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從馬超的裝扮,解讀兩個版本《三國演義》拍攝時的理念與側重

喜歡三國的讀者,兩版電視劇《三國演義》應該都看過。兩版《三國演義》各有千秋。

為了方便我們稱老版為《三國演義》,新版為《新三國》。可能更喜歡《三國演義》的人多一點,覺得《三國演義》更加貼近原著,而且場景也更加真實,各個演員的演技也非常不錯。

不少人認為《三國演義》中人物的服裝也更加“純天然”,士兵使用的兵器也更加切合歷史,各個方面也更加考究。正是因為如此,所以《三國演義》才會流傳至今,才會成為不朽的佳作。現在《三國演義》也有許多忠實粉絲,其中的不少梗也在網絡上廣泛流傳。比如諸葛亮怒斥馬謖的片段早就已經被玩壞,諸葛亮罵死王朗的片段也早就已經成為段子。

從馬超的裝扮,解讀兩個版本《三國演義》拍攝時的理念與側重

相對來說,《新三國》的好評度則沒有《三國演義》那麼高。《新三國》裡有些主角演技比起《三國演義》確實略差一些,比如兩個諸葛亮。《新三國》服飾、道具等方面也和老版有許多不同之處。比如《新三國》中的不少兵器基本上都以純鐵器為主,老版則是木質加鐵質;新版的服飾更是和老版不一樣,新版更像是“重甲兵”,老版則更像是“輕裝兵”。兩版三國人物的服飾出入也非常大,新版中除了幾個比較有特點的人物的服裝辨識度比較高之外,其他人物的服飾辨識度比較低。老版人物的服飾辨識度則相對較高。

從馬超的裝扮,解讀兩個版本《三國演義》拍攝時的理念與側重

兩版《三國演義》中,服飾、打扮差距最大的當屬馬超。原著《三國演義》把馬超描寫為“錦馬超”。“錦”可以指鮮明華麗的色彩的意思,“錦馬超”指的是氣質非凡、形貌俊美、華麗出眾、實力超群的馬超。也就是說羅貫中把馬超描寫成為一個實力超群的“帥哥”,而且馬超這個帥哥應該非常注重外表打扮。《三國演義》所選的馬超確實比較俊美,有一股子英氣,馬超的服飾裝扮確實可以稱得上“錦馬超”。《新三國》中扮演馬超的演員則多了一股悍性,外貌打扮上則是披頭散髮,是一個野性十足的漢子,和錦馬超的形象相差甚遠。

為什麼《新三國》拍攝的時候,馬超的裝束上沒有體現出“錦馬超”,而是披頭散髮的大漢馬超呢?我們從這個角度切入,看看兩個版本《三國演義》拍攝時的理念差異!

從馬超的裝扮,解讀兩個版本《三國演義》拍攝時的理念與側重

導演以及劇組的拍戲傾向、條件等

《三國演義》的總導演為王扶林,還有蔡曉晴、張紹林、孫光明、張中一、沈好放等五位分導演。《三國演義》拍攝之時正好處於四大名著陸陸續續被拍成電視劇的時期。為了拍攝《三國演義》,從1989年開始籌劃,集合了幾乎可以集合的力量投入《三國演義》拍攝。《三國演義》從導演、製片人、編劇、攝影、音樂,以及參與單位或者其他各個方面都可以堪稱是國內最強。《三國演義》的總投資達到了1.7億元。放在現在1.7億都絕對算是大投資,更不用說在九十年代。1.7億中用於基礎建設資金為1億,用於拍攝為7000萬。7000萬元中,極少一部分用於演員片酬,第一主演唐國強一集片酬為250元;大部分資金用於服裝、道具等其他方面。拍攝《三國演義》中,僅服裝就耗資500萬元,所製作的服裝大約1000多種,3萬多套。

從馬超的裝扮,解讀兩個版本《三國演義》拍攝時的理念與側重

由於《三國演義》集中了許多資源,所以多各個方面都非常考究。《三國演義》劇組專門聘請了專家研究漢代禮儀、漢代服飾、漢代風俗、古代戰爭和陣法、以及對名著進行改編。

王扶林導演的總要求是基本符合原著《三國演義》。《三國演義》有強大的團隊和資金支持,加上拍攝理念是符合原著、儘可能還原歷史原貌。所以在拍攝的時候,不僅要了解漢代、三國的基本概況,還有了解明朝的一些概況。由於《三國演義》務求尊重原著,所以必然會把馬超拍出“錦馬超”的特點。

從馬超的裝扮,解讀兩個版本《三國演義》拍攝時的理念與側重

《新三國》拍攝之時的團隊力量相對比較小,總投資也相對比較少,幕後團隊力量也相對比較小。《新三國》的導演高希希拍攝電視劇的時候,已經有老版《三國演義》這座大山在前面。所以若想拍出新意,更加吸引觀眾,就需要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所創新。否則很難吸引觀眾,也很難拍出自己的特色。

《新三國》的總投資大約為1.5億元人民幣。這筆錢在當時也算是大投資,但是和拍攝《三國演義》的投資不能比。高希希導演拍戲以燒錢著稱,當然高導演是把錢用於拍攝方面。《新三國》的場面也非常宏大,戰爭道具都要求真。戰爭戲破壞的道具非常可觀,道具耗資也非常大。例如《新三國》中,曹操所用的倚天劍,為鑄劍師專門現鑄,價值幾十萬元。

從馬超的裝扮,解讀兩個版本《三國演義》拍攝時的理念與側重

相比較於場面和道具等方面,我們覺得高導對服裝的上要求沒有那麼嚴格。我覺得《新三國》和《楚漢傳奇》中的服裝辨識度都不是特別高,有時候離遠看還真不太好區分。比如我有時候就很難區分何潤東所演的項羽和呂布。老闆中人物辨識度則非常高,即使一人分飾多個角色也不會覺得尷尬。由於《新三國》整體上服裝辨識度不是特別高,馬超沒有拍出“錦馬超”的感覺也可以理解。

從馬超的裝扮,解讀兩個版本《三國演義》拍攝時的理念與側重

兩版《三國演義》的側重點不一樣。

老版《三國演義》嚴格尊重原著小說。有時候我們看老版《三國演義》的時候會發現每一集之間的銜接並不十分緊密,有時候需要旁白才能完成銜接。老版《三國演義》中的情節、故事更是高度還原原著《三國演義》。看完老版《三國演義》,幾乎就可以瞭解原著。老版《三國演義》高度還原原著,當然也會還原裡面的人物形象。所以我們一眼就可以看出每個人物在小說中的人物特點。比如曹操的奸詐被鮑國安老師刻畫地惟妙惟肖;孫權雖然戲份較少,我們一眼就可以看出紫髯碧眼的特點。既然老版《三國演義》高度還原原著,馬超自然會被拍成“錦馬超”。

從馬超的裝扮,解讀兩個版本《三國演義》拍攝時的理念與側重

《新三國》每一集之間的銜接非常緊密,電視劇中的主要情節以及故事原貌也來自於原著,但是更多的加入了現代人的理念。我個人覺得《新三國》更像是小說和史解的集合,基本梗概源自於小說,某些理解和看法來自於後人對三國曆史的理解。比如曹操不再是簡單的“奸詐”。《新三國》中的曹操多了易中天先生所說的幾分“可愛”。《新三國》中也少了許多迷信的色彩。原著中,孫吳一方的存在感相對較弱。《新三國》中,孫吳一方的各個人物也非常具有特色,孫權的腹黑、魯肅的大智若愚等都體現地惟妙惟肖。《新三國》中的人物不再刻板化、演義化。比如劉備不再愛哭,反而有點腹黑;諸葛亮和劉備也不是親密無間,也有分歧等。雖然人物不再刻板化,馬超是不是錦馬超也就是沒有那麼重要了。馬超的形象不像關羽那樣深入人心,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和原著有出入的影響也不那麼大。

從馬超的裝扮,解讀兩個版本《三國演義》拍攝時的理念與側重

馬超所生活的西涼地區民風非常彪悍,而且和羌人等少數民族接觸較多。所以不少人認為西涼一帶的軍事將領或多或少都會受到西涼民風和少數民族影響,服裝、外貌可能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他們的影響。《新三國》中的西涼將領大多都是披頭散髮,而且服裝相對比較厚重。比如華雄、馬騰、張遼、馬岱等人。《新三國》的人物服裝辨識度雖不高,但是各個陣營士兵和將軍的還是比較好區分。比如孫吳一方將領統一在盔甲內穿白衣,蜀漢士兵的帽子比較有特色。《新三國》把西涼一帶大部分將領拍攝成披頭散髮、而且充滿悍性,馬超做為西涼一帶的將領,有這樣的打扮也在情理之中。

馬超的裝扮有可能不符合原著中的“錦馬超”,也不符合歷史上真實的馬超。但是在《新三國》整體服裝、裝扮體系中卻也合情合理。

從馬超的裝扮,解讀兩個版本《三國演義》拍攝時的理念與側重

拍攝時的時代需求。

老版《紅樓夢》、《三國演義》、《水滸傳》在拍攝的時候服裝都非常考究,力求符合原著,還原歷史風貌。這其實和當時的時代需求有一定關係。當時我們第一次以這麼大的陣勢將名著搬上熒幕,追求符合原著是需求。當時人們的審美需求、人們本身的穿著打扮也不像現在。近些年來各種影視劇的裝飾、服裝變得越來越華麗,而且造型也越來越多樣化。《新三國》拍攝時期,這種趨勢已經出現。《新三國》做出這個選擇,就是適應這股風氣,同時也是為了適應人們審美的需求。不光《新三國》的服飾、裝扮和老版差距較大,新版《水滸傳》和《紅樓夢》和老版的差距也非常大。馬超是其中的“不幸”分子,他的形象、裝束被改變過大。其實不光是馬超,張飛和黃忠等人的形象、裝束也改變較大。關公和諸葛亮的形象太過深入人心,改變起來比較困難,所以兩個版本中形象差距不大。

《新三國》雖然不像老版《三國演義》那麼經典,但是也覺得不失為一部非常出色的電視劇,一部非常良心的電視劇。我個人覺得如果想更多瞭解原著《三國演義》,可以多看看老版《三國演義》;如果想多瞭解三國人物形象、性格、計謀,可以多看看《新三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