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6 龙芯还有多少机会?

日前,龙芯在国家会议中心举办龙芯中科2019产品发布暨用户大会。

这次大会最大的亮点就是龙芯发布了3A4000处理器。3A4000与3A3000一样,都采用28nm工艺,但在性能上实现了性能翻倍。

工艺不动,靠架构更新实现性能翻倍并不容易。最近几年不算高调的龙芯这次发布会也像一些厂商一样开始拿友商做对比,突出龙芯的优势。

那么,如今的龙芯到底是什么水平,龙芯在商业上和应用上有多大机会呢?我们来看一下。

一、 被龙芯鄙视的友商

以前,龙芯都是比较低调的。但是这次龙芯拿出来友商做对比。(核算的标准应该是SPCE2006的分数。)

第一个被拿出来的应该是飞腾,按照龙芯给的数字, 飞腾采用ARM V8指令集,自研架构的CPU,其IPC在过去5年里提升相对有限:

2014—2015年的单核性能为11左右(@2G),换算一下5.5/G;

之后的一款多核服务器CPU(28nm)的单核性能为12.4(@2G),换算一下6.2/G;

工艺换成了16nm,出了一款多核服务器CPU,单核性能为13(@2.4G),换算一下5.4/G;

最近出了一款四核桌面芯片,2.6G主频下定点16.5,换算一下是6.3/G。如果主频满血到3.0Ghz,那么定点应该在19分左右。

第二家被拿出来对比的是海思鲲鹏,按照龙芯的数字,,买A57做SoC设计,还有一款是买A72做SoC设计。即便是A72那一款,单核定点成绩也在17至18左右。

相比之下,采用28nm工艺的龙芯3A4000,单核定点18+(@1.8G),2G主频下可以达到20+。

就是说,在主频落后的情况下,龙芯还能在性能上反超,是因为龙芯在微结构设计水平上比较强。

然后,龙芯表示,一些公司财大气粗,或者获得国家资源倾斜较多,自然有钱用台积电先进工艺。而龙芯在体量上无法与大公司相比,在获得国家扶持方面也非常有限,所有只能用28nm工艺。

在十二五之后,核高基等顶层设计重点扶持技术引进的X86和ARM CPU,技术引进企业获得了鼎力扶持。而由于国家断奶,龙芯只能在市场上摸爬滚打,依靠自己赚取的利润和投资人的注资过日子。直到2015年,终于实现自收自支,自负盈亏。

所以,未来换12/16nm,靠工艺提升主频就能把单核性能提升到25分——龙芯3A5000对内核小改后,换12/16nm工艺,性能有望达到25至27分。

从龙芯的发展历程看,可以很清晰的看出一条CPU迭代演进和IPC提升的轨迹。龙芯选择一代提升微结构,一代提升工艺,2012年以前的龙芯3A1000和龙芯3B1500,其IPC为3/G左右(定点),2015年的3A2000是微结构升级,IPC为6.5/G,2016—2017年3A3000是小改微结构后升级工艺,IPC为7+/G,2019年的3A4000是微结构升级,IPC则达到了10+/G。

从龙芯给的资料看,大致是我即使没钱,IPC性能也吊打友商。国家断粮后没钱上先进工艺,所以我不行。

二、 龙芯3A4000的真实能力如何?

从处理器设计看,IPC提升不止是一个什么频率跑SPEC2006跑多少分的问题。还有一个性能功耗比的问题。龙芯公布的数字固然有用,但是龙芯回避了一个功耗问题。

因为龙芯列举的竞争对手,特别是华为海思的A72核心,属于移动处理器的核心,功耗是很低的。

而龙芯3A4000在达到2.0Ghz的时候功耗高达30W-60W,这个数字是移动处理器的十多倍。

而Sepc2006整数跑20分这个成绩并不算多么优秀,骁龙855跑这个Sepc2006的成绩是26.4,用过用Ghz算,差不多也是10,而功耗上,骁龙855的A76大核心只要1.94W,相比龙芯3A4000的60W差了30倍。

而骁龙855也不是最强的移动处理器,苹果的A13处理器是52.82。

按照频率算,大约是20/GHZ,按照功耗算,也只有4.67W。性能比龙芯3A4000高一倍半,主频只高了30%,功耗只有3A4000的十几分之一。这个差距是非常明显的。

就是说,无论怎么比,龙芯在性能上都无法与主流的ARM处理器或者X86处理器相抗衡。

即使龙芯不缺钱,用了最新的7nm工艺,它的性能也很羸弱,与主流的处理器有天壤之别。

三、 龙芯的出路在专用

除了性能羸弱,功耗巨大,工艺落后以外。龙芯最大的问题还是生态系统。

龙芯指令集是从MIPS指令集扩展来的,缺乏生态系统支持,能用的软件比较少。与X86无法相比,与后来兴起的ARM也无法相比。

硬件弱,软件弱,用到市场上是没有前途的。所以龙芯的出路在一些专用系统。

对于信息安全敏感度比较高的部门,依赖国外技术有一定风险。

如果出现意外,海外厂商无法与中国企业合作,就有全面停摆的危险。所以龙芯还是有必要的。

龙芯应该做关系重大,信息安全敏感度高的专用领域,这些领域不需要性能,不需要性价比,不需要性能功耗比,安全与可靠优先,这才是龙芯的机会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