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为什么对别人付出的越多,对方越不知道珍惜?

温暖港湾30


你说的这种情况不应该发生在社会,只能出现在家庭里。是你没有正确处理好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糸造成的。迁就、纵容、包办、代替。使它们养成享受的习惯,好像一切都是应该的,当然不会珍惜。我说得难听一点,你这叫自作自受,实在是可怜。


湖北电机厂退休职工


01

曾读过一个这样的小故事:

一个乞丐上门乞讨,男子因其心软生出了同情之心。于是给了乞丐十块钱,第二天,乞丐尝到了甜头后再次上门乞讨,又得到了男子施舍的十块钱。

接下来整整两年,同样的地方、同样的时间,都会上演同样的剧情。

但是,在后来的日子里,乞丐虽然都得到了男子的施舍,却再也没有了第一天时的感动和激动。

两年后的一年,乞丐如往常一样再次上门乞讨。

但是遭到了男子的拒绝,表明缘由:“我现在已经结婚了,以后要养家糊口,不能再给你钱了!”这个时候猜乞丐怎么回?只听乞丐怒吼道:“什么,你竟然拿着我的钱去养别的女人?”

不知道你们从这个小故事中读懂了什么。反正我是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不能对一个人太好,否则那个人就会慢慢习惯你的好,把你的所有好都当成应该。

爱人六分情,吃饭七分饱。越是在乎一个人,越是不能付出太多。

世界上哪有那么多的将心比心,你一味的付出只会惯出来一个得寸进尺的人。太过考虑别人的感受,就注定自己不好受。

人世间,不论什么事情都有一个“度”。这个“度”往往指分寸和限度,一旦跨越了,无异于在无形之中破坏了某一件事物的平衡。

如果用于感情,那么之前所有小心翼翼维护来的关系,会逐渐开始崩塌。

感情都是相互的,真正的感情是需要两个人一同去付出,一同去珍惜,从而才能经营出真正的温暖。当爱过了头就变成伤害了,付出越多,越是显得自身没有价值!

02

还有一个真事,关于一个朋友的真实经历。

朋友本身条件很一般,每个月都有房贷和车贷要还,除去这些后工资根本就是所剩无几。朋友有一个处得特别好的同事,他非常在乎和重视这段感情。

让人难过的是,朋友都自顾不暇了,同事还要经常问他借钱,每次不多,一千两千,用过以后很快就还了。

但是架不住频繁啊!没办法,谁让朋友在乎这段感情,不愿意去说自己的苦衷,只要同事开口,哪怕打肿脸充胖子也要借。

终于有一次,朋友的身上实在是没钱,可同事竟然让朋友去跟朋友借钱,再把借来的钱借给同事。朋友说明情况后就拒绝了,结果打那以后,同事见到了朋友就像是见到了仇人。

真正让朋友寒心的:“我借了他那么多次钱,没记得我一次好,就一次没借,反而把他得罪了,怀恨在心!”

想要借助这个事情表达一个意思,任何关系都不是靠哪一个人努力就可以决定的。维持任何一段感情,你都应该带着你的原则和底线去维持,

真正在乎你的人,也珍惜这段感情的人,是不会去触碰你底线的,而能去触碰你底线的人都是不值得你去处的。

相互尊重对方的底线,是维持一段感情的首要前提。

很多时候不是你付出了,就一定能得到回报。当然了,也都是先付出才会有回报,在得不到回报的时候,也别太难过了,接受人生的这一真相,毕竟不是所有人都会珍惜你的付出的。

无愧于心,做好自己就行了。

03

一个女读者留言。她说自己很在乎那个家,于是在那个家里付出越来越多,本以为丈夫会感动、会珍惜,却没有想到自己付出越多,丈夫越是习以为常。

为什么在感情中,自己付出越多,对方越不知道珍惜?

首先来说,对方之所以不珍惜,就是因为习惯了你的付出,然后把这一切都看作是理所当然。对方都看不见你的付出,又怎么会感动你的付出,没有感动又怎么会珍惜。

所以说很多时候,这样的人都是被惯出来的,就是被你给惯坏了,才会在后来那么自私。

其次,当你付出太多打破了某种平衡时,在对方心里,只会觉得是你在巴结和讨好ta,觉得你离不开ta了。

也等于是说,是你给了ta后来肆无忌惮和无法无天的资本与底气。说白了就是觉得吃定你了,才会那么不重视你,不在乎你,一副无所谓的态度。

本来感情是平等的,你一旦这样做了,明显会导致感情失去对等的关系,后来的难过是一定的啊!

付出越多,不见得会得到对方的珍惜,但如果你能让对方充满危机感,那么一定会被珍惜。

最后,当你付出过多的时候,有没有想过是以降低底线为前提的。当连你自己都不能够坚守自己底线的时候,别人一定会跨越和践踏你的底线,最后你就只能被迫一退再退,失去自己的个性,失去自己的灵魂。

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只有自身才是根本,你先把自己给弄丢了,别人又怎么会珍惜你。

道理其实很简单,珍惜这个东西,不是乞讨来的,而是基于你值得珍惜的前提下,别人对你发自内心的一种重视。所以你要体现出自己的价值,而不是一味地委屈自己,要知道委曲求全,求来的从来都不是真正的全。

从现在开始,停止过度付出,是找回自身价值的第一步!


CK视频


人是万物之灵,别人对你好,你总会感觉到。

但是你付出那么多,别人却不珍惜,说明那人是不喜欢你的。你不要再付出就对了,淡然一点。

比如我之前送了很多东西给我嫂子,但我每次回家她都是冷面的。我送东西给别人,别人都感激不尽。有段时间我很怨恨,觉得亲人之间为什么会这样。

后来我想通了,天地之大,有人确实不投缘,我只要做好礼节性就行了,自己问心无愧。

然后就好好对自己,遇到投缘的人就多珍惜一分。他或她不珍惜,是他们的损失,对我来说却是收获,因为我更懂得了对我好的人的善意。


不急的风09


为什么对别人付出的越多,对方越不知道珍惜?

这其实是习惯养成的问题。付出过多,会让对方养成不负责任的习惯。

留心观察会发现,付出多的人是势弱一方,哪怕是在亲情和亲人之间。我们人往往对不太熟悉的人的付出会感恩和回报,而对越亲近之人,越理所当然地接受,却不知感恩。

一、付出越多,别人越会成为习惯。

偶尔得到点啥,获得者会感恩,但获得越多,越养成不知感恩的习惯,就像喝糖水,喝惯了高浓度的,就不习惯喝糖份少的,也像喝酒,酒量上去了,喝少量就不容易醉了。这其实是一个建立极限的标准过程,付出的越多,得到者的极限值一次一次被推高,当付出者有一次做得不够好,得到者要么不满足,要么认为付出者变了,不那么爱了。当极限标准过高,别人有不满足,哪会想到感恩。

二、每个人都有行为能力,付出过多,会将别人养成废物。

过度的关爱和付出,会让别人养成惰性和依赖,慢慢变得不负责任。每个人都有行为能力,应该让他多些承担应该承担的事。人会越养越懒,当发现什么都可以被安排好,根本不需要自己操心时,他完全可以不用动手和动脑,先变懒,再变成废物。很多女人责怪男人什么事都不承担,什么事都让女人上,其实就是女人习惯性付出,让男人变成了废物。懒成习惯之人,哪会感恩于别人的付出,他只想更懒,不会感恩别人。

三、付出越多,越爱得卑微。

爱需要付出,爱需要互动。付出多的一方爱得越多。付出是主动的,更是主观的,付出并不一定对方想要,甚至可能反感。爱会泛滥成灾。与其无微不至,不如尊重别人,让别人按他的想法去解决。付出多,对于别人可能是束缚,可能是不想要,可能是造成不适。一方不自觉地付出,一方不满意地拒绝,付出一方自然爱得卑微。

对别人付出的多,要么对方习惯到麻木无知觉,要么反感到认为事事受约束无自由,要么成为懒惰和不负责任之人,这样的人不会感恩,只会感觉你好烦。



胡姐姐聊情感


想要理解这个问题,就先要了解“人”这个动物的秉性

原始社会的人类,是以氏族血缘关系的小型社会结构,这里面的关系就比较简单了,无论男女老少,大家付出的对象都是繁殖问题,这个时期也不存在如今非常复杂的社会关系问题。

从氏族社会进入到下一个氏族联盟社会,社会关系还是没改变多少,可从氏族联盟全面进入到早期农业社会私有化的时候,人与人之间的交集随着生产力的不同,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其中包括了家庭及一夫一妻制的出现。(中国历来都是一夫一妻制,妾是不受律法保护的。)

当男人开始把自己的遗产明确的继承给自己的基因后代时,父系权利开始达到顶峰,虽然个人还是要为氏族的生存无私付出,但更多的是人已经开始计较个人的利益得失了。

从此,人类开始走上了一个从“利群”到“利他”再到如今社会的“利己”过程转变。

  1. “利群”、氏族社会是典型的利群主义,一切以群体为主,没有私有制,什么都是共享,包括孩子、妻子(那个时候没有妻子的概念)

  2. “利他”、这是一种另类的利己主义,从“利群”的氏族社会结束后,人们想要从他人身上获取自己想要的事与物会怎么办?很简单,盗抢拐骗,但这种行为是自古以来都是被明令禁止的,毕竟你这么干,别人也能这么对你。 所以就出现了先满足他人的要求,再从他人身上拿到自己所需,“利他主义”实际上就是社会群体之间的个人交易,发展到如今的社会结构,交易的已经远远不止物质,还有精神方面,比如“亲情、爱情、友情”等等……
  3. “利己”、这个就很好理解了,那就是赤裸裸的单方面一切为了自己的利益出发,而且是不会也不太愿意以交易的方式利己,再如今的社会,这种人已经遍地走了。
我经常说过一句话,越是团结的群体、里面的个人越是自私,因为他知道怎样让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越愚蠢的人,就越表现的利己,其特征通常是别人的付出都是理所应当,殊不知人人都这样想,那没有组织力的社会其价值基本都崩塌了。

题主的提问无疑是“利他”的问题。社会发展到今天,利己主义还没成为主流的时候,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其实都是交易,,当利己主义大量横行的时候,利己主义者他(她)不知道这是一场交易,以为是你赠予他(她)的,自然就没有珍不珍惜一说。

而你呢?只是一昧的供货,却拿不到自己的利益,我没办法说你蠢,也不可能赞美你无私,因为你说的这句话就已经表明了你是在交易,所以你不是一个“利群主义”也不是“利己主义”。

最后,在今天这个社会,我只能奉劝大部分人,对自己付出够多的、比如父母长辈、我们理应回报。对于其他人,第一手交易拿不到自己的利益,那就把对方列入信誉黑名单。

这里的利益可不止财务,还有感情。


时光观国际


很多女生会有这种感觉“明明我为他付出那么多,为什么还不珍惜我?”

这种心情我也能体会,但我们会产生出消极情绪,往往是因为我们对“付出”这个词有所误解。

要知道,你眼中的蜜糖,或许在别人看来,就成了砒霜。

如果两人对“付出”定义不同,就会产生误会。这样的误会在生活中实在太常见了。

男人工作到很晚才回到家,却遭到女人的一阵盘问,问他是不是去哪里勾搭女孩了,男人几番解释,还是不能消除女人的误解。

女人始终觉得男人不早早回家陪她,就是不够在乎这个家,而男人则是分外委屈,认为自己辛苦在外工作,也是为了这个家在“付出”。

当自己的“付出”不断被对方忽视,那种“想要付出”的心情被对方误解,这种恶劣的负面反馈持续下去,会让人慢慢失去“付出”的欲望,之前的爱意越深,现在的怨念也越深。

多少由爱生恨的惨剧,都是由此酿成。

真正的“付出”不是做一些我认为对他好的事情,而是做一些他认为对他好的事情,所以伴侣之间要有足够的了解,学会换位思考,从对方角度出发,从而让他更能珍惜你的“付出”。

其次要思考的一个问题是,我们付出是为了什么?是真的为了对方好,还是为了证明自己的价值?

“为什么他不珍惜你的付出?”

因为你并不需要他的珍惜,你在意的是你付出的过程,是从中感受到自己的价值。你的价值得以体现,即使他再不珍惜你,你也不会改变。这样一种他轻易就能得到的东西,他又怎么会珍惜?

所以,在付出之前你可以先问问自己,你是为了什么而付出?如果你付出爱是为了获得爱,这样的爱情是你来我往的,你应该质问他为何不珍惜你。在他不珍惜的时候,你就应该收回自己的爱。

但如果你付出爱仅仅是为了证明自己的价值,那么就不该在乎他是否会珍惜你,因为这本不是你的目的。他的珍惜,只是一种锦上添花。

付出与收获的平衡,决定着一段感情的浓度。如果付出大于收获,就会产生疲惫感与不安全感。如果付出小于收获,就代表对感情不够重视,不够深爱。只有付出与收获平衡,爱情中的双方才能感受到“爱”与“被爱”,才能心甘情愿为对方着想。

正因为付出与收获同样重要,我们就应该多考量自己与爱人的感受。我的付出是不是对方需要的?是否等同于对方的收获?恋爱双方对于这样的“付出”有怎样的想法?是欣喜还是无感,又或是烦恼?

只有找到这一些问题的答案,确定自己的“付出”是有效的,再去责怪对方有没有不珍惜你的付出吧



指尖上的健盘游戏解说


这样的问题80%是女性在问,那么也就是说男性的付出越多 女性通常表现为两种 1种拒绝 另一种接受,反之女性对一男人付出 对方表现出死鬼的样子 又不懂怜香惜玉 更不会去在意你的所作所为 这种情况下【你心已累】然而就会发现自己 已经付出了好多好多(以上为恋爱中和男女关系的初步诊断分析^_^)

最后附加一句:别动不动就对“别人”付出 这“别人”两字的水太深 会淹到自己。



田罗先生



因为当我们的付出越来越多的时候,其实就像是给对方饭吃,一开始他会觉得饭很好吃,到后面吃撑了还要给,饭也就没有价值了。比如拿感情方面来说,一味的付出会惯坏一个不懂珍惜你的人,没有谁天生就该对谁好,不是所有付出,都能换来在乎,不是所有真心,都会被捧在手心,对别人付出越多,你的付出乎就变得廉价。


人总是在失去后才懂得珍惜,总是在失去后才会后悔,事实确实是当我们失去的时候才知道自己曾经拥有,所以说,我们对人好也要有限度,不能无底线,没有底线的对人好,伤害的只是自己。


铃儿视觉


付出十倍去帮人,会收获五倍的冷漠

付出百倍去帮人,会收获两百倍的冷漠

受过十倍的苦难,会产生五倍的善良

受过百倍的苦难,会产生五百倍的善良

懂得感恩的人,路会越走越宽

别人帮一次,还敢帮第二次

看书后的领悟,不指任何一人,请勿对号入座


一天一圈


你付出的越多对方越贪,所说的就是不实足。就向你欠他的是的,这次借二万,下次借十万。这就叫做:人心不足蛇吞象,臭名召著狼狈样。开始对别人帮你自己不知道珍惜,到最后无人再帮你。俗话说:供一饥不能供百饱就是这个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