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7 花十分钟学好站桩,缓解紧张,修身养性,养身养颜只需这一招

升发阳气的养生桩,简单之中蕴含着健康的大道理,长练养生桩,一定会受益不浅,还有助于容颜不老、乐而忘忧。

形意拳与养生桩

在介绍养生桩之前,我先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形意拳。“形意”,顾名思义,是外形与内意的高度统一和结合。形意拳动作中正不倚,打法可刚可柔,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体质的人均可练习。

形意拳基本属于象形拳,它的主要套路多是模仿一些动物的捕食及自卫动作而形成的,即所谓“象形而取意”。

形意拳作为博大精深的中华武术内容之一,经过了历代传人不断钻研、实践、总结和提高,逐渐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其各派拳法虽各有千秋,但拳理之间渊源颇深,讲究以意领气,以气导力,形意一体。通过对形与意的相互调节,内与外的相互作用,来达到体用兼修的功效。形意拳的宗旨是冶炼操守、强健体魄。通过练习形意拳,可以起到强身健体、修身养性等功效。

养生桩取形意一体的思想精髓,通过形与意的相互调节、内与外的相互作用,来达到激发阳气、养生健身的功效。我相信,各位女性读者学会了养生桩后,身体会由内而外地健康起来,美起来!

神凝意定地站桩

站桩不仅能健身治病,也是一种锻炼意志品质的功夫。站养生桩是一个非常适合锻炼意志的方法。学习养生桩的人,也切忌忧虑、悔惧、浮躁、粗暴、气愤以及得失之心和侥幸思想。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摒除杂念、神凝意定呢?

做站桩功时,要在小腹松圆的时候把两只手抱在胸前,深呼吸,用鼻子轻轻地把气吸满,口微张,然后再向外把气轻轻地吐出来。吐的时候,一定要体会到两个肩是松下来的状态,随着吐气,自然地松肩下垂。有些了解武术的人会说,按照中国武术的要求,还应该含胸拔背才对。

实际上,我们常用的一些说法是有错误的,比如站桩向回抱的时候胸向上提,叫提胸抬头,如果把这个动作做成挺胸抬头则是错误的。在提胸抬头的瞬间,我们全身的力量是很圆满的,我们的两腋下也应如同夹着一个氢气球一般,但不要使劲去夹这个气球,也不能太松,要在这两种情况之间掌握好松紧度。最后,我们还要有一个假想,就是要感觉到自己的头顶是悬着的,好像头顶上有一根绳子在往上面吊我们的身体一样,身体很轻,悠悠荡荡。这样,自然就能做到摒除杂念、凝神意定了。

花十分钟学好站桩,缓解紧张,修身养性,养身养颜只需这一招

学会用站桩来消解无意识的紧张

一方面,站桩养生法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身体的新陈代谢,达到润泽全身、旺盛生机、祛病延年的目的,另一方面,又能使我们大脑的中枢神经得到休息。

站桩中哪个姿势最重要呢?我可以明确告诉大家,抱的姿势最重要。古人讲“天地都在一抱中”,老子也说“抱元守一”,轻轻地一抱,能缓解自身无意识的紧张。

无意识的紧张是怎么来的?实际上,后天的很多生活习惯导致了我们一睁眼就处在一种无意识的紧张状态。不管夜里几点睡,早晨闹铃一响,我们就立即从床上蹿了起来,这就是一种无意识的紧张状态,这一蹿就导致心气都提上来了。

这是一种什么感觉呢?就是时时都提心吊胆的感觉。给大家举个例子,周末带孩子出去爬山游玩,玩一天回来以后,孩子睡一觉没事了,家长却感觉自己腰酸背痛腿抽筋,疲乏得不得了。为什么同样爬了一天的山,孩子没事儿,家长却感到很累呢?

这是因为,大人在爬山时总是觉得这个地方危险要小心,那个地方危险不能去,处处是潜意识的焦虑和紧张。这种所谓的生活习惯也是造成我们无意识紧张的一个根源所在。无意识紧张会导致人提心吊胆,整天处在一种紧张的感觉中,人在紧张时肩是松不下来的,肩松不下来就会导致肩胛发紧、发僵,局部的肌肉发紧、发僵以后,就会导致供血不足,甚至会出现头晕的情况。无意识紧张在日常生活中处处可见,大家有没有发现,我们坐在电视机前看电视时,有时就会无意识地端起肩膀。

花十分钟学好站桩,缓解紧张,修身养性,养身养颜只需这一招

临床观察发现,站桩是对抗这种无意识紧张、调整形体最佳的一个方法。站桩时,我们两手一抱,把提起来的气沉下去,十个脚趾微抓地,脚心虚含,其实在虚含的同时后脚跟还要稍稍地抬起一点点。我们脚跟抬起的那个缝隙,刚好可以让一只蚂蚁钻进去最好,但要保证不能踩死它。只有脚跟虚抬,两手抱起来以后,我们才能体会到站桩时整个身体前后晃动的感觉。

站桩也是调整机体左右平衡的一个好方法。平时,我们经常找不到自己的中心在哪儿,也不知道重心在哪儿,那么何不试试站桩呢,慢慢地就体会到了。

站桩的动作要领

站桩的要领很好记,首先把两脚分开,与肩同宽,十个脚趾微微抓地,把脚心轻轻弓起来,脚心虚含,双腿微屈。正常站立时,我们的膝关节是挺直的,但站桩时要比较懈怠地放松下来。腿弯到什么程度合适呢?要略向前弯曲一下,膝关节不要超过脚尖,古人讲“三尖相照”,就是指膝关节永远不能超过足尖。如果膝关节长久超过足尖,做过功后易导致膝关节包括半月板受伤。

临床上,我经常听到一些练太极拳的中老年人说自己的膝关节一直不太好。其实,很可能就是因为在做某个动作的时候,他们的膝关节超过了足尖,把全身的重量都放在了一条腿的膝关节上了,结果导致膝关节疼痛。对于这种因为姿势不正确导致的膝关节疼痛,不需要任何药物,只要纠正自己的练功姿势,过段时间就会慢慢恢复了。

花十分钟学好站桩,缓解紧张,修身养性,养身养颜只需这一招

在听我讲了站桩的好处之后,有些女性患者回家就开始学练养生桩,但下次见到我的时候,总是很苦恼,她们很容易纠结于两腿中间应该距离是多宽,两臂应该抬到哪个位置,脚后跟距地面应该是几毫米。总之,她们太注重细节了。这可能跟女性认真细腻的性格特质有关。但我要说的是,站桩时,不用太过于强调姿势到底是否正确,比姿势更重要的是要有一个合理的想象。汉代文学家贾谊在论述关于人的十种活动时谈到了“抱”,他主张“站如抱鼓”。古代的鼓是很大的,人抱起鼓要用很大的力气。

在抱鼓时,身体各个地方都要是圆的,身体各部位的姿势要随着鼓的圆度、弧度而改变。我们在站桩的时候,就要想象自己是抱着一个鼓,也可以想象自己在用两手抱着一个大西瓜或者一个球。这时候,胯是微微向下的,腰略向后突,保证小腹是松圆的,因为小腹松圆后我们才能气定神闲,把气沉下来,即古人讲的“形正气顺”。

站桩的标准

简简单单的站桩可以将养颜养心与养生保健完美地结合起来。那么,在练习站桩时,是否还有其他禁忌呢?

站桩两手抱起来时有没有一个标准,这一点前辈们总结得很精辟,两手抱起,只要高不过眉,低不过膝就可以了。我们一开始抱得很高,有可能觉得肩部酸累,这时低一点就可以了,可以低到和小腹大约一个水平线的位置,这是对上下的要求。那左右有没有什么要求呢?左右的要求是以鼻子为人体的中线,左手不往鼻右去,右手不到鼻左来。当我们两只手超过鼻子的一侧时,人的中心就会偏移了。

我们通过身体的平衡来调整气息。那对呼吸有什么要求呢?四个字:细、慢、匀、长。什么叫细、慢、匀、长?就是当我们的双手举起来时,鼻孔不要使劲地呼吸,呼气与吸气要细、要慢、要均匀,最好能到达我们身体的深部。

花十分钟学好站桩,缓解紧张,修身养性,养身养颜只需这一招

为什么工作一天后,我们会感觉很累?因为身体既有阳气虚弱,又有湿邪存在。有人会问为什么很累了还要去锻炼、去站桩?其实,站养生桩就是让人在锻炼中得到休息,在休息中得到锻炼,在静止不动的状态下让我们全身大汗,但又不会让人心跳加快。因此,这是一个非常科学的养生方法。

“静”中有大动

前段时间,有个冷笑话好像蛮流行的:有人说“我想静静”,旁边出来个女孩说“我就是静静”。看了这个笑话,大家哈哈一笑。其实,我想说的是,站养生桩求的就是一个“静”字。看似不动,实则不然,站桩是静中有大动的活动,看似“静静”站着,只有轻微晃动,实则全身奇穴都在动,这是真正有意义的“动”,是最具效率的“动”。那么,普通练习者如何能达到这种动静结合的养生境界呢?

一个最简单的感受动的方法,就是我们举起一只手,举3〜5秒钟再放下来,体会气血瞬间流动的感觉,这就是身体内在的动感。

花十分钟学好站桩,缓解紧张,修身养性,养身养颜只需这一招

站桩时,把两脚平踏在地上,脚跟虚抬,脚趾微微抓地以后向外轻用力。当脚趾微微向外用力,两只脚同时向外拧撑时,足三里穴瞬间就会动起来了,能够起到做针灸和做按摩的双重作用。

我教有些朋友和患者用站桩的方式进行养生和治病,基本上一周就会有好的信息反馈,特别是女性朋友们,站养生桩短期内对女性的保健效果尤其明显。

用敷面膜的时间去站养生桩

建议各位爱美的女性朋友们,每天拿出晚上敷面膜的时间,也就是10〜20分钟的时间来站养生桩。看着电视、听着广播、和家人聊着天的同时,都可以进行,养成站桩的好习惯,把它融入到你的生活中去。

需要注意的是,站桩并不是单纯地一站就能达到效果的。实际上,它是需要我们的思维意识、精神同时作用。有些前辈在他们的著作里说过:“站桩的时候身动心不动枉然,心动身不动亦枉然。”初期练习站桩的时候,如果觉得枯燥,可以边看电视边固定姿势,等到姿势固定下来了,就需要找到山清水秀、花香柳绿的地方,静静地去站立。站桩时,我们要多回忆那些给我们带来快乐的事情,最好把思想专一起来。

庄子说:“用志不分,乃凝于神。”意思是说,如果我们把全部精力放在一件事情上,就没有突破不了的事情。古人讲做人要语善、视善、行善,我在这里再加上一条,面也要善,特别是女性,而正气就是抵御百邪的最佳武器。

花十分钟学好站桩,缓解紧张,修身养性,养身养颜只需这一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