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7 微信公眾號粉絲含金量幾何 瀚葉股份的38億元花的值不值?

導讀:

從4月27日宣佈以38億元收購981個微信公眾號,到5月13日收到上交所的問詢函,瀚葉股份一直保持著極高的輿論關注度。

在此之前,上市公司收購微信公眾號早有先例,此次最引起公眾關注的無非是:近千個微信公眾號究竟值不值38億?


鉅額收購之後

在說瀚葉股份之前,不妨先盤點一下A股市場中,收購微信公眾號的上市公司還有哪些先例。

早在2015年12月,美盛文化曾投資6000萬元,持有北京微媒互動科技有限公司15%的股權。

公開資料顯示,微媒互動運營多個自媒體垂直領域賬號,當時每個粉絲估值超過13元。

結果,微媒互動接下來的表現卻後勁不足。2016年、2017年,營收為8759.72萬元、9062.87萬元,淨利潤為1742.98萬、937.38萬元,下滑46.2%,再到今年2月開始停牌。

美盛文化停牌前股價為18.76元,與2015年高峰期股價超過34元相比,縮水近45%。

走在美盛文化之後的,有拉芳家化。去年9月,拉芳家化出資1.1億元,以近美盛文化當初的6000萬兩倍的大手筆,獲得了百寶信息20%股權。

我們再來看看投資之後百寶信息的營收與利潤表現:2016年、2017年營收分別為1.06億元、5104.75萬元,下跌近一半,淨利潤分別為75.26萬元、59.75萬元,減少20.6%。

瀚葉股份跟前兩者的情況不太一樣。它在收購量子云之前,因表現不佳已經停牌,停牌前,2017年10月底到11月底,公司股價從5.77元跌至4.56元,跌幅20%。

截止發稿時,瀚葉股份尚未確定何時復牌,這次備受關注的鉅額收購能否給其股價注入生機與活力,只能等其復牌後再見分曉。

微信公眾號粉絲含金量幾何 瀚葉股份的38億元花的值不值?

高估值背後

除了瀚葉股份,美盛文化、拉芳家化購買微信公眾號後的境遇讓人唏噓,那麼微信公眾號究竟有何魅力,讓企業前赴後繼、飛蛾撲火呢?

在本次量子云收購案中,對於38億元的高估值,據預案披露,本次交易採用收益法對量子云進行評估,增值率近2819%。一旦業績承諾完成,未來四年量子云將為公司帶來25億的收入。如此看來,收益當真可觀。

如此可觀的收益背後,是否有泡沫的隱患呢?

交易預案顯示,量子云所運營的981個公眾號覆蓋了情感、親子、旅遊、文化等多個領域,其中粉絲數量超百萬的公眾號有86個,而頭牌大號卡娃微卡粉絲量達1556.6萬,近千個公眾號坐擁2.4億粉絲。

據瞭解,量子云旗下公眾號的粉絲集中在女性群體,互相引流的運營方式是必然,其內容與定位的交叉性,不可避免地導致不同公眾號的2.4億粉絲具有重疊性,而這是無法評估的。

針對此次收購,聯儲證券首席投資顧問胡曉輝指出,“從新媒體角度,變現能力或者廣告收入,沒有相應的運營數據,對於38億的合理性很難評估。最後,收購完成未來運營,以及核心團隊如何保留都是問題。”

據艾媒諮詢數據顯示,在去年營運類微信公眾號行業刷量行為調查中,存在刷量行為的微信公眾號運營者佔比多達86.2%,與2016年相比增加5.6%。

艾媒諮詢CEO張毅指出,刷量現象的普遍存在,為自媒體的未來盈利和廣告收入帶來很大的不確定性。

此外,微信公眾號文章打開率正以每年三到四成的幅度在下滑。而微信公眾號的“死亡率”卻在逐年提高。有業內人士指出,自媒體行業的流量紅利期已經逐步消退。

量子云在流量聚集上的先發優勢很明顯,能夠為瀚葉股份的影視、遊戲等產業提供宣發渠道。不過,高溢價的交易價格與自身屬性等所存在的風險也很明顯,這都可能對瀚葉股份的業績帶來諸多變數。

對此,銠君針對估值是否合理、公眾號後續運營等問題,對瀚葉股份進行詢問,截至發稿時,未收到任何形式的回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