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红楼梦里,王熙凤有几个孩子?

读行记


红楼梦因是抄本传世,且因版本众多,抄写的过程中难免有异,这就给后世的红学研究留下了许多疑问,比如关于王熙凤到底有几个女儿的问题,一直以来就令人费解。因为原文提到的王熙凤的女儿,并不是只有巧姐儿一人,还有个大姐儿,那么这个巧姐儿和大姐儿是不是同一个人呢?

很多读者印象深刻的是,刘姥姥二进荣国府时,巧姐生了病,彼时巧姐还叫大姐儿,王熙凤就让刘姥姥给大姐儿起了巧姐儿的名儿,这相当于是把大姐儿和巧姐儿两个人名合成一个人了,我们且看原文:

凤姐儿笑道:“到底是你们有年纪的人经历的多。我这大姐儿时常肯病,也不知是个什么原故。……我想起来,他还没个名字,你就给他起个名字。……刘姥姥忙笑道:“这个正好,就叫他是巧哥儿。这叫作‘以毒攻毒,以火攻火’的法子。姑奶奶定要依我这名字,他必长命百岁。日后大了,各人成家立业,或一时有不遂心的事,必然是遇难成祥,逢凶化吉,却从这‘巧’字上来。”

这里明确提到了大姐儿改名巧姐儿,如果按照这一处情节来判断,那么王熙凤只有一个女儿,之前叫大姐儿,后来为了好养活,被刘姥姥改成了巧姐儿。这本没有异议了,但原文偏偏有两处异笔,大姐儿和巧姐儿这两个名字同时出现了,这就奇怪了,如果是一个人,为何两个名字同时出现呢?

原文第二十七回,芒种时节,古时有饯花神的风俗,贾府的青年男女们就忙了起来,这一回凤姐带着女儿也出场了,我们且看原文:

且说宝钗、迎春、探春、惜春、李纨、凤姐等并巧姐、大姐、香菱与众丫鬟们在园内玩耍,独不见林黛玉。

这一处文字里,巧姐和大姐同时出现了,这显然不是一个人,而是两个人,难道王熙凤有两个女儿吗?这也是巧姐这个名字最早出现在原文之中,之前出现的一直都是大姐,在第六回刘姥姥一进荣国府时、第七回周瑞家的送宫花时,都有关于王熙凤女儿的描写,名字都是大姐儿。

这时候刘姥姥还没有给大姐儿改名,为何忽然出现了巧姐这么一个人名呢?不止这一回,在随后的第二十九回贾母带领家下众人去清虚观打醮时,大姐和巧姐再次同时出现了。我们且看原文:

凤姐儿的丫头平儿、丰儿、小红,并王夫人两个丫头也要跟了凤姐儿去的金钏、彩云,奶子抱着大姐儿带着巧姐儿另在一车,还有两个丫头……

这里跟着王熙凤一起出现的,仍然是大姐儿和巧姐儿,而且根据情节描述,这个大姐儿似乎很小,还抱在怀里,而巧姐儿则不需要了,带在身边就可以。难道王熙凤真的是两个女儿吗?为何会出现这种前后矛盾的地方,而且不是一般的矛盾,这关系到王熙凤到底是几个女儿的大问题?

其实巧姐这个名字最早出现是在第六回里,刘姥姥一进荣国府时,有一段回前批,脂砚斋有这样一段批语:此回借刘妪,却是写阿凤正传,并非泛文,且伏“二进”“三进”及巧姐之归着。也就是说,跟刘姥姥紧密关联的是巧姐,而刘姥姥一进荣国府的情节,出现的是大姐,这一点跟刘姥姥二进荣国府将大姐改名巧姐对榫。

脂砚斋一定是为数不多看过曹雪芹全本红楼梦的几人之一,他的批语自然可信度最高,他说的巧姐归着,自然是判词里的巧姐,是刘姥姥改名的巧姐,这也就基本确定了一个事实:王熙凤只有一个女儿,之前叫大姐,后被刘姥姥改名巧姐儿。那么,那两处异笔怎么解释呢?

二十七回里出现的异笔,蒙府本没有“巧姐”二字,戚序本将“巧姐”二字改为“同了”,也是悄悄抹掉了巧姐两个字,因为巧姐在刘姥姥二进荣国府之后才出现,这里出现明显是不对的,其他版本都存在这两处异笔。既然多数版本都有,这就说明了一个事实,最早的底本里也是这样,这么诡异的文笔,到底是怎么出现的呢?

有没有可能曹公最初设定的情节,王熙凤的确是两个女儿呢?后来在“批阅十载,增删五次”的过程中,他悄悄地将大姐儿和巧姐儿合成了一个人,而二十七二十九两回却漏改了?我觉得这样的可能性不大,金陵十二钗其他诸钗,没有一个是亲姐妹两个入册的,全都一人,即是家里唯一的女儿,黛玉、宝钗、湘云都是这样,即便是元迎探惜四春,也都不是一母所生,所以王熙凤之女不太可能是两个,一开始应该就是一个。

出现这种异笔的另一个可能的原因,也许是红楼梦早期抄本流传时,存在误抄的情况,很多人看到后文巧姐乃王熙凤之女,但前文却没提到,只有一个大姐儿,在没有看到刘姥姥二进荣国府改名的情况下,将大姐出现的两次,都添上了巧姐。

因为红楼梦当时的传播不像现在,是整本书都能看到,那时候是几回几回的抄本传播,而二十七二十八二十九几回极有可能是一起传播,或者先后到了同一个人手里,然后被修改,又传出去,所以出现了只有这两回文字中有异笔,其他诸回都没有的情况。后来很多版本以这几回文字为底本,结果就出现了大姐、巧姐同时出现的情况,有个别版本根据前后文情节,在抄录时,删改了这两处文字。

当然,以上也只是我个人猜测,但有两个点可以确认的是:一,在曹公最初的构思中,王熙凤只有一个女儿,不会是两个,当然不排除她曾有两个女儿,后来有一个夭折的情况,但这一点原文中没有提及;第二,刘姥姥为王熙凤之女改名也是原有情节,并非修改后情节。所以,异笔的出现只有一种可能,就是误抄,后来传播出去的是抄本,而非曹公原稿,因此以讹传讹,就出现了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两处异笔。


少读红楼


在红楼梦里,王熙凤女儿的名字一会儿是大姐儿,一会儿是巧姐儿,甚至大姐儿和巧姐儿出现在同一段落,同一句子之中,那么王熙凤到底有几个女儿呢?如果是一个,那么这个女儿到底叫什么名字呢?看看刘姥姥二进荣国府时发生的一个故事就明白了。



第四十二回,刘姥姥在大观园单留了一天一夜,要回家了,向王熙凤辞行。王熙凤就让刘姥姥给她的女儿取名字:“……我这大姐儿时常肯病,也不知是个什么原故。……我想起来,他还没个名字,你就给他起个名字。”刘姥姥问过大姐儿的生辰八字,然后说了一个名字:“这个正好,就叫他是巧哥儿……”,由此可见,王熙凤的女儿一开始叫“大姐儿”,后来改为刘老老所取的名字“巧姐儿”。



可是原文第二十七回,却出现了这么一句: “且说宝钗、迎春、探春、惜春、李纨、凤姐等并巧姐、大姐、香菱与众丫鬟们在园内,在这一 句里,巧姐和大姐同时出现了,第二十九回,贾母带领家下众人去清虚观打醮时,大姐和巧姐也同时出现了,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我以为是作者一开始为王熙凤设定了两个女儿,但在删改的过程中又改作了一个,可是,由于因为在删改之前已经出现了手抄本,因而在后来流传的过程中,就出现了原稿与删改后两种版本,再后来的传抄过程中,出现了混乱现象,继而就形成了不同版本有不同情况。


萍风竹雨123


(我是君笺雅,欢迎关注君笺雅侃红楼)

王熙凤和贾琏到底生了几个孩子?又有大姐,又有巧姐儿,一会两个孩子同时出场,一会儿又合二为一?我认为王熙凤应该有两个孩子,都是女儿。我们就细讲讲。

《红楼梦》流传的文本极多,文本之间也有很多对不上的不同。这一点我反倒要举荐通行本的收录。通行本作为后世整理发行的本子,在王熙凤女儿一事上保持了原本更多的内容,显然是更多本子的情节。我认为至少曹雪芹最初一定是给王熙凤设定了两个女儿的。


首先,两个女儿符合王熙凤嫁入贾家的时间。

第二十七回和第二十九回连续两回都描写了巧姐儿大姐儿同时出场。

且说宝钗、迎春、探春、惜春、李纨、凤姐等并巧姐、大姐、香菱与众丫鬟们在园内玩耍,独不见林黛玉(二十七回)…凤姐儿的丫头平儿、丰儿、小红,并王夫人两个丫头也要跟了凤姐儿去的是金钏、彩云,奶子抱着大姐儿带着巧姐儿另在一车(二十九回)。

这两回描写距离第三十九回刘姥姥二次进来已经过去了整整十回。时间也从四五月到了八九月吃螃蟹的季节。连续两次巧姐儿和大姐儿出场,这明确表明了王熙凤确实两个女儿。从二人大小来看。大女儿可以领着,小女儿只能抱着。说明大女儿起码四岁左右,而小女儿不到一岁。这也符合王熙凤嫁入贾家的时间。

最近流行一个说法。说《红楼梦》没有新生儿。大缪了。起码王熙凤就生了孩子的。林黛玉进荣国府到元春省亲这里我们之前数过大概有四年左右的时间。那时候王熙凤不但嫁给了贾琏,还顺利掌家了,他们起码有三两年的时间。无论怎样,他俩应该有个孩子。但刘姥姥二进荣国府,王熙凤起码嫁入贾家六七年,那个和板儿争佛手的女儿满地跑了。却还没名字说不通。贾家作为大家族再看不好女孩子,也要都给女儿起名字了。林黛玉进贾府,惜春估计也就四岁左右都有了名字。王熙凤的女儿不可能没名字。所以我认为最好的解释就是王熙凤有两个女儿。大一点的有名字,小一点的却还没名字。刘姥姥取名字的,是这个小的。



其次,王熙凤两个女儿符合她想要儿子的悲剧命运。

[留余庆]确实是写王熙凤的女儿和刘姥姥的。但没有证据证明就一定是刘姥姥取名字这个。按常理,巧姐儿的年纪无论如何都不符合贾家抄家后被卖的年纪。

第六回脂砚斋的回前批,表述了刘姥姥进荣国府暗含“巧姐之归着”。但也没有明说巧姐儿就一定是被刘姥姥取名字的那一个。巧姐儿作为王熙凤的女儿,刘姥姥取名字与否都不影响刘姥姥最后仗义出手。

最重要的。王熙凤嫁入贾家七八年,连续两胎都生了女儿,也符合悲剧的设定。加上王熙凤后面又流产。可见王熙凤对想生儿子有多着急。那么两个女儿的设定从人性上看更符合。王熙凤不是生不出孩子,是生了都是女儿。

最后,为什么两个女儿变成一个了?

我们看刘姥姥给巧姐儿取名字的时候长篇大论那么多。几乎赶上一篇完美的销售课教学了。也不可能会出现搞错的情况。那么巧姐儿和大姐同时出场就尴尬了。王熙凤的女儿出生好几年都满地跑了还没有名字也尴尬了。大姐儿实在不是个名字。难道就在等刘姥姥?显然不应该是这样。


我认为曹雪芹初衷确实是写了王熙凤有两个女儿的。我甚至曾恶意的认为大女儿应该叫善姐,对,就是折磨死尤二姐那个丫头的名字。因为善姐这个名字和王熙凤院中的丫头名字没有一点对应。王熙凤的丫头都叫平儿,丰儿之类,贾家哪一房的丫头都有自己的特点。却除了傻大姐再没一个叫姐的。王熙凤这个善姐来的突然。我认为开始王熙凤有个大女儿就叫善姐,只是处于行文的需要被后来换了名字,她的小妹妹干脆被删掉了,只在二十七,二十六九回还保留了。而这个名字也保留了下来被再次利用。善姐这个名字实在很好,用在王熙凤女儿身上才是莫大的讽刺。正好对应王熙凤的蛇蝎心肠。

删掉了王熙凤小女儿的情节,将大小两个女儿合二为一。却难逃之前版本流出,通行本作为一个后期整理的本子。也是搜集了各种版本后整理本,这里就会有两个女儿同时出现的情况。因为前后不一致,有人将王熙凤的大女儿改成了巧姐儿——我认为这个人发现了王熙凤女儿年龄对不上的问题。而且通行本还直接删除了后边善姐折磨尤二姐的情节。直接说秋桐逼死了尤二姐。这也说明善姐这个人大有问题。

综上,我认为王熙凤若是一个女儿第一对不上她和贾琏结婚的时间。第二女儿出生好几年没名字不符合贾府的身份和规矩。第三,刘姥姥就算取名字也不影响她救王熙凤的女儿,无论大小。第四,王熙凤一个女儿的戏份确实被删掉了。具体是谁删的不一定。第五,善姐的名字很可疑,不属于贾家丫头的名字。出现的突然,被删除也很突然,倾向名字借用。我认为王熙凤的女儿设定应该是两个。但出于某些原因删了一个小的,却改了大的名字。具体是否曹雪芹本人执行,不得而知。但无疑两个女儿更符合时间轴和情节设定!

以上都是本人个人之见!若我没说清楚,欢迎留下您的观点。欢迎转发!

君笺雅侃红楼,多歧为贵。你的关注将是我写作的最大动力,动动手指,关注一下。非常感谢 !


君笺雅侃红楼


这可能是曹公的一个疏忽,巧姐,大姐和刘姥姥有莫大的关系。


第四十二回:刘姥姥二进荣府,逛大观园,王熙凤的女儿大姐,生病,刘姥姥指出怕是遇见什么神鬼,结果法事做后,大姐儿病好了。这是刘姥姥第一次救助大姐儿。

王熙凤之后请姥姥起名:因为大姐出生这一天,七月初七,不吉利,姥姥以毒攻毒改大姐儿为巧姐。这是明显大姐和巧姐为一人。


我们再从一个角度论证:刘姥姥二进荣府:

板儿与巧姐互换佛手、柚子顽一段(庚辰本第四十一回),旁有两段脂批。一云:“小儿常情,遂成千里伏线。”一云:“柚子即今香圆之属也,应与缘通,佛手者,正指迷津者也,以小儿之戏,暗透前后通部脉络,隐隐约约,毫无一丝漏泄,岂独为刘姥姥之俚言博笑而有此一大回文字哉”。可以看出和刘姥姥有缘之小孩就是巧姐。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两个小孩的名字一起排列:

原文第二十七回,芒种时节,且说宝钗、迎春、探春、惜春、李纨、凤姐等并巧姐、大姐、香菱与众丫鬟们在园内玩耍,独不见林黛玉。



在随后的第二十九回贾母带领家下众人去清虚观打醮时,大姐和巧姐同时出现了。

凤姐儿的丫头平儿、丰儿、小红,并王夫人两个丫头也要跟了凤姐儿去的金钏、彩云,奶子抱着大姐儿带着巧姐儿另在一车,还有两个丫头……



而我们再回过头来想一下,刘姥姥改名字在第四十二回,但在这之前却出现了巧姐这一名字,书中第二十七回,第二十九回分别出现,大姐和巧姐。这个说明了曹雪芹的一个疏忽。


但事实更为诡异:

程本第二十九回:奶子抱着大姐儿,另在一辆车上。

程本第二十七回:且说宝钗、迎春、探春、惜春、李执、凤姐等并大姐儿、香菱与众丫环们,都在园里玩耍,独不见黛玉。


那么是什么原因呢?有可能是曹雪芹一开始构思的时候是有两个小孩巧姐,大姐,

但后来为了情节需要曹雪芹只留下一个小孩。这一决定是曹雪芹写到后面才决定的,但是曹雪芹是边写边改边流传,批阅十次,增删五次,红楼梦前面章节没改好,就流传出去,那么有可能之前没把巧姐在第二十七回,第二十九出现去掉就流传出去。


一家之言,欢迎转发,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