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1 99%的人后悔结婚时没这样玩茶!

懂茶帝,邀请专业人士为茶友答疑解惑。我们的原则是:不忽悠,不卖弄,不恶意攻击,不刻意美化,只是客观、中立地回答您的问题。即使是一些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我们也会尽量做到客观。

种茶下子,不可移植,移植则不复生也,

故女子受聘,谓之吃茶。

又聘以茶为礼者,见其从一之义 。

在古时,除了八抬大轿、十里红妆等有排面的东西,很多人最为重视的则是订婚时的茶礼。甚至有成婚可以简省,但茶礼却不能没有。

99%的人后悔结婚时没这样玩茶!

由于当时科学技术水平有限,人们认为茶树不可移栽,所以取“不可移植”为“不移志”之意,表示爱情坚贞不移;茶树多籽,又象征子孙绵延繁盛。

所以,茶礼成为了男女之间确立婚姻关系的重要形式, 在明清时期最为盛行。

99%的人后悔结婚时没这样玩茶!

茶除了在订婚时作为一种意义非凡的信物外,在整个婚礼过程中,也扮演着多种角色。

重点来了哦!还没有结婚或者准备给孩子操办婚礼的盆友们,和小懂一起取取经,争取把茶全方位融进婚礼中!

三茶六礼

旧时在江浙一带,将整个婚姻礼仪总称为“三茶六礼”。其中“三茶”,即为订婚时“下茶”,结婚时“定茶”,同房时“合茶”。也有将“提亲、相亲、洞房”的三次沏茶合称“三茶”的。

举行婚礼时,还要行“三道茶”的仪式。第一道为“百果”;第二道为“莲子或枣子”;第三道才是“茶叶”,都取其“至性不移”之意。

吃三道茶时也极有讲究:接第一道茶要双手捧之,并深深作揖。尔后将茶杯向嘴唇轻轻一触,即由家人收去;第二道依旧如此;到第三道茶时,方可接杯作揖后饮茶。

99%的人后悔结婚时没这样玩茶!

食茶

在浙西地区,媒人于男女双方之间说和俗称“食茶”。媒人说媒后,如果女方答应这门婚事,则泡茶、煮蛋相待。

受茶

男女双方对上八字后,经双方长辈同意联姻,由男方向女方赠聘礼、聘金,如女方接受,则谓之“受茶”。

定亲茶

男女双方确定婚姻关系后,即举行定亲仪式。

这时双方须互赠茶壶十二把,并用红纸包花茶一包,分送各自亲戚,称为“定亲茶”

99%的人后悔结婚时没这样玩茶!

开门茶

江苏地区旧俗,大户人家联姻,新郎去迎亲时,进新娘家的一重门,要作揖一次,一直至堂屋见岳丈岳母时停止作揖。

然后再饮茶三次后,才能暂至房中歇息,耐心地等待新娘上花轿,谓之“开门茶”。

合枕茶

新人入洞房前,夫妻要共饮“合枕茶”。

这时,由新郎用双手递一杯清茶,先给新娘喝一口,再自己喝ー口,意味着完成了人生大礼。

闹茶

在我国云南地区举行婚礼时,有“闹茶”的习俗,闹茶取“越闹越热”之意。

“闹茶”在新婚三天内的每天晚上,由新郎新娘在客堂的中间,向亲朋好友们敬茶

,茶内必须加放红糖,取其“甜蜜”之意。

闹茶时,可由宾客出题,要新郎新娘以绕口令、猜迷语、咏诗歌等形式回答考题。若新郎新娘不从,宾客们则不饮茶;若文不对题,众皆哄堂大笑。

99%的人后悔结婚时没这样玩茶!

谢媒茶

举行婚礼后,新婚夫妇或双方家长要用茶来谢媒

,因在诸多谢礼中,茶叶是必不可少之物,故称“谢媒茶”。

喝新娘茶

这个应该是很熟悉的一个流程了,在小说、电视剧中经常见到。新娘成婚后的第二天清晨,要拜见公婆,并敬茶。公婆饮毕,要给新娘红包(礼钱)。

99%的人后悔结婚时没这样玩茶!

接着由婆婆引领新娘去向亲属及远道而来的亲戚敬茶,再在婆婆引领下挨门挨户拜叩邻里,并敬茶。

敬茶毕,新娘向受茶者打招呼后,即用双手端茶盘承接茶盏,这时众亲友或邻里乡亲饮完茶,要在放回杯子的同时,在新娘托盘中放置“红包”,而新娘则略一蹲身,以示道谢。

在喝新娘茶时,无论向谁敬茶,都不能有意回避,否则被认为“不通情理”。

亲家婆茶

女子出嫁后第二天,父母看望女儿时,要随身携带一两茶叶(最好是“雨前”茶),半斤烘豆、二两橙子皮拌野兰麻,所谓“亲家婆茶”。

99%的人后悔结婚时没这样玩茶!

古代结婚时的茶礼风俗真是丰富多彩,遗憾的是,随着时间推移,很多茶礼风俗都被简化,甚至消失了……

小伙伴们,快和小懂说一说,你们那里有这些特别的茶俗吗?

1、《中华茶文化》,张凌云 主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6年4月第一版。

(懂茶帝,邀请专业人士为您答疑,可添加懂茶帝公众号,随时随地提问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