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稻田地里能养鱼吗?

大贺62700252208


稻田养鱼,早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如今,稻田里别说养鱼了,养小龙虾、养泥鳅,甚至养甲鱼的都有很多。稻田养殖已经发展成一个完善的生态产业了。

在早期,南方很多水稻田里都是有野生鱼的,最常见的就是菩萨鱼,又名中华斗鱼。后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大家渐渐的琢磨出了稻田养鱼这一生态循环农业,又进步发展出了多种稻田水产养殖。

最有名的就是稻田蟹,养着螃蟹的稻田里,除了螃蟹能卖钱外,稻田种出来的大米也是比一般大米要卖的贵的。

一是,螃蟹等稻田养殖的水产类生物的排泄物可以当作水稻的肥料,这是完全无公害的、绿色肥料。

二是,稻田里的杂物、微生物等,可以被水产类给吸收吃掉,更有利于稻田的生长。

市场上,很多消费者是专门购买稻田蟹和稻田鱼的,主要是考虑到绿色健康。在南方一些水稻种植地区,单单是稻田养殖的水产收入已经远远超过了稻田水稻的收入。水稻种植反而成了副业,养殖却成了主要的收入来源,这也说明了稻田养殖的生态模式受到了市场的热捧。

那么,什么样的水稻田才能进行稻田养殖呢?要求高么?

首先,稻田养殖,和水稻的品种关系不大,主要是做好鱼的品种选择,一般草鱼比较多。另外要鱼苗等投放期要注意,避免被吃掉稻苗。

其次,养殖小龙虾、稻田蟹等,一定要注意好稻田的防护措施,设置一些拦截设备,不要让这些跑出去。

总体上来说,稻田生态养殖的技术已经很成熟了,大家可以去找一些相关的具体的材料看一下,不是很难的。

有条件的,也可以去一些示范基地瞧一瞧。对于农民致富来说,是一个很好的途径。


新农民


稻田里能养鱼吗?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是肯定的:可以,而且大力鼓励发展稻鱼综合种养。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稻渔综合种养,2016~2018年连续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明确表示支持发展稻田综合种养发展,全国很多省区市也在稻鱼种养方面有很多实践探索,都取得很好的成效。

广西这几年稻鱼种养发展很快。截至2018 年底,广西稻鱼种养面积达1达105万亩,稻谷产量40万吨、水产品产量5.5万吨,带动农民增收25亿元以上。

广西柳州市三江县稻渔综合种养工作成效明显,全县种稻养鱼面积达7.5万亩,占全县水田总面积的62.5%,每人每年稻鱼增收1000元;创新了稻鱼种养模式,即 “一季稻+再生稻+鱼”模式,打造“高山稻鱼”和“高山鱼稻”两个生态绿色品牌,实现了“稻因鱼而优,鱼因稻而贵”的良好效益。

除了柳州三江外,广西各地还因地制宜探索了不少经验,如,灌阳县“稻+鱼鳅龟鳖混养”,全州县“稻+禾花鱼”,融水县“稻+河蟹”,横县“稻+鳖”,钦州市钦南区“稻+南美白对虾”,玉林陆川县和梧州市龙圩区“稻+螺”,宁明县“稻+蛙”,贵港市覃塘区“藕+鱼”,桂平市和田东县“稻+小龙虾”等广西“稻+”十大模式,在全区形成了各有优势、各具特色的产业发展“稻+”发展之路。

应该说,稻鱼也好,稻螺也好,稻蛙也好,最核心的条是生态、绿色、环保,质量好、效益高,有利群众致富,值得推广。



你的家乡推广稻鱼等综合种养吗?如果还没有,不妨试试?更多交流请关注【三农通讯员】。


遇见广西


稻田里能养鱼吗?

稻田养鱼其实在很久以前就人这样做了,以水稻水田为主,也是一种稻鱼兼作种养结合的方法,我家以前种田每年也会养鱼,就是插秧后待秧苗在田里长稳后(大约插秧15后),挑选稍大点的鱼苗放到田里去,因为有水稻水不能太满,主要放草鱼为主,适当放些鲤鱼、鲫鱼,鱼的食物主要是田的杂草和害虫,也有人专门养鱼的会放饲料。

稻田养鱼,需要把田周围田埂都要加固,漏水孔要全补上,因为农田边上常有黄蟮在打洞,要常检查,出水口要用网或竹子拦住以免鱼走掉,保持出水口出水畅通,水田要保持水位,且要有活水流通,由山泉水流过来的稻田最好,凉爽水质好。

稻田养鱼,稻谷还有虫害要打药吗?还是要打药,但是要打低毒农药,并且喷雾式尽量不要掉到水田里,不然鱼死光光了。稻田要施肥这个免不了,对鱼有影响的肥料就要把鱼隔开,一块田可以先中间隔开一段让鱼跑一边先,要施肥的田先降低水位,过3天这样再加高水位打开把鱼放过来,再同样方法施另一半田,这样就能缓解一下化肥对鱼的伤害。

抓鱼时更过瘾,在田里跑来跑去为抓住一条鱼,一身泥,很有乐趣。稻田鱼粘面粉煎来吃真的不错哦,因为个头不会很大,选一些半斤这样的很合适了,再放点家乡泡椒来炒,加家乡糯米酒,那个美味,口水都来了。


壮乡阿涛


我姐姐的婆婆家就种着稻田,他们是不会选择养鱼的,我也咨询过他们为啥不养点鱼呢?这样到了丰收的季节既能吃到鱼还能吃到大米,这不是一举两得么!事实证明我太异想天开了!

首先需要明确一点那就是稻田里可以养鱼的但是很多农民不选择养鱼!如果非得养的的话!把大田耙平打个十字沟、养鲫鱼很好、亩投鱼苗200尾,不能太多,大田插秧前下足底肥、灌好水插秧后十天可投鱼苗,大田不能打农药,不能下化肥,可下农家肥,平时控制好水源防止鱼苗外逃。鲫鱼是杂事鱼类不会啃食稻子,这样也不会造成稻田减产!



选择不养鱼的很大的原因是,为了不让稻田减产,很多农民会选择喷洒农药,来预防疾病!我姐姐婆婆家种了200多亩稻子吧,席苗的时候就喷洒了好几遍预防疾病的农药了!不然稻子很难生长,而且稻子的疾病还会传染!


喷洒农药无疑会造成农药的残留,鱼儿在水里自然也不能健康的成长!不过很多稻田里在丰收的季节水里就会出现野生的草鱼,之前没有撒鱼苗!总之是可以养鱼,但是不太建议养!


一颗爱你的心


你好,稻田里是可以养鱼的,但是也得看你的田适不适合养。

一、稻田养鱼有案例吗?

稻田养鱼,是我国南方山区和丘陵地区传统的一种农田生产方式,被称为“稻底鱼”,是经过长期实践,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一组优良的农田生态。

最开始的时候是人们用溪沟里的水灌溉稻田,随着溪水流入稻田的鱼苗在稻田里逐渐得到长大。人们发现这鱼不仅没有破坏稻谷,反而会使稻谷减少虫害和病害,还能使田的肥力越来越好。

因此人们便将一些鲤鱼、草鱼、鲫鱼等鱼苗在刚插秧时就放入稻田里喂养,待到稻谷成熟时,稻田里的鱼已经长到一斤左右大小了。

二、稻田里能养什么鱼?

放养种类有鲤鱼、草鱼、非鲫、鲫鱼、胡子鲇、泥鳅等。

冬闲田水较深,也可养鲢鱼、鳙鱼。

可单养或混养。一般稻田水浅,混养时种类不宜过多,以鲤或草鱼为主,搭配鲫或胡子鲇等。

三、需要做什么准备?

如果准备在稻田里养鱼的话,要对稻田进行适当的改造,使稻田既 能种稻,又能养鱼。

1、加高、加固田埂。稻田养鱼需要维持基本水位,同时, 还要防止漏水、漫水逃鱼。为此,需要对稻田埂加高、加固。一般是用塑料薄膜护埂,有条件的也可以用水泥板、石板和条石等建筑材料浆砌。

2、挖鱼沟和鱼溜。鱼沟、鱼溜是鱼类活动集中和捕鱼的场所。鱼沟是鱼进入鱼溜的通道,鱼溜是田间较深的水坑。鱼沟、鱼溜的形状、大小、数量,根据稻田的大小、形状而定。鱼沟呈十字形、田字形等,小面积稻田一般呈十 字形或田字形,较大的稻田采用多重田字形。

3、拦鱼栅、遮阳棚。进、出水口和平水溢口上都设有拦鱼栅,不然鱼都跑了。稻田水浅,鱼沟、鱼溜面积有限,高温季节太阳光强烈、温度高,对鱼生长不利,故应在鱼溜处西端用木杆或竹竿加树枝搭建简易遮阳棚。

四、还能同时养鸭!

稻鱼鸭生态种养殖是最为推崇的一种生态种养殖方法。

这种模式下种植出来的水稻在化学和农药残留上基本上为零,而养殖出来的鱼不仅肉质紧实,而且还鲜美,鸭子也是一样的好吃无比。

1、在插秧以后,在稻田里放入鱼苗,待稻谷秧苗定根和鱼苗长大一点以后,便可放入鸭苗,这时的鸭子尚小,吃不了那么大的鱼。这时稻谷也还未长穗,也影响不到稻谷。

2、待稻谷长穗时,鸭子已经几个月了,若不想在这时候出售,就将其进行圈养。

3、稻谷收割以后,就可以开田抓鱼出售了,将鱼出售以后,若没有出售的鸭子就可以再次放入稻田喂养。


大农圈


稻田地里能养鱼吗?养什么鱼合适?与水稻品种有关么?

虽然只是一个问答,但是题主相当于一口气问了三个问题。稻田养鱼,一点君可谓是相当熟悉了,按工龄来讲的话至少有十几年工作经验了!不急,咱们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的解决。

稻田地里能养鱼吗?

把“吗”去掉,问号“?”变成感叹号“!”。一点君相当自信地告诉你,稻田地里能养鱼,还能养出相当肥美的鱼。

不知道题主知不知道全国闻名的“稻花鱼”,就是在稻田里养的。而一点君家乡就是“稻花鱼”的主产地——闽北。

更巧的是,我父亲就是一个养“稻花鱼”的高手。从稻花鱼的选种蓄养,鱼苗培育,稻田养殖甚至是稻花鱼干的制作,整条流程下来,父亲都相当精通。而我作为嫡子,耳闻目染二十几年,自然有所进益。

如果是放养自家培育的幼苗,一般犁完地3~5天就可以用小陶瓷碗舀少量鱼苗到水田里了(说明:面积太小的梯田或者是水源不足的稻田就不要放了,成活率太低)。如果是放两指大小的鱼苗的话,一般在插秧后的一周再放养归田。

有的朋友可能会担心农田施农药化肥鱼苗会被毒死,其实这个也是不用担心的。①首先,农田边缘都会留有水渠,而且水也比较深,打农药施肥的时候有经验的农民会把水位排低,小鱼们自己就游会水渠里啦;②养鱼的田里施肥喷农药一般都施用对水生生物危害小的类别,比如施肥会选择复合肥而不是用碳酸氢铵(本地俗称“臭肥料”,对水生生物致死)。③不管你信还是不信,养了稻花鱼的农田水稻就是长得更好,而且害虫还更少。

养什么鱼合适?

同样毫不犹豫的告诉你,就是稻花鱼。稻花鱼,其实也就是鲤鱼。因为养在稻田里,稻花开时以稻花为食,因此而得名。

有的答主说可以养草鱼,一点君要提醒大家一句,养草鱼幼苗是可以的,但是千万别稻田里养超过半斤以上的草鱼,不然绝对得不偿失。

分享一个悲伤的亲身经历:在我家稻田上游有一口鱼塘,结果一年发大水,把有防护的草鱼鱼塘的大草鱼都冲跑到农田里了。开始我们都不以为意,反正鱼也是自己的,水稻也是自家的。可是没过几天,稻田里的水稻就被草鱼啃了一大半,害的我和我爸紧急把草鱼抓回鱼塘。这还是好的,有的邻居家更惨,把自家的水稻吃残了,结果草鱼还跑到别人家的稻田里,真的是稻鱼两空啊!

也有答主说养鲫鱼,一点君认为也不是很理想。鲫鱼给我的感觉就是属于“自来类”鱼,详细点说就是你没往稻田里放,反而可能能收获到鲫鱼,放了,也有可能一只也收获不到。

与水稻品种有关么?

其实,稻花鱼对水稻品种是不挑剔的。不过,杂交水稻育种农田还是不推荐放养。该类育种田需要多次喷洒农药,也需要根据种苗的生长情况来调节农田的水位高低等,这些作业因素都会影响稻花鱼的生长环境。

稻花香里说丰年,捞出肥鱼一笼笼。稻丰鱼肥,稻田里养鱼,一举两得。

题内话:稻田里养鱼其实非常简单,不需要投食,只需要放养。在日常养护种,只要保证稻田里的水位,水稻长越大,水位相应增高就好了,稻田绝对不能干涸!还记得,多年前上寄宿学校,周五放学第一件事就是扛起锄头去看看稻田里会不会缺水!

——END——

有知有趣有味三农事,我是一点三农。感谢阅读,期待你的关注。一家之言,文章如有不对之处,欢迎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一点三农


稻田里可以养鱼!而且养殖的鱼口感还不错呢,看过《舌尖上的中国》的朋友都应该知道,片中讲述的贵州稻花鱼,就是使用的稻田中养殖的鱼。现在,很多地区都在尝试鱼稻共养这种养殖方式!

稻田养鱼——和谐共生!

据笔者了解,在我国,草鱼、鲤鱼、鲢鱼、鳙鱼和鲮鱼都能养殖在稻田中。整体来说,稻田养鱼是一种利用鱼吃虫、吃草、鱼粪肥田,额外收获一季鱼的良性栽培模式。

在这样的饲养模式下,鱼的粪便能够成为稻子的生长所需的肥料,而稻苗上的一些小虫子还能成为鱼的食物,鱼离不开稻,稻也反哺了鱼,这就是传说中鱼稻和谐共生,现在很多地点的农家乐和生态庄园都主打这种鱼稻共养模式。

稻田里不仅仅只能养鱼!

除此之外,稻田里还能养殖螃蟹,在我国著名的优质大米产区——辽宁省盘锦市,其中最著名的大米就是蟹田米,就是在稻田里养殖螃蟹,每当秋季的时候,稻米金黄,河蟹肥妹,一口香喷喷的盘锦大米,再来一口鲜美无比的盘锦螃蟹,那滋味,真的让人陶醉。

另据笔者了解,在我国的很多小龙虾主产区,人们还将小龙虾养殖在稻田中,这样每逢早稻收获的时候,刚好也是小龙虾长成的时候,由于稻田中的水质较好,所以,在稻田中生长的小龙虾肉质干净且鲜美,而且没有什么重金属污染,吃起来比较健康!

总的来说,这种生态种养模式实现了以“稻鱼共育”为代表的这种模式有些投资少、无公害、效益好的发展前景。

我是钟情三农。欢迎大家在下方留言,我会积极与大家交流。


钟情三农


稻田里养鱼、养虾、养蟹都是可以的,目前在各地都有成功模式爆出。这对于提升稻谷产量和农民收入都是有利的,一方面稻谷因为鱼粪的滋养可以获得更多的肥料和养分,另一方面鱼也因为稻田特有的地质而更加肉质鲜美,从这一点来讲,与消费者所追求的“生态自然”理念是相符合的。

也就是说,同样面积的稻田,如果你进行稻田养鱼,收入上的差异是十分明显的,下面我们具体来分析下。

首先,稻田养鱼能提升稻谷产量。

其实稻田养鱼这种模式属于有机种养,这里面的稻谷是不能够打农药的,全靠鱼的排泄物来作为天然的肥料,在稻谷和大米的售价上就可以拉开差距。据有经验的种植人士反馈,搞稻田养鱼模式,平均亩能增产水稻60-70公斤,每亩增收1000元不成问题。

其次,一水两用,水产品收益价值高。

相比专门建鱼塘养鱼来讲,在稻田里养鱼成本上会低许多,而且水产品价格相对较高,算下来一亩地可以增收不少。

再次,稻田附加值提升。

如果把稻田养鱼和休闲农业结合起来,在做好宣传工作的前提下,吸引附近游客前来进行“周末抓鱼”活动也是很好的,就跟现在的“草莓园”、“葡萄园”一样,按照一定的价位来制定抓鱼价格,其实就相当于一个家庭农场。

但是稻田养鱼一定要解决好病虫防治问题,这就要求农户要付出更多的心力在稻田照看上,在实践这种模式之前务必要去学习下专业的种养知识,不可盲目按照自己的“以为”就兴冲冲投入生产了。

另外,部分地区搞稻田养鱼还有补贴可以兜底,缓解成本压力。具体可取当地农经局做详细咨询。

至于稻田养鱼的品种选择,一般来说鲫鱼、鲤鱼、罗非鱼等都是不错的选择,当然也可以在里面养些龙虾或者泥鳅;水稻品种没有那么大的规定,看你自己对于水稻有什么特定的要求。


土地论坛


在一个侗族人的眼里,稻田当然能养鱼了,不养鱼的稻田还能是稻田吗

侗族人天生具有一种稻田鱼情结,稻田鱼与侗家人互相依靠。侗家的稻田,除了收割稻谷之外,稻田鱼也是另外一种主要的收获。

我们这里是一个侗族聚居的典型村寨。不知道祖先何时搬到这里来居住,怎么在坡上开垦一片一片的梯田,在这里繁衍生息。我现在都有些奇怪,上代人在没有水平测量仪器的情况下,如何开垦出一大片保持大致水平的稻田。

有一片山可以劈柴取木,取暖建屋;有些许地可以种植瓜果,四季时鲜;有几亩稻田可以种植禾糯,养家糊口。一直就是老人们的梦想与追求。即使在现在,即便种田非常不划算,但每家每户还是维持着足够口粮的基本农田,一是自家种的粮食安全,二是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不敢懈怠。"仓有余粮,方有安康"。

在侗家,几乎家家都有"过冬田",也就是常年有水的稻田。稻田里除了留有可以食用的成品稻花鱼,最主要的就是喂养一二指宽的小鲤鱼苗,供次年放入插好秧后的稻田。其实这个喂养也用得不是很适当,只是找不到合适的词语了。其实稻花鱼苗基本上是天生天养,自生自灭,只管保留一定水位,从不主动施喂饲料的,偶尔会喂些菜籽饼。穷山恶水鱼贱命,只有主动寻食,优胜劣汰,虽然说是稻田养的鱼,其实相当是野生的,这也是稻花鱼品质优良的原因之一。传说扶贫帮扶发放外地鱼苗,结果过段时日死得白花花一片。饲料鱼苗,只会吃饲料的玩意,怎么能够享受山间清泉,忍受食虫饮露的生活。

鲤鱼是我们这里养殖的主鱼,因为鲤鱼好养,个大。稻田里为什么养鱼,其实最初的原因应该是解决人类的营养需要。山上有野兽,但野兽会爬树跑得快,不是那么容易捉捕的;河里有鱼,但是没有鱼网等工具,只有望河兴叹的份。田里可以养鱼,是祖宗遵从自然的选择。对于侗家人来说,田里有鱼,就有如圈中有猪,仓中有粮,屋有婆娘那般习惯与自然。每年的春耕插秧之后,就将自己留种的小鲤鱼苗放入水田。让鱼苗与秧苗一起生长,鱼苗拱食泥土中的微生物,将泥土搅混控野水中的杂草生长,并帮助秧苗松根,吸食水面的蝗虫之类昆虫,排泄粪便肥田。秧苗为鲤鱼遮荫,保护鲤鱼不受鸟类侵扰,这是最原始的生态系统。我们的祖先在一代一代农业生产种植过程中总结经验,向大自然致敬。每一条鱼,如同每一条稻穗,都是经过重重的呵护之下才得以成长的。这是一个汗出付出的过程,是一个等待收获的过程,更是侗家生息不已的过程。当然,放下去的鱼苗,不是每一个鱼苗都长成大鱼。但是能够活到稻子成熟的季节,那算幸运的稻花鱼。秧苗从一颗颗谷种发芽,抽叶,移栽,分糵,打苞,抽穗,成熟。时间上需要历经6个月的时候,而我们的稻花鱼,也从小小的鱼仔慢慢地长成大鱼,在水田里自由游动,扑腾。站在田埂上,看着青葱一片的稻田,听着稻花鱼拱泥寻食摇尾发出的响水声,一切都是水到渠成,一切都是自然天成。辛苦之后,看到收获的希望,是一种心安理得的成就感,安然而又宁静。

稻谷泛黄,就可以放水捉鱼了。放水之后,有利于加快稻谷成熟,使土地干硬之后便于收割。往往是这时,就是吃烧鱼的好季节了,邀上几个好友一起去坡上烧鱼吃,共同享受一季收成。一边挖沟放稻田的水,一边找个平坦的地方,烧上一堆大火,待烟火过后留下的火种以供烧鱼之后。

将稻花鱼从田中捉出,选取半斤左右的鱼,太大的不容易熟,直接用刀划破肚子,将苦胆挤出。这是个技术活,传说中最厉害的手法就是凭一根筷子,快速在特定的位置捅个洞,将鱼胆恰好挤出,不留半滴血。然后再将鱼丢入水中,还可以活半天,几乎看不出异样。再用竹杆从鱼嘴一直穿到鱼尾,就可以慢慢靠在火堆边进行烘烤。

同时和足够份量的新鲜辣椒放在火种旁边,如果有西红柿最好,保持一定的距离,足够的耐心,将鱼与配菜慢慢地煨熟。将焦皮熟透的辣椒加入新鲜的花椒果、大蒜瓣、鱼香菜、姜末、韭菜段等,放入适量的盐,放在盆里一起擂烂,装盘,记住一定要加泉水,就成了蘸水。再将烧熟的鱼轻提头部,将肉划拉到擂辣椒蘸水中,美味的烧鱼就成了。甚至于去掉鱼肉的骨头都可以放在火上烤焦,也是味道非凡。讲究的话,折上一些松树的叶子,铺成厚厚的地毡,盘膝而座,盛上自酿的米酒,带上自家的糯米饭。条件简陋,却是最贴近自然。举杯开饮,举碗开吃,在山林中留下酒后胡言,快意非凡。这是侗家人一年难得的欢庆日子,感谢风调雨顺,感谢万物生灵庇护,感谢辛苦劳作得到的甘甜收获。


构洞潘启智



利用稻田养鱼有非常多的优势:一方面,稻田里的杂草和水稻身上带有的害虫可以被鱼吃掉,鱼儿排放的粪便给予水稻充足的养料,同时经常翻动泥土也促进了肥料的加速分解,使水稻能够快速吸收,促进水稻的茁壮生长;另一方面,稻田也给鱼的生长创造了良好的生活环境,使鱼不容易生病,健康生长,同时稻田环境也为鱼提供了许多丰富的饵料。因此稻田养鱼,对水稻和鱼来说两者相辅相成,既使水稻增产又能让鱼增产。




其次,稻田养鱼使生态环境得到了改善优化,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也得到加强。为了具备稻田养鱼的条件,农民会把稻田的田埂加固加高,并开挖沟壑,便于水流的疏通和储存,这样一来稻田的蓄水能力就得到提高,在抗洪防旱方面也有莫大的好处。


稻田养鱼更重要的一条,由于水稻生产和鱼之间形成了良性利用,可以少用甚至不用化肥和农药,这样在改善土壤污染的同时,能一举多得实现农业的生态、高效、现代化。在水产增量、粮食安全、环境改善上受益不尽。



稻田还可以养蛙。



可以养泥鳅。


还可以养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