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两张板凳一块门板,4个习水孩子有了一个露天课堂

两张板凳,一块门板,再铺上一块红毯子,便成了一张大大的课桌。找一个能接收信号的地方,通过新买的手机,四个孩子在大山深处开始学习。这样一处特别的课堂,是家长对教育的重视,更是孩子对学习的渴望。



两张板凳一块门板,4个习水孩子有了一个露天课堂

四个孩子在露天“课桌”上写作业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国教学秩序受到冲击。贵州省教育部门陆续组织各中小学教师开展“阳光校园·空中黔课”远程网络课程,通过线上直播、录播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让学生们在家就能通过电视、手机、电脑等远程上课,让学生“离校不离教,停课不停学”。


但在一些偏远的地方,可能因为没有合适的手机,或者受信号等影响,学生的学习受到了影响。为了克服这些困难,贵州遵义习水县杉王街道天鹅池村桂花组,村民王亮超专门买了一台新手机,并在离家不远的地方连上了信号,给四个孩子搭建了一个露天学堂。


两张板凳一块门板,4个习水孩子有了一个露天课堂

王聪霞正在利用手机接收课程


为了学习,1250元买了台新手机
村民王亮超今年45岁,为了供四个孩子上学,不得不常年在外打工。今年过年回家,因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再次出门务工的步伐便被拖延了。自己辛苦挣钱就是为了四个孩子学习,眼看孩子们因受病情影响而无法上学,他更加着急了。
老师在电话里告诉他,为了把疫情对学习的影响降到最低,全省将陆续组织各中小学教师开展“阳光校园·空中黔课”远程网络课程。前提是,得有一台能够正常上网的手机。王亮超倒是有一台手机,但那是他用的老人机,根本无法上网。
这意味着,买一台新手机势在必行。
王亮超是村里的贫困户,妻子常年在外,家里四个孩子,一家人生活很是拮据。这两年,他又和村里合资修路,并新建了房子,所欠的一些账都尚未还清。
但只有小学文化的他深谙一个道理,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这样,他在一周前前往习水县城,特地花了1250元,买了一台可以上网的华为手机。


“这下好了,几个娃娃,终于可以正常学习了。”回来的路上,王亮超欣慰地想。
家里没信号,野外搭建露天课堂


两张板凳一块门板,4个习水孩子有了一个露天课堂

为了避雨,王亮超搭建了个临时雨棚


看到爸爸买来了电话,几个孩子高兴极了。大家迫不及待地等着装卡联网,然后开始学习。但奇怪的是,手机要么连不上网,要么信号微弱得不行。


“糟了!”见此情景,王亮超有些失落。
但很快,他又振作起来,开始尝试家里各个角落的信号。家里不行,就往门外走,一点一点地尝试。终于,在离家近百米的地方,手机有了良好的信号。
信号是有了,但面对光秃秃的土地,该怎么办呢?稍微思索后,他决定自己搭建一张课桌。搬来两张板凳,拆来一块门板,就成了一张大课桌。为了孩子们能舒适一些,他还特地在门板上铺了一块红色床单。
下雨了,给课桌搭个棚子
这些天来,王亮超的四个孩子,就以这样一种独特的方式,开始了自己的课程学习。
每天早上,他们会早早地起来准备好,然后到露天课桌处等待开课。因为只有一台手机,大家决定播放大姐王聪霞的课程。三个弟弟妹妹看书做作业,之后由大姐讲解,并通过微信把作业传给老师。
早上的课程结束后,四个孩子到家里吃饭,中午休息,也让手机充电,然后下午再开始。王聪霞对记者说,这样的方式虽然没在学校好,但总比没有强多了。



两张板凳一块门板,4个习水孩子有了一个露天课堂

另一个村里孩子也来参加


进入三月,贵州的气温突然骤降,这让王家四子妹有些发抖,严重影响了学习。为了给孩子们取暖,王奶奶不得不在旁边烧了一堆柴火。


但问题又来了,近日天上开始落雨,这让学习没法继续。为此,王亮超又行动起来,借助山势和旁边的电线杆,用塑料搭建了一个避雨的棚子。
令王亮超没想到的是,把孩子们学习的图片发到朋友圈后,一下子引来了许多关注。不仅如此,村里的另一个孩子,也加入到学习中来。
何以如此重视教育呢?王亮超通过微信对记者说,是“为以后有一个美好又成功的旅途”。略微思考后,他改成:“为以后美好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