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汽車品牌那麼多,為什麼有些人會選擇日系車呢?

小強說說車


那麼首當其衝的就是日系車的出色的燃油經濟性!

 

日系車的燃油經濟性和空間表現能力是業內人盡皆知的。雷克薩斯主打的混動系統,配合出色的動力響應與低速行駛的安靜度,都可以給車主帶來優質的駕乘體驗。豐田在混動系統有著幾十年的技術儲備,並研發出獨有的E-CVT變速箱,發動機與電動機切換過程中並不會出現明顯的頓挫感。

 

再說一個馬自達,一天到晚就把精力放在了研發發動機上。我們常見的汽油發動機壓縮比達到12:1已經是很不錯的了,但是馬自達的創馳藍天發動機壓縮比卻達到了13:1,它的工匠精神和對於發動機的執著是毋庸置疑的。

創馳藍天發動機通過降低殘留廢氣的比例以降低壓縮比上止點氣缸內的溫度,儘量避免爆震現象的發生,最終實現壓縮比的提升。

 

說到安全係數,很多人會說,日系車為了省油,車輕,鈑金薄,輕輕一碰就破了,後期還會在修補車漆和鈑金上花費很多金錢和精力,但是,我們不能單單從鈑金的薄厚來判斷一輛車的好壞。如果速度夠快,鈑金再厚也是無濟於事。說到安全係數,個人認為還是要看一些安全配置齊不齊,諸如胎壓報警啊、主駕駛安全氣囊、車身穩定系統等等等等,更重要的就是駕駛員的道路應變能力,搭配車子的安全配置,可謂是更上一層樓。






小禾汽配


剛提了新款crv,我說說吧,買車之前做了很多功課,對比過動力,油耗,空間,和故障率。首先動力1.5t,地球夢什麼的就不多解釋了,這顆1.5t發動機193匹馬力車重將近1.6噸對比過大眾的EA888現款途觀1.8t180匹馬力,多了13匹馬力。油耗網上之前測評高速7.2,市區7.6,現在跑了近7000公里,穩定油耗7.1,我跑山路高速居多。空間去四兒子店試駕坐過,crv乘坐空間比其他同級別有一點優勢,但不大,後備箱倒是很大,地臺不高,裝東西省力好用。故障率不用說,本田三大件還是很安逸。之前說剎車的問題,首先說明,剎車是沒什麼問題,就是剎車邏輯,前2-3公分踩下去沒反應,但是過了之後就剎的很急,有點賊,後來銷售說召回升級,大概半小時,就升級好了,現在剎車線性,沒問題。唯一讓我耿耿於懷的是提車加價,也就是加裝飾。血虧,沒多大性價比,但是當時急著用車,沒辦法。


周先森138629585


給講講鄰居為什麼買了天籟吧,第一輛車並非日系,他買的是國產車比亞迪F3,開了大約6年,然後直接換的天籟,開比亞迪F3就是用來代步的,而且當時買車的人並不太多,能擁有一輛代步工具不管是國產還是合資都比較牛掰的,買天籟的時候,他自己就確定要買日系車了,因為天籟的舒適性和油耗口碑都不錯,買之前也對比了帕薩特和凱美瑞,他一個老表給他否決了帕薩特,說1.8T的發動機開幾年會燒機油,於是他還是繼續選擇日系,後來終於選擇了天籟。


談談天籟的表現,鄰居買的是2016款,當時來看天籟的配置在同級車型裡算是豐富,而且價格比雅閣還便宜4千多,又有著舒適性的口碑,開了一陣時間後,舒適度確實不錯,尤其是跑高速時的風噪、胎噪都不太大,車內比較安靜,只是感覺減震有些偏硬,跟車的調校有關。

油耗表現不錯,因為是CVT無級變速箱,所以開車真的是平順的至極,在市區的油耗比較驚人,百公里油耗13L,跑高速只有7L,綜合來看算是比較省油吧。關於耐用性,這個也值得商榷,不是說日系就是永遠不會出問題,開了不到3萬公里時,發現變速箱有滲油,果斷去4S店走的質保,後續沒有再發現滲油現象。

用車一年的時間,大燈換了一個,其他的偶爾也會有小毛病,但是並不頻繁。相對來說還是比較省心的。 用鄰居的話說,買了這款日系車並不後悔,平常的表現可圈可點,不迷信合資車但是也不否認合資車的優點,有時候選擇一款車,也是看緣分的。


66號車坊


您好,我是一號車坊,非常榮幸能夠來回答您這個問題,希望能夠解答您的疑問。

為什麼喜歡買日系車,我認為有以下的原因:

1、開不壞

除了100萬公里開不壞的大眾桑塔納外,開不壞的日系車也是常常被一部分老司機提及的日系車的優點之一。

當然世界上是不存在開不壞的汽車的,所謂的開不壞或許我們可以理解為故障率相對較低。就如大餅以前提到過的,別克凱越的車主說自己的車20萬公里就換了電瓶、現代伊蘭特的車主說自己的車就是開不壞,想換車卻換不了……

2、省油

其實汽車的油耗是一件挺神奇的事情,同樣一輛車、同一段路,不同的兩個人卻可能開出差距非常大的油耗,隨著全球節能減配標準的提高,現在汽車的設計方向正在趨同,尤其是油耗表現方面,如果說2019年同排量的日系車油耗還有多大的優勢,大餅倒是真的不敢苟同。反倒是採用渦輪增壓技術的歐美系品牌,動力表現要遠遠好於同排量的日系自吸車型。

3、保值

很多人覺得買日產車保值。掉價不會太快,這個也是很多人選擇的原因。就舉一個很直觀的例子吧,現在同為合資品牌中級車,現在一輛別克君威的低配落地也就17萬左右,但豐田凱美瑞則需要22萬左右,如果5年後君威賣8萬,那保值率是47%,凱美瑞賣12萬,保值率是54.5%,那顯然凱美瑞的保值率更高,但君威虧了9萬,凱美瑞卻虧了10萬。


一號車坊


日系車在世界汽車行業內佔有比較重要的地位,其實在中國因為歷史原因,日系車的銷量並不算太好,當然這兩年增長是比較快的。主要是經濟形勢不好,很多人在購車的時候會更傾向於買質量口碑好和保值率高的車。

大家來看一下2019年上半年世界汽車的銷量,日系車銷量遙遙領先德系和美系,兩田一產,馬自達 鈴木 斯巴魯 三菱這些也都榜上有名,說明日系車在全球範圍內還是有一定競爭力的。

當然,相比而言日系車在國內的銷量其實只能算一般,兩田一產加起來才和大眾銷量相當,在國內大眾才是真正的霸主。前幾年的時候通用也非常強勢,這幾年受強推三缸機以及高油耗口碑的影響,別克和雪佛蘭的銷量不如以往。

來說一下日系車為什麼有銷量吧,日系幾大品牌各有特點,都有自己特定的目標人群。

比如豐田就主打耐用性,設計上一切從實用出發,技術迭代略為保守,總體而言豐田的品控在日系乃至全球都是最好的一檔。豐田的車沒有太多炫技,基本就是針對最廣大家庭用戶,所以顏值平平,性能平平的卡羅拉能成為世界銷量最高的車。

日產定位與豐田類似,也是針對家用市場,但是更傾向於舒適性,有“沙發廠”的稱號,然後就是便宜皮實,日產在35歲以上的用戶中有很好的影響力。

本田是誕生在賽道上的品牌,做摩托車出身,運動基因更加明顯。思域 飛度這些都是鬼火少年的最愛,本田也深受改車一族的喜愛。本田是進入中國最早的日系品牌,雅閣 CRV這些經典車型也都深入人心。

馬自達定位與本田類似,本田主打動力,馬自達則主打操控。馬自達全系自然吸氣發動機,配6AT變速箱,號稱最聰明的6AT,用有限的資源把這個組合玩出了花,有獨有的創馳藍天技術。省油操控好是馬自達的標籤。

其餘的像鈴木主打極致省油,專注小車,斯巴魯主打四驅,主攻雪地氣候。三菱背靠超大財團,汽車業務不是主要業務,也是對中國技術輸出最多的廠家,很多國產汽車都是靠逆向三菱的發動機起家。

總體而言日系車各自定位精準,在各自的細分市場有著很好的影響力。雖然中國消費者不喜歡日本人,但你的東西真好,還是會有人買單的。以前八九十年代就很多人追日本電器嘛,現在國產質量上來了,大家就都選國產了。市場選擇的結果,沒必要過度解讀。


我是小舟麻辣車評,為您解答各種購車、用車的問題,如果有相關的疑惑,可以關注我。


小舟麻辣車評


都說開不壞的豐田,不是沒有原因的。,這是很多老司機和修車師父的結論,當然這個開不壞指的是正常駕駛。

日系車,不得不承認,沉澱多年的技術,讓它的發動機非常好,穩定可靠,結合變速箱,輸出動力平穩,可操作性強。

雖然平民價位的日系車,在配置上,安全係數上,科技感,遠遠劣勢於平民價位的國產車。但是,想要省心的話,還是日系車會省心很多。幾乎不怎麼出毛病。還有個原因就是,大家都清楚的,日系車幾乎就是個鐵皮包發動機。車身輕,巨能省油。又省心又省油,很多人自然而然就會選擇它了。

國產車就不一樣了,畢竟現在還在一個技術沉澱的階段,發展時間也沒有日系車那麼長。所以很多人說國產車的三大件還不夠好是有原因的。

不過呢,國產車能讓你用平民價位享受幾十萬日系車才有的配置,也是很良心了。

畢竟車對於老百姓來說,只是個代步工具,省心省油才是我們買車考慮的重點。日系車確實是個不錯的選擇。

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夏夜螃蟹


有些人喜歡日系車,有些人喜歡德系、美系、法系、國產等等諸多品牌,汽車跟其他對外銷售的所有商品一樣,喜歡什麼品牌與崇洋媚外沒有什麼關係,既然它允許擺上貨架面向所有消費者銷售,我們就不該帶著有色眼鏡看待喜歡日系車的群體,而他們或許是喜歡日系車的造型、空間、品質等等不同的點,也有很多日系車忠實粉絲,家裡只要買車必定買日系。

我覺得日系車有很多優點,比如善於營造更大的內部空間,這一點尤其適合中國消費者或者是中國家庭的用車理念,一定要大,人多做起來才會不壓抑,而大部分日系車都遵循了這一條,熱銷的軒逸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比如曾經的省油第一品牌,雖然現如今很多品牌都在努力往省油方面發展,但早期的日系車確實在省油上更有優勢,一方面是發動機比較出色,一方面是車子自重相對其他品牌要略微輕一些。比如日系車雖然皮薄,但故障率極低,比較有代表性的車型有雅閣、飛度、凱美瑞、卡羅拉等等,他們都是依靠良好的品質贏得了市場和消費者的信任,俗話說買日系車就是“買發動機送車”,不能說代表所有日系車,但起碼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日系車的品質確實優秀。

比如日系車在外型設計方面有著獨到的見解,他不像德系、美系那樣去努力營造厚重、穩健的視覺效果,更加輕盈、居家是日系設計的初衷,所以大部分日系車看起來貌似特別輕飄飄的不經撞,可真正的碰撞測試成績卻好於我們國人熱衷的大眾。

總之,喜歡日系車僅僅代表一種個人觀點,說明他的身上必定有很多地方吸引了這批消費者,而我們也不要過度解讀這個問題,與愛不愛國搭上關係,車就是商品,我們都有自由選擇的權利,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


貓眼看車


☆日系車能夠被中國的汽車市場認可其實是很難的,其一是受到民族情緒的左右,其二是日系車車輕發飄的特點,在一段時間內,很少有人會選擇日系車,恰恰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日系車並沒有放棄中國的汽車市場,而是不斷的憑藉自己的實力得到消費者的認可,而其他車系,例如美系、法系、韓系車則慢慢的淡出了人們的視線。


為什麼會有人選擇日系車呢?

其中很重要的一點是日系車故障率低,質量好,就是在今天,我們偶爾還會在路上看見幾輛上世紀的日系車在使用。自己一個親屬就有一輛上世紀的豐田佳美,除了因為油改氣後動力弱一些,平時很少出現故障。正是因為日系車在質量上得到消費者的認可,才會有人選擇日系車。

對於普通消費者來說,汽車主要就是一個代步工具,至於操控、性能這些並不看中,或者說也根本不懂這些東西。而代步最重要的就是一個耐用性,這就使日系車受到廣大消費者歡迎。



有人可能會說日系車省油,再過去日系車可能省油,但是在今天,各個車企已經把發動機的動力壓榨的非常厲害,再加上渦輪增壓發動機的大量裝備和混合動力車型的逐漸普及,日系車在節油上已經沒有什麼優勢可言了。


每個消費者選車都不是盲目的,即使在不懂車的人,在購車之前也會向懂車的人徵求意見,然後才會動手選車,日系車能夠被認可恰恰說明日系車還是有其過人的地方。


朱博士白話發動機


只有不深入瞭解的精日才單純的喜歡日本車。 同樣的級別及相近的價格,大眾車性能全部秒殺豐田,底盤懸架、做工、質感、高速性能、長途劇烈駕、上坡過彎、動力性能及安全性豐田都差的遠,只要不是太缺錢,日本車真不值得買,發動機功率、扭距參數造假,里程錶及油耗造假,鋼板厚度及防撞梁都比較薄,鋼板強度數據用抗拉強度而不是歐美車系通用的屈服強度,有些車型乾脆就故意取掉防撞鋼樑,幾乎所有車型都不用後座防護鋼板(德系都是全系標配後防護鋼板,日系低端車只有一兩款配備,其它大部分甚至高端車型全部沒有)。 舉個例子,雷克薩斯部分車型用凱美瑞相同的底盤懸架、發動機、變速箱,幾乎一模一樣的只是外殼內飾改變就售價相差幾倍,相反大眾輝昂用跟奧迪A6一樣的底盤懸架發動機變速箱,配置遠高於A6,價格比A6低6-9萬,報價65萬實售價50幾萬的大眾輝昂旗艦款比售價近150萬的雷克薩斯一絲不差,甚至配置遠比雷克薩斯豐富。一個是改個名字號稱高端,卻用底端車的車身及系統,只是年年改個漂亮討巧的外觀售高價,一個是常規品牌一心用高端車底盤懸架發動機配頂級內飾材質最好的音啊,就為了拉昇品牌檔次,你們倒是說說看,哪個更良心,哪個更值得買。 一個生意上合作者朋友一心想買個雷克薩斯,結果看到了網上日系水軍大肆攻擊大眾、歐系、國產,狂吹噓日系秒天秒地,宇宙無敵的言論,再加上雷克薩斯對比大眾輝昂兩者的視頻、功率底盤測試、對比實驗及數據實測結果後,果斷放棄了雷克薩斯。做生意極其反感的就是吹噓自己詆譭別人,這是誠信生意夥伴之間的大忌。 專家用了兩年多的時間,全面細緻的瞭解了各種車型實測結果及評價,發現日系車基本參數全部誤差極大,明顯的全部都有造假嫌疑,希望日本造車企業踏踏實實造好車到中國來賣,不要靠各種造假、吹噓、抹黑對手、攻擊別人這種卑鄙手段來蠃的市場,遲早會全部暴露的,當下的本田事故不斷,卻還在汽車論壇、頭條裡吹噓地球夢,名字起的霸天霸地霸空氣,實際就是改造了渦輪增壓技術而已,還出了這麼大的問題,還試圖掩蓋,所以就目前而言,別說豐田,整個日系並不值得購買。。。


關旗凱Y


國內大多數人還是喜歡大眾汽車,從銷量上就可以看出來。沒有完美的汽車,每個品牌的汽車都會有優缺點與強項。經濟下滑是不爭的事實,汽車銷量也開始走低。而選日系車主要從多方面考慮的,比如維修保養用車成本等。


上圖是2019年1-10月國內汽車銷量排行榜。
可以看出來大眾汽車仍然是國內銷量最高的汽車,日產與東本加起來能和一汽大眾銷量持平。我們再來看看1-10月轎車銷售排行:



大眾憑藉朗逸這款特供車獲得銷售榜首,但是
日產軒逸也緊隨其後,銷量接近。排行榜前五名中大眾佔了三名,可以看出來在國內賣的最好的車是大眾的朗逸、寶來速騰。而日系車則是軒逸、卡羅拉。這與可以看出來很多大部分購車者選的日系車就是日產與豐田,德系車是大眾。

日系車、德系車、法系車這些概念其實是大眾灌輸給國人的,無論哪個派系都只是一個概括歸納而已。例如日系車,泛指日本所有的汽車品牌。其實日本的每個汽車品牌的特點也都是不一樣的,例如銷量排行榜前十五名的三個日本汽車廠商:日產、豐田、本田,他們各自的特點也都不一樣。



日產汽車主打平順、省油、舒適、耐用。

  1. 日產掌握著最大CVT變速箱生產商加特可,因此日產汽車幾乎全部配備了CVT變速箱。而加特可的CVT變速箱技術上是領先的,速比寬泛。傳動效率不斷提升比其他CVT變速箱要高那麼一點,最終目標就是熱效率與雙離合變速箱媲美。有了高素質的CVT變速箱因此平順性節油是日產汽車的特點。
  2. 調校偏向舒適性,空間大。日產專業生產沙發這個梗相信每個人都知道,所以日產的舒適性也是其特色之一。
  3. 日產的管理體系以質量為中心,只要能保證質量那麼提升質量造成的成本增加就不算浪費。日產的管理與品控也有自己的方式,叫做日產生產方式。
  4. 日產汽車不太喜歡各種黑科技,不追求極限,追求穩定與節能。因此採用自吸發動機+CVT變速箱這套動力總成,整車質量穩定、油耗不高。

豐田、本田

有句話說的好,本田是技術的本田、豐田是營銷的豐田。在日本本土,喜歡汽車的工程師都願意加入本田。而本田就是一個技術瘋子,偏執狂。所以也有了買本田發動機送汽車的調侃,本田處處給人驚喜,在日系車裡是個性最鮮明的一個。一樣排量的發動機,本田總要比別人家多幾馬力,功率總是高一些,因為本田是研發引擎起家的,在F1賽道上本田引擎取得了耀眼的成績,渦輪增壓發動機打遍天下無敵手,1989年國際汽聯不得不修改比賽規則,禁止渦輪增壓發動機參賽。這點可以看出來本田科技是如何“黑”的。在混動汽車時代,本田也依然沒有落後,就像當年搞平行軸變速箱一樣搞出了IMMD混動系統,本田是汽車屆少有的尖子生。


豐田對比本田則低調保守很多,但是營銷做的絕對好。“車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豐田車”這句話幾乎深入人心,今天還在使用。豐田汽車整體就是平庸,不追求極限,甚至為了提高耐久性與穩定性,動力調校上故意偏弱一點。因此豐田的發動機無論採用什麼黑科技,技術參數肯定不是第一的。而加速性能也是偏弱的,更在意平順性。豐田汽車最大的特點就是沒有特點,整體沒有短板。


雖然整車成本控制的非常低,但是整車耐久性穩定性做的非常好。這與豐田不喜歡採用過多先進技術有關係,也是豐田配置低下的原因。降低成本也不是無下限的,還有保證質量。而降低配置就可以有效降低成本,這樣就找到了一個平衡,質量穩定的前提下要比別人配置低。這也是豐田只有大眾銷量的一半,但是利潤確差不多的原因。簡配,但是不會降低整體穩定性與壽命。因此豐田就談不上操控、也談不上沙發、也談不上黑科技,就像白開水一樣平庸,而本田像可樂一樣清爽、日產像果汁一樣甜美。

德系車

德系車不說也知道了,大眾是在國內充當了汽車講師的角色,隨便幾個概念全民皆知。黃金動力組合(渦輪增壓發動機+雙離合變速箱)、車身激光焊接、空腔注蠟等,德國是汽車的起源地,而且地域遼闊,人口稀,甚至某些高速公路不限速。因此德系車更重視動力,操控,而且結構設計考究,結構複雜,皮糙肉厚,是大家公認的“硬”車。但是維修便利性要比日系車差一些,各種工藝比較苛刻拆裝要比日系車複雜。因為比較喜歡使用各種“高科技”,電子元件多、故障也會多一些。


例如燒機油。大眾的高端發動機(EA888)雖然參數漂亮,馬力大,但是存在燒機油的現象。要知道隨便拿過來一臺國產車都不燒機油了!雙離合變速箱的問題,乾式雙離合出了很多問題。大眾在國內率先採用“黃金動力組合”,國人配合做了小白鼠,經過幾代改良後現在還算成熟。但是不得不承認同樣價位的汽車,大眾的汽車開著要比日系下爽一些,但是日後維修成本也高一些。

延伸:朗逸轎車銷量第一的探討,請看圖。
朗逸、卡羅拉、軒逸三個轎車中,自動最低配車型裡朗逸的優惠是最高的,優惠2w+。而且採用的是EA211~1.5自吸發動機、愛信六速手自一體變速箱。“大眾研究中國”這句話並不是空穴來風,有一定道理的。德原朗沒有燒機油的病,也沒有雙離合的命,而且還是一輛懸掛VW標的汽車。這不正是大部分人最喜歡的入門級緊湊型轎車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