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0 去年做到5.2亿GMV的「懒猫旅行」:目的地旅游服务商怎么挣到钱?

去年做到5.2亿GMV的「懒猫旅行」:目的地旅游服务商怎么挣到钱?

2017年GMV达5.2亿,净利润达1400万。这是一家总部在湖南、主营线上渠道的出境目的地碎片化产品服务商,用将近5年的时间达到的成绩。

尽管规模并不大,但「懒猫旅行」在某种程度上来说,算是新型旅游公司中一个比较有趣的案例——在很多业者看来,懒猫虽然起步晚,但业务增长稳定、融资较为顺利;专注做细分领域落地服务,品牌和调性正在不断成熟;在几个主营的电商渠道,基本都占据着头部卖家的位置。

TBO(旅游商业观察)本篇推送的重点是:在过去的一年,「懒猫旅行」是如何达成上述业绩的?其主要运营思路有哪些调整和亮点?布局重资产模式又有哪些思考?重回丽江布局取得了怎样的成绩?未来发展规划如何?

简介

成立于2013年的境外目的地旅游服务商「懒猫旅行」,主营业务包括碎片化一日游、带接送门票套餐、接送机等服务,同时涵盖包车包船、极限运动等项目。最早其主营云南一日游业务,后转战海外出境目的地;已于2017年完成了A+和B两轮融资,目前公司自称已进入稳定盈利期,未来一段时期内或不再融资,专注产品与服务。

模式

资源采购方面,懒猫将用车、用船、餐食等环节的各个要素打碎、分开采购,再接入其自营服务体系,打包组合。目前「懒猫旅行」的大部分日游产品,均来自重新组合或独家定制,并已介入重资产投资布局;2017年开始简化销售渠道,专注线上电商等to C渠道为主进行产品售卖。

Q

TBO:「懒猫旅行」去年一年的业绩情况如何?

赵俊:从几个主要数据来看,GMV为5.2亿,算是达成目标;净利1400万,原本目标是500万;毛利约为16.8%,比2016年的9%有一定的进步。

从财务指标来看,我们去年的成绩还算不错。但从产品力角度来说,我们去年的成长非常有限,所以我们今年开始把目标和考核机制全部调整为产品导向,暂时放弃财务指标,全面考核产品力指标。

Q

TBO:从您的角度看,公司是如何达成这样的业绩?

赵俊:具体操作上,首先是公司运营思路的调整和转变,由运营和销售导向逐步转变为产品和服务导向。从2016年底开始,公司就在酝酿此次调整;品牌的Slogan也由过去的“人人都能自由行”变为“让每次旅行都有感动”。

经过早年的份额战、价格战、被市场牵着鼻子走的阶段,公司对业务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懒猫并非擅长所有业务,有些低价低质的产品和业务被逐步清理下架。最终懒猫的定位更加聚焦:专注于出海一日游产品,是懒猫完成产品升级及其差异化的大前提。为此,懒猫在硬件和软件两方面都在持续“做深做重”。

去年做到5.2亿GMV的「懒猫旅行」:目的地旅游服务商怎么挣到钱?

同时,公司开始有意停止目的地扩张,甚至进行一定的收缩。过去我们布局在11个国家的44个目的地,现在已经缩减至7个国家;公司正在逐步撤出塞班、帕劳、日本等几个目的地,从而进一步实现产品聚焦。

再者,公司在2017年砍掉了部分业务线。例如裁掉旅购业务,停掉官网商城、App商城、微商城等自营渠道的运营,庞大的深圳研发中心缩编、回撤湖南。

过去大家都想着如何抢占流量和市场份额,势必会在前端产生激烈的非良性竞争。2017年开始,懒猫把所有重心都转移到产品上,一定程度带动了所在区域的行业风气。同业之间的关系好起来了,这也是一个可喜的变化。

Q

TBO:业内对懒猫的前景普遍比较乐观,在这个时候“做减法”、收缩目的地布局,是出于怎样的考虑呢?

赵俊:归根结底,我们看清楚了自己的份量,有多大的能耐就揽多大的活。把有限的能力和精力聚焦在产品本身。

在公司成长的这5年中,我们走了很多弯路、踩过很多坑。回过头来看,只有专注做创造用户价值的事,才真正有意义。用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来积累口碑,最终形成产品力和品牌力。这是我们坚信的道和路,也许沧桑,但应该可以阳光。

Q

TBO:可否请您介绍一下懒猫在软硬件方面的“做重”的趋势呢?

赵俊:懒猫现在主要是重资产、重运营的模式。投资目的地资源,比如游艇,这是重资产。深度管理一线服务,不再将一线服务甩包给当地供应商,而是亲自把控管理、培训、质检和品控。这是软性的“重”,难度其实比重资产要大得多。

懒猫在基础设施方面,通过自主研发、自行投资来构建一定的门槛。过去懒猫出海线路中用到的帆船、游艇等硬件,主要租赁西方人的船只;

从去年开始,我们尝试建立以自主研发船型为主的自营船队。

目前公司参与投资了10余艘船,并与当地股东在其所在国注册合资公司,从而合法合规地持有这类资产;在为当地合作伙伴创造价值的同时,也为用户带来产品硬件迭代及体验升级。

懒猫自主研发的船艇无论在外观、速度、空间利用、功能布局、及综合性价比方面来说都有极大提升。虽然造船的生产速度较慢,研发成本也较高,个别船只造价甚至超过1000万元,但这些具有核心价值的硬件资源,配套高品质的软性服务,最终带来的投资回报率是可观且可持续的。

去年做到5.2亿GMV的「懒猫旅行」:目的地旅游服务商怎么挣到钱?

在软件方面,懒猫做得最重的就是地面的一线服务。以一个30-40人左右的一日游为例,我们会随团配备5-6个服务人员:1个“中文陪玩官”、1个当地英文导游,1名船长、3名船员。

所有这些岗位,都要经过懒猫具有「中国特色」的各类持续性专业培训,让当地员工能读懂中国游客,从而做好面对面的细节服务。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各岗位的职级评定体系和产品的质检、品控体系。这是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但这对用户体验来说至关重要。

懒猫在海外所有目的地只投入了不到二十人的中国籍管理团队,一线服务和督导团队已经基本完成了本土化,当地员工则主要以华人为主,这也是我们做差异化服务中比较重要的一环。做服务是一个慢慢积累的过程,很多事情费时费力且很繁琐,但这条路没有捷径可走。

去年做到5.2亿GMV的「懒猫旅行」:目的地旅游服务商怎么挣到钱?

Q

TBO:懒猫在电商渠道的“主战场”有哪些?各渠道流量配比情况如何?

赵俊:主要销售渠道有飞猪、马蜂窝、携程、新美大。一直以来都还是飞猪占绝对比例,后面是马蜂窝,再后面是新美大和携程。自营渠道已经暂时放弃,我们并不擅长干这个。

Q

TBO:不少业者反馈,电商渠道越来越难做了,流量分散、竞争激烈;也有读者猜测,懒猫获得头部流量或将是牺牲了部分利润等,对此您怎么看?

赵俊:我认为获取流量并没有那么难,方法很多,大家都在用。但做出真正有用户价值的差异化产品,比流量运营难得多。

过去某些阶段,我们为了保持一定的市场份额和规模,确实会牺牲一些利润。而进入2017乃至2018年,懒猫目前已经不再需要为规模和份额去折腾了,保持稳步上升的利润率是懒猫现在及未来的主旋律。

目前懒猫完成了软硬件迭代升级的产品,实际是供不应求的,出来一款爆一款。我们自己判断,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的主要问题都不会是流量获取,而是优质产品的产能会远远跟不上用户市场的需求。我们很少为流量焦虑,但我们长期以来都在为产品和服务焦虑。

Q

TBO:对于电商渠道上的一些营销活动,您有什么经验呢?

赵俊:目前市场流行的一些营销手法,我个人不太认同。所有以牺牲产品质量和用户体验为代价的低质低价营销活动,对商家、用户乃至平台都是一种巨大的伤害。最典型的就是“双十一”这类疯狂营销日活动,并不适合我们这个超级非标的小类目。所以,我个人认为还是把产品和服务做好,比什么营销手段都管用。

去年做到5.2亿GMV的「懒猫旅行」:目的地旅游服务商怎么挣到钱?

Q

TBO:有报道称,懒猫已经重回丽江市场。在丽江主要是怎样的思路和打法?此举是否意味着懒猫要发力国内碎片化服务市场?

赵俊:丽江的项目,是我们将来回归国内市场的一块试验田。目前来看,实验效果是符合我们预期的。

经过之前的思考,我们几乎确定「放弃国外目的地扩展」,转而把懒猫的产品和模式复制到国内市场。劣币驱逐良币,几乎是所有国内目的地市场的主流形态,用户有钱也买不到好产品。国内旅游资源并不差,客源体量巨大,不缺产品供应量,但是严重缺乏优质产品供给。

丽江的实验让懒猫看到了机会:愿意花相对合理的价钱购买高品质产品的国内用户,是大量存在的。目前丽江的业务进展和盈利情况在预期之上,只是未来国内市场的扩张并不比国外轻松。

Q

TBO:对懒猫下一步的计划和目标是怎样的?

赵俊:一方面,我们会继续做深做重境外主力市场的产品和服务。用一年半至两年时间,彻底完成对目前主力市场的软硬件升级,初步完成从产品型公司向品牌型公司的进化。

对国内市场产品及模式的探索会逐步推进,这是既定方针,只是实施节奏上可能会有所调整。未来可能还会尝试探索懒猫现有产品的客源国际化,但必须是在我们的产能完全满足中国市场以后。

应该说,懒猫已暂时渡过那个苦苦求生的阶段。一个活过了五个年头的公司,要想再活五年、十年、五十年甚至更久,需要思考的不该仅限于没有温度的营销及财务指标,更需要思考一些可持续性的长久经营之道。

懒猫在这些年观察到,旅游行业作为典型的服务业,其服务水平远远落后于服务业的整体水平,离用户的期望值还有不小距离。哪怕是在已有一定口碑的东南亚地区,那种吃不好、睡不好、住不好、玩不好,不体面甚至没有尊严感的「逃难式旅游」还普遍存在。作为从业者,面对这样的现状,我们是有深度羞耻感的。

去年做到5.2亿GMV的「懒猫旅行」:目的地旅游服务商怎么挣到钱?

TBO 研判

出境目的地玩乐服务的难点,在于标准化程度低、供应链效率低;尤其是东南亚碎片化服务的供应端商家多且杂,对于目的地旅游服务商来说,品控比对接难度更大。

懒猫通过自营的方式,将品控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或将有效提升产品升级的效率;同时,在资源把控上掌握话语权,也可借此削弱渠道方的强势干预,并在同业竞争中占据更多优势。

对此,有投资人向TBO表示,目前市场环境下,懒猫这类公司采用重资产、重运营的模式是一种趋势。但懒猫布局多个目的地,加上目的地旅游资源分散、很难全部把控,“双重”模式或许将在异地资源调控、服务体系链接、运营模式扩张等方面给公司带来不小的压力。另外,懒猫投资的自制船只有着较长的生产周期,其时间成本和回报周期等也将会成为一项考验。

从2016年开始,云南旅游市场进入整改期,不少违法违规旅行社被取缔。懒猫选择此时入局国内丽江市场,可谓是个不错的时间点。其在电商渠道积累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及早间年在云南市场的布局,亦或成为其拓展丽江市场的一记招牌。但国内当地玩乐做大的门槛比较高,在硬资源及政策方面的资源属性较强。长期专注海外目的地市场的懒猫,或将在开发国内其他市场过程中面临资金投入、业务开发及运营搭建等多方面的难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