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 用大量閱讀取代課後作業——一所美國小學的提分和減負祕訣

關於孩子減負的討論非常熱。遠在美國佛羅里達州的馬裡恩縣也在討論同一件事,起因是當地小學的校長——Heidi Maier的一個決定:

不讓孩子帶作業回家——每晚原來的作業時間,改為20分鐘閱讀。

用閱讀代替作業

“太多的作業會危害小孩子的成長,並且讓他們對學校產生負面的觀念。”這是Maier校長這項決定的依據:過多作業會導致慢性壓力,以及增加孩子們晚年藥物濫用的風險。

與此相反,減少孩子的作業,卻可以讓孩子有更多時間進行課外活動——比如閱讀,可以提高他們的溝通技巧、智力,甚至數學能力,親子經常一起閱讀,還能幫助建立起更親密的關係。

用大量閱讀取代課後作業——一所美國小學的提分和減負秘訣

這個決策引起了不小爭議。事實上,不少美國小學已經開始減少或取消家庭作業(或延長孩子在校時間,讓孩子在學校把作業做完再回家),轉而要求孩子每天閱讀。比如美國佛蒙特州的Orchard小學。

“小學階段,家庭作業與學習成績的提高沒有關係——除了課後閱讀,”校長Mark Trifilio如是說。從去年開始,這裡的孩子,無論年級,近400人,放學回家後不需要完成作業,而是在家閱讀,必要的話,和家長或監護人一起閱讀。

他們把這個政策貼上了學校的官網,獲得了絕大多數家長的支持:

1、Read just-right books every night —(and have your parents read to you too).

每晚閱讀好書,記得讓你的爸媽和你一起閱讀。

2. Get outside and play —that does not mean more screen time.

走出室外玩一會兒,不要老是盯著屏幕。

3. Eat dinner with your family —and help out with setting and cleaning up.

和家人吃晚餐,記得幫忙準備晚餐和洗碗。

4. Get a good night’s sleep.

睡個好覺。

結果如何?半年後,學生們的成績保持穩定,家長們也好評如潮,因為“孩子現在有時間去追求作業之外的其他東西,在家裡的參與感也更強了。”(《閱讀,才是最好的“補課”》)

▲1999年,時代週刊封面上寫道:“功課太多!它們正在傷害著我們的孩子,父母對此應該怎麼做呢?”

數學成績不好?

可能課外書看太少

越來越多研究證明,對於低年級的孩子來說,相比常規的家庭作業,閱讀更能促進學業成績。

比如田納西大學教育學教授Richard Allington就告訴《華盛頓郵報》,“佈置家庭作業的效果非常差,讓孩子自我選擇,進行閱讀,來代替完成作業,這對孩子更有益。”

特別是對孩子的科學和數學成績,影響深遠。

用大量閱讀取代課後作業——一所美國小學的提分和減負秘訣

比如科學。美國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的Cromley教授,曾在包括美國在內的好幾個國家,研究孩子的閱讀量和科學課的表現之間的關係,最後發現,有非常大的正相關性——所有國家的平均值為0.819。

比如數學。芬蘭于韋斯屈萊大學心理學系博士Aunola就發現,閱讀時更注重技巧的孩子,在理解、解決數學問題時能力更強。

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Grimm教授也抱持同樣的觀點:他曾分析了大量三年級的學生,最後發現,有高水平閱讀理解能力的學生,比起閱讀能力差的學生,能夠更快地學會解決問題和掌握數據處理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計算能力並不受早期閱讀理解能力的影響,閱讀理解能力,只有在孩子需要處理概念性的數學問題時,才會發揮大作用。

我們的老朋友、有著20年補習行業經驗的尚明老師就曾提出,“數學不好的孩子,可能是課外書讀的太少。” 如果孩子低年級時,數學成績一直很穩定,等到上五六七年級,就開始掉鏈子的話,那麼即使一直針對數學去做加強,可能也收效甚微,因為問題的癥結,根本不在數學上。

尚老師認為,學生的語文能力(文字理解能力)不太好,低年級時,數學題以運算為主,自然問題不大,但到高年級,數學題開始變得複雜,如果不能判斷題目到底在問什麼,語義間存在的一些陷阱,就很容易出錯。

因此,他建議,與其給孩子加碼補習班,不如讓孩子多讀課外書。且建議以文字書為主,無論是武俠小說、哈利波特、散文、童話故事、歷史書、科學讀物……都很好。圖畫書當然也可以有,但要控制比例。(《文學閱讀的魅力所在——文學教育的意義》)

如此一來,孩子不僅語義理解能力更好,表達能力也能得到提升,遇到困難時也知道如何去向老師請教。

課後彎道超車

報補習班不如讓孩子多閱讀

我們並非否定家庭作業作為一種常規練習的必要性,不可否認,有些概念就需要反覆練習,才能掌握。但這麼多學校的做法,這麼多教育學者的建議,也應該給我們一個啟發:練習不一定要通過大量的重複和家庭作業來完成。

讓孩子更多地參與到遊戲中去,也可以讓他們練習在課堂中學習到的技能。比如,在玩不同的棋盤遊戲中學習到數學;在拼放火車軌道或是玩樂高模型時,瞭解到空間;跟其他人一起玩時,學習到像如何與人相處這樣重要的技能;使用英語時文閱讀小程序,在閱讀中學習綜合敘事,學習人際關係,並且聽到一些在別的地方聽不到的詞語……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分享了自己的兩套教學大綱:第一套,是指學生必須熟記和保持在記憶裡的材料,這是我們目前的家庭作業非常注重教給孩子的。第二套,是指課外閱讀和其他的資料來源。(《星星點燈,只為照亮更多的閱讀童年——我有一個彩色的教育夢:打造一間彩色的閱讀教室》)

他曾教授物理長達六年。期間,他蒐集了一個專題的圖書架,供學生們個人在課外時間閱讀。這個圖書架有55種圖書,都是講自然現象的,而這些自然現象的原理都跟物質的各種電的性能有關係。在某一時期所學的概念越複雜,他推薦給學生閱讀的書就越有趣,越有吸引力。

他發現,這樣的做法,直接讓學生的思維積極性變得高漲了起來,課上、課後向他提出的問題也更多元化了。

他把同樣的方法用到了後來——他教授高年級生物學的三年裡。當學生第一次學習如生命、生物、遺傳、新陳代謝、有機體等科學概念時,他會先從科學和科普性雜誌、書籍和小冊子裡,給他們專門挑選一些閱讀材料。這些材料,又激發了學生們繼續閱讀更復雜的新書的閱讀興趣……

“盡力為學生記熟教材而創造一個智力背景吧,”蘇霍姆林斯基對老師們的建議,對於家長來說,同樣適用,“只有當學生進行思考的時候,他才能掌握教材。”

現在流行“彎道超車”,越來越多家長給孩子的課後安排了越來越多補習班,卻忽略了,對於孩子(特別是小學階段的孩子)來說,什麼才是提升成績的真正秘訣。而撇開成績,讓孩子從小徜徉於好書之中,培養起來對學習的真正熱忱,不是更重要麼?

美國如何開展閱讀教育

作者|佚名

中國和美國都非常重視學生的閱讀教育,但美國伊利諾伊大學閱讀研究中心的一項調查顯示:一箇中國普通家庭和一個美國普通家庭為孩子提供閱讀材料的經濟能力大體相當,但美國學生的閱讀量卻是中國學生的6倍。許多教師和家長不禁疑惑:“兩國學生的閱讀量為何會有如此大的差距?怎樣才能讓中國的孩子在閱讀方面得到有效提升……”那麼,美國K-12階段(從幼兒園到12年級教育)的閱讀教育究竟是怎樣做的?

國家立法宏觀引領閱讀教育

美國聯邦及各州政府,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一直致力於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在美國K-12教育體系中,閱讀教育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被視為一種“新民權”,貫穿整個基礎教育始終,並得到了全社會的大力支持,現已逐步形成一套系統的閱讀教育體系。

美國對學生閱讀教育的重視首要表現之一,是宏觀引領全國學生閱讀教育實施的政策文本不斷頒佈:

1994年頒佈的《早期提早開始學習計劃》與1995年出臺的《即時讀寫計劃》,號召社會各界一起幫助兒童提升閱讀能力。

1994年頒佈的《早期提早開始學習計劃》與1995年出臺的《即時讀寫計劃》,號召社會各界一起幫助兒童提升閱讀能力。

1998年,美國國會通過了《閱讀卓越法》,並修改了《中小學教育法》相關內容,使得閱讀教育上升到法律高度,閱讀教育被納入法制化軌道。

2001年,美國時任總統布什發佈《不讓一個孩子掉隊》法案,專門就閱讀問題制訂了包括從學前班到小學三年級的“閱讀優先”計劃。

2009年,奧巴馬延續了布什的閱讀教育政策。他簽署的《登頂計劃》和《美國復甦和再投資法案》,提出了提高學生讀寫能力的綜合性計劃,規定在小學階段開展廣泛的閱讀活動,實施新的閱讀課程,並要求對教師和校長進行為期兩年的強化培訓。

由此可見,自20世紀90年代後期以來,美國的閱讀教育保持了其政策的連貫性,種種措施無一不體現出聯邦政府對閱讀教育的重視程度在不斷提升。

課程體系及評價保障閱讀教育

美國的閱讀教育主要融入K-12課程體系中的兩門學科:英語語言藝術和閱讀。美國K-12閱讀課程體系,貫穿從學前班到12年級的共13年基礎教育。K-12閱讀課程的核心目的,正如美國國家閱讀委員會所定義的,是“教會孩子閱讀”。

K-12閱讀課程體系最大的特點是分級,共分為13個級別,即從學前班到12年級,每個級別與基礎教育的年級相對應,由淺入深,從易到難。學生可以根據不同的閱讀水平,通過常規的閱讀測試晉級甚至跳級,不必拘泥於所在的年級。此外,從大的框架看,K-12閱讀課程體系分為幾個大的模塊,其中K-3是初級模塊,4-6是中級模塊,7-9是中高級模塊,10-12是高級模塊。

美國國家閱讀委員會為K-12閱讀課程體系制定了5個閱讀要素,包括拼音、流利度、識字、詞彙及理解等。5個方面並不是截然分開的,只是不同年齡段的孩子接受的閱讀教育,在這5個方面會有不同的側重而已。比如,拼音、識字等是低年級閱讀教學考查的重點,越到高年級,閱讀的重點就轉向閱讀流利度和對內容的理解。

美國國家閱讀委員會還規定,各州必須建立完備的分級閱讀教育評價體系,隨時反饋並指導一線的閱讀教學。總體而言,美國閱讀教育評價體系包括州測試、教室考核以及非正式考核3種形式。第一大類測試是指美國學生參加本州的年度測試,某種程度上考核結果決定了國家和州對這所學校的資金投入,學校要憑藉成績表明學生在閱讀方面有所提高,才能接受國家的教育資助。第二大類測試是基於教室的教師與學生的一對一跟蹤性測試,它對課堂的閱讀教學最具實踐指導意義。第三大類是非正式測試,沒有統一的模式和量化標準,更具有隨機性和靈活性。

全民支持閱讀推廣活動

美國的閱讀教育強調全民總動員,每個人都應該為學生的閱讀教育負責,包括政府、研究機構、社區、學校、家庭等。

在美國,致力於閱讀教育的研究機構有許多,大多數附屬於某一所大學的研究中心。比如由著名學者組成的早期閱讀委員會,提交的早期閱讀教育問題報告以及後續的研究成果,為美國的早期閱讀建立了系統的理論體系,使美國在學前階段培養兒童的早期閱讀能力具備了可靠的理論依據和實踐方法,在美國以及國際教育界引起了強烈反響。

公立圖書館在美國孩子的閱讀教育方面效果顯著。美國各州的公立圖書館在每年暑期都會推出一系列閱讀項目,滿足青少年兒童在暑期持續閱讀的需要,以便開學後能夠更好地適應學校的一系列課程。這些圖書館開展的暑期閱讀活動包括:由圖書館邀請各界名人為兒童朗讀故事,在網站發佈夏日閱讀書目、指南和有趣的親子活動,鼓勵在線討論、分享閱讀心得等。美國許多學者曾針對圖書館開展的暑期閱讀項目效果做過調查,證明暑期閱讀項目確實能夠提高青少年兒童的閱讀能力。

舉辦閱讀節是促進閱讀教育的有效方式。自1998年起,美國民間自發地將每年的3月2日確定為美國一年一度的“全美閱讀日”,鼓勵全美兒童和青年閱讀和學習。在閱讀日,眾多美國學生、家長及教師聚在一起積極參加學校、圖書館及社區開展的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自2001年起,國會圖書館圖書中心還策劃了國家圖書節活動,每年的9月或10月在國家廣場舉辦,至今已舉辦14屆。

第二佛羅里達州閱讀教育實踐

2001年9月,佛羅里達州州長傑布·布什發起一項名為“閱讀吧,佛羅里達”的綜合性閱讀項目。該項目力圖使每個學生的閱讀水平都能達到相應的年級要求甚至更高。佛羅里達州教育部官網為該項目專闢一欄,裡面彙總了有關該項目的各種材料。

“閱讀吧,佛羅里達”項目對佛羅里達州的K-12閱讀課程體系進行了改革,主要表現在:一是制定新的佛羅里達州英語語言藝術課程標準。二是創新佛羅里達州閱讀教學的評估系統。這是一個基於網絡的數據管理系統,記錄和報告學生的數據以及佛羅里達州3至12年級的閱讀教學評估。無論是公立學校還是私立學校,都可以使用該系統監測、評估學生在閱讀上的進展。三是制定閱讀干預課程。這個課程既面向閱讀薄弱的學生,給他們進行每週固定的閱讀補課;也面向學校教授閱讀課程的教師,對他們進行閱讀培訓,以幫助教師更有效地進行閱讀課程教學。

除了對學校K-12閱讀課程體系進行改革外,“閱讀吧,佛羅里達”項目還將重心放在了通過動員社會全體成員支持學生的閱讀教育。

其一,研究機構與閱讀組織的支持。

“閱讀吧,佛羅里達”項目十分重視發揮州內研究機構與閱讀組織的力量促進學生的閱讀教育。比如:成立於2002年1月的佛羅里達州閱讀研究中心,主要進行一些有關學生閱讀、閱讀增速、閱讀評估、閱讀教學的研究,這些研究有助於科學的閱讀教學,使整個州的學生受益。還有佛羅里達州閱讀協會,這是國際閱讀協會在佛羅里達州的一個分支機構。它是一家非營利教育組織,致力於改進兒童一生的閱讀習慣,改進閱讀教學。

其二,社區參與。

“閱讀吧,佛羅里達”項目也鼓勵社區積極參與學生閱讀教育,倡導社區開展如下3種實踐活動:一是“一區一書”活動。這項活動鼓勵整個社區閱讀同一本書,以促進閱讀、討論,共建社區。二是閱讀周。項目建議社區每年舉辦一次為期一週的閱讀周,並確定一個核心主題。2016年佛羅里達州閱讀周的主題是“讀寫改變我們的世界”。三是組織捐書活動。該項目鼓勵組織全社區範圍內的捐書活動,捐書活動在官方指定的地點進行,如當地的餐廳、公寓樓或者宗教機構。

其三,家長參與。

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家長對待閱讀的態度以及為孩子在閱讀上提供的機會,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兒童的閱讀發展。“閱讀吧,佛羅里達”項目十分重視發揮家長的力量:如“閱讀吧,家庭”網站。這是一個專門為家長提供有關孩子閱讀信息與資料的網站,裡面含有大量孩子閱讀的清單以及家長幫助孩子閱讀的做法和建議,以幫助家長在家庭營造閱讀氛圍。

佛羅里達州教育部門今年8月還發起了一項“僅花費20分鐘”的運動,鼓勵每個家庭每天抓住20分鐘的短暫時間,將閱讀融入忙碌的生活。這不僅能夠讓家長為孩子樹立起閱讀的榜樣,養成孩子每天閱讀的良好習慣,而且有利於提升家長的工作競爭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