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伊拉克总理辞职,国际油价暴跌,市场逻辑是什么?

万事皆空70


伊拉克总理辞职和国际油价暴跌,似乎内在的联系很少吧。


首先说伊拉克总理辞职这事,伊拉克总理阿卜杜勒-迈赫迪在11月30日正式向伊国民议会递交辞呈,国民议会将于12月1日召开会议对此进行审议。

自10月起,伊拉克多地爆发示威抗议活动,抗议政府腐败、服务不力及高失业率,持续了两个月的这种状态,导致伊拉克已经有近80人丧生。

伊拉克总理辞职,这在伊拉克是一件标志性事件,虽然30日迈赫迪递交辞呈的消息已经传遍整个伊拉克,但是示威行为一直还在持续,最新消息是有三人被击杀。


迈赫迪的辞职,或许并无助于当前局势走向好转——伊拉克地缘博弈非常严重,这次伊拉克示威抗议浪潮,前期毫无疑问是由于伊拉克内部问题所致,但后期,伊朗和美国的角力已经夹杂其中,这从示威者破坏伊朗的几处领事馆一事中就能看出来。

中评军事倒颇为对迈赫迪的下台感到惋惜,现状非一日养成,而是长久的积累所致,其上任才一年时间,很多问题还没来得及解决。

地缘博弈恐怕才是其被迫辞职的重要原因,这一话题颇为涉敏,暂不多做考虑。

回归国际石油下跌话题的讨论,伊拉克是欧佩克第二大产油国,10月份出口数据为日均出口原油约344万桶。

虽然伊拉克局势不稳,位于伊拉克南部省份的炼油厂及港口等基础设施屡遭示威者封堵,但是其石油开采和出口情况却并没有受到多大冲击,伊拉克石油部11月9日就表达,目前石油开采处于“十分健康”的状况。

11月26日,伊拉克政府和库尔德自治区就石油共享达成初步协议,这意味着伊拉克通过石油运输大动脉输出石油已经不受影响。

而与伊拉克库尔德自治区石油分成无果才影响到伊拉克的石油出口。

真正影响这次国际石油下跌的因素恰好是欧佩克成员与非欧佩克产油国的一项石油出口配额。


欧佩克和非欧佩克国家这次又开始了一份减产协议,当然 目的在于提高油价,但是总有人不老实,这就是俄罗斯和伊拉克,他们虽然表示在履行石油出口配额,但实际行动中却并没有积极成分,该产多少还是产多少,,有时候还偷偷多产。

以往在这种其他大户(俄罗斯、伊拉克)没有履行减产数量的情况下,沙特为了维持国际油价,也为了维系当前这个石油定价体系,其自己就往往会实现超额减产。 也就是把原本给俄罗斯和伊拉克制定的减产份额给揽过来,自己加大减产份额,如此油价基本上就维持稳定状态。

  • 但这次在各方要开会落实出口配额一事前,沙特突然打出了一个筹码——沙特将不执行超额减产,要恢复只履行他自己减产份额的状态,换言之沙特要增产。

当然,这应该是沙特要对付俄罗斯、伊拉克这种不守规矩的产油国的手段,但传到国际上,谁都知道这意味着将打破当前这种供需平衡状态,所以国际油价应下跌。


中评中语


伊拉克总理辞职和国际油价下跌没有必然联系。可以分别来看看。

先说油价下跌吧!

油价和其他物价一样,根本由供求关系决定的。

供应多,价格肯定下跌。油价下跌也是类似的道理。伊拉克总理辞职,伊拉克政局动荡,反而不是油价下跌的理由,会造成油价上涨。

因为伊拉克是全球主要石油出口国之一,如果该国动荡影响到石油生产和出口,国际市场的石油供应就要减少,供应少了,价格肯定上升。

但油价却出现了下跌,显然和伊拉克乱局没关系,有比伊拉克更大的问题影响油价。

这就美国的石油。

美国已经是全球第一大产油国了,日产石油相当于伊拉克的两倍左右,这个体量的石油生产,如果出现一些风吹草动,不是秒杀伊拉克的局势给国际石油市场带来的冲击吗?

那么美国发生了什么事?

就是该国的石油库存意外增加,产量又创下了历史新高。11月底的统计,美国石油日产比去年同期竟然高了120多万桶。

也就是说,美国如今进口石油也越来越少,截至11月22日,每天进口只有11万桶,去年则138万桶。

这个数字很巨大的,伊朗如今石油出口每天只有这个数字的三分之一。

而美国的增产就已经这么多了,显然国际市场原油供应一点也不紧张。也完全可以抵消一些石油输出国组织准备减产的负面因素影响,更比伊拉克的动荡冲击更大。

至于伊拉克总理迈赫迪辞职——

这是他早就表态的,终于在11月30日递交了辞呈了。

这件事在抗议者心目中已经是板上钉钉的,没任何疑问。所以伊拉克总理辞职后,伊拉克人并没有多么欣喜若狂,反而提出了更多要求,那就是让总统和议长也辞职。

抗议者要求该国来一次大换血。

伊拉克的体制有意思,三派分属不同的利益集团控制。伊拉克总理必须是什叶派担任、总统是库尔德人担任,议长是逊尼派担任。

如今伊拉克抗议者要求这三方都下台,都重新选举,显然是对该国的整体情况越来越不满意。未来会发展到什么阶段,还要再观察。


木春山谈天下


伊拉克是世界上重要的石油出口国,每日向世界输出石油344万桶。



近两个月来,伊拉克出现暴乱,暴乱持续下去必将会影响到伊拉克的石油出口。一旦伊拉克对世界的供应的石油减少,那么国际石油供应量就相对稀少,所有在国际原油交易市场大家都看好伊拉克石油对外输出减少会提升油价。

但是伊拉克总理迈赫迪辞职,在很多石油交易家眼里,迈赫迪的辞职将会让伊拉克暴乱平复,这样一来伊拉克的石油输出就不会再受到影响,所以油价就下降。

以上内容是这个问题的逻辑思路,但是实际上伊拉克总理迈赫迪辞职并不是让国际油价下跌的主要原因。

先不说迈赫迪下台是否能让伊拉克恢复平静,不影响伊拉克石油出口。实际上就算伊拉克无法对世界供应石油,其他国家通过增产措施很容易弥补伊拉克的份额。

由此伊拉克因素对这次油价下跌并不是关键,主要是近期欧佩克成员与非欧佩克产油国成员要举行一次会议,这次会议主要是谈论石油配额事情。



按理说欧佩克一开会就意味着减产,减产肯定会让国际油价上涨,但是这次欧佩克开会为什么会让国际油价下跌呢?

这里主要是受沙特因素影响。

过去欧佩克与俄罗斯等国签署了石油减产协议,但实际上像伊拉克与俄罗斯并没有完全履行减产协议。

在伊拉克与俄罗斯等并没有完全履行减产协议的情况下,作为欧佩克的最大产油国沙特为了达到减产目的维持国际油价,他自己实行了超额减产。

这个超额减产就是沙特把俄罗斯与伊拉克没有履行的减产份额揽了过来,往自己份额上加,由此才维持了目前的国际油价。

但是这次欧佩克与非欧佩克开会前,传出了沙特不执行超额减产,要恢复只履行他自己减产份额消息导致了油价下跌。

打个比方说

按照协议分配,沙特减100桶,伊拉克减100,俄罗斯也减100桶。

但实际上伊拉克没减,俄罗斯只减了20桶,在这种情况下,沙特把伊拉克与俄罗斯没减的份额揽过来,自己总共减了280桶。

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维持了目前的油价。

这时候传出消息说,沙特不再为伊拉克与俄罗斯没履行的减产份额兜底,他只履行自己的减产份额。

这样一来沙特就只降100桶,这意味着沙特将会提升180桶的石油产量。

如果俄罗斯与伊拉克依然不继续履行自己的减产份额,那么这时候全球石油供应比原来就多的180桶。

由此大家一听到这个消息,都认为未来石油价格会下降,所以油价跌了。

这次油价下跌的关系是沙特不再超额减产,而国际原油投资者也不认为伊拉克与俄罗斯会充分执行减产协议。大家预测未来国际石油供应量增加,觉得价格会下降。


一号风手


看问题看本质,让风吹去迷雾,才知道其中的凶险。伊拉克总理辞职,是美国全球布局新石油美元计划的一部分!

两条主脉一个目的!

目的:美国的石油美元国际地位正在被中俄甚至欧洲挑战,根基动摇。如果失去这个地位,美国将跌入万劫不复的深渊!为了稳定石油美元的国际地位,美国必须采取行动。

主脉一:美国的页岩油革命,为美国重振石油美元地位提供契机。以前,美国依靠中东石油建立了自己的石油美元地位,压制全世界各大经济体。但随着不断的割韭菜,各国对美国的防备越来越多,而中东国家的反美情绪也越来越高涨,OPEC内部也分歧不断,美国越来越难以控制。美国的页岩油技术革命,使美国的石油产能急剧提升,随时有成为国际第一大产油国的趋势。可以这么说,如果市场允许,美国可以随时提高其石油产能,在全世界范围内覆盖市场。

主脉二:那么,美国如何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呢?国际石油市场划分基本定型,没有意外,很难变化。那么主脉二就出现了!各位看官回头看一下现在的国际热点,几乎全部是产油大国!产油大国!!产油大国!!!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干扰国际石油市场,给美油创造机会!

现在大家明白了其中的逻辑关系了吧!

迷雾已去,各大经济体如何应对?

中国:坚定不移的推行石油人民币,建立自己的石油交易市场。

欧洲:建立以欧元结算为目的的独立欧元结算体系。

俄罗斯:回归金本位,增加石油产能和对欧洲的能源供给。

美国小弟日本,印度:多渠道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最后一句,国际油价的暴跌,看似供需关系造成的,实则是美国全球计划中的一部分,包括中美贸易战也在其内。目的就是打击全球经济发展速度,从而影响能源需求,通过低油价封死产油国的经济复苏,从而建立新的全球石油美元的新秩序,让美国再次独霸世界一百年!

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

期待红旗漫卷西风的早日到来!


Allan2852


我不认为伊拉克总理辞职和国际油价的暴跌本身有什么直接联系。

最近国际油价出现暴跌的根本原因是欧佩克国家达成减产协议延续的预期下降了。

我在今年年初就曾经说过油价的基本走势,由于全球经济开始出现周期性的下行,未来的需求预期比较低,因此油价会受到长期的压力,处于一个低位震荡的阶段。今年早些时候欧佩克国家和俄罗斯达成了减产协议,这样油价有一个短期的回升,但是欧佩克的减产份额随即被美国的页岩油产业所填补,这样油价最终并没有上涨太多。

目前欧派克和俄罗斯即将展开又一轮谈判,但是按照现在的市场消息,俄罗斯可能对近期的减产并不是非常满意,有可能会在明年4月份再讨论减产的问题,这样就对减产协议是否能持续的贯彻留下了悬念,所以油价出现了比较大的下跌。

而且如果减产协议没有得到贯彻,那么沙特非常可能停止减产,并且将油价适当的下调,来夺回此前被页岩油行业夺去的市场份额。

所以现在的石油暴跌更多是从需求和供给的平衡方面出现的担忧,对伊拉克总理是否下台可能影响并不是太大。



咨询师天生


近期国际原油大跌,跌幅达5%,从事石油产业的人认为这与伊拉克总理马赫迪不无关系,由于伊拉克是一个巨大的产油国,故而对国际油价有重要影响,石油价格与欧佩克关系很大,而伊拉克是该组织第二大产油国,每天产油500万桶。如今伊拉克国内一片大乱,反政府游行示势必影响石油出口。

由于伊拉克局势非常糟糕,而且伊拉克的石油产量持续下跌,导致国际油价在这一段时间连续反弹多次,也就是伊拉克出产的石油少了,石油价格就会高,现在伊拉克的抗议活动,可能因为总理的辞职逐渐的变少,一旦伊拉克局势恢复了稳定,那么伊拉克的出产原油数量就会增多,原油市场所谓的溢价现象就会消失,因此油价就会下跌。在10月25号的时候,伊拉克多个城市连续出现暴力抗议示威,示威者堵塞道路然后影响罢工,以及到处放火,导致伊拉克这个国家秩序失调,也影响到了石油生产,现在呼吁政府改革的声音越来越强,直到现在这股抗议浪潮还没有消退,如果伊拉克总理辞职之后,抗议人群能够少一点,伊拉克的生产能力就会增强,此前伊拉克影响力最大的什叶派领袖西斯塔尼要求伊拉克议会防止整个伊拉克陷入到无政府主义中。

现在伊拉克的抗议者的要求,有很多已经得到了满足,所以伊拉克总理辞职之后伊拉克国内的局势很可能会平息,但是如果伊拉克的抗议把目标对准了伊朗,那么这件事将会继续变得更加混乱,未来的不确定性也会增加。

除了伊拉克局势对原油价格有很大的影响之外,这次即将召开石油输出国组织会议,这次会议将会在维也纳召开,主要探讨石油减产的下一步应对措施,以前的时候欧佩克对一些国家实行限制产量,这次面对伊拉克的局势,这个组织可能会采取一些应对措施,保证石油的供应。因此说市场情绪会受到伊拉克局势以及欧佩克的影响,但是未来还有很多不确定性,还有一个关键的原因就是沙特,沙特上次遭到了胡塞武装的袭击,导致石油大量减产,到目前为止沙特已经从这次危机中恢复过来。很可能加大对石油的供应,所以石油价格开始变低。


江淮圣手


伊拉克是中东地区石油出口量最多的国家之一,同时也是全世界最大的石油输出组织——欧佩克的第二大产油国,与国际油价的涨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无论是从政治层面还是从经济层面来说,伊拉克国内局势如何发展,都会对国际油价产生影响。

那么近段时间来,伊拉克国内的局势究竟如何呢?用一个字形容,“乱!”实际上,伊拉克的乱局早在16年前美军入侵伊拉克时就开始了,一直持续到现在。当然,这不是今天讨论的话题,不做过多赘述。

最近的伊拉克国内动荡始于10月25日多个城市爆发示威游行,并且愈演愈烈。成千上万的人不上班走上街头,石油产业受到冲击,减产也是必然,这是最简单的道理。据不完全统计,伊拉克每天出口石油约340多万桶,因为工人罢工而致使石油严重减产,影响经济运行和加剧政府的执政危机。总理迈赫迪控制不了局势,只好引咎辞职。

迈赫迪的辞职让伊拉克国内的动乱有所稳定,伊拉克的石油出口有所恢复。国际石油输出量增加,油价也就有有所下降了。

因为伊拉克国内动乱导致了伊拉克石油输出减少,总理迈赫迪无法控制局势于是脚底抹油开溜,伊拉克国内局势有所稳定,石油出口也相对稳定,国际油价下跌。这就是所谓的逻辑。

然而,国际油价暴跌,伊拉克的因素虽然很重要,却不是主要的,也不是唯一的。

油价暴跌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欧佩克。

特别是作为龙头的沙特阿拉伯这个最大的石油输出国,曾经和伊拉克以及非欧佩克成员的产油大国俄罗斯共同签署了石油减产协议,以稳定国际油价。而伊拉克因为自家国内局势动荡,总理易主,完全没有履行这一协议按规定减产,同样,俄罗斯也没有这么做。那作为沙特阿拉伯来说,俄伊都不减产,就自己一国减产,这无疑是燃烧自己温暖他人的举动,必然不符合自家利益。

既然大家都不减产,石油输出越来越多,价格暴跌也就没有悬念了。


大将军威武K


周五油价大跌和欧佩克会议和伊拉克总理都没太大关系,减产协议延期本来就不是这次会议的结果,目前只是相互讨论的范围,俄罗斯的态度也是谈判新协议前的技巧(无非是想让阿拉伯人承担更多份额),但俄重振油价的内心需求可能比阿拉伯人更迫切!只要油价持续低迷,减产联盟就不会破裂,这个是不用怀疑的,伊拉克总理问题更扯不上边,伊拉克不会因为什叶派总理辞职回归太平,相反却朝向更大分裂,周五暴跌可能和阿美石油IPO有关系,今年以来有股力量一直瞄着打击沙特王国,9月袭击和这次大跌我认为都是指向阿美石油工IPO定价,换言之就是针对萨勒曼王储!基于全球库存从8月以来就开始下降,国际油价不存在持续下跌的能力,被非市场行为操纵的价格持续时间也很短,过几天就会回到正常市场波动。


涛哥181547385


国际油价暴跌,是因为多国力挺伊朗,伊朗石油有望进入国际市场,而非伊拉克总理辞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