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朱棣為什麼不學李世民逼朱元璋退位,如果朱棣學李世民逼朱元璋退位,明朝歷史會怎樣發展?

三國英雄曹操


每個有能力非儲君皇子都渴望扮演李世民,但是每個皇帝都不想扮演李淵,何況通常皇帝才是總導演。


風林火山


朱棣和李世民的情況不一樣。

李世民是李淵的二兒子,朱棣是朱元璋的四兒子,他們都是開國皇帝的兒子,這是他倆的共同之處。

但是李世民除了皇帝兒子身份之外,他還有一個朱棣沒有身份,這個身份就是——唐朝頭號開國功臣。


網絡上經常有人提出這樣的問題:問唐朝為什麼不殺功臣?

這個問題的答案很簡單,因為李世民就是大唐王朝最大的功臣,他代表的就是功臣集團的利益。李淵要想清洗功臣,他首先就得清洗掉李世民。但是李世民實力之強,已經強到了讓李淵也清洗不掉他,只能讓李建成和他對耗,才能保自己的皇位程度。所以李淵也就沒有殺功臣。

而李世民因為是功臣集團代理人,他沒必要清洗自己的隊友,這會消耗他的基本盤。所以他也沒有怎麼濫殺功臣。

換而言之,李世民篡位之前的實力,已經強到李淵拿他沒辦法的地步了。而李世民篡位也不是子篡父模式,他是典型的權臣逼宮模式,就像魏晉南北朝進宮逼宮的那些宰相一樣,隨隨便便一個政變就解決了問題。

關於玄武門之變,這裡再多說一點。先看下面這張圖。


看到玄武門的位置在哪了嗎?

看到李建成住的東宮在哪嗎?

看到李淵住的太極宮在哪嗎?

李世民在玄武門發動政變,他想懟的人到底是誰,是不是一目瞭然了?

他不是要對付李建成,他要對付的人,恰恰就是李淵。

如果李建成那天不去玄武門,李世民要對付的人就不是李建成和李元吉了,而是直接扭頭進玄武門,把老爹給逼下臺。

假設李淵就是死活不下臺,李世民大概率會直接宰了他。殺皇帝而已,南北朝那會兒宰皇帝跟宰只雞一樣。頂多就是李世民事後多擠點眼淚罷了。

所以說,李世民發動的政變,其實就是典型的權臣政變。把皇宮圍住,帶兵進宮,逼皇帝下臺。就這麼簡單。



李世民說完了,再說朱棣。

朱棣具備李世民的實力和條件嗎?

很明顯,不具體。

首先,朱元璋不是李淵,他對朝政的控制力遠超李淵。一個敢廢了丞相制度的人,你說他恐怖恐怖?

其次,朱棣不是明朝開國功臣,他沒有自己的心腹班底。公元1368年明朝建立時,朱棣當時才8歲,他當時就是個小屁孩子。別說跟朱元璋比了,就算跟朱標也比不了。

公元1380年,朱棣就藩燕京北平,此時的朱棣掌握了一些部隊,才算是有一點自己的基本盤了。但是朱元璋封了幾個王,朱棣只是其中之一。這些藩王相互牽制,所以很顯然,朱棣當時也沒有跟朱標、朱元璋叫板的實力。

第三,朱棣的造反難度很大。相比於李世民來說,朱棣要造反,他等於是找死。



在當時,如果一定要在皇子中找一個具備造反條件的人出來,這個人也只能是朱標,因為朱標就在南京,離朱元璋近。而且朱標已經有自己的“太子黨”了,藍玉和常氏家族都是他的政治死黨。他稍稍有一點跟朱元璋叫板的實力。

至於朱棣,朱元璋但凡在位一天,他就是個渣渣,他要敢反,都不用朱元璋動手,北平東北方向駐守的寧王朱權就會立即帶兵圍北平,捆了朱棣去南京向老爹和大哥請功,順便吞了朱棣的部屬錢糧。

即便朱權不動手,矗在朱棣西面的晉王朱棡也會代兵把他給滅了,然後捆了朱棣全家去南京向老爹和大哥請功,順便也吞了朱棣的部屬錢糧。

所以說,李世民和朱棣,根本不具備任何可比性。朱棣就是運氣好,熬死了大哥、二哥和三哥,又攤上朱允炆這個廢材侄子。別說是朱元璋和朱標,當時就算老二和老三隨便一個還活著,朱棣都不敢反。

因此,如果一定要在朱元璋的兒子中找個人跟李世民對比,那也這個人也應該是朱標。

最後再說說題目中所問的:“如果朱棣逼朱元璋退位,歷史會怎麼樣”?

我覺得,不會怎麼樣。明朝的制度是朱元璋定下來的,有一定的合理性。朱棣即便靠篡位上臺了,他也不可能大修大改。最終他還是會“蕭規曹隨”,按照朱元璋設計的制度把路走下去。

不過,這種假設下的朱棣,可能會比歷史上的朱棣更為霸氣側漏。

歷史上的朱棣承受了篡位的名聲,下半輩子幹的最多的一件事就是通過打蒙古證明自己的能力,證明他取代朱允炆的合理性。鑑於篡老父皇位比篡侄子皇位具有更大的民間非議性,所以我覺得這種假設下的朱棣,他所取得的“武功”可能會比歷史上的朱棣要更大一些。


Mer86


朱棣的野心很大,應該說,從朱標英年早逝開始,他就有了當皇帝的想法。實際上,那時候他就已經在開始做準備了。他的第一謀士姚廣孝也悄悄地在和他研究奪權的問題。但是為什麼,他沒想過在那時候奪朱元璋的權呢?如果在那時候奪朱元璋的權,也就不可能出現朱元璋把皇位傳給朱允炆,而後來朱允炆又削藩這樣的事情了。

(朱棣畫像)

這種提前奪權的情況,歷史上是出現過的。當年李世民就提前把他的爹李淵趕下臺,自己當了皇帝。也就是說,對於朱棣來說,有成功的案例,他可以有樣學樣。

而且,朱棣和李世民的情況非常相似。他們都是重兵在手。曾經在戰場上出生入死,有豐富的作戰經驗。另一方面,和他們爭奪皇位的人,無論是李建成還是朱允炆,都沒有什麼作戰經驗。朱棣想打敗政敵,提前上位,其實也是辦得到的。那麼,他為什麼不學習李世民呢?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得先看看李世民的情況,再對比一下朱棣的情況。

一、朱棣和朱允炆沒有明顯的矛盾衝突。

李世民和李建成是有矛盾的。這個矛盾越來越大,以至於最後發展到,兩人完全不可能調和。

但是,朱棣的情況不一樣。雖然說,朱標去世以後,在朱元璋的兒子中,尤其是在朱元璋的嫡子中,朱棣是最有資格獲得太子之位的。朱棣的心中,肯定也是想被立為太子的。不過這樣的心思,他並沒有表露出來。因此,朱允炆在表面上和他並沒有矛盾,他們不可能發生直接的衝突。

(朱允炆畫像)

二、朱棣和朱允炆沒有衝突的機會。

由於李淵初次當皇帝,因此不懂得該怎麼經營後代,以至於李世民和李建成都住在皇宮裡。根據後世的史學家分析,李世民和李建成之所以發生矛盾,就是因為他們都同時住在皇宮裡,並且他們又住得很近,同時,他們之間又沒有秩序和規矩,甚至都可以隨便帶刀帶槍在皇宮裡面走來走去。

這樣一來,李世民對李建成缺乏敬畏,同時,他們相互使絆子的機會非常多。事實上也是如此,李建成和李元吉就曾經在酒裡下毒,想毒死李世民,結果沒有得逞。但是,李世民卻果斷地發動了“玄武門政變”,搶先幹掉了李建成和李元吉。

如果他們不是都住在皇宮裡,不是住得那麼近,他們有機會幹這些嗎?

明朝不一樣,明朝採用的是藩王制度。藩王都在藩國裡,藩王是不允許隨便回朝廷來的。因為他們不可能回朝廷來,自然就不可能在一起相互傾軋。所以朱棣和朱允炆互相傷害的機會就很少,不可能在朱元璋活著的時候互相傷害了。

(朱元璋畫像)

三、朱棣沒有可能造朱元璋的反。

在古代“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會,兒子如果想找造父親的反,奪取父親的權位,是不可能得到任何人支持的。所以從古至今,幾乎沒有逼迫父親退位的。

李世民的情況其實是一種特例。為什麼說李世民的情況是一種特例呢?因為李世民在發動了玄武門政變以後,他就遇到了一個非常尷尬的問題。畢竟是他親手射死了李建成。這個問題是無法迴避的。李建成是太子,是親哥哥,射死李建成,可以算得上是大逆不道。如果他親手射死了太子李建成,李淵卻不處理他,這怎麼說得過去呢。但是,要處理李世民,李世民不願意,李淵也不敢。正因為有這樣一種特殊情況,所以李世民才要逼迫李淵退位。只有李淵退位,讓李世民當皇帝了,啥事都他說了算,因此就不存在任何問題了。

而朱棣因為沒有殺誰的經歷,所以他不擔心受到處罰。不擔心受到懲罰,就沒有必要逼朱元璋退位。

再說了,朱棣就算造反,也絕對沒有成功的可能。因為當時,朝廷上下全國上下都是聽朱元璋的。他要是舉兵反抗朱元璋,那就是以卵擊石,因此是不可能做這種糊塗事的。

從這幾個方面的分析來看,顯然,朱棣不會學李世民,逼迫他的父親退位。


張生全精彩歷史


這個問題老梁來回答。

俺瞅著這題目,感覺挺逗樂的。朱棣和李世民這有得比嗎?

作比較——李世民

這倆人壓根就不是一個量級的,多半個大唐王朝,那是李世民自己個打下來的。

就他的對手,咱掰著手指頭數數,啥薛仁杲、啥劉武周、啥竇建德、啥王世充等等,您自己個瞅瞅這那個頭皮軟?這都是練鐵頭功練出來的硬鐵頭,一般的牙口啃上去這就得把牙給蹦了。

唐太宗李世民擱洛陽那天策府,壓根就不是府,那就是大唐王朝的司令部。就這地要元帥有元帥,要大將有大將,啥都不缺。那大胳膊掄圓了比擀麵杖都粗,走路這都呼呼的颳著小風。

整個大唐王朝,您要說這兵權擱誰手裡邊?沒跑就是李世民。您要問他爹李淵幹啥去了?管著一幫子文官,擱朝堂上天天的佈局,就這還轉手給了太子李建成。

您就說吧,這武官真的要和這文官掰手腕子,這不手拿把掐嗎?

而且您要是說李淵和李世民倆人論能力和作為,咱不客氣的說這李淵差李世民老大一截。

畢竟李淵這人才能有是有,不然也不會做到刺史和太守這一級別。說道根子上,這就是個優柔寡斷的人。

當年起兵造反的時候,這要不是李世民佈局,整了幾個大美女外加一頓老燒酒,將李淵裝口袋裡邊,逼著他造反,壓根就沒有後來的大唐朝了。

所以咱綜合起來就是,李淵和李世民比起來這能為差點,這勢力也差點。

所以李世民逼李淵退位,這事那是水到渠成的事。要注意的是,這逼宮的事,就是一口大黑鍋,想要洗白,這費點事。

作比較——朱棣

朱棣是個有能為的皇帝嗎?是有,但他這能為和李世民比起來這就差點。

首先咱說說他這實力。說真的他是跟著朱元璋打天下的,這軍營裡邊呆過,所以這軍陣啊,指揮啊,他也會。

但也僅僅是會,您瞅瞅大明王朝打的那些個硬仗,那有他的身影,就算是有他也沒幾場,而且他還不是總指揮。

說道根子他這軍陣指揮的能為是藍玉教給他的。咱就說把,就這藍玉因為他過跋扈了,回頭就被朱元璋給收拾了,還扒了皮。

所以您說朱棣的實力,擱到朱元璋的眼跟前那簡直就是不夠看的存在。

老朱顫顫巍巍的蹲在那,但凡有一口氣在那,朱棣那也只有爬在地上叩頭的份,壓根就升不起啥造反的念頭。

老朱在大明朝的威望,那是人的名樹的影,沒一個人能超過去的,這輩子除了馬皇后他壓根就不把任何人放眼珠子裡。

就算是太子朱標,一句話不對,抽了鞋底子說揍就揍。他對朝堂的控制力度,那不是蓋的,最簡單的就是那宰相制度,這都幾千年了,沒人敢動過,老朱說廢就給你廢了,還沒人敢說個不字。

擱大明朝,老朱就是喜馬拉雅山,除了馬皇后到達過山頂,其他人就沒上去過,更加別說把老朱踩在腳底下。

而且這朱棣,一開始手裡邊就沒啥東西,這直到了1380年的時候,擱北平那地就藩為朱允炆守北邊的時候,手裡才有了一小部分軍隊。

但這軍隊說道根子上,還是在其他將領的手裡,而這幫子將領是歸朝堂管制,你朱棣還插不上手,你想無故出這北平城還有點子困難。

這後來要不是朱允炆一系列騷操作,把自己個的優勢消耗殆盡的話,朱棣壓根就不會造反成功。

那就更加別說朱元璋了。

所以你讓朱棣就逼宮朱元璋,朱棣第一個想法就是拿大耳瓜子抽你,一邊抽一邊拿大腳丫子踹你都不解恨。

“這不是找死嗎?這不是找死嗎?你是想讓俺死的快點是不?”而朱棣一定會大罵。

所以在大明王朝能造朱元璋反的,只能是太子朱標,朱棣根本就抬不上面。

當然這朱標真要敢這麼幹,朱元璋第一個就拍著巴掌跳起來:“小子!來勁啊!有想法!那你來吧!俺先歇會!”

當然不是朱元璋怕朱標,而是朱元璋這輩子培養的就是朱標,朱標要敢這麼幹,老朱那才高興呢?這表明朱標有想法啊!這好啊!反正這皇位遲早是你的。可惜啊!朱標死的早,走朱元璋前邊去了。

這要是朱標還在,你就是借一百個膽給朱棣,他也不敢造朱標的反。

至於朱棣敢造朱元璋的反,老朱一準去找一蒼蠅拍子,往死裡拍:“這也叫個事!”

所以總的來說,李世民和朱棣這不是一個量級的,沒得比!

好了,今天就寫到這裡,喜歡的朋友加個關注,順手點個贊呦!


梁老師說歷史


第一,朱棣不敢,朱棣雖說也是有為之主,但是面對朱元璋還是差的很遠,無論是軍事才能還是領導才能!第二,根本不可能成功,朱元璋是個權利慾望極強的人,這跟他年少時經歷很多常人難以忍受的苦難有關,他深知權利的重要性,牢牢的將權利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明朝的天下是朱元璋打下來的,他的戰略眼光與戰術思想都經歷過亂世的考驗。在軍隊以及文官士大夫階層的威望也非標高,這樣的情況下,想要篡位是不可能成功的。反觀唐朝確有所不同,唐朝開國皇帝李淵雖然也很有才能,戰略眼光獨到,但是天下幾乎都是自己兒子打下來的。自己兒子指揮天下兵馬,在軍隊中的威望就非常高,而且打天下的過程中,也會聚集一大批士大夫階層,而皇帝李淵對此也不會深究,因為要維護天下安定,必須依耐李世民,李世民打仗必須要有軍隊與謀士,李世民出色的軍事領導才能讓大夥都心服。大家都默認了李世民是適合當皇帝的!



朱棣雖然也是藩王,手裡也有軍隊,但軍隊數量有限,只佔全國大多數軍隊的一部分,而且朱棣手下也沒有房玄齡、杜如晦這樣的謀士。朱元璋在,朱棣是不敢有想法的,朱元璋不在了,朱棣還要看看其他兄弟,因為朱棣排行老四,老二老三手裡的軍隊也不少,只是朱棣起兵時,老二老三也早死了。明朝有能力的開國功臣都被朱元璋殺完了,建文帝在深宮長大,也沒有什麼魄力,結果就讓朱棣成功篡位了。古代藩王篡位成功者很少,朱棣是幸運的。如果朱標不早死,朱元璋也不會因為怕朱允炆震不住這些開國元勳而大動屠刀,朱棣也不可能如此順利就坐上了龍椅!


竹杖芒鞋4444


朱元璋和李淵的區別是什麼?

1、根基不同

首先朱元璋和李淵兩人出身不同,也就決定了兩個人根基不同。李淵是關隴李氏門閥的代表,他的起點很高,但是這個起點並不是他打下的,註定不會太穩。

大業十三年七月,李淵從晉陽起兵,帶領三萬人一路打到長安,到了十一月就攻破了長安,不到四個月時間,除了霍邑的宋老生,李淵幾乎沒有受到什麼像樣的抵抗。對於關中門閥來說,給隋朝當臣子也是當,給唐朝當臣子也是當,這些人根本不在乎誰是皇帝,就像《讓子彈飛》裡面最經典的一句話:“誰贏他們幫誰”。根本談不上對李淵有多忠心。

但是朱元璋不一樣,他的班底都是自己一點一點的打下來的。朱元璋從一個食不果腹的小和尚,成長為一代梟雄手下都是他精心挑選的。對朱元璋來說,朱棣根本構不成威脅。朱棣的威望不要說徐達,即便是藍玉他都遠遠不如。如果一個人威望達不到,你憑什麼要求手下跟著你出生入死。

2、能力不同

在能力方面,李淵和朱元璋也不是一個檔次的,朱元璋領兵作戰的能力,不弱於他手下的任何一個將領,甚至在戰略方面,朱元璋比他們還要敏銳。


在朱元璋佔領南京後,東有張士誠,西有陳友諒,對於先消除哪方面的威脅,朱元璋的手下都覺得應該先弱後強。但是朱元璋卻說:“友諒志驕,士城器小。志驕好生事,器小無遠圖”。他料定和即便自己和陳友諒打的如火如荼,張士誠都不會出兵。果然張士誠坐看陳友諒被朱元璋消滅,都沒出兵。

反觀李淵在起兵的時候還需要別人逼著他,看守晉陽宮的裴寂和李世民設計,讓他留宿晉陽宮李淵才不得不起兵。起兵之後,遇到大雨還要退兵,幸虧被李世民及時阻止了。據《舊唐書》記載:“霖雨積旬,饋運不給,高祖命旋師,太宗切諫乃止。”你見過造反到一半還要回家歇歇的嗎?

如果朱棣逼朱元璋退位?

首先經過以上分析,朱棣在朱元璋活著的時候不可能造反成功。以朱元璋的能力,京城的防務被他控制的死死的,大臣在家河個酒他都一個邀請了哪些些人,何況禁軍呢?所以無論是從京師還是從邊關朱棣都不可能打得過朱元璋。


即便假設朱棣僥倖的能向李世民一樣,控制了禁宮,那殺掉朱元璋是他唯一的選擇。否則有朱元璋在一天,朱棣都不可能坐好皇位。即便是後來朱棣在燕京起兵,還是以朱元璋以前的詔書為依據的,朱元璋規定如果朝廷受到威脅,邊關諸王可以出兵以清君側。

如果朱元璋被朱棣殺了,那明朝一定會再次陷入內亂。各地一定會以各種理由出兵,屆時將陷入四分五裂,到時候能不能再次平定天下,就看朱棣的本事了。當然邊關也一定不會安定。


漁耕樵讀


朱棣逼朱元璋退位?借朱棣100+個膽子,他也不敢啊!


如果朱棣真的失心瘋了,逼自己殺人不眨眼的老子退位,他必敗無疑,起碼也要被終身監禁,後世子孫也跟著永不翻身!

一旦發生這樣的情況,明朝歷史的走向真的會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朱棣被圈禁,朱允炆在爺爺歸天后順利登基,任用他信任的方孝孺黃子澄等一大批書呆子政治家,開始對朱元璋留下的大明進行改造!不久就會文風蔚然武功全廢!

接下來死灰復燃的蒙古人反撲,橫行沿海的倭寇猖獗,登陸朝鮮的日本人……

不敢再想下去了!


李飛叨


簡單來說朱棣和李世民的情況不一樣,朱元璋在世時,朱棣根本不敢有逼朱元璋退位的想法,他也沒那個實力。

首先,從兩人所待的地方上來看,李世民有逼父退位的條件,朱棣沒有。李世民在李淵當皇帝的時候,雖然是秦王,但他並沒有到自己的封地去,而是住在京都長安,而且在長安的勢力很大,所以他有發動“玄武門之變”,進而讓李淵主動讓出皇位的條件和實力。而朱棣在17歲的時候就離開了京都,在京都沒有任何實力。而且他平時都是待在封地北京,不是重大節日或是皇帝傳召,他是不能隨便去京都待著的。他人都不在京都,怎麼去逼宮呢!



所以朱棣想跟李世民那樣,不用大動干戈僅憑在京都的兵力就能逼父親退位是不可能的。那麼他還有一種方法逼父親退位,那就是起兵謀反。

如果是李世民回到自己的封地謀反,爭父親的皇位這件事情應該是有很大勝算的。畢竟打下大唐的江山,李世民是頭號功臣。他不但自己領軍作戰的才能出眾,手下還有一幫優秀將領如秦瓊、尉遲敬德、侯君集等,和眾多的謀士如長孫無忌、房玄齡等。所以在李世民跟太子李建成互相爭鬥時,李世民曾經提出過自己去洛陽,避開和太子的爭鬥。但是太子卻不同意,他認為如果李世民去了洛陽,擁有了自己的土地和軍隊會比在長安更難對付,所以李世民的實力擺在那,只要他想逼父親退位,無論是用哪種辦法,大概率上都會成功。



朱棣就不同了,逼宮條件不夠, 謀反同樣條件不夠。朱棣是1360年出生的,朱元璋歷經艱辛打下江山,登基做皇帝的時候朱棣才7歲。他10歲被封燕王,17歲就離開了京都,20歲去燕地就藩,可以說在這之前他就是位養尊處優的皇子,沒什麼本領,在朝中更是沒有任何根基。當然朱棣也非常優秀,在藩地的時候為守護明朝邊疆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他的本領和實力也漸漸的增強,成為諸藩王中實力最強的一個。但他在早期卻是從來沒敢想過皇位的。因為他的大哥朱標是嫡長子,比他年長很多,朱元璋非常看重太子,太子在朝中地位也是根深蒂固,無人能撼動。到了1392年太子病故後,朱棣其實還是不敢想皇位的,因為他上面還有秦王、晉王兩個哥哥,他們也非常優秀,而且實力也不容小覷。直到隨後朱元璋立了仁善又年輕的朱允炆為皇太孫,而秦王、晉王兩個哥哥又都去世了,在地位和實力都居首的朱棣才有了爭奪皇位的想。但也就只能想想,想讓朱元璋立他為太子是不可能的。想要皇位,只有出兵謀反這一條路,但顯然他並不敢,為什麼呢?



因為師出無名,無論找什麼藉口,都是以子反父,會遭到全天下的討伐。朱棣的實力也不允許他謀反,朱元璋雖然在晚年幾乎殺光了功臣宿將,但京都的實力對付朱棣的軍隊還是綽綽有餘的,況且還有眾多的實力藩王,朱棣一但謀反,這些藩王必將群起而攻之。既便是後來朱棣發動“靖難之役”,也是朱允炆撤藩撤到他頭上他不想束手就擒(束手就擒的前幾個藩王下場都很慘),才起的兵。既便在文弱的朱允炆當政期間,朱棣起兵也是沒什麼把握,期間曾幾次都差點戰死(或被俘)。與朱允炆都是險勝,那麼他要是在朱元璋期間就反,其實只有死路一條。朱元璋雖然把兒子們都分封在各地,但對他們的管控還是很嚴的,這些藩王身邊都有朱元璋分派的師傅,來教導他們要忠君忠父,一但有哪個兒子有不臣之心,朱元璋也會很快知曉。而且各藩王雖然分佈各地,但他們的兒子們(尤其是世子)有很多都被朱元璋接到京都來上學,一方面為了讓他的皇孫們接受更好的教育,另一方面估計也有挾制諸王的想法。朱棣的兒子朱高熾和朱高煦少年時就都在京師接受過教育。



所以,朱元璋沒膽子也沒能力逼朱元璋退位,他要是真的學李世民那樣逼父親退位,結果也只有死路一條。如果是這樣的話,明朝歷史也會被改著,朱棣提前被父親處理了,也就沒有了“靖難之役”,朱允炆可以安心做自己的皇帝,不出意外明朝以後的皇位也都會在他這一支。但是朱元允炆能不能成就朱棣那樣的成就,還真不好說呢!


孔六十三


朱元璋若在,再借朱棣十個膽子他也不敢起兵造反。

不是朱棣主觀意願上起兵造反,雖然他對皇位覬覦之心也有一陣兒了,沒辦法誰讓太子死的早,威望聲勢壓他一頭的晉王也沒活太久,作為兒子輩兒手擁重兵的大哥,難免心裡想點啥。



但是,有這個心思和真的扯旗放炮還遠著呢,朱棣純屬是朱允炆是個臭棋簍子逼反了 ,拿削藩來說 ,削藩有錯麼?沒有 ,朱元璋在位晚期就不想削藩麼,中央真的願意坐看邊境藩王尾大不掉?老朱沒親自下手把刺兒剃了,一方面是因為老朱放牛娃出身,還有點屌絲心裡 希望多子多孫,親情觀念也比較濃厚;另一方面老年老朱兒子兒子死的太多了,有的兒子他不喜歡,可有些他感情很深,對他打擊不小 親手把功臣集團掐死的老朱這時候相對藩王做些什麼也有點力不從心了。



削藩本來沒錯的,沒什麼朱允炆背叛了老朱的既定方針,朱允炆最大的錯誤就是太菜了啊這個人。削藩削藩,怎麼削?打擊目標有哪些?先後順序是什麼?先強後弱?還是先弱後強?削藩過後這些藩王你怎麼對待,是殺? 是圈禁?是有一部分必須要嚴厲處理,剩下的人可以拉攏對待?



建文帝著實沒個合適的章程,最強大的藩王他不敢動 ,哪些弱小的聽話的藩王他對待方式又太苛刻太薄情 。給了朱棣削藩的壓力,又給了朱棣反抗的空間,這事兒能怪朱棣麼。


歷史伶俜者


這種假設很有趣,但是不可能發生。因為朱棣的實力根本就沒有當初李世民那麼強,朱元璋也遠比李淵厲害。

《大明風華》裡,朱棣有句臺詞是“吃了兩年豬屎”,這話聽起來令人極度不適。但在真實的歷史中,面對建文帝朱允炆的懷疑,朱棣的確是裝瘋賣傻了一段時間。

對初登大寶的侄子都要靠裝瘋來保存性命,“靖難之役”也是打了四年才成功,還沒有抓住朱允炆;而且為了得到寧王朱權的兵力,朱棣把朱權一家子綁架回北京了,還許諾事成之後平分天下,朱權對朱允炆也有很大意見,也就從了,獻出了朵顏三衛,此事絕非杜撰,《明史》上記得清清楚楚。

這一切都說明,朱棣當時的實力不怎麼樣。

對抗朱允炆都這麼大費周折,想要逼迫執掌大權多年的朱元璋退位根本不可能。

李世民當時是什麼情形?大唐江山有大半是他打下來的,兵權在握,他在政治上是不如太子李建成,但在軍事上佔據絕對優勢。其實也不是李建成軍事方面不行,主要是李淵愛子心切,總讓他守在安穩的後方,沒有展露軍事才能的機會。

但事實既成,李世民也就可以憑在軍中建立起的威望,逼迫李淵退位。

如果朱棣敢做出這種大逆不道的事,兄弟們不會放過他的。就說朱權,會跟他一起造侄子的反,卻絕對不會跟他造父親的反,只會率領大軍平反。

朱棣就算僥倖取勝,天下也不會歸心。還是那句話,反苛待自己的侄子和反善待自己的父親不是一回事兒,前者讓人覺得情有可原,後者只會讓人唾罵。

所以朱棣面臨的必然是各處藩王的反撲,天下極有可能再次大亂。當然啦,朱棣也不會做這種事,他的野心是建立在朱允炆出錯的基礎上。

【我是一粒沙,喜歡就關注我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