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7 时劫无性,一念顿超

时劫无性,一念顿超

作者简介:苏树华,上世纪九十年代,随元音老人参学。遵元音老人嘱咐,2000年后,随缘传授心中心法,及其他方便法门。若人发心,修持心中心法,如法修行,三五百座,即可打开本来,见到本性。有缘行者,莫失良机。

按照佛教的说法,佛是经过三大阿僧祇劫而成的。这话不错,一切圣贤,一切觉者,皆是经过三大阿僧祇劫而成的。然而,切莫误解了这个“三大阿僧祇劫”,以为三大阿僧祇劫,是个无量亿万年的时间。无量亿万年的时间,是个遥遥无期的时间,是个永无尽头的时间。既然是个遥遥无期的时间,既然是个永无尽头的时间,那么,成佛也就成了遥遥无期的事,也就是成了不能实现的事。既然遥遥无期,既然不能实现,那么,我们用尽全部精力,做个永远做不到的事情,那实在不是智者所为。

三大阿僧祇劫,究竟是多长时间?概括起来说,也就是三句话:证得自性,打磨习气,究竟解脱。用儒家的话来说,就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可是,这三句话,若是行起来,却是无量劫事。无量劫事,也不必怕,何以故?当知时劫无性,本无实际,迷则千万劫,悟则一劫无。

劫者,结也,累赘也。劫有三大,贪嗔痴是也。贪劫之中,有无量的贪。嗔劫之中,有无量的嗔。痴劫之中,有无量的痴。贪嗔痴三大劫,便三大无量劫,故称三大阿僧祇劫。三大阿僧祇劫,即三无量劫也,即无量贪嗔痴也。无量贪嗔痴,无量诸众生,皆是自性中的幻事。迷时,事事皆有,幻事无穷。悟时,本无实际,诸法空相。所以说,迷时劫无量,悟时刹那空。达摩祖师云:

阿僧祇劫者,即三毒心也。胡言阿僧祇,汉名不可数。此三毒心,于中有恒沙恶念,于一一念中,皆为一劫。如是恒沙不可数也,故言三大阿僧祇。真如之性,既被三毒之所覆盖,若不超彼三大恒沙毒恶之心,云何名为解脱?今若能转贪嗔痴等三毒心为三解脱,是则名为得度三大阿僧祇劫。末世众生,愚痴钝根,不解如来三大阿僧祇秘密之说,遂言成佛尘劫,斯岂不疑误行人退菩提道?[1]

若欲超越三大阿僧祇劫,只须从根本上下手。所谓从根本上下手,就是直下识自本心,见自本性。无论修习哪个法门,只求识自本心,见自本性。若能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则顿超三大阿僧祇劫。蕅益大师云:“时劫无性,故三世当体全空,而无性原非断灭,故时劫差别宛尔。虽复差别宛尔,并是现前一剎那中所现影子。”[2]憨山大师云:“大休歇处不寻常,妄想消时世已忘,都向别求真极乐,谁知当下是西方。”[3]六祖大师云:“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4]迷者,迷自心。悟者,悟自心。可见,佛教只是令人觉悟自心、回归自性的一门学问。

凡夫常行贪嗔痴,故成凡夫的贪劫、嗔劫、痴劫三大劫,亦名贪障、嗔障、痴障三大障,亦名三大阿僧祇劫,亦名三大阿僧祇障。劫难无量,故称阿僧祇,故称无量数。

劫难若有量,总有过去时。劫难若无量,如何过得去?苦海若有边,总有到岸时。苦海无有边,如何到彼岸?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劫数无量,放下皆幻。劫者,心结也,障碍也。我若无心,哪有心结?我若无心,哪有障碍?屏息诸念,反观自见,这个历历孤明、圆觉十方的,究竟是个什么?若也识得,五蕴皆空。五蕴皆空,时劫何存?

[1] 《少室六门》。《大正藏》第四十八册,第三六七页中。

[2]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大正藏》第三十七册,第三七〇页中。

[3] 《憨山老人梦游集》卷三十八。《卍续藏》第七十三册,第七三九页上。

[4]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大正藏》第四十八侧,第三五〇页中。

时劫无性,一念顿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