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未來集市、環球捕手、蜜芽等,所謂的新零售電商出路在哪裡?

傳歌談支付


明天也就是3.8將有一個新平臺上線,這個平臺叫viiva購。

Viiva購平臺分為四大板塊:

1、全球購板塊(平臺集合了全球知名品牌

2、一站式購物導航(viiva購將會與淘寶、京東、攜程、美團等電商巨頭平臺全部打通)

3、plus精品區(這個版塊裡面的產品將是與好產品、高利潤的產品簽約,你只要免費註冊成為會員,就可以享受7折的優惠)

4、拼吧活動區,拼團就可以領紅包,也是核心優勢!

那怎麼樣來參與這個拼團領紅包呢?

拼團購物有百元團和千元團,只要你選中團品支付訂購意向金,平臺滿100人就會開團,團中產品就將獲得產品,否則就是可以獲得1元/10元的共享紅包金額;而開團的中產品率只有3%,所以有97%的概率是可以得紅包的。



智匯方圓天地


這幾個電商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分級銷售,上層靠下層的銷售進行提擁。其實已經有一點打擦邊球了,被很多人歸類為社交電商,但是我不認為這種模式是社交電商。他們把路有點走歪了。

我並不看好這幾個電商的未來,因為他們的核心價值不是建立在商品和零售的流通上,而是建立在超高的利潤,然後進行逐級分成上面了。

到底應該怎麼定義社交電商

我認為社交電商的本質應該是以興趣,和熟人網絡建立起來的一種零售模式,這個模式裡面,前提是這個賣家,自己是該領域的一個從業者或者專業人士。由這個意見領袖發起的推薦,或者推廣產生的流通。

不是完全靠利益綁定的層級關係,這個本質在於,前者是能夠創造意見價值,而後者完全是沒有任何意見價值,只是利益維繫。所以後者的這種關係是不可持續,也很難長久維持的。

所以我對這種類型的電商形式並不看好,發展很難有後勁,在前期收割一波後,再後面的沒有人會信任。

我之前做產品的時候,也聯繫過環球捕手,他們要求保證他們的利潤率達到70%。我一聽這個要求就放棄了,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後來換到拼多多去銷售了,保持20%的毛利,銷量一直不錯。

電商的根基是優化供應鏈,減少中間環節

這三家電商都是完全相反的方向,不僅沒有優化供應鏈,反而還增加了中間環節,讓商品的性價比更低。

理想的狀態應該是這樣,廠家直接提供商品進入平臺,再由相關的意見領袖來測試推薦,意見領袖可以獲得一部分相應的報酬。甚至意見領袖可以自己生產一個品牌,來做推廣。

這樣的社交電商形式,才是健康可持續的。我認為社交電商領域唯一做的最好的就是小紅書。每個人都把自己的試用體驗發上來,再由用戶自己去選擇合適自己的產品,而越專業的意見領袖,自然獲得的關注越高,收入也越高。意見領袖的抽傭,相當是一筆諮詢費用。這樣給到消費者可以少走一些彎路,不用去浪費不必要的錢。


小漁的創業信條


個人認為在這些第三方平臺淘下便宜貨無可厚非,但要若是想靠這類型作為副業項目或者是當作唯一的主業項目作為個人和家庭主收入的,你要考慮以下幾點

1,平臺上的產品是否具有至少近期不可超越的核心科技的?這代表你經銷的產品是否有競爭力。如果是你有我有他也有的就毫無意義了,一不留心推薦給朋友買到劣質和售後極差體驗的商品,你的朋友可能因為產品價值不大,嘴上不說但肯定心裡會對你的影響有不靠譜的現象,時間長了,你設想下?以後你做其它項目,那怕得確不錯,那時候還有朋友相信你嗎?從而影響到其它方面的事都選擇不會幫你,這就是回了你的人脈。

2,平臺經營模式是否符合國家規定?如果可能涉嫌違反相關法規那註定不會長久,那你不就是會被誤解?被親朋好友一旦誤解那不也是會失去未來的機會,因小失大啊!

這年代精彩紛呈,各種不同的誘惑很多,但要牢記,你做的事是否真正有益別人?是否是安心理的收入?是否會讓別人感謝你而不是會覺得上當受騙然後對你敬而遠之?

所以好項目必須自己受益才能分享獲益,這才是你真的從事一個社交電商的好項目而不是淪為那些披這偽社交電商的外衣忽悠你辛苦努力而別人獲得風投青睞甚至上市敲鐘,而你只是那被收割的韭菜中的一員。


Gordon33687776


對於未來集市、環球捕手、蜜芽等所謂的新零售電商平臺,筆者還是有發言權的,最近有許多新的電商平臺找筆者幫助他們融資,筆者看了大量的新電商平臺的商業計劃書,也與多家新電商平的創始人電話談了多次,說實話,沒有一家是讓我滿意的。

首先,我讓這些新電商平臺的創始人三鍾將他們的商業模式講清楚,這第一關就淘汰了一大批。有些創始人講了半空話,說自己將來比阿里還牛,就是希望筆者能幫助他們融資,只要融到資金他就能超過馬雲,可就是說不清楚自己的商業模式。這種大而空的創業者我們只能是敬而遠之,有些創始人,狂妄自大,連尊重人都不懂,一個連怎與人打交道都不會的創業者,給你多少錢也不可能成功。

其次,我們中國金融傢俱樂部希望投資一個新電商平臺,或者說扶持一個新電商平臺,原因是,疫情過後,我們中國金融傢俱樂部會在國內打造幾個產業集群,我們打造的幾大產業集群,也希望有一個全新電商平臺來為幾大產業集群服務。如果有商業模式比較好,創業團隊也靠譜的新電商平臺,我們會投資的。

其三,新的電商平臺出路在哪裡?新的電商平臺的商業模式要與眾不同,不能再走阿里或京東的老路,新的電商平臺是以為我國的各行各業打造自主品牌服務,為中國的產業升級,是自媒體加新電商的平臺,起碼應該打通微信和頭條的流量。我們也希望能幫助有全新商業模式和良好創業團的新電商平臺發展。


金融學家宏皓教授


說真的,之前確實非常認同社交電商,但現在看來,普通人想要在這個領域賺到錢真的很難,為什麼?在我看來,每個平臺基本上都是千篇一律,除了拉人頭還是拉人頭,割韭菜,割完一茬又一茬,所謂的合夥人基本上就是給平臺當炮灰,因為太多了,基本上的套路都是一樣的,不可能做到人人創業,人人收益,請問下,如果人人創業,那麼誰是消費者?不要說什麼消費商,這個邏輯根本不存在,消費商?消費就是消費,不可能是商,這是自打嘴巴,還自圓其說,因為平臺的利潤是有限的,這裡面還要規避法律帶來的處罰,如果一旦觸及法律,平臺就會被下架或者處罰的風險,所以說我真的不相信社交電商可以走很遠,這裡除了變,還有就是更加合理的制度和管理,產品的質量和經營的信譽,服務等等,太多問題需要解決了


聚有財富


這應該不是假的吧,其實模式不存在對錯,用的人不同而已。



很喜歡吃花生糖


既然淘寶是萬能的,為什麼要上其他電商平臺?所以每個電商平臺一定要有與淘寶不同的特色才能生存下來。

京東第一步走的是自營,商品質量好,搜索結果少,適合有錢且有選擇恐懼症的人;京東第二步走的是自建物流,商品配送快,適合有錢且著急的人。後來,才搞成了綜合百貨電商。

唯品會,名牌、低價、限時。

做電商平臺的第二個門檻是宣傳費用。消費者能記住的電商平臺名字有限,電商平臺必須做大量廣告,才能讓消費者記住電商平臺的名字。

樓主所說的新零售電商平臺,我沒看過廣告,不主動搜索都不知道。

未來集市是傳銷,必然會消失。

環球捕手做食品,食品屬於小眾愛好,必須有錢且愛吃,才會關注這個網站。

蜜芽做母嬰,也很容易被京東的母嬰頻道超越。

當然,一個新電商平臺,必須一開始做垂直領域,有錢以後再做百貨。它的競爭對手是老電商平臺的一個頻道,和消費者貧瘠的記憶力。


徐如林本尊


商業的本質在於等價的交換,可能一些人並不認同。但是商家與用戶之間之所以能夠達成交易,消費者願意支付相應的代價。通俗的講,無論商家商品的利潤有多高,但只要用戶認可。產生了購買的行為,就意味著從消費者的心理來講,願意為商品或者服務支付相應的價格。

其實影響消費者購物的因素大致可以分為三點:

一、價格;

二、價格;

三、價格。

縱觀國內電商發展史,新電商平臺的出現多以“價格戰”的方式來獲客。早些年的電商蟄伏了很多年,當積累到一定的用戶數量時,就具備了一定的“話語權”。從而增加了與廠家之間的談判的籌碼,例如:延長賬期、提高電商服務費、雙十一、6.18、拼團等等。看似火熱的營業額背後,對於消費者來講,自然是受益者。這也無可厚非,這正是電商出現帶來的商業價值。而對廠商而言,無疑是利潤的壓縮。那麼另外一個受益者便是電商平臺。想想這一系列產生的連鎖反應,會產生什麼後果呢?

產品的品質!一些生產廠商由於利潤的壓縮,迫於生存的一些企業可能會通過降低產品品質,鋌而走險來保證利潤空間。這樣就滋生了大量沒有品牌甚至沒有生產許可的商家進入電商平臺。這樣確實保障了價格的低廉,但是卻很難保障產品的安全性。這樣的惡性循環將很大程度上影響電商行業的發展。

隨後,又有很多垂直的電商進場。如生鮮類、品牌折扣類、母嬰類、海淘類等等。這類電商平臺的價格可能並不是最低的。但是商品卻都是有質量保證的知名廠家的商品。平臺隨未能超越電商的“前輩”。但卻獲得了大量用戶的認可。這是一個信號,意味著價格不再是用戶購買的唯一標準。


易掌櫃vlog


現在的電商平臺已經到了天花板,那未來的電商出路在哪裡?也是每個電商人需要考慮的問題,社交電商也許是未來的一個方向!

那為什麼說電商已經到了天花板?

1、互聯網流量紅利已經到到頂了,流量規模基本已定規模,必須重新考慮新的流量進來;

2、去中心化已是未來的發展趨勢已是不爭的事實,區塊鏈技術也在不在發展和應用,新的技術的融合加快了行業未來的發展和變革;

3、下沉市場是未來的必爭之地,線上流量紅利已不在,下沉市場還未充分的開發和利用,下沉市場潛力巨大!

除了以上原因還有很多其他原因不一一列舉!

社交電商未來的最後競爭就是供應鏈的競爭,誰的供應鏈體系強大,產品完善和品類多,價格優勢大,誰就是最後的老大!

並不是每個人都能賺到錢,要看你做的時機,你的團隊,你的能力和你的人脈等!前提是你選對了平臺,方向錯了努力白費!


逍遙子1088


套路比較深的2種模式:

1.人頭分傭模式。

目前市面上的社交電商基本是以這種模式為主,主要靠拉人頭賺取人頭分傭費用。

主要表現形式為:繳納費用註冊店主,每邀請一個人進入即可獲得人頭邀請分傭,快速獲取團隊利益,但實際運營及市場銷售運轉並不是很流通。

這類項目的發展思路是到達一定程度後,要麼拋棄部分會員尋求轉型,要麼市場快速萎縮,再換另一個類似項目,然後把原有的會員重新洗劫一遍。

2.渠道囤貨模式。

此種模式為微商升級模式,以平臺為嫁接,鼓勵每一層代理商囤貨,通過囤貨升級獲益,最終自己開店。

此種模式若想做大,需要付出的成本需要幾十萬,而成本高就意味著風險大,更適合渠道商或者加盟商玩,終端小玩家很難玩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