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普及中医文化和普及中医知识,哪个更重要?

用户6593393607


两个都不是重点,中医是师教徒的传程,经验得出结晶。中医所涉及学问是无界止的。包括:古籍经典.五运六气,望闻问切,理法方药,它是天地人三才的总结,阴阳五行是的结果。灵通在医心,治病在医术。普及中医用在养生上是很好的作法。


EnShi126837429


中医文化和中医知识并不是截然分开的概念,文化中必然包含知识,而中医知识也不是冰冷的数理化公式,很多中医知识都是以文化的形式出现的。

文化应该是知识的更高层次,所以普及中医文化就涵盖了普及中医知识。

举例而言,我们通常说的“上火”,这个概念在西方现代医学中压根就没有,而在中医学当中,这既是中医文化,也是最基础的中医知识。更特别的是,它还是我们的生活习俗,早已跟我们的生活融为一体。

说到中医,现在人们最容易想到的中医是否是科学这个话题,然而这个话题完全是生生被人给带偏了。

试想一下这样一个场景:

你想杀盘中国象棋,突然冒出个人说,别下了,按照国际象棋规则,中国象棋不叫棋。

你想去听个京戏,突然冒出个人说,别听了,按照现代音乐理论,京戏不叫音乐。

你想学个国画,突然冒出个人说,别画了,按照现代绘画理论,国画不叫艺术。

你想去练个武术,突然冒出个人说,别练了,按照现代搏击理论,武术不叫搏击,打不赢的。

你想吃个中餐,突然冒出个人说,别吃了,按照现代营养学理论,中餐都不叫饭。

……

很显然,突然冒出来的这个人,不管他出于什么心理和动机,他起到的作用除了搅和没别的。就算你选择下国际象棋,唱歌剧,画油画……一样用不着这路人来指点迷津。

传统留下来的文化和知识,本没有那么多是非,先人把它留下来,人人都有自己选择继承和深入探究的权力,完全不需要拿外人做好的什么模子往它身上套。

对于中医,一切应回归本源,摒弃各种干扰和纷争,慢条斯理地去感受、学习和应用。就像你吃一顿中餐,不会想这顿饭是不是符合现代营养学理论,而是怎么把这顿饭做好吃好一样。

中医本身,既不高高在上,也不随随便便。好比路边的象棋,人人都可以下,懂得基本行棋规则即可。但是如果下好下精,那它又是一门深不可测的学问。

其实,对于中医学最好的普及就是不普及,顺其自然,因为它本身就属于我们文化土壤中一直在生长繁衍的生命体。最好不要把它归为什么“文化遗产”,一旦某种东西变成“遗产”,那就说明它离“死”不远了。

把中医交给专业人士,让专业人士去做专业的事,一般人可以多少接触一些中医养生知识即可,但不要强做解人,毕竟医学不是小事。人们更应该的是尊重中医,遇到疾病找正规渠道的医生咨询和诊疗。此外,还要切记远离那些打着中医大旗的“江湖大师”。


探谜古小说


这两个都不重要!中医与科学是两个独立领域,符合科学的一些知识,又与科学有一些冲突,是理所当然的。

科学毕竟是主流,对很多问题的论述已经很充分了。人们很容易不明就里地接受科学的论点质疑中医的发展。

科学不只是科学理论,而且还是科学体系。――马列斯·本

现代化的基础就是科学,现代社会的组成不只是科学。中医要想获得科学的承认,必须是整体性获得科学的承认。


普及中医文化与中医知识,这只是在知识文化层面进行科普,但是中医领域与科学领域天生有部分冲突的地方,只能够适得其反!

所以,中医的发展,不在于了解,而是能够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独立的存在!能够在现代化的环境下建立一套属于自己的规则。

现代中医院培养体系缺乏合理性,导致无法形成一个中医自己的、对治疗方法效果,有最高认定的权威机构。

如果没有一个独立、权威的认证机构、认证标准,那么,中医在法规指导、医疗责任划分等等方面很难得到立法方面的直接的帮助。

任何专业要有非凡的发展,首先必须专业发展要符合自己内在的规律,其次这个专业必须造福社会。

现代中医的发展首先就不符合自己内在的规律。什么普及中医文化、普及中医知识,实在是为现代西医“加砖添瓦”!


联系历史:扁鹊三兄弟。扁鹊是老三。

老大善于养生,能够规范自己的生活方式,来延年益寿,百病不生!

老二能够防病于未然,在疾病未发生或者是发生初期,进行有效的治疗。

扁鹊自己,是在疾病正盛之时,药到病除。

所以说扁鹊认为:天下均知其名医之名,不知其兄之名,其兄治病于未发之时,然人未知病之重也。

现在大家都知道:科学认定的东西,人们都认为是客观存在的,比如说数学领域发现了什么?医学领域验验证了什么?就算是精神领域和社会科学领域,也是如此!这都是客观实际存在的。

科学不只是科学理论,而且还是科学体系。

所以说中医与科学是两个独立领域,符合科学的一些知识,又与科学有一些冲突,是理所当然的。

中医能够独立的生存、传承下去,就能够为社会做出贡献、就能够重新复兴!


话史烟云


中医面临的困境其原因有三,社会关注不多,政府帮助不够,自我革命不力。这跟我们的传统文化教育也有很大关系,现在教科书里还有多少的传统文化,我们的文言文古籍还有多少人读得懂?这些都应引起政府和社会的反思。中医如果不与中国传统文化联系起来就没有其生存的根基,而传统文化不得到弘扬与发展则中医又很难全面融入现代社会与生活,因此先从传统文化抓起才是根本,包括中医文化。



月上东山之


中西文化和中医知识相辅相成,不可分割。所以普及中西文化和中医知识缺一不可,它们如同车之两轮,鸟之双翼。它们是一个整体,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协调发展才能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可以说文化的概念包含知识。

中医文化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医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从神农尝百草到医生著医书,中医文化不断完善,传承。一开始就以宇宙和生命的内在统一性为出发点,是一种源头型的文化。

中医知识

我们既是传统的捍卫者,也是文化的诠释者。造就了中医学浩瀚的注释、发挥之作。中华文化喜欢强调它空灵淡雅的性灵境界,中医知识正是中医文化的一部分,中医文化体系包含中医知识,中医知识才能形成中医文化体系。

现实意义

所以,普及中医文化和中医知识同等重要,它们相互融合,相互促进。我们应该发扬传统、吐故纳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断的弘扬中医文化和中医知识。


春夏秋冬L


几千年的中医文化其实根基是很深的,只是中医一直没有被系统化规则化,所以慢慢被普通大众淡化甚至遗失,以前野地里到处都是的止血草效果奇好,但是现在人们破了口子谁不是第一时间去医院使用西医方式处理伤口呢!中医应该被重视起来,起初觉得应该是中医知识吧,因为有了知识才会实践,但是没有文化在,知识永远不会被大面积传播,有所期待


丹寶之冕


中医文化和中医知识是一个事物两个方面。中国自古就有“上医医国,小医医人”的文化传统,此后发展为“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在这里,“大医医国”属于中医文化的拓展,告诉人民治理国家如同医家治病救人一样,其实包含中医治疗整体观念。“小医医人”就是具体而微治病救人的医学知识。中医文化需要中医知识体现,中医知识需要中医文化做指导,比如天人合一、阴阳平衡的观念。中医文化外延大于中医知识。

在现实生活中,中医文化是普及范畴,是国民素质必要组成部分;中医知识则是专业知识的范畴,如十八反十九畏,药性,望闻问切诊断知识等,需要专门培养!

自近代以来,随着西医的传入,传统医学中医受到巨大挑战,几乎到无法生存地步。新中国成立后,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就确立中西医结合的治疗原则,中医再次遇到历史机遇!现代社会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西医似乎更适应人们快节奏生活,让更多的国人陷入医疗误区,认为中医慢,疗效差!市场经济指挥棒的作用,中医市场受到抑制!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再次说明,传统医学中医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使疫情得到控制重要手段。各级政府必须重视中医的发展。

此外,某些商家以弘扬中医文化的“伪中医”,推销各类保健品,恶化了中医医疗环境!我们坚决给以打击,维护中医医疗环境正常发展。

不知我的看法是否正确,希望得到朋友的指正!


去海的那边


一个是文化,一个是知识

一个是价值观,一个是方法论

中医的文化主要反映古代中国传统道家文化一部分,他包括起居,饮食,精神,环境,天文,地理,等一系列人与自然的逻辑规律

中医知识反应的中医这门学科的的应用方法论,包括导引,按跷,针灸,艾灸,砭石,正骨,中药等这七门主要临床方法论。

建立好中医学知识学习的前提是认同和理解中医文化的哲学思想,用思想去指导方法,而不是简单的生搬硬套,这样是没有办法学习好中医的


子恒说


二者是不可分割的,在逻辑学上是“种属”关系,严格的地说,这里的“中医文化”之说是不确切的,它实际上是一种思想方法和辩证哲学,是理论基础,“中医知识”则是一种技法。没有理论基础的技法会沦落为雕虫小技,路越走越窄,没有具体技术体现的理论则是空洞苍白的,无人信服。

之所以现在中医常常会陷入囧困与尴尬,根本原因正是这个队伍中的很多人,缺少思想与哲学功底,缺少“文化功底”,局限在半文盲的江湖手艺中。比如他们很多人对阴阳,五行,生克等等都一知半解,甚至自己心里本身都在怀疑嘀咕不相信,在这种情况下要想修炼成精妙的技术,那是不大可能的,多半只能止于背汤头歌,生搬硬套胡乱应付的状态。甚至自己的内部就已经否定了自身的许多,比如把这方面认定为“糟粕”,又把那一方面定为“封建迷信”,傻里傻气就自己丢掉了最宝贵的东西。其实,很权威的《黄帝内经》开篇直截了当讲的并不是怎样开药方等等,而是告诫应该怎样经营好生命,《内经》还强调了“上工治未病”,这些就是针对医术技法的起码理论要求。而且我们必须要知道,古代经典中许多现代人以为是“封建迷信”的内容,是非常有宝贵价值的,仅仅是你自己不懂而已。

古人老祖宗对一切医者强调,一定要有慈悲之心,要有好生之德,做一个中医也不能例外,如果行医把目标盯在了发大财等等上面,那心就已经歪了,技术技法到一定时候就肯定上不去了。

有人说,中医就是诡辩,是玄学。你要这样理解也可以,因为每一个中医师,每一天开出的处方都不会也不应该完全一样,因为临床上一定要讲究“对症”,要随症状变化而加减调整,所以这就要懂得怎样“守方”和怎样变化,这个不是什么荒唐无稽,而是人这个生命体它确实是在时刻变化着,就连吃饭喝水都不可能一成不变,天热喝水多,做了重体力活,更容易感到饿,这个一点都不奇怪。

更何况,一年四季,东西南北,男女老少,身份性质等等都不会完全一样,那么临床处置随机应变就是必须的了,你按一个办法去套就不应该了,也不可能技术表现得神奇。

所以说,中医施行,需要认真实践,又需要不断开悟,在技法和思想理论上,都必须兢兢业业。

如果静下心来思考了中医的理论和手法,就会理解中医临床上的随时变化施治,肯定要比西医通常的一瓶药丸吃到底的搞法更高明。中医要求随机升降补泄,西医则是某一大类的病,给完全一样的药,这里的精准度就显而易见了,穿个衣服还要讲合身不合身啊!

而做中医师,如学艺不精,也可能就是个庸医,所以理论知识与临床技术,必须都不能马虎敷衍。


非云非鹤801


首先要普及文化,再来普及知识,没有文化传承,何来普及知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