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孩子去加拿大留學和在國內讀書有什麼差別?

sean210771613


1、課堂:中國的大學,老師以教為輔,學生自學為主,用考試來考核。加拿大的大學,老師更多采用討論式、辯論式授課,不但每節課記錄Attendance,還要給學生的Participation打分。

2、作業:中國的大學,作業量較少,作業多以查找資料為主。加拿大的大學,作業量不但多,而且形式多樣,做起來麻煩,更費時間。如許多作業是以論文形式提交,還經常以小組為單位,不但要寫,寫完還要講,講完還要評。

3、考試:中國的大學期末考核不僅僅有卷面考核,還有多種考察方式。課程的總評成績由平時成績(包括期中考試、實驗、作業、出勤等)和期末考試成績綜合評定,總評成績以期末考試成績為主(約佔 60-80%),適當參考平時成績(約佔 20-40%)。考試方式可分閉卷、開卷、論文、口試等,必修課程以卷考試為主,每門閉卷課程考試時間為 120 分鐘。加拿大的大學,每門課程的成績都由至少五部分組成:出勤、各種形式的作業、課堂參與度、期中和期末考試各佔百分比。實行三天一小考,五天一大考的制度,再加上掛科重修的高昂學費,所以圖書館經常人滿為患,一到考試周更是開始“通宵營業”。


金吉列出國留學


加拿大留學的優點:

1花費合理。現在國內讀書,一年也要不少錢,人民幣正在升值,加拿大物價較國內物價也要合理得多,比較下來,錢並不多花多少,卻要合理得多。

2加拿大教育性比高。我不想貶低北大清華,純客觀說,以學術實力而言,加拿大有多所大學遠勝北大清華。加國高等教育嚴進嚴出,本科淘汰相當殘酷,念出來都是真材實學。磨合國際人材,受到國際教育,接觸更廣泛的視野,學出來的孩子,比國內唸書的,確實要強。

3接受文明洗禮,更多人生選擇。中國正在飛速進步,但在軟實力方面,與發達國家的文明水平還是差很大一截。和加拿大的同齡人比,中國的高考生缺陷太多了。多種人生選項,中國現在很好,只是中國人太多。加拿大資源豐富,文明先進。在加拿大讀書,孩子以及整個家庭,擁有了更多的發展選項。

加拿大留學的缺點:

1文化震盪。跨國生活並不像想的那樣美好,少年離家遠行,會面臨很多問題。一個出問題的留學生,如果在國內原有文化環境下,可能會順利度過自己的青春期。

2面對太多誘惑。舉個例子,中國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世俗精神大於宗教精神的,一個忽然離家的青春期孩子,進入宗教氛圍濃重的社會環境,有可能獲得更多的收益,也有可能搞歪了。

3被淘汰了。在國內只要進了大學,混出來很容易。在加拿大,太多的人被踢出去。國內的普通父母,往往到最後也不知道兒女唸了個什麼文憑。

(全文完)


李牧


我以三重身份(留學生家長,行業服務者,行業寫手)來說說這個問題的淺見——

(1)“孩子去加拿大留學”這個概念:分為中學(小學也有,但是偏小眾,這次就先放下),大學(大專)和碩士三個階段,明白這三個階段劃分才好對應探討;

(2)談差別前,先談共性:都是對應不同年齡和學歷狀況設置的架構,例如加拿大高中的年齡和教學目的和我們是一樣的——強化本階段知識,為了下一階段學業做準備,都是有校園,課室,教學大綱,考評制度等等;

(3)差別,從前面講的3大層面對比一下:

1)中學層面,從入讀下一階段的入學制度導向,國內因為需要高考來達致入學,所以從入讀初一開始一步步以此為導向,無論中考,還是高中階段高中的層面分列都是高考導向,這是很多教學差異的原因;而加拿大高中相對入讀大學的導向,由於不需要顧忌有一個類似“高考”的關卡,所以加拿大高中知識面更加廣泛,大家申請大學可以選擇面更廣,更容易精準一些。而且加拿大的高中的教學模式,慢慢會與大學教學模式接軌,例如選課制,走班制,成績構成不單單看一次考試等,注重整個學習過程。

2)來到大學(學院)階段,但是這裡也必須提醒加拿大讀高中後入讀加拿大名牌大學,和國內高中入讀加拿大名牌大學,有時初步入學時,由於國內高中孩子的高中磨鍊出來的數理化知識確實過硬,而且高考的幹勁猶在,所以 ,來到加拿大大學,他們初期會有一定優勢,但是隨著學業深入,在一些學習模式上適應,還有知識面和發散性思維,批判性思維等不足,可能會被加拿大高中上來的孩子趕超。當然,也有個案的能力,大學科目要求和大學要求層面不一樣的差別,我們就粗略探討到此。這裡還要提一下加拿大學院和國內學院的對比,由於加拿大的定位學院是“應用型高等教育”,以就業和應用型人才培養為目的,很清晰的教學定位。而國內大專學院,由於目前有中專,職中,和技校作為應用型人才為培養層面,大專層面學生被大大邊緣化,教學出來的能力可能遠遠夠不上本科(我從這些年觀察:他們專升本時知識量的真實轉換率不高),而應用課程又比不上中專和中技學生對企業的需求彈性,而就業上又被本科生擠壓,所以是非常尷尬的。而加拿大大專學院畢業生由於與本科生沒有競爭關係,就是大專畢業學生出來的工作,本科生做不適合的。而本科生讀下來的課程往更高級別升讀的條件,大專生(部分專業)只能轉學本科,才可以打通繼續升學研究生管道。所以加拿大學院的架構很清晰,教學目標很明確。

3)加拿大研究生或者以上學歷層面,往往學術氛圍更開放,接近美國大學的方式,但是加拿大研究生的量上不如美國,也不如量產的英國和澳洲,學制上基本接近美國的。也是分為研究型和授課型,相對學習長度大於英澳,更需要提醒:加拿大研究生跨學科深造或者說聯通這些跨學科升學的管道沒有英澳兩國多。回頭說說國內碩士通過研究生聯考,大學推薦來入讀,由於國內就業環境使然,很多學生都考慮本科後讀研,所以在大四會去參加聯考,繼續國內升學,其實在加拿大我看到很多本科學生讀研之路上會有那麼一個與實踐結合部分,才真正開始讀研的(或者在大學階段有足夠工作經驗),甚至有人實踐時間不短,在三十歲後才考慮讀研的。這個和我們國內學生和家長的讀書連貫性讀的“習慣思維”是完全不一樣的(當然如果個別從研究室到下一個研究室的學科加拿大也是連貫學習)。博士方面,那時你孩子已經很大,不需要擔心,這裡也略過!

沒有哪一種學習模式絕對適合每一個人,結合自己實際情況,對加拿大留學足夠客觀瞭解,更不要以為,來加拿大讀書好輕鬆的錯判,尤其如果你是來加拿大讀名牌大學的本科!



陳健成談加拿大留學


有什麼區別?你看看你身邊出國的人就知道了:回國吃飯時不結賬、摳摳索索、自己合適不管禮義廉恥,手機套著殼還用塑料包著……


一橋飛架南北957


公立大學為主:

加拿大高校的一大特點就是以公立大學為主。近百所的大學全都是公立大學,並且這些大學都是受國內教育部認可的,回國後不用擔心認證的問題。這是加拿大留學跟歐美的一些國家不一樣的地方。

費用合理:

相比較美國、英國、澳洲等英語國家,加拿大的留學費用相對較低,並且學費設置也非常合理,以加拿大學費最貴的多倫多大學為例,普遍在2W~3W加元/年,約10W~15W人民幣,但這筆錢也僅是美國一般高校的學費標準。要知道,美國中低等洲的學費即使再低也需2W~3W美元/年,兌換成人民幣也要13W~19W。

世界級名校多:

加拿大教育厲害的是整個體系,有多年排在世界前50的三大名校,多大、麥吉爾、UBC等。還有多個排在世界前200的大學,多數公立水平均衡,沒有野雞大學生存的土壤。

英法雙語魅力大:

加拿大英法雙語魅力倍增,兩種語言文化的薰陶能讓你的人生更多可能,更多精彩。

教育體系適合中國學生:

相比英國澳洲的本科三年,碩士一年,博士三年起,加拿大屬於北美教學體系,更適合中國學生進行高中與大學的無縫銜接,學位也是全世界都認可。

擁有廣闊的就業前景及移民機會:

加拿大是一個開放自由的國家,就讀6個月以上課程的留學生,在拿到學生簽證的同時就被允許進行校外兼職打工,學校也會提供相應的帶新實習崗位,無須再申請工作簽證,以供留學生增加社會實踐和工作經驗,為畢業後就職加分。移民政策也非常寬鬆,在加拿大完成兩年以上學業,即可獲得三年的工作簽證;擁有加拿大學歷並且在本地有穩定工作,即可移民加拿大。除了專為留學生準備的經驗移民之外,加拿大還提供投資移民、技術移民、省提名等移民通道。

美食多,能吃到地道的中餐:

加拿大的食品安全全球第一, 出國想吃地道的中餐是每位留學生的最愛,現在無論是在多倫多或是溫哥華。都有非常地道美味的中餐可供選擇,另外加拿大作為一個多元文化的國家,最直接的體現就是在飲食上,正宗的中餐、日本料理、法國料理、意大利料理、墨西哥菜等等,中國的家長們完全不用在飲食問題上擔心自己的孩子。


上海博橋教育集團


區別是更有思想,跟獨立了。在出國前,樓主在出國前是一個典型的二世祖。不愁吃不愁喝,沒有追求沒有夢想。出國後,看到身邊的人都很努力,學習上的努力,生活上的努力。樓主身邊99%的人都有兼職的經歷,剩下的1%就是樓主本人啦。這也改變了樓主對兼職的想法。現在兼職在我心目中的地位就是能力的表現,想想在學習與照顧好自己外,還要花時間兼職, 真的很厲害。也發現做過兼職的都會變得自信。對未來,職業與就業方向更明確。


當然樓主也有過迷茫期。剛出國那會,樓主每個週末都出去參加活動。最後迷失在活動中,只要有活動,不去上課也要參加。幾個月後,,樓主忽然醒悟主要任務是完成學業,而不是參加活動。最後樓主果斷轉學,去了學霸的學校,跟學霸一起學習。最後由學渣逆襲成學霸還是很自豪的。


金吉列加拿大顧問張漫


有啥區別?學渣到那裡也是渣,學霸到那裡也是霸,唯一不一樣的是鈔票。沒有適應能力的人到那裡也不行。


三清老仙


首先聲明,這是我在自己的個人公眾號“加拿大韜叔”的文章,別說我是抄襲自己的文章。


經常有家長問我們,孩子幾歲出國好?會問的家長是幸運的,最怕的是不問的家長,他們往往認為自己知道正確答案,從而不知不覺地在沾沾自喜中把孩子的寶貴年華耽誤了。他們的常見誤區有以下幾種:

常見誤區1:“孩子成績不錯,能上一本,還是大學畢業出國讀研吧。

韜叔當年也是這麼想的,大學畢業後苦學英語,背完了牛津雙解,GRE2300,拿了全獎Offer。這種出國模式在“想當年”韜叔還滿臉青春痘的時候,處於出國留學鄙視鏈的頂端,韜叔當年也曾沾沾自喜躊躇滿志。不過後來發現不對。當年這樣出國的同學們,他們往往老在國外實驗室的最底層,拿不到教職只能一個博士後換另一個博士後讀成美國老童生;他們只能在生物、化學、IT等專業裡打轉轉,很難學商科、醫學、法學這些老外的熱門專業;他們永遠都很難融入北美主流社會,哪怕經濟上中產了,文化上總在邊緣徘徊。再看看自己公司的領導們,如果是華人,大多是像李開復一樣,在北美從中學讀起。

大學畢業出國讀研,作為上世紀末20年的典型出國方式,主要還是因為當時的大多數家庭沒有足夠的經濟實力。它其實根本不是志存高遠的年輕人最好的發展道路,但卻因為在那個年代成為最優秀青年的首選留學方式,而在很多家長心中留下了刻板映像(Stereotype)。其實這樣的路徑,使孩子錯過了全世界最領先的北美大學本科博雅教育。由於中國大學的嚴進寬出,中國的大學四年往往是人生最輕鬆放縱的四年,而北美的大學四年,是人生最緊湊充實的四年。

再加上過晚出國導致文化上的鴻溝,使這些博士們在人際能力上像是被綁住了手腳,總是把工餘增進友誼的輕鬆的Small Talk變成尬聊,總是Get不到同事的笑話笑點在哪,長此以往,怎麼可能成為職場受歡迎和有影響力的人。這也是大學畢業出國讀研這個模式很難讓華人學子進入職場金字塔頂端和主流社會的原因之一。

常見誤區2:“國內基礎教育好,加拿大中小學是放鴨子,不如高三畢業出國讀本科”

韜叔當年也是這麼想的,考GRE的時候,中國學生都不用複習數學,我們都曾恥笑美國加拿大的研究生入學的數學水平怎麼這麼低?後來覺得不對啊:怎麼北美大學裡的學生數學那麼好?怎麼加拿大高中要學微積分高等函數,學得比中國還深?怎麼還有的加拿大高中生就先修大學的數學?這是為什麼?因為韜叔見得多,能獨立思考,所以在上海一課一練進入英國課堂的時候,我並沒有覺得特別地為中國的基礎教育自豪;在看到北美常青藤大學對中國學生的SAT2400視而不見果斷拒之的時候,我也不會往種族歧視上去自尋煩惱。反而,我覺得一切都是那麼合情合理。

加拿大所代表的西方現代基礎教育體系,投入遠大於中國、起步遠早於中國、思路領先於中國,這是很多中國父母沒有真正意識到的。

北美中小學基礎教育,“輕鬆”其實只是一個假象。加拿大中小學三點半放學,必須完成的作業如果要應付的話,很容易完成。這是因為教育者把孩子學術方面的及格線劃得很低。為什麼及格線低?一是中小學的教育目標中,年齡越小,學術層面的目標越淡化,而能力方面的目標越強化。教育者希望學生花更多的時間在課外閱讀、體育藝術方面的興趣發展、並就老師佈置的課題進行更深入地研究和準備(這個下文會解釋)。二是因為很多西方家長沒有生存壓力,允許孩子學術上平庸一些,畢業就讀學院、掌握一個生存技能,比大學畢業更好求職,同樣可以享受中產人生。但是,這絕不意味著教育質量低和沒有挑戰和壓力!舉幾個例子,你就可以管窺北美中小學教育的特點:1、加拿大幼兒園和小學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自控能力都遠高於國內小學生;孩子普遍謙恭有禮,顯得很有教養;2、加拿大小學生的閱讀量和寫作量遠遠大於中國同齡人,進入中學後差距進一步拉大;3、加拿大從小學開始,課後作業很多是以課題的形式下達,孩子們需要組建團隊、查閱資料、團隊討論、形成觀點、書面寫作、展示成果(PPT、海報、音像、甚至自制道具或模型)、現場說明並答疑和辯論;4、加拿大從小學開始有自選課程,隨著年齡增長,學習上的自我管理比例逐步加大,自己選課、時間管理和目標管理都是必備能力;5、加拿大高中數學裡有微積分、高等函數、難度大於國內數學;更不用談沖劑藤校的學生還要準備AP(大學課程先修);6、學習成績優秀的同學,馬上就有老師約談家長,建議轉入天才班或相關項目或學校…

所以,加拿大基礎教育是“學生導向”,“能力導向”,是更先進的基礎教育體系。其教育體系更適應北美大學的要求,更適應北美主流社會生活和職場的要求。中國基礎教育的所謂“高強度、高壓力”並不是更好的教育,中國的基於“解題速度”和“學術知識記憶”的教育不是更好的教育,而是在人均教育投入和教育資源嚴重不足的情況下,為了確保一定的公平性而不得已為之。很多中國家長還以為素質教育就是鋼琴、冰球、馬術的時候,加拿大已經開展了幾十年真正被主流社會和名校招生官認可的素質教育。很多中國家長還以為北美藤校不喜歡中國學生是種族歧視,殊不知其實根本原因是教育目標、教育方式的截然不同。加拿大同樣針對中國國籍的VISA留學生,高中在加拿大讀的升入加拿大名校本科的難度比中國高考後直錄加拿大名校本科的難度不知道低多少倍。因為名校招生官相信,加拿大中學磨礪過的學生,即使標準化考試分數低一點,也更能適應大學的高強度學習,更能適應北美社會生活和職業發展的要求。加拿大教育資源最集中的安省(加拿大TOP 6佔4所,TOP13佔8所),名校首先錄取本省高中生的101表格,佔錄取名額的70~80%;然後是加拿大外省105D表格;最後是海外105F表格,佔錄取名額的5%左右。

所以,且不談加拿大私立教育囊括了80%以上的名校生源,也不談加拿大公立學校人均教育資源世界第一,能更好地做到因材施教,就談北美大學對本州本省本國高中生的傾斜錄取,都不應考慮高三畢業拿著中國高中文憑申請北美大學,這是最吃力不討好的方法。中國學生要高三畢業直錄北美名校,需要雅思7分、SAT考試、高考一本線(現在老外也知道利用高考分數來評價學術能力),而且錄取率極低;反過來,TIE手上辦理的安省華人高中生升加拿大名校本科案子,錄取成功率在90%以上,並且最難的部分竟然是雅思6.5分的小槓槓。天壤之別!

很多國內高三畢業拿不到名校錄取的,有的只有將就入讀普通大學或學院,有地只好選擇再讀一年預科,相當於在加拿大復讀一年再申請名校。這就是高一、高二出國和高三再出國的差別。

那麼,到底什麼時間出國最好呢?

這裡拋開大多數家長做不到的“5歲出國”讀加拿大幼兒園先不展開聊。這個項目我們建議家長一定要陪伴孩子,意味著家長經濟上時間上都要非常充裕。那麼對於大多數中產家庭,最關鍵的時間點是下面兩個:

1、初二畢業出國,初一暑期準備(最早)

如果談孩子獨立留學,最佳時間是9年級,也就是國內初二畢業留學加拿大。因為所有加拿大大學對9年級開始留學加拿大的學生,才不要求考雅思託福等語言考試,完全享受本國畢業生待遇。從學生本身來講,9年級也是比較成熟可以開始獨立放飛的年齡。

也因為這個年齡出國我們建議可以嘗試先讀公校,所以申請需提前,基本上初一暑期全家就要啟動留學項目,進行資金、材料、孩子英語等方面的準備。有條件也最好能在小學畢業暑期或初一暑期完成一個“研學”加拿大,以開闊孩子視野,同時便於提升簽證成功率。

2、高二畢業出國,高一暑期準備(最遲)

如果已經錯過初二畢業的暑期,那就越早越好,且千萬不要超過高二畢業暑期。因為國內高二畢業到加拿大認可22學分,可以直接讀加拿大12年級;國內高三畢業到加拿大認可24學分,還是要重讀一遍12年級拿足30學分。等於浪費一年。

高二暑期到加拿大留學讀12年級,意味著如果想讀公校的話,一般入學只有9月(少數學期制可2月入學),截止期是3~4月(實際上12月1日就要開始遞交申請,學位有限,先到先得),加上申請資料準備的週期,孩子英語的強化訓練,為了確保留學成功,一般要從國內高二開學起開始和我們聯繫籌備。這就意味著,孩子高一畢業暑期,幾乎是家庭啟動留學籌備工作的最遲起點。


加拿大韜叔


作為北美地區的一個地廣人稀的國家,加拿大的大學數量並不多,但近年來一直為中國學生的熱門留學目的國,這與其長期以來一直奉行的開放式移民政策有關。

先說一下加拿大的優勢吧:

廉價的學費和生活費

一流的教學質量

工籤政策留學與移民一步到位。

空氣質量高

這些都是優勢,那有什麼劣勢呢?

溫度相對較低

地廣人稀

獎學金的競爭非常激烈

綜上所述,好處是大於壞處的。

但不要忽略了一點,加拿大的生活節奏是相對較慢的,在那裡生活久了回國可能會很不適應,所以那種特別積極向上的不太適合生活。

這就是最大的差別吧


南祁百曉生


留學有無限可能

如果沒有遠行,就不會明白什麼叫做真正強大。所有漂泊的人都是為了有一天能夠不再漂泊,能夠保護家人,只有經過這樣的折騰,才能明白生活的不易,才能通過學習與經歷在我們短暫的生命中留下印記。國外的教育對於沒有接觸過的人來說,能大大開拓視野,學會隨時做一個頭腦風暴,做出建設性的質疑。目前國內的大學也開始慢慢引入發散性思維,但是學生大多是服從你的要求來提出質疑,本身並不對此感到疑惑。

學術獨立,人格尊重,理解寬容

中國文化強調每個人都是社會關係中的一員,深深地和別人聯繫起來,我們離不開他人的交際,可以批評別人也可以被批評。但是西方文化強調個人在集體中獨立,中國人強調個人個人在集體中聯繫。西方社會,人是社會功能的一員,人的工作和他的私生活是可以完全分開的。

留學有多種選擇

有些人在留學,吹著空調打遊戲,吃喝玩樂;有些人在留學,天天派對酒吧。無限買買,做代購;有些人在留學,與形形色色的人的交際,感受國外的精彩;有些人在留學,繁重的書本,從校園到圖書館。


生命終究是一個個體的旅行,具體怎麼樣的留學,還是自己的選擇。

加拿大留學優勢

加拿大是居民族裔組成最複雜且民族融合最成功的國家。各族裔之間和睦相處、互相尊重、謙讓合作,營造了一個平和包容的生活環境。加拿大鼓勵各民族的文化及風俗並存共榮,使加拿大成為世界文化薈萃的大家庭。加拿大是最少見到種族歧視的國家,華人在加拿大具有很高的社會地位。

加拿大留學要求

1.學術要求:申請本科:高中平均成績;高考成績;學考(或會考成績)等。申請碩士:大學平均成績;GRE或GMAT成績。

2.語言要求:大多數加拿大大學要求中國學生提供雅思6.5分(單項6.0分)或託福90分(單項20分)以上的語言成績。

英語是加拿大的第一官方語言,是大多數加拿大人的母語,所以加拿大有純正的英語環境。加拿大的英語教育水平更是世界聞名。不僅很多高校和語言學校致力於高質的英語教育,加拿大各級政府也投入了大量的經費和資源來發展英語教育。應該說,加拿大政府在語言教育方面所用的力度,要比其他各國政府大得多。


加拿大留學方法

“免雅思雙錄取”方式

1.學生完成國內高二/高三學業。

2.在國內加哈院寧波分院(寧波市海曙區和義路77號匯金大廈9樓)學習4個月的語言培訓,再赴加拿大總部學習4-6個月即可。

3.在國內就開始申請,獲得雙錄取,即加拿大一所或多所大學的本科和加哈院的語言課程錄取。

4.加哈院與加拿大約30所大學合作,完成語言培訓後不需要再考取託福雅思的成績,直接進入加拿大本科學習。

5.加哈院寧波分院(公眾號:寧波楓華國際教育)提供至少5年跟蹤服務,提供前三級課程、大學申請、留學簽證、住宿安排、就業、移民指導等全方位、周到、專業的服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