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9 新型肺炎的“接觸傳播”——你是否和大家一樣害怕的要命?

我是個不折不扣的武漢人,不滿18歲就來北京上學一直到現在,在北京呆的時間比武漢要長的多,但我從飲食習慣到方言,內心深處從來就沒有脫去武漢人的印記。

這次新冠病毒肺炎的傳播,讓大家在這個本該平靜的春節,多了太多難忘的瞬間。

最近一週多,自從武漢被封城,我每天必須要做的重要的事情就是——在我的各個同學群裡闢謠。

謠言種類繁多,讓人深信的程度不同,很多都看起來很“真實”。


1.27國家衛健委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聯合發佈的“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四版),其中這句話——“經呼吸道飛沫傳播是主要的傳播途徑,亦可通過接觸傳播”。


接觸傳播——這句話在我的小學、中學同學群裡簡直炸了鍋啊!

我的同學中除了我以外,另外只有一位學了中醫。從大家的反應可以感覺到,“接觸就可傳播”這句話的巨大殺傷力。

簡單總結各位的想法,大致普遍認為以下幾種:

  • “接觸傳播”比“飛沫傳播”更可怕,因為飛沫還可以戴口罩去防,可是誰能保證不和任何東西接觸呢?這太可怕了。
  • 只要身體碰到病毒就可以感染上,有些人更可怕的演變為“皮膚接觸後吸收就感染”一類的言論。
  • 無論是皮膚還是身體別的地方,都絕不能碰到患者、或者沾染病毒的地方或物品。
  • 所以根據以上幾點,如今出門一定要戴手套,哪兒都不能碰。

作為一名牙科醫生,我又開始在我的同學群裡不厭其煩的新一輪的“闢謠”。

首先,疾病完全可防,別被自己嚇死!!

對待這次的新型肺炎,我們的態度應是——“必須重視而絕不恐慌”。


接觸傳播——應做如下理解:

  • 比如患者或者病毒攜帶者沒有戴口罩,他們打噴嚏或咳嗽後形成的飛沫會攜帶病毒,這些飛沫可能會附著在四周的物體上,這些物體等於成了病毒汙染的物品,如果你的手又不慎接觸了這些汙染物,而你又用手愛揉眼睛、摳鼻孔、甚至於用手去解決塞牙這種問題,相當於你的手間接的成了將病毒傳播到你的“黏膜”上的工具。

重點:不要養成用手“揉眼睛、摳鼻孔、撓嘴、弄牙”的惡習,永遠改掉它!!

  • “接觸傳播”——一定要逼得自己養成愛洗手的好習慣。誰也不可能天天都不出門,只要出門,不可避免要接觸形形色色的物體,比如“手機、公交車地鐵門扶手、共享單車、超市櫃檯”等等,誰都不可能保證這些物體不被病毒染上,但不用“談毒色變”,回家做到“一進門就徹底洗乾淨手”就好。
  • 絕不是“皮膚沾了就感染”的意思。
  • 幾乎能“飛沫傳播”的病毒其實都會“接觸傳播”,道理就是剛剛講到的——含有病毒的飛沫能“飛”到患者或攜帶者附近的物體上的緣故。你別那麼愛亂摸一氣後“摳鼻子撓嘴揉眼睛”就好辦啦。
  • 飛沫也沒有那麼嚇死人的:飛沫傳播只有很近距離的接觸才可能實現,現在認為一般距離2米以上是較安全的。所以洗手和戴口罩同樣重要哈。
  • 絕不用“出門就戴手套”,說實話,即使你戴了手套,一般人也沒有我們醫務人員的“無菌觀念”,戴著手套到處亂摸一樣不行,等你摘了手套,你能保證四周物體是“乾淨”的?還是“洗手”管用。

戴口罩的幾點誤區:

最近有關戴口罩,大家已經耳熟能詳了。不多講了。

今天下午我去公園轉了轉,北京今天藍天白雲的,不颳風,天氣超級爽,一共沒幾個人,看見有人戴著n95在跑步,其實大可不必。大家不會是想象成空氣裡瀰漫的都是病毒的可怕場面?建議如下:

  • 幾乎沒人的露天公園,應該不用戴口罩了。
  • 尤其是鍛鍊還戴n95,不怕憋的夠嗆,喘不上氣??
  • 自己開私家車出行,應該也不用戴口罩了。
  • 胡亂追崇n95:其實很多n95口罩的型號並不是醫學用途的,它們是工業生產用於防塵或者防霧霾所用,而不能用於防病毒傳播的目的,不要看見n95就高價購買。

最後建議大家科學防病,養成日常衛生習慣、改掉惡習,平安度過此次肺炎疫情。

千萬別被自己嚇死!每天人心惶惶更大可不必。

目前的困難終將克服!

祝願所有的朋友安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