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妈妈,电视里每天都说有人死了!”黄磊、刘墉这样和孩子聊死亡

这篇文章,写给想让孩子理解"死亡"的你。

"妈妈,电视里每天都说有人死了,那些人的宝宝怎么办?"

6岁的Lemon看着电视,突然这么问我。

忽如其来一阵悲凉感。

每天滚动变化的数字,背后都是一条条曾经鲜活的生命。

这些逝去的生命背后,又是一个个曾经平凡又充满希望的家庭。

看着孩子略显担忧的眼神,我决定,好好回答她这个问题。

“妈妈,电视里每天都说有人死了!”黄磊、刘墉这样和孩子聊死亡

如何回答孩子的"死亡之问"?

Lemon第一次对"死亡"提出疑问,是在她4岁那年,她爷爷去世了。

家里有人在痛哭,有人黯然沉默。

她拉着我的手,问我:"阿爷怎么了?"

我告诉她:"阿爷死了,去了另一个世界,不能再见面了。以后他不能和你说话,不能带你玩了。"

她不解:"为什么?"

我说:"我们人类的生命都有规律,每个人最后都会死。阿爷因为生病,所以提前了一点。"

她忽然不太开心:"那妈妈也会死吗?"

我诚实地回答:"会。不过等到我死的时候,你应该是一个可以照顾好自己的大人了。"

她似懂非懂,没有再问。

过了很久,有一天我带她去放风筝。

我跑得上气不接下气,对她说:"休息一下,妈妈快累死啦!"

她却问我:"如果累死了,你是不是就会像阿爷一样,被烧成灰,消失不见了?"

我心里猛的一惊,没想到她什么都记得。

但面上还是平静地回答她:"是呀,如果死掉了,就会从这个世界消失。"

她一脸认真对我说:"你说你会等到我很大很大了才死的对吗?"

我哭笑不得:"正常情况下是这样,如果遭遇意外或生病,就不好说。所以我一定会爱惜自己的身体,尽量活得久一些。"

我从不避讳跟孩子聊任何话题,哪怕是死亡。

我会把我知道的,都诚实地告诉她。

“妈妈,电视里每天都说有人死了!”黄磊、刘墉这样和孩子聊死亡

被忽视的"死亡教育"

当代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愈发重视。

德智体美劳、情商、财商、性教育……孩子接受的知识面越来越全。

但当孩子对死亡发出疑问时,我们常常不知该如何作答。

在国人对死亡避讳的大环境下,甚至很多大人都不太理解这道题。

因为没有人曾对我们进行死亡教育。

小时候,死亡是一件令我十分害怕的事情。

能产生关联的,不是亲人的嚎啕大哭,就是那些吓人的鬼怪传说。

导致一听到"死了人",就会吓得一哆嗦。

后来长大一些,又认为是人都会死,活着开心就好。

甚至有一段时间,各种"花式作死"。

喝酒、熬夜、玩刺激,对生命毫无敬畏之心。

这正是缺乏死亡教育的两个极端后果:

恐惧死亡、漠视死亡。

万幸,我有了孩子,这让我变得特别惜命。

怕自己万一死了,孩子便没了妈妈。

我对自己的死亡教育也是从这个时候才正式开始。

原本3岁可以搞明白的问题,却迟迟拖到了30岁才开始学习。

“妈妈,电视里每天都说有人死了!”黄磊、刘墉这样和孩子聊死亡

这样跟孩子谈死亡

明星黄磊也曾被女儿多多问过什么是死亡。

他是这么回答的:"你知道星星的光是什么吗?每一颗星星都是属于一个人的。每一个人要离开这个世界,就到天上变成了星星。"

多多又问:"星星那么小,等我上了天怎么分得出哪颗是你?"

黄磊:"我们就变成一颗星星了,一家变成一颗,相爱的人会在天空重逢,永不分离,我们一家人在一起,变成一颗最明亮的星星。"

黄磊并没有从科学的角度来正面回答,而是强调了一家人不管在哪里,都不会失去彼此。

著名作家刘墉,有一次带儿子看枫叶时,对儿子说:

"这世上没有永不凋零的树叶,每个人也总有一天会离开这个世界,死亡,和出生一样,都是很自然的事。死亡是一场告别,虽然避免不了伤感,却依然可以像枫叶一般美丽。"

之后,他儿子在作文中写道:"我对死亡没有那么害怕了,因为爸爸的话让我感受到死亡是生命的另一种延续。"

刘墉的话里,则暗示了孩子,死亡虽然不可避免,但是可以将有生之年活出绚丽。

“妈妈,电视里每天都说有人死了!”黄磊、刘墉这样和孩子聊死亡

关于死亡的真相

哪怕是科技发达的今天,人类对于死亡,依然知之甚少。

这使得我们没办法从教科书里搬答案给孩子。

什么是死亡?没有标准答案。

但有两个真相,是我们可以跟孩子坦诚来讲的:

死亡不可怕,它与"新生"一样,是我们生命中一定会经历的环节。

正因生命有限,我们才要格外珍惜。

我们人类,就像浩瀚星辰中的飞鸟。

哪怕没有飞翔的痕迹,也要在有限的时光中,努力飞过。

“妈妈,电视里每天都说有人死了!”黄磊、刘墉这样和孩子聊死亡

现在,你准备好,跟孩子一起直面死亡了吗?

你身边有什么死亡教育的案例、你对死亡教育有什么见解,说出来我们一起学习。

希望今天的你,又进步了一点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