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为什么现代的空空导弹多采用的是“发射后不管”的模式?

警卫飞虎


首先了解一下现代空空导弹的一些制导方式,基本上概括起来就是雷达制导、红外制导和电视制导等几种方式。而且现代的很多空空导弹,也都采用复合制导的方式,比如说中远程采用的是雷达制导,近程采用的是红外制导,而电视制导目前已经很少存在使用了。

接下来我就简单介绍一下雷达制导和红外制导。

雷达制导:这是一种依靠雷达进行引导的制导方式,主要就是利用雷达发射的电磁波,对目标进行定位,然后雷达获得到的目标信息再传输到导弹的控制系统,控制导弹飞行目标。

而雷达制导方式分为两种制导方式,第一种就是半主动雷达制导,采用这种制导方式的导弹,只是安装了雷达的接收机,本身不具备发射雷达电磁波的能力,那么定位目标的电磁波有谁发射呢?一般都是由载机发射雷达波,在遇到目标反射后,被导弹上面的接收机接收,然后就知道了目标的信息,从而可以跟踪目标。

第二种就是主动雷达制导,这种制导方式也就是“发射后不用管”的模式,导弹的弹头不光有雷达的接收机,也有雷达的发射机,也就是导弹上面携带了一部完整的火控雷达设备,自己能够定位目标,获取目标的信息,不断的跟踪目标进行攻击!

从前面的解释就可以知道,半主动雷达制导方式,需要载机雷达的支持,所以在半主动雷达制导的导弹发射后,发射导弹的战斗机还需要用机载雷达不断的照射目标,为导弹提供空中目标的信息。而主动雷达制导的导弹,只是在发射之前,需要载机的战斗机雷达对目标进行照射,一般主动雷达制导的导弹发射完后,导弹自身的雷达可以自主的照射目标,跟踪目标,不需要载体的支持!所以发射后不用管的主动雷达制导模式更为方便,同时也让发射导弹的战机更为安全!

红外制导:简单的说就是一种寻找热源的制导方式,因为任何有稍高温度的物体都会辐射出红外信号,尤其是像战斗机这样安装了强大喷气发动机的物体,散发出来的红外信号更强!一般红外制导的导弹前部,都安装了红外探测器,它能够捕获红外信号,经过处理就可以知道目标的方位,进而控制导弹飞行目标!

一般现在空空导弹在攻击的末端,普遍采用的是红外制导,因为在近距离时候,它的抗干扰能力、空间分辨率、探测灵敏度等都比雷达制导要好!

所以目前发射后不用管的空空导弹,使用的是主动雷达制导+红外制导这样复合制导的方式,在中远距离使用雷达制导,近距离使用红外制导,大大提高了空空导弹的命中率!


资讯所长


“发射后不管”空空导弹是指主动雷达导引头的空空导弹,而且并非完全发射后不管,需要载机雷达引导导弹飞到距离目标20~30公里后,导弹上雷达导引头开始自主工作后才能不管。第一款具有发射后不管能力的主动雷达导引头空空导弹,是美国F-14所使用的AIM-54不死鸟

在上世纪末的1999-2000年,非洲红海边的埃塞俄比亚与厄立特里亚之间爆发战争,这场被称为“非洲之角战争”中,两个当时世界最穷国家行列却策巨资从俄罗斯和乌克兰购买苏-27和米格-29战斗机,并雇佣前苏联飞行员投入战争。
埃塞俄比亚的苏-27,在非洲之角战争中埃塞俄比亚的苏-27击落5架厄立特里亚的米格-29,自身零伤亡,在再次证明同等技术条件下,轻型战斗机不可能打败重型战斗机定律同时,也把米格-29的销量彻底打进冰窟。

在这场“兄弟相残”的空战中,苏-27和米格-29都发射了大量半主动雷达制导的R-27中距空空导弹,结果大多石沉大海,最终双方主要是靠视距内格斗导弹和机炮来决胜负,只有一次米格-29逃跑路上被苏-27发射的R-27导弹成功追杀。这场战争中让半主动雷达制导的R-27导弹名声大跌,一度被讽刺为世界上最大的无控火箭弹。

俄罗斯的R-27导弹在埃厄空战中被黑成了烧火棍,但实际上这款导弹性能在半主动雷达导引头空空导弹里面还是相当不错。

半主动雷达制导的R-27空空导弹屡屡脱靶,最重要原因是半主动雷达制导的空空导弹,需要载机雷达持续锁定照射目标,导弹根据目标雷达回波来判断对方位置进行攻击。但问题是当载机雷达大功率工作,锁定目标的时候,早已告知对方自己在那里,自己攻击对方同时,自己也会被对方雷达锁定和攻击,特别是多对多情况下,很容易变成你锁定攻击对方同时也被对方锁定攻击。在雷达告警器持续警报声中,飞行员很难有决心保持雷达始终对准敌方的飞行姿态,不去进行规避机动躲避对方来袭导弹的决心。

如果双方使用半主动雷达导弹进行空战,那么第一轮很可能打出近代“排队枪毙”的效果,赌谁发射的导弹先击中对方,埃厄战争那种雇佣军空战自然不会有傻子玩这种赌命打法,R-27命中率惨不忍睹自然说的通。

R-27一直到去年也门胡赛武装改装成地空导弹,击落沙特的F-15,破了F-15无击落金身后,才算打了个翻身仗。如果当年埃厄空战双方敢玩赌命游戏的话,也许实战效果要好点,但都是雇佣兵,甚至还可能苏联时代是战友,怎么会给你这么卖命。

所以主动雷达空空导弹最大实战价值就在这里,载机雷达完成引导导弹飞到目标20-30公里左右,剩下的由弹上雷达自主搜索和锁定目标,载机即使被对方反击,也可以有时间进行机动躲避对方反击的导弹。飞行员不至于跟对方玩俄罗斯轮盘赌一样的游戏,完成超视距攻击的几率大幅度提升。
另一方面,主动雷达导弹对目标精度需求大幅度减少,载机雷达只要能引导到目标身边就行了。这样就可以为多目标同时攻击提供方便,载机雷达可以使用边扫描边跟踪模式(TWS),同时对一定区域内的敌机进行多目标攻击,实际上AIM-54不死鸟导弹使用主动雷达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可以进行多目标拦截能力。而半主动雷达制导导弹为了确保持续锁定目标,是使用连续波锁定模式(STT),全部雷达能量集中在一个区域,不照死对方不罢休,这就导致多目标攻击能力不足。

更重要的是进入隐身战斗机时代,主动雷达导引头空空导弹可以缩短隐身战机雷达开机时间,降低被发现和反击几率。隐身战机可以利用预警机和其他战机获得的情报,隐蔽接敌,运动到理想距离,之后快速完成发射,在完成引导后雷达关机并迅速撤离。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五岳掩赤城


现代战战争中,当你锁定敌军战斗机的时候,对方的护卫雷达就已经发现了你。这种情况下一旦完飞行员完成了瞄准-发射导弹后,要做的就是尽快撤离。以防敌军的反击。

空对空导弹,采用发射后不用管的目的,就是为了让飞行员能够有能够迅速撤离,此时如果形势不利可以迅速撤回去。如果形势对警方有利,可以继续攻击别的战斗机。

如果不采用发射后不用管的这种导弹。飞行员在导弹击中目标之前就会受到牵制。一旦这个时候有其他敌军战斗机对他发起攻击。他就会处于很尴尬的局面。如果躲避那么就无法控制先前发射出去的导弹。如果不躲避,自己就会被敌机击落。

为此,空对空导弹大多采用发射后不用管。这样有利于保证飞行员的安全。那个飞行员迅速腾出手来对付别的战机或者执行其他任务。





地狱归来的勇士


自从空空导弹诞生以来,发展了好几代,最新的空空导弹出现了“发射后管” 的新概念,其实这个概念简单理解就是以前玩游戏里面的“追踪导弹”。“发射后不管”也称为”射后不理”,英文为Fire-and-forget,是对导弹发射后直到命中目标这段过程的一种模式的称呼。

泛指在武器发射后,便不再接受外界的指挥或引导,如目标照射或导线引导,并且可以在发射员视线范围外命中目标。我们先通过了解这种模式的意义和能够使用这种模式的导弹种类来说。

而“发射后不管”广义上的意义,十分广泛,以至于来说,只要满足上述定义的话任何武器都算得上“发射后不管”的武器,因为例如枪弹,航弹,火箭弹等,在发射后都无法对其进行控制或者修正,因此而满足“发射后不管”定义。在狭义上的“发射后不管”则是对武器本身提出了限制,需要武器本身就携带有自动导航系统,未满足本身携带有自动导航系统的武器,自然也不会算入其内了。

在武器发射后,不具备人工控制管理能力,而武器本身对目标数据的修正,全依靠其自身携带的导航系统提供数据资料,这些资料必须由武器本身提供。在现代讲“发射后不管”多取其狭义。因此问题中所说空空导弹,则是在狭义上的“发射后不管”武器。

而空空导弹最早是由空空火箭发展而来,对比早期的空空导弹,只是比火箭多了制导系统,但制导系统的种类不同,也就决定了其是否为“发射后不管”型空空导弹。制导系统主要分为三大类:雷达制导,红外制导,辐射制导。其中雷达制导里面,除了主动雷达制导为“发射后不管”型,其余的半主动雷达制导,光束照射雷达制导都不是“发射后不管”型导弹;红外制导里面则是通过飞机喷口尾焰产生的热量来进行制导,因此红外导弹全部都为“发射后不管”型导弹;辐射制导的反辐射导弹,是根据对目标飞机雷达辐射的探测来自动导航,命中目标,因此反辐射导弹也全都为“发射后不管”型导弹。

在我们明白“发射后不管”的定义和能够“发射后不管”的导弹种类后,我们可以开始解释关于为何现代的空空导弹大多都为这种模式了。

在现代空战中,战机之间的作战以导弹为主,但也不乏由狗斗的情况出现。而非发射后不管的导弹却需要辅助雷达或者飞行员操控进行引导修正。在面对敌方由多架战机时,飞行员不仅会和近处敌机狗斗,还需顾及远处敌机,二者只能专注于一个。

在某些双座飞机,应对这种情况还算轻松,一名专职武器操控员,负责控制导弹,飞行员专门负责狗斗,况且现在飞机的自动系统也能分担一些问题,但是这也需要武器操控员进行启动操作,因而会显得有些手忙脚乱,若此时导致分心, 就可能被敌人击坠,但若为“发射后不管”型导弹,便可专心于如何应对目前最棘手的目标了。

而对于那些单座战斗机,这点更为重要,一名飞行员同时要担负起制导类武器操控和飞行,因此此时采用“发射后不管型导弹的优势便体现了出来。非”发射后不管“空空导弹也很依赖飞机本身的硬件装备,若战斗中导引系统受损失灵,那战机身上挂载的导弹便会成为一无是处的挂载,但如果是”发射后不管“型导弹,不过于依赖战机本身的硬件导引系统,只要发射程序和硬件完好,其便有用武之地。

因此为了减少飞行员的伤亡率,减少单座战机飞行员的操作复杂性,以及在战机火控引导系统受损时维持战机战斗力等,现代的空空导弹更多的开始采用具有“发射后不管“能力的导弹。


雷姐的机械空间


我来科普点利用战机进行现代空战的基本知识。

現代战机空战,都以空空导弹相互攻击为主要形式。除非需要近距离格斗,才不得不使用机载航砲。

所谓 “发射后不管”导弹,是指战机瞄准和粗略锁定敌机后,即可朝敌机,或沿着敌机飞行方向适当的提前量,即可发射的导弹。而当导弹发射之后,战机就不再对导弹进行人工干预(即战机不需对导弹再发任何指令)。空空导弹发射之后,一边朝目标飞行,一边会依靠导弹自身携带的寻的器(红外,雷达,电视导引头等),自主搜寻,並精确导引导弹奔向已锁定的目标,直至把敌机摧毁。

利用发射后不管空空导弹进行空战的最大好处是,我战机可以在较远距离攻击目标(可以超视距),战机较安全。因为我战机发射导弹后可以不管,即在发射导弹后我战机可以尽快机动脱离敌机可视区域,避免遭遇敌机有足够时间发现、锁定我战机。同时,我战机又可以抢佔稍纵即逝的先机,寻找对其他敌机攻击的最佳位置与时机,再发射空空导弹,使我战机夺取制空权的空战效能,发挥到极致。

应该说,利用隐身战机携带发射后不管空空导弹进行空战,对夺取制空权有极大利好。因为我隐身战机可以先发现敌机而敌机还没有发现我战机。隐身性能越好,可以飞抵敌机越近才被发现,此时我战机可在更大的空域,有更充足的时间更安全地发射导弹,而不用担心被敌机发现与锁定。同时,一般隐身战机机动能力都非常优秀。这些对抢佔空战先机,夺取制空权尤其重要。


风轻云淡Lgd


空空导弹还没有达到完全发射后不管的技术。这里说的是雷达制导导弹

一般空空导弹发射程序是这样,首先由第三方如预警机或者地面雷达发现目标,用数据链传输到战机,战机火控系统根据敌我态势,选定一个最佳截击路线,引导战机进入攻击位置。比如,绕到目标后方雷达和观测盲区

战机进入拦截位置后开启雷达,截获目标,目标航向速度高度等信息足够情况下,火控系统给出允许发射提示,同时火控系统根据目标相对速度,距离,角速度等信息,持续计算导弹杀伤概率,飞行员判断后发射导弹。

导弹发射后雷达持续跟踪目标,向导弹发出中继制导指令,导弹根据指令改变飞行方向,这一步先进一些国家可以根据第三方指令进行中继制导,雷达不必持续跟踪目标。

导弹进入导弹本身导引头截获距离后,开机截获目标,战机可以停止中继制导,这时候才是发射后不管状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