之,而是友善这个没落的部落。这样一来,他们就获得了整个北方部落的支持,不但不用担心后院起火,而且还可以团结这些部落,集中往中原打来。

张作霖当时也有后院,就是日本人。张作霖遇到了日本人的入侵。张作霖在处理日本人的问题上,非常微妙。因为日本人完全是异族,是侵略者,与努尔哈赤遇到的蒙古人是不一样的。因为日本是侵略者,因此如果张作霖想交好日本人,必然遭到全国人民的谴责声讨。但如果想强硬地与日本人作战,那么,单凭张作霖的力量,他根本就不可能是日本人的对手。

所以,张作霖真算得上是左右为难。而他的这种左右为难,表现在行动上,也让他成为一个毁誉参半的人物。有人说他是卖国贼,和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也有人说他是硬汉子,坚决不向日本人投降。而最后,张作霖也因为不屈服于日本人,被日本人炸死。

总之,如果张作霖想称王,搞帝制的方式,他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做好。唯有放弃他的私心,不称王称霸,顾全大局,共同抗日,才能战胜日本。但如果是这样,也就不是张作霖了。

(张学良剧照)

三、儿子不同。

努尔哈赤有皇太极这个好儿子,皇太极的政治手段,各方面都要强于努尔哈赤。皇太极也成为满清打进关来的最重要的那个人物。皇太极不但在交好蒙古上做了最重要的事情(比如他的几个老婆都是娶自蒙古),而且在笼络关内将士上,也花了大量的功夫(比如笼络洪承畴、祖大寿等),这让他显得卓有成效。

不过张作霖的儿子张学良却没有皇太极那样的本事。最终,张学良把东北三省全部丢给了日本人,而张学良也没能守住他父亲的基业,最后东北易帜,张学良加入到蒋中正的集团中了。

当然了,虽然说张学良没能继承他老爹的事业,没有把他老爹的事业发扬光大。不过,他这样做,也算是历史的进步吧。

(参考资料:《清史稿》《奉系军阀》)


张生全精彩历史


一位为大清王朝的开国皇帝努尔哈赤,另一位为北洋军阀末期民国初期的东北王张作霖,两人虽然不同时代但是同从一个地方(东北)举兵兴国但一个成功一个失败。

张作霖出身为土匪,所行之事也的确是散发土匪之气,故虽为民国海陆军大元帅凭实力攻进北京城但还是失败;而努尔哈赤便是游牧马上的贵族,幼时习武精通兵法,故以轻甲骑兵并且以少胜多,其后人将繁税负重、酷刑严法的明朝推翻,努尔哈赤成为清朝的奠定之人。

成败不在得失,而在于民心所向,民心所向之处,便可披靡无敌。

一、努尔哈赤依靠民心,张作霖欲借力打力。

努尔哈赤便是利用明朝末期宦官当道,贪官执权,百姓苦不堪言的时局,以救助百姓为借口发动战争,借此机会来建立受人拥护的政权,深知得民心者得天下。而以蒋介石为反例,其在日本侵华战争中,没有第一时间下定决心赶走外来侵略者,反而提及“攘外必先安内”之谬论,以内战为国民党的首要任务。故属下张学良,杨虎城等人不从便暴动“西安事变”,蒋介石被迫同意与全国人民并肩作战一同抗日,但此刻的国民党已经失去民心,故可想而知我军为何会胜利,因为我军时刻以人民利益为第一,以为人民服务为终生理想,再次验证民心所向天下所归。

反观张作霖由于抵制日本人拉拢,拒绝签订卖国条惨遭日本刺杀,后不治身亡,举国悲叹一名爱国之士牺牲。张作霖聪明之处便是被刺杀之事不公布,不举丧,直至张学良稳固东北后没有日本人可乘之机时才可以宣布此事。但其前期在日俄战争中先为俄国效命,见俄国将要失败,便向日本效命,之后不听从日本安排,便成为被刺杀的对象被人谴责。但此举实在是其无奈之举,如不助日本人胜利战争,那么借日本之财赶走所有外来列强计划便无力可施。故其在后期向日本借钱发动战争,并且其所统领军队军纪涣散,劫掠百姓,增加赋税,欲将此祸嫁祸于日本,以此激起民愤一同抗敌。然其难得民心,或者是百姓不知其意,张作霖便借力打力之计划失败。

二、努尔哈赤谦卑善待人才,张作霖傲慢固执。

努尔哈赤从不以自己为首领,与将士同甘共苦,披荆斩棘;身先士卒,奋勇杀敌。70多岁仍然上马应敌,对待士卒亲如兄弟,对待有才之人虚心请教,处理事务公正无私。而且还有一位贤妻,在其离去,幼年的皇子由贤妻辅佐,竟无人起兵造反,可见其不仅深得民心,而且德服众臣。

而多年为匪的张作霖,其子张学良评价为“有雄才,无大略。”这便提及其只顾眼前利益,假意讨好日本人以求军费,对待下属严酷至极,未成为海陆军大元帅之时便以帝王身份命令将帅,对待百姓以土匪之气抢夺为主。可见其劣性不改,而且固执己见,对新思想无情杀戮,残害李大钊等救国救民于水火的思想家,故其张作霖失败成为一种必然事件。

三、时代背景不同

努尔哈赤时,西方正在进去拼命抢夺世界各地那些尚未被开发的土地,诸如美洲等地,加上当时西方还没有进行工业革命,蒸汽机还没有运用,因此当时的西方对于明、清这样的庞然大物还是心存忌惮,也还无暇顾及。但是到了张作霖时代,西方列强已经远远领先于当时的中国,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在国内扶持了大批的军阀。

同时,由于受到西方思想的冲击,民智逐渐开放,对于中国的未来是一个什么样的未来,很多有识之士已经开始探索和思考,像张作霖这样的旧时代军阀想要统一全国,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小镇月明


努尔哈赤成功了什么?努尔哈赤的成功,在于后金势力攻陷山海关,如今华夏大地,大举入侵中原,而一百年前的张作霖又失败了什么?国民政府开始北伐以后,各系北洋军阀纷纷溃败,即使是当时最强大的奉系军阀也是如此,但张作霖可并非是“失败”了。

不同点

努尔哈赤与张作霖的身份不同,相对而言,努尔哈赤是整个大明王朝的敌人,而张作霖呢?很明显张作霖不是,张作霖是一个中国人,而努尔哈赤却是异邦,尽管后金曾经隶属于大明朝,但在后金叛乱以后,大明朝早已丧失了对后金的控制权,而奉系军阀则不一样,当时的中国已经四分五裂,奉系也不过是其中之一而已,从归属来说,后金实际上相当于中原东北方向的游牧民族,而奉系军阀则不然,奉系军阀还是中国的一部分。

中原王朝与努尔哈赤的战争,实际上相当于中原王朝与东北游牧民族之间的战争,而张作霖的奉系军阀,尚且隶属于中原王朝。

相同点

当然,努尔哈赤与张作霖之间也有共同点,两者皆是盘踞东北,三百多年前的努尔哈赤与张作霖在控制土地面积上实际上是很相似的。

努尔哈赤出身贫贱,张作霖也好不了多少,两人都是出身卑微之人,从无到有一步步慢慢发展,最终走到东北王的地步。

为何努尔哈赤能够成功,而张作霖却不能掌控全中国?

首先,要从两人的后辈来看,努尔哈赤去世以后,虽然后金军队仍未攻入山海关,但皇太极即位以后,东北边防一日日更加危急,随时都可能崩塌。

反观张作霖,即使当时已经拿下北京,但在北伐军的影响下,张作霖被迫收缩防线,虽然前线战事频繁失利,但那都不是张作霖的精锐部队,可以说张作霖并没有失败,只不过是收缩防线而已。但自从张作霖被炸死皇姑屯,张学良继承了东北军政,东北就一日不如一日,张学良没有张作霖的左右逢源,早早与蒋介石成了拜把兄弟,从此东北更是不得安宁。

从历史格局来看,后金成功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李自成,李自成曾经率领农民军攻陷北京,那时候,无论是闯王大军,抑或是明君,尽皆因为频繁战事损失严重,而这时候后金突然插手,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后金成了最大赢家。

而张学良统治时期的东北却未战先降,直接倒向了国民政府,成为了国民政府的一部分,从结局上来看,和平统一,奉系并非失败。

后金的胜利,少不了天时地利,而奉系军阀的失败,却也是因为少了天时地利,努尔哈赤的子孙后辈尽皆非省油之灯,相较而言,张学良却像个愣头青一般,这也是两者结局大不相同的重要原因。


魏青衣


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击败明军,成就东北王!

  • 努尔哈赤

奉天张作霖,在清末民初军阀混战中,成就东北王

两者共同点,均无力南下山海关,东北进关均是西北政权在华北平原取得成就后南下!

  • 明清在山海关互不能进,东北政权南下无力!
  • 南方政权击溃东北政权,多是在西北取得优势,自阴山北草原直击东北平原取胜!
  • 清入关是西北大顺李自成攻破北京,杀吴三桂父,夺吴妻,清吴勾接南下!
  • 张同样视西北边防总司令徐树铮为最大威胁!
  • 对蒋作战同样是困住北平傅作义!

中国君王起于西北众,依山川险胜

  • 对东北作战,依靠西凉骑兵,出阴山北过草原直击东北平原腹地!
  • 北京方向作战则困于幽云山海关要塞,双方均难形成大迂回,直抵软腹之击!
  • 西北对华北作战自大同、太原、长治、洛阳多点击穿,破一点则面向平原,无险可守!
  • 西北势成得陇望蜀,自汉中、襄阳兵发江汉,大迂回过巴蜀云贵进击岭南!
  • 古战例极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