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回到小城市的人真的會和留在大城市的朋友差距越來越大嗎?

甜穎子


你如果說什麼眼界啊,見識啊這些虛頭巴腦的玩意,誰也說不清。這個我不說。

但是有一點,留在大城市尤其是北上深的這批70-85年生人,他們的財富確實和回到小城市的同學相比,越差越大。

原因只有1個:房子。

這是上海目前房價形勢

我給大家講個故事,保證真實。

故事主人公是我們系統一個同事,72年出生,外地人,95年畢業到上海。趕上了當年最後一批福利分房。

03年靠著自己積蓄買了人生第一套房子,07年置換成學區房,因為小孩要上學。12年買了第二套房子,15年置換到內環。

現在,他在上海內中環擁有2套房子,市值1500萬以上。

這是一個70後的上海奮鬥故事。

當然作為一個80後,我更熟悉我們80後故事。實在要感謝來上海早,我們這幫人2014年之前都在上海買了一套房子。

下圖是上海2015年那輪大漲之前各區房價均價圖

2015年上海房價大漲,幾乎翻了一番。

我還有幾個同事在2015年之前沒有買房子,他們已經徹底無法在上海買房子。

有的時候,人生就是如此,哪怕你早出生10年,都是一種莫大優勢。因為70後們當年在上海買房子,每平方甚至不到1萬。

而我這個70後的同事,他有一次和我聊天說起,他的大多數高中同學,都留在了四線城市老家。雖然現在在家鄉都是有車有房,個別的也都在體制內當上了處長,但是他們大多數,哪怕有3、5套房子,價值也抵不上上海一套房子。

至於我們80後,自然比不上這個70後前輩那麼幸運。但我的高中同學,大多數資產也都無法抵得過我在上海1套房。

而如今90後畢業來到上海的年輕人,別說有沒有錢買房子,你先得攢滿5年社保,才有資格買房子。

現實是如此奇妙,僅僅因為有的人留在上海,拼盡全力買了一套房子。

就是因為這套房子,資產就大大不一樣了。

當然很多人會說只有1套房子,你又不敢賣。只不過是數字上的資產而已。比不得銀行裡的存款那麼實在。

話雖這麼說,但是那也是資產。

這就是最近10年,不,最近5年,3年,在一線城市擁有一套房子帶來的不同。

當然,這一切都發生在70-85後這群人當中,也有部分85-88年左右出生的人也在上海買了房子。

90年畢業來到上海一般都是2012年以後,先得滿足3年社保,輪到2015年他就買不起了。還有一部分85後的人來到上海,始終沒有攢夠首付。也就永遠錯過了這個機會。

而以後的人恐怕都不會再有這個機會。

如果時間足夠長遠,以後的人會感嘆70後和部分80後,尤其是75-85這個時間段出生的人,真是足夠幸運,趕上了中國大發展的前段,趕上了在一線城市買房。

房子,就是房子。僅僅就是一套房子,人生大大不同了。

你說那些回到老家的人,他們有這個機會嗎?

當然也有一些回到老家的人,因為個人奮鬥,因為機緣巧合,可能創業,可能其它也發了財。但是這群人數量絕對是少數。不是主流。

所以,回到小城市老家的人和留在大城市的人,財富差距越來越大了嗎?差距就在於在一線城市有沒有一套房子。


梁鵬飛


看到這個問題,大多數人會認為回到小城市會過的不如在大城市。而我覺得回到小城市會過的比在大城市舒服,的確幸福感的差距越來越大。

12年的時候,我還是個即將畢業的大學生,當時父母親都想讓我回到老家的縣城,考個公務員,安安穩穩過生活。讓我這個當時對人生充滿著無數憧憬的年輕人果斷拒絕了。外面的世界如此精彩,你們卻讓我在小城市裡安穩度日?我的理想、我的抱負、我的美好生活,我的見識、我的經歷、我的機會和機遇,難道就沒有機會實現麼?帶著滿腔的熱血,我來到一線城市廣州。當時我在廣州的一家民營企業做財務實習生。公司在廣州的核心CBD--珠江新城,那種工作環境,讓我一個剛剛涉世的小姑娘感到像進入了偶像劇。都是在學校就羨慕的高級白領的生活。我以為我會進入大城市的美好生活。但是我錯了,實習生的工資1300元,轉正以後3000元。每個月租房子要花掉1000元,還是住城中村那種地方,公司沒有食堂,自己吃飯一天要40元吧,一個月就要1200元。交通費、水電費、燃氣費、通訊費,每個月過的捉襟見肘,還得厚著臉皮問家裡要錢才能過活。還不敢生病,不敢買衣服,不敢旅行。極度沒有安全感和歸屬感。每天都過的漂浮不定。更不敢想買房的問題。

後來,我辭去了廣州的工作,回到了父母身邊,在膠東的一個小縣城,做了一份銀行職員的工作,每天都能回家吃飯,就連中午也能回家。吃住都在家裡,手裡也掙3000多塊錢,但是基本沒什麼開銷,掙的錢都去買衣服,吃飯消費,有空就去旅遊,還有時間和金錢去充實自己,去學一些自己喜歡的東西。現在想起來覺得幸福的不得了,這是我在廣州絕對不敢過的生活。為什麼說我現在想起來就幸福的不得了,因為當時的我覺得,這種日子太滿足了,也就是俗話說燒的。我覺得那是種一眼望到頭的生活,我覺得這個生活了20多年的地方對我來說一點挑戰性都沒有,覺得生活就這樣了,沒有激情,越來越平庸。

於是,我通過自己的努力,來到了一個地級市工作,月薪4000多,剛開始覺得很滿足,在這裡結婚生子了,然後問題來了。有孩子後,帶孩子需要父母從縣城過來幫我帶,本地人可以白天上班,把孩子送到老人家,晚上再接過來,特別方便。對我來說,父母需要背井離鄉的來到我的城市幫我帶孩子,很辛苦,也不能長期住在我這裡,畢竟老家還有老人需要母親照顧。而未來父母也上了年紀,在老家我們照顧起來不方便,我們兩口子,作為雙獨家庭,需要在這個城市奮鬥三套房子,把雙方老人都接過來養老。平時工作很忙,到了週末大多陪陪孩子或者回老家看看父母。沒有時間旅遊啊什麼的。

所以我覺得,能夠在小城市生活不見得多麼比不上大城市。主要是自身的幸福指數和滿足感。在小城市會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發展自己,完善自己。久而久之,跟大城市的人就拉開差距了。個人簡介,不喜勿噴。


社保小鈴鐺


有差距是肯定的,而且有時會超過自己的想象。說個切身體會吧。我家在長三角,大學讀的是本地一所985重點大學,畢業後去了西部一個三四線城市工作,工資到手五六千,在當地算好了,買了房也買了車。而我的同學大多留在了長三角,以上海杭州居多,目前工資普遍在萬元以上,30%的人做了經理老總,年薪幾十萬。在工資上,我知道自己和同學是有差距的,畢竟在一線城市,開銷也大,所以對這種差距一直也能坦然接受。但今年春節回家參加幾個聚會後,完全改變了我的想法。原來不知不覺中,我和同學之間的差距已經到了天差地別的距離。

說兩個例子吧。

同學A在上海一家外企工作,現在年薪30萬。對於他的工資,我一直清楚,倒也沒覺得什麼。這次回家過年,他說他現在工作已經沒有上升空間了,所以空了都在玩投資。這兩年先是在上海換了套大房子,然後又在杭州買了兩套90平米的房,買的時候一萬多一點,現在已經漲到了3萬多一平米,兩套房算起來已經賺了200多萬,刨去貸款和利息,穩賺一百多萬,加上他在上海的房子,他的個人資產已經超過兩千萬,而且還在不斷升值。他的目標是兩年後實現財務自由,到時就可以提前退休了。

同學B在杭州工作,工資倒不是很高,一個月一萬多一點,以前過年回家開一輛十來萬的車,今年鳥槍換大炮,整了輛百把萬的車,嚇了我一跳。一問才知道這小子成了拆二代。他老婆在杭州有房子,去年被徵用後直接分了1000多萬,真正實現了一夜暴富。分了錢後,連貸款他一口氣又買了三四套房,現在資產已過三千萬。

我這兩個同學都是窮苦出身,當年初出校園幾乎一無所有,現在個個身家千萬。而據他們介紹,像他這樣的,在我們同學中比比皆是。他們開玩笑說,如果我不去西部,估計現在也差不多。畢竟,有這麼多同學朋友在。對此,我只能呵呵一笑而過,說實話,我不羨慕他們,畢竟自己現在過得也不錯。但論到小城市和大城市的差距,你必須承認,有,而且非常大。而我,或許就是很好的例子。


80後小公


差距是不但會有,而且代際遞增。

我小時候住在山村裡,說出來可能大家都不信,當時小學考試有一道題,一個鄉里只有我一個人做對了,大家猜是什麼題?就是看圖寫出這個東西是什麼。圖片是人民英雄紀念碑,全鄉那麼多小學生除了我居然沒有人知道。而我也僅僅是因為我媽去過北京,去一些景點拍過幾張照片,我看過才知道。

等到上大學,差距就更尷尬了。我讀的是外語學校,但我的外教是我見過的第一個外國人。我一個學期每天六點鐘起來背單詞聽磁帶,期末考試是全班十幾名,而我的同學真的都是在玩的,因為他們有人從小就有外教,有人爸媽是留學生,大學學英語專業對他們來說,實在太簡單了。外教老師在談到一些外國食物、風情民俗之類的時候,好多同學都侃侃而談,談及自己是在哪次活動知道的,哪次出國旅遊看到的,我真的感覺自己特別的村兒。

我和我妹都是拼勁全力留在大城市,並決心無論發生什麼事都不會回去的。城市永遠是新興事物普及的第一站,這個誰也沒有辦法否認。在城市生活不僅是為自己,還有自己的孩子,自己的父母。城市的教育資源和醫療資源是非常有價值的。我們鎮上醫院的醫生一旦遇到什麼問題,就會強烈建議“去大城市查查”。很多十八線小城市,高考能考上一本的,大概只佔考生人群的百分之幾,而在大城市,普通重點高中的一本率就有百分之八十幾。可以毫不誇張的說,很多大城市的孩子,從幼兒園到大學,接受的真的是一等一的我們國家目前能提供的最好的教育。

再從未來幾十年的發展考慮,參考歐美髮達國家,年輕人也依然是往大城市聚集,所以絲毫不用懷疑,我們國家未來幾十年的發展重點,也依然是城市,特別是重要的大城市,北上廣深這樣的超一線城市,將來會和周邊城市聯合發展成超級城市群,聚集全國很大一部分人口和資源。


Bo卟嘚吧


首先,這個差距是指什麼?是指純粹的經濟收入還是指生活質量和幸福感?

我個人真是經歷。我90年的,農村人,母親在我12歲時就去世了,父親終年在外務工供我和弟弟讀書,沒有什麼存款。我成績高中補習一年只能報考省內比較差的二本學校就沒有去讀,又復讀一年,可心態不好,嚴重失誤。最終選擇了大連的一個二本院校。15年畢業直接簽約北京五環外的一家外企,工資每個月加上獎金5K左右,這對於剛畢業的本科生已經不錯了,那時我的同學機會都是3K左右。然而,每個月房租800,還是5個人合租的小三居,我和一個人合租其中的一間房。公司包吃,自己每個月花在吃上面也就500左右。這樣算下來每個月能淨收入3000。因為沒有朋友親戚,出去玩消費太高,那點工資根本不值一提。所以,每天都是兩點一線,週末只能逛一逛公園超市,偶爾去北京的一些免費景點一趟。當時那裡的放假9000+,根本看不到希望。加上無形的壓力,沒有歸屬感,最終16年3月份辭去工作,選擇回到了家鄉。

回到家鄉省會,雖然還是租房住,但身邊的人都是一個省的,生活習慣和自己一樣,吃穿住行都很適應,便有了歸屬感。就像有線的風箏,不管飛到哪裡,總有人牽絆著你。三線城市,工作機會不多,特別像我的省會是一個旅遊城市,工業不發達,服務業很多,而我一個工科畢業。找了近兩個月的工作,最終還是選擇了服務業,工資到手3000,雖然不滿意,但生活所迫,只能先勉強幹著。

到現在已經在這家公司待了快兩年了,職位升了一級,每個月工資加獎金扣除五險一金收入4000+。壓力還是很大,但熟悉了生活的環境,交了朋友,更幸福是17年初認識了比自己小4歲的女朋友。同是大學畢業,一起為我們的未來奮鬥,郊區的房子房價7000左右,但我們相信我們會有自己的一個小家的。

雖然在北京工資高一點,也可以存下一些錢,但那種壓抑的生活我接受不了,遲早有一天會崩潰,毫無幸福感可言。現在工資不高,但起碼對未來充滿希望,滿滿的幸福感。

如果你也是和我一樣,走在未來奮鬥的路上,那麼可以關注我一下,以後相互分享。


Mr大愚與大智


雖然我大學畢業後去了縣城這樣的地方上班、生活,但是我覺得自己的幸福指數要比那些在大城市裡面的同學要高。

1.工作.

現在的工作每天早上8點上班,中午有休息時間,下午6點下班,雖然時常有加班的情況,但是因為在小地方,所以工作壓力不是特別的大。

而那些在大城市公司上班的同學們,可能每天遲到還要扣工資,上班期間可能還有績效壓力。


2.金錢.

我現在的工資是每月3500,兩個人工資加起來再加上自媒體的話,一月收入過萬了,這樣的收入在小縣城是很不錯的了。

那些在大城市拼搏的人,可能做低技術的人,兩口子工資加起來過萬,但是在大城市裡面上班,房租、吃飯、坐車等花費是很大的,他們的壓力肯定要比我大很多。

3.房價.

小縣城房價在3000~4500之間,買100平左右的房子,使用房貸的話首付10萬左右,還款20年一月房貸是1500元,還款壓力不是很大。

而在大城市,二線城市基本上房價都過萬了,一線城市房價都是4萬以上的,就這位置還跟偏僻,很多同學可能在大城市打拼,但是那些在一線城市的人根本沒有勇氣說買房,而在二線城市裡面上班的同學,買的房子總房款基本上過百萬了,首付都是個很大的問題。

4.婚姻、孩子.

在小城市裡面生活的話,可能娶媳婦兒,生孩子壓力也有,但是並不是特別特別的大。但是在大城市生活的話,娶媳婦兒生孩子簡直是天方夜譚,想都不敢想的。


饕餮視聽


不知道大城市什麼樣 我在浙江一個一般的地級市 國企 年薪15w 夫妻工資差不多 結婚父母提供一套房 後來又買一套 貸款用公積金還 又買一車30w 每月還3000 身邊的同事比我好的太多 很多都是全款Q5 x6 的 出國旅遊、香港購物等這些我小時候都不敢想的事情 現在是平常的事 十個人談論起來九個都去過 單位上背coach、mk是正常 背lv的也有好幾個 女同事化妝品基本都是skii 雅詩蘭黛之類 除了個別家裡本身不富裕需要自己購第一套房的 其他人都是2套以上房產 還有不少商鋪 生活很滋潤

我總覺得 小城市適合家境中等的 因為你在小城市可以享受閒適的生活 同時房價也合理 以中等的家庭存款你可以買房買車出境遊 如果你一股腦全買了一線的房 那你就得同時承擔高額房貸和養老壓力 那時候除了拼命加班工作你別無他法

我想大城市適合家境特別好或者特別不好的人 家境特別好 700w的房子買起來眼睛都不眨 這樣的人不管你在一線做什麼工作 沒有了房貸 月入5000生活也樂滋滋

家境特別不好的 反正怎樣都是沒有支撐 不如 出去自己闖一片天地 發掘無限可能了

不知道是不是理解偏激 畢竟我也沒呆過大城市 只是看我大城市有些同學 衣著普通 經常加班 集齊兩家老人的積蓄只買了郊區房子 上班時間2h起步 戶口就更加遙遙無期 所以有感而發

說到孩子 有時候覺得真搞笑 我們這邊父母有一定經濟實力的 vipkids、名牌早教、進口玩具、大牌衣服 什麼最好給什麼 而大城市一同學家的寶寶 由老人負責帶著 爸爸媽媽上班來回就要四個小時沒時間多陪娃 還帶著老家娃娃都不再使用的袖套 腿上還綁了紅繩.............

所以 可能 你熱愛生活 善於發現美 那你在任何地方都精緻美麗 不管城市、農村 一線、四線......


仙居小楊梅


差距肯定是有的,不過也分情況,要看是不是自己的地盤(家長),我舉幾個例子吧,大家自己看。

1. 我自己

實習的時候在大連上班,那個時候一個人吃飽全家不餓,還是享樂主義佔據了更大的比例,吃的玩兒的觀景的地方非常多,生活感覺很豐富,畢業後,因為家裡要求回到了老家,四線城市首先得感覺就是小,生活的片區幾乎固定,一般情況下就是兩點一線,單位,家,單位。這些其實都無所謂,因為我本就不喜歡大城市那擁擠的地鐵,路上耗費的時間,生活在哪個城市,你都只能佔據屬於你的一席之地。

關鍵在於,四線城市畢竟地方小,發展慢,所以好的工作單位和企業也少,大大降低了可選擇性,事業發展非常緩慢,很多朋友都選擇了考取穩定的事業單位或者公務員,或者老師,生活過得很是安逸。而我,這個學習營養的人也未能找到合適的用武之地,但是我不甘心,不想拋棄我自己的專業,也不願意遷就於生活,考個穩定工作,一直堅持和探索了這好幾年,可是結果年年不盡如人意,現在生了孩子,時間少了,錢也缺了,有時候都想,是不是自己的選擇錯了,在我們這個地方,還是事業單位,公務員和老師靠譜(僅代表部分私企員工)。而我大學的好朋友,在重慶,生活的非常理想,我自我感覺差距越來越大了。

2. 重慶的女朋友

她是本重慶人,人長得好看,家裡各方面條件也不錯,剛回去的時候也是到各種集團上班,不過大都是比較大的單位,比如康師傅啊什麼的,其實生活很安逸了,可是她不喜歡這種太安逸的生活,沒意思,還受拘束。所以她就辭職了,在男朋友的鼓勵下自己搗鼓烘焙(這幾年私家烘焙火的很),結果還真的一點點做起來了,從家裡做,到開工作室,生意旺得不得了,今年也剛生了寶寶,實現了財務自由與家庭美滿雙豐收。因為本身條件不同,我大學時間就和她的消費差了一個檔次,不過好在性格相吸,所以一直交往不錯,她也嚐嚐喊我過去重慶和她一起創業,可是我又捨不得放棄我的專業,我的家庭,我的父母,終究是沒有過去。

其實自我的資源本身對個人事業的發展就有很大的影響,比如烘焙,同樣的產品我朋友在重慶賣就可以有一個不錯的價格,但是我在我們老家賣就賣不起來,價格直接降了好多,可是原料成本、時間成本、人力成本又太高,所以我做沒有盈利。這和我們朋友圈的人脈質量的差距有很大關係,她的條件好,朋友也不差,而我的朋友大多和我一樣條件平平,所以吃點很貴的糕點會覺得奢侈。

所以你說有沒有差距呢?肯定有啊,她首先掙得就比我多,大城市消費水平和薪資待遇都相對高些,如果一起出去玩兒,我可能要比她多花兩個月的工資💰。如果買個手機,她只用了工資的三分之一,而我就需要用四分之一或者五分之一,消費能力差距很大。一旦不能一起出去玩兒了,交往也就會越來越少吧,慢慢就很容易疏遠了吧。

3. 北京的男同學

他和我一樣,老家是小城市的,但是他畢業到現在6年了,一直都在北京做餐飲行業,每次問他怎麼樣啊,就說老樣子。問他什麼時間回來,他都沒有一個準的信息。

那在北京好不好呢?我覺得當地人挺好,有家有親人有朋友,工作機會也很多,但是外地人很不容易。他這麼多年,一直住在宿舍,談的女朋友也是外地過來打工的妹妹,婚姻大事遲遲沒有落定。如果回老家,也許已經買車買房,結婚生子了吧。

你說有差距嗎?有的,回了小城市的朋友該有的都有了,也就是錢賺的少一點,生活略微單調一點,但是該當爸媽的都當了,可是北京的外地人呢,等他回來的時候,就會發現和老家的朋友差距好大!

還有一個女朋友,在北京做編程,說是在北京,其實都快到了郊區了,為了方便,只能在單位附近租個房子,為了平攤房租,和三家人合租的,廁所什麼的都是公用,其實很不方便,她另外一個朋友也如此,租了一個小單間,兩個人就這樣在北京生活著,其實如果回到老家,就可以住在自己家了,也不會生活的如此辛苦,只可惜,老家城市小,沒有合適的工作也也有高的薪資,回去能幹嘛呢?

說了這麼多,其實只是想說,回了老家的和待在大城市的肯定有差距,搞不好差距還越來越大,但重要的是心中的嚮往,收穫屬於自己的期待吧!大小城市,都需要我們付出足夠多的努力,《北京女子圖鑑》裡面戚薇說的很好:

在北京,你絕不會只因為一份努力就能在國貿隨便刷卡,也不可能因為兩分的努力,就能體面生活在三環裡,你只有拿出十二分的努力,才有機會在這裡過上理想的生活。

城市的每個夜晚,都有人在哭泣,未曾哭過長夜的人,不足以談人生。 昨晚你流的汗,會換來財富,今天你吃的苦,會成為禮物。 明天,唯有埋頭苦幹,才能昂首幸福。

所以,好好工作吧。這是所有並非天生公主和王子的人,成為公主和王子的,最快捷,也是最靠譜的方式。

也願自己,不管差距是不是越來特大,也要頂住壓力,不辜負自己的一片初心,勇敢向前。😘


營養師阿喵


05年的時候,19歲的我離開了信息閉塞,交通不便的小縣城,懷揣著夢想,坐了三天的車來到杭州。連我自己都沒想到,這一呆就是11年。




初到杭州時,真的可以用鄉巴佬進城去形容,土得連公交車都不會坐。至今記得找的第一份工作是小區保安,那時候甚至不知道保安是幹什麼的,只是單純的想找個有吃有住的地方先安頓下來。上班期間的一次巧合讓我認識了帶我走近美髮行業的師傅,就此開始了我的美髮生涯。每天接觸形形色色的顧客一點一滴的讓我學會了很多東西,堅定了我走出山村,留在大城市的決心。


轉眼,我已到而立之年。我完成了一個學徒到一個美髮店老闆的角色轉換。因為工作的特殊性,從學美髮開始,我沒在家裡過個一個年,平時回去也是來去匆匆。之前一直想著把父母接到杭州,可他們一輩子沒出過遠門,連普通話都不會說,年齡越大,故土難離的情節越重 ,故此沒能如我所願。直到有一次晚上做夢的時候夢見爸媽那日漸蒼老的臉龐,我嚎啕大哭像個孩子。和老婆商量後決定回老家發展,在老家縣城開了店。現在每天工作之餘陪陪爸媽,逗逗兒子,生活平淡卻很充實!


曾經的同事都很不理解我為什麼會回老家,是的,回到老家的我肯定和他們會有差距,差距的是機會沒那麼多,發展沒那麼好,這個差距甚至會越來越大。但我想說的是:工作和事業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工作是為了更好的生活。“更好的生活”於我而言是一家人健康快樂,簡單平淡的過日子。許多人在大城市打拼確實是給了家人更好的物質生活卻忽略了對家人的陪伴。這相比於回小城市發展,能很好照顧家庭的人來說不同樣是種差距嗎?

以上內容純屬個人觀點,您有什麼不同看法歡迎評論。


木子香揚


我以前在北京生活,算是一線大城市了,經歷了房價的一次暴漲。

當時全北京都在像搶白菜一樣搶房子,我覺得自己還年輕,不著急,沒上心。

我哥有一天和我吃飯,聊到房子,勸我趕緊買,他沒給我講大道理,就說了一個小故事。

我哥有個同學,和他在同一個小區買了同一個戶型,連樓層朝向都一樣,挺巧的。不一樣的是,我哥的同學早買了 2 年,所以總價比我哥低了 30 萬。當時北京大學畢業生的平均月薪大概是 3000 塊,也就是一年 4 萬左右。我哥說,你得不吃不喝多少年,才能把這 2 年的漲幅賺回來?當時我的年薪是 15 萬,那就是說我得 2 年不吃不喝,才能剛好在 2 年後買得起 2 年前那套房子。等於,這 2 年我完全是白乾。

這個故事深深地刺激了我,一個月後,我就說服家人出錢,幫我在北京買了第一套房。


後來我因為工作原因,離開了北京,去了二線城市,或者說是準二線城市吧,廣東沿海某地。

我去了那裡租好了房,沒打算買。待了一週,我感覺有問題。租房的中介小哥跟我說,他準備轉去專門賣二手房,因為租房賺錢少。我說可是賣房也不容易成交呀,他說大哥,現在這裡的房子就跟搶白菜一樣好成交。

當時我的耳朵就豎起來了,我知道這種感覺啊,我在北京經歷過一輪了。北京那套房,我買了 3 個月就翻倍了,當時已經漲了 3 倍了,非常可怕。所以我當天回家就和家裡商量,我要在這裡買第二套房。

在北京工作的那幾年,我因為工資還可以,所以按期還房貸的時間還攢了一些錢,再湊上家裡的一點,換來了第二套房的首付。我在買房前看房的時候,當地的朋友一直勸我要慎重,不急著賣,看看行情再說。我沒聽。

我倒不是不信我的朋友,而是他們從小就在這個二線城市生活,根本沒見過北上廣深搶房是什麼場景,也對於房價能在一個月內翻倍的事毫無概念。所以我幹嘛聽他們的呢,他們又不懂啊。

我第二套房買了 3 個月吧(又是 3 個月),房價又翻倍了,到現在已經漲了 2 倍。北京那套已經從當時的 3 倍漲到了 5 倍。


我不想說房價是不是一定還會繼續漲,反正跌一半我也無所謂,跌到剩下 10% 我也無所謂,大不了我就自己住唄。反正我還的房貸和我如果租房的話交的房租是差不多的,所以我靠著工資攢下來的現金足夠我在失業後生活好幾年。

我想說的是,小城市由於人口沒有那麼大的聚集效應,所以並不會出現房價的井噴,因此小城市的人也不可能在過去二十年裡,理解中國經濟的爆炸式增長帶來的收入和支出變化。

人和人是因為什麼而產生差距的?是因為價值觀啊。什麼是價值觀,就是對於什麼東西有多少價值,有著什麼樣的判斷。價值,說白了就是錢啊。你心裡對於中國近二十年增值最快的資產毫無概念,在這方面毫無見識,那還和一線城市生活的居民談什麼價值觀啊。

沒有誰高誰低的意思,只是說沒跟上時代。

你說「我雖然在小城市收入少但房價低,也活得很好啊」,沒錯的,等你有一天生活小康了,發現「世界這麼大,想去看一看」的時候,你看看歐美旅行的物價會不會因為你來自不同的地區,就按你的工資水平給你打折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