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首次“现场+视频”审核IPO!金博股份携“满屏质疑”上会

3月11日,湖南金博碳素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博股份”)将IPO上会,基于防疫需求,此次将采取“现场+视频”的方式举行,是受疫情影响以来科创板首批启动的上市委审议会议,将额外吸引眼球。

企业在IPO前后,往往受到较高关注度,疫情期间也不例外,各类报道五花八门,令监管层以及投资者产生较大疑惑,因此梳理和解析各方观点至关重要。

据中国上市公司舆情中心数据显示,金博股份不仅受到《中国证券报》、《华夏时报》以及《长江商报》关注,还有《面包财经》、《京达财经》以及《每日财经》等自媒体对其进行报道,舆论关注度极高。情感分析来看,金博股份的负面报道比例82.1%,舆情风险较高,媒体主要关注的风险为“科技含金量不足”、“客户集中度高”以及“业绩持续下滑”等。

金博股份部分相关文章一览

首次“现场+视频”审核IPO!金博股份携“满屏质疑”上会


科技含金量不足


科创板上市最为关键的要素之一是科技含金量,而金博股份的科技属性却是被媒体最为质疑的点,其中“6年未增专利”、“研发收入占比低”是媒体用来佐证金博股份科技含金量不足的主要参考。

据招股说明书显示,报告期内,金博股份各期研发投入分别为 773.39 万元、1546万元、2813万元和 1326万元,占各年度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 9.16%、10.90%、15.67%和10.88%。截至2019年6月30日,公司在职员工288人。其中,研发人员37人,研发人员占比12.85%。

《每日财报》认为,虽然研发费用呈上升趋势,但对比其他科创板上市企业,公司无论研发费用占比、研发费用的金额还是研发人员占比,都并不算高。

招股书显示,金博股份拥有 66 项专利权,不过,这些专利的取得均在2013年前。监管层同样关注到这一点,要求说明2014年后没有取得新的专利的原因,以及行业内的新兴技术及发展情况,说明发行人的技术有无升级迭代风险并做风险提示。

《科创板日报》引述了金博股份在6年无新增专利上的回应,称因申请专利需公开部分技术细节、技术关键点及技术具体实施方法,被公开的信息可能被竞争对手模仿,造成技术泄密,故部分核心技术未申请专利。虽2014 年后未取得新的发明专利,但并不存在相关技术水平处于瓶颈或重大技术难题无法突破的情况。

金博股份的回应有一定道理,但稍显牵强。放眼全球,不少科技巨头拥有数以千计的专利数,专利数量是一家公司能够继续保持立异的一个重要指标,即便聚焦行业,光伏行业中通威股份的专利申请数也超500件,授权近300件。申请专利是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如果仅因为担心泄密而不申请从而解释专利数较少,明显缺少信服力。

大客户依赖


金博股份还面临着客户集中度高的风险,超七成收入的收入来自于五大客户。公司对前五大客户销售收入合计分别占公司当期营收的75.47%、83.70%、86.60%和76.79%。其中,金博股份第一大客户为隆基系公司,销售收入占比在2016年-2019年上半年分别为37.69%、56.17%、41.55%、23.37%,来自于隆基系的销售收入合计为2.15亿元,占公司营收总额超四成。

包括《华夏时报》、《资本邦》和《京达财经》在内的多家媒体均刊文表达了对于金博股份客户集中度高的担忧。客观来看,金博股份确实存在客户集中度高的问题,但这一问题与行业特性有关,光伏行业在经历多年的发展后行业集中度高,寡头化属性越来越强,因此金博股份的高客户集中度不可避免。

盈利前景不明朗


据财务数据显示,2016年至2018年以及2019年1-6月,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8445万元、1.42亿元、1.8亿元、1.22亿元;净利润分别为2063万元、2897万元、5391万元、4672.8万元。

根据产品属性划分,金博股份主营碳基复合材料产品,按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属于新材料产业。据《每日财报》统计,自2019年科创板开板以来,截止2020年2月24日,科创板共上市六家新材料企业,2018年净利润最低的是沃尔德,净利润为0.66亿元,同期,金博股份的净利润仅为0.54亿元,可以说是在6家科创板同行中排名垫底。

首次“现场+视频”审核IPO!金博股份携“满屏质疑”上会

结合招股说明书和《财华网FinetHK》的分析,从客户构成来看,金博股份目前主要的收入领域为光伏行业,其次才是半导体,因此光伏领域的行业发展对金博股份影响较大。

《华夏时报》提出,近年来光伏行业受政策影响较为明显,由于并网规模影响着光伏组件的市场需求,政府补贴持续下滑及平价上网使整个产业链面临降价的压力。数据显示2019上半年,金博股份主要产品的销售价格已经出现了下滑,降幅约10%。

金博股份产品主要应用于光伏领域,目前发展立足于国家政策鼓励、技术扶持以及税收优惠,未来产业发展以及国家重视程度有可能发生改变,同时,公司所涉足的新材料领域的迅速发展亦基于大量国家政策支持,存在政策变动的风险。短期来看,疫情在全球范围的扩散引发市场对海外光伏需求的担忧。

从一系列的实际动作来看,包括实控人在内的各大股东,对公司的盈利前景似乎也并非那么有把握。报告期内,金博股份连续分红5885万元,作为一家在招股说明书中不断强调自身紧迫融资需求并处于高速发展的企业,为何在IPO前夕这一特殊时点上,一边募资的同时一边大额分红?大额分红是出于不看好公司的发展前景,还是不想让自己的经营成果与上市后的股东共同分享?

综上来看,舆论对于金博股份科技含金量的质疑,公司并没有拿出太有力的回应;在客户集中度问题上,更多是行业特性造成,金博股份身处光伏上游难以避免;在盈利前景上,光伏受国家政策鼓励、技术扶持以及税收优惠影响极大,“531”新政一度引发行业发展巨震,媒体对于金博股份盈利增长持续性的担忧存一定道理,包括实控人在内的一系列举措,也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市场对于金博股份的信心。金博股份最终能否登录A股市场尚不可知,但即便上市,一系列的质疑也将伴随金博股份来到资本市场,如何与舆论沟通,仍是金博股份需重点考虑的问题。(中国上市公司舆情中心)


首次“现场+视频”审核IPO!金博股份携“满屏质疑”上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