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什么叫非事业单位编制?

—烟花易冷


非事业编制,是针对事业编制和行政编制的一种俗称,不是正规编制类型,相对行政编制来说的也可以叫非行政机关编制。

1、编制分类。行政编制分为行政编制和工勤编制,事业编制就是一种。不过,习惯上把事业编制根据事业单位财政供养,又分为全额事业编制、差额事业编制、自收自支类事业编制。事业单位的人员,不管是干部,还是工人,不管是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还是工勤岗位,都使用的是事业编制,没有什么两样。

2、非在编人员。行政或者事业单位的非在编人员,专门是指超编的正式人员,只是暂时不占编而己。非在编人员不是非事业或者非行政编制人员,在单位出现空缺的时候,非在编人员按照条件要求就可以申请占编,或者非在编人员可以调整到有空编的单位占编,或者由机构管理部门增加编制,解决非在编人员的编制问题。而非行政或者非事业编制人员,永远不可能占编,除非经过招考手续正式考入。

3、非行政或者非事业单位编制,是指人事代理、合同工、临时工,这类人员除过正规招考,永远不可能占编。这个与工作资历、个人条件没有关系,是一种硬性规定。这些人员的工资待遇,也和正式职工有差别。这些人员的来源,可以是当地政府委托人事部门招聘,或者由人事部门许可后由单位自主招聘。全额单位其人员工资待遇由当地财政负责解决,差额按比例由财政供养,或者由单位收入部分供养,自收自支类则全部由单位供养,其工资标准由当地财政、人事部门核准发放。


职言管语


非事业单位编制在具体的法定编制分类当中并没有这一分类形式,只是一种相对的称呼。对于非事业单位编制,据笔者了解,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行政编制。行政编制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公务员,这类编制主要是指政府机关工作人员,比如发改、人社、财政等部门的机关工作人员基本都是行政编制人员,这部分人是政府工作人员中的关键少数,处于领导地位。



二是企业编制。除了行政编制、事业编制,在当前国家工作人员中还包括企业编制人员,这部分单位主要包括国有银行、供电公司、烟草公司及其他国有企业,他们虽然不如公务员事业编的铁饭碗稳当,但也属于国家工作人员,而且他们的工资福利待遇甚至比公务员事业编都要好。



三是没有编制。在机关事业单位中还有一部分合同工,也就是社会上经常说的临时工,他们也属于非事业单位编制的范畴,虽然也是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但他们工资福利待遇等与正式职工相差甚远,发展前途也是甚是渺茫。

欢迎关注“东爱雨公考”,专注公务员考试、体制内问题答疑,如有疑惑,可以私信、留言。


东爱雨小公


非事业单位编制,也就是事业单位非在编人员,说白了就是合同工、临时工,属于招聘人员,与在编人员是有本质区别的。

首先是身份上的区别。在体制内,编制决定一切,有事业编就是一种身份认证,只要不犯错误,基本上不会失业,既便面临改革,国家也会妥善安置,而非编人员虽然有合同保障,但合同也就是一种约定,可以保一时不能保一世,说不定哪天就下岗了。

其次是待遇上的区别。事业单位非编人员其实平时干得活,和在编的差不多,但是拿得收入却大相径庭,有的差距每月可达几千,同工不同酬的问题非常突出,这也是社会反映最强烈的一点。如果可以同工同酬,相信所谓的编制身份意识应该会淡化很多,考公考编的热度也不会像现在这样火爆。

在这里需要普及一点的是,事业编是有实名制和非实名制区别的。所谓的实名制事业编,就是我们常说的事业编,编制会落实到具体的人,编随人走,而非实名制事业编,编制和岗位挂钩,和具体的人没关系,谁来干都一样,只要不犯错误也可以一直干下去,比合同工要强,但又比正式在编人员要差一点。一些有关系背景的人,受限于学历或年龄无法取得事业编,打擦边球占用非实名制事业编,一直就这么干着,这样的情况也不在少数。

我是小公,专注公务员考试、任用、提拔等体制类问答,感兴趣或有疑问咨询的,可以关注私信我,我将提供全方位的权威解答。


80后小公



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大体分为2类,编制人员和非编制人员。编制人员需要参加事业单位的公招,而非编制一般是单位外聘的合同工(编外人员)。在做事的时候,其实区别不大。但是发薪水的时候,差距比较明显。也就是一直在讨论的热点“同工不同酬”。

在事业单位,编制是有职务配置和定额的,比如我曾实习过的的某设计院新成立的公司,全公司20多人,仅有领导1人是事业编。我们学科的热门就业单位-省市环科院同样也存在这样的情况,许多应届硕士通过招聘进去,不带编制,需要后期自己参加事业单位考试。现在不少单位部门的非带编职员在改革后,档案在省市人才中心。

在改革后,非事单位编制人员待得到提升,但是还是建议认真复习,转为编内人员。在本单位有编制放出的时候,可以优先选择本单位。


帅小西De


非事业单位编制顾名思义就是事业单位编外人员,没有编制的,也就是俗称的合同工、临时工。这些都是单位自行招聘人员(或者劳务派遣),不由财政拨款。

非编与在编人员工作强度其实区别不大,有时甚至非编做的事情会更多更杂,但是发薪水的时候,差距比较明显。也就是一直在讨论的热点“同工不同酬”。

除非通过事业单位正规招聘考试,否则非编人员永远不可能占编。这与工作年限、资历都没有关系,“逢进必考”是一种硬性规定。

非编与在编的差距,也许就是大家都想考编制的原因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